Tue 10 May, 2005

Source favicon00:06 超音频,超视频 » Blog之【刻录事】
听起来像超音速。 超音频/视频 hyperSound/hyperVideo的概念是对超文本 hyperText的发展。 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处理音频和视频,而不再仅仅是文字了。 超文本让原本独立的文本通过超链接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无远弗界的文字载体的知识网络,非线性的阅读成为可能,讯息/知识间的联系变得可见可触。 知识的载体不该只是文字,语音和影像也同样重要,他们在传承知识上的作用不能被遗忘在史前时代。 超音频/视频的目的,就在于即将到来的文字、语音、影像时代,建立起一个和文本知识库并存的语音/影像知识库。不仅仅是相互没有关联的存储,而是要一个彼此依存的体系。 借助于超链接和音频/视频“浏览器”。 此时的超链接不再只是文本和图片,而是一段声音或者影像。 当我在录音或者对话的时候,我可以向使用超链接那样,用类似于a href="url"的方式,比如语音说超链接开始/结束,将这些个音和其他的音频文件链接。(需要录音工具的支持,也需要音频编码的改进) 用户使用语音播放浏览器听取我的录音的时候,遇到超链接的地方,会自动呈现在旁侧,让他们在方便的时候点击收听。或者可以类似“冲浪”那样飞线性的收听。 我甚至希望录音的时候能像文本blogging这样方便:可以摘引别人的语音。既然语音搜索已经可能,那么在我录音中复制我所需要的别人的语音片断应该也不是难事。现在的音频工具支持这个功能。但是要简单如现在的blog人人都回用,还需要有待时日。 我希望将来的互联网不再是文本的世界,而是整整的超媒体的世界,不仅可以通过浏览器来看,更可以通过播放器来访问彼此交错互联的超媒体世界。...

Mon 09 May, 2005

Source favicon23:48 MySQL Super Smack now maintained by Tony Bourke » Jeremy Zawodny's blog
The MySQL stress testing tool known as Super Smack used to live on my web site after I adopted it. However, I've now turned it over to Tony Bourke. The new URL for Super Smack is http://vegan.net/tony/supersmack/ Thanks to Tony for stepping up to handle Super Smack. Shortly after I really got into working on the book, I had little time left to deal with Super Smack. He's been putting it to good use and should keep development moving along...
Source favicon23:41 65918 [Flickr]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Isaac Mao posted a photo:

65918

img.phoenixtv.com/image20010518/72622743014604800/65918.jpg

Source favicon22:11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China and the World » Easy Librarian

He Chuanqi publish his report on China ’s modernization drive in 2004 and reinforce his theory of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The report divides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18th century into two stages: First modern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veloping industrial economy; and second modernization by a developing intellectual economy.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means:

the process and change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Society to Knowledge Society, Industrial Economy to Knowledge Economy,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Knowledge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Age to Knowledge Age.

He Chuanqi’s interview by Science Times make a remarkable note for his report and CAS website also open a column to discuss this report. I am quite fascinated with Mr.He's research angle and methods,however,I feel skeptical about some conclusion such as:” China has not completed the first modernization stage.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China must “dig a canal.” And “It will take more than 100 years to catch up with US on GDP” etc. My questions is :

  1. Do we evaluate our economy merely in the framework of US dollar and GDP, since Europe has forge a common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how about re-evaluate our economy with our own indexes and model?
  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the sustainable engine for a nation and country, Even you can earn as much as the rich man, But your poor spirits hinders you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s self-confidence.
  3. Why should we earn as much as US, Is the earth able to afford to that kind of demand from 1,8 billions(=8 US population) Chinese in 2080? How about Asia and its attitude toward developing the Great China Republic ?

Due to He’s reports, we CPC will reconsider our nation’s future and our way to renaissance by 2050.

Source favicon18:02 可视化的自动类聚搜索引擎 » 未完成 - Incomplete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日本搜索引擎的介绍,它的特点在于可以将搜索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你可以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搜索结果,不过它所谓的可视化其实是将搜索结果变成网站的缩略图的方式,当时我就纳闷到底是在众多的文字搜索结果中挑出你想要得结果更容易,效率更高呢,还是眯着眼睛一个一个地看那几个缩略图。 Grokker也是一个以可视化搜索结果为特点的搜索引擎,但它的可视化并不是简单的缩略图,更重要的是加入了自动类聚的功能,利用java applet将搜索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后再呈现出来,通过选择类聚结果的类别,让用户更方便、更精确地缩小范围挑选出自己想要的搜索结果。整个搜索结果以一个圆圈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圆代表一个类聚结果分类,点击圆就可以进入下一层类聚结果分类,而方块则代表搜索结果网址,将鼠标放在方块上就可以看到该网站的描述,点击方块可以进入这个搜索结果。 而且用户还可以选择最后更新日期以及Yahoo Rank来缩小搜索结果的范围,也可以将搜索结果图与其他人进行分享。 Grokker其实早在2001年就已经成立,不过一直以来采用的是销售软件的商业模式,直到最近才开通了网络服务(客户端版本要比在线版本的功能更强),网络搜索利用了Yahoo的引擎,而且也会在搜索结果图旁显示Yahoo的广告。不过网络服务还写的只是Demo,看来Grokker仍然是想主要用软件销售的模式。 将搜索结果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确是一件挺酷的事,不过如果与Vivisimo的类聚搜索引擎相比,我觉得还是后者那种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结果更有效率,也更方便。不过如果用Grokker的技术结合用户搜索历史记录,怎么整合成一个用户搜索的脑图,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结果。
Source favicon15:15 Google网页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 搜索引擎研究

最近一直忙着写论文,周末终于有空放松半天时间,到网络上看看,铺天盖地的关于google最新的消息,原来google又出了新玩艺,Google Web Accelerator。

听说很神,特地找了一台Windows电脑准备一试。可是我去google网站下载时却发现google 说用户太多,不提供了。

感谢Owen硬盘里还有保留,终于得到了珍贵的“绝版”Google网页加速器。

我尝试访问了6个网站,并且分析了日志,基本上明确了Google网页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Proxy + 缓存。

1. 本地化的Proxy + 缓存
当运行了 google 的网页加速器,本机会启动一个httpd的服务,端口是9100 :
http://127.0.0.1:9100
这个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本地化的Proxy+缓存,就是所有的 http 的请求都是通过这里走的。那么为什么能够加速呢?

缓存。当你第一次访问一个网页的时候,相当多的图片,静态文字全部的存储下来,然后当你再次访问的时候,就直接从缓存里调出来,因此大大加快了访问速度。

我这里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访问我自己的blog一个日志(http://blog.wespoke.com/archives/000907.html)的日志记录:

adsl-69-154-77-102.dsl.rcsntx.swbell.net - - [09/May/2005:12:34:38
+0800] "GET /archives/000907.html HTTP/1.1" 304 -

刷新这个网页,Apache的记录仍然是 304。表明没有传输内容,紧紧验证了
expired的信息。

touch archives/000907.html (改变这个文档的时间标记)
再次刷新,这次不一样了:
adsl-69-154-77-102.dsl.rcsntx.swbell.net - - [09/May/2005:12:35:28
+0800] "GET /archives/000907.html HTTP/1.1" 200 10319

这次是返回了200,并传输了10319个字节。

这个就是工作的原理,在第一种的情况下,节省了10319个字节的传输。

当然,这也是所有的缓存proxy的设计原则。

2. Google 的缓存+路由
当我发现我访问的日志上记录的IP和我本地的IP不一样的时候,看来Google 自己也还是有缓存服务器的,就是说当我们请求一个网页时,如果联接非常的慢,google会让这个请求通过google的缓存服务器,同时改变路由。这就是为什么看到的IP不是自己机器的IP了。

由此看来,Google的网络加速器实际上是一个个人的小型Proxy缓存服务器+Google帝国的一个格点状的Proxy缓存服务器系统构成并有效的来管理这些缓存,并非什么特别的技术,而是将大家忽视了多年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从新应用了起来。

3. 看看这里就更加明白一些:http://race.google/http://www.wespoke.com,注意,必须启动了加速器后才能连接,因为google Web Accelerator讲这个域名解释为本机并采用Iframe显示。您可以将http://www.wespoke.com替换成您想要到达的网页,看看有没有加速?

关于加速的原理,你应该了解expired模块。

http://httpd.apache.org/docs/mod/mod_expires.html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08 [del.icio.us]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08 [del.icio.us] » Blog之【刻录事】
Source favicon10:43 I Like My Canon CanoScan LiDE 500F Scanner » Jeremy Zawodny's blog
Back in March I asked for scanner recommendations. My needs weren't terribly demanding and I got some good advice. The decision ultimately came down to the Canon CanoScan LiDE 500F and some of the more expensive HP models. I decided that it'd be best to buy the Canon and return it if I didn't like it. Amazon.com had it in stock and it didn't cost and arm and a leg--under $150. After having used it on documents, full-page magazine...
Source favicon05:48 狗不啦 和 客齐集 » 搜索引擎研究

这两个名子都够古怪的了。

craigslist.org从去年一下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后,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新的二手市场/社区的标准。更加引起人们兴趣的应该是google map的合作,使得craigslist变的家喻户晓。当然,craigslist是非常容易仿制的,golba[狗不啦]kijiji[客齐集] 都有意成为中国的 Craigslist,其实要成为中国的craigslist,并非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1. 人气大约是craigslist过去5年内积累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积累是长期的,并非一朝一日能够做出忠实的用户的成熟的品牌,那么gobla 和 kijiji 如何才能短时间内召集人气呢?


2. Social items exchange,或者So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是属于基于SNS
的一种二手市场的新的交易模式,比基于SNS的交友可能更直接,更加容易创造价值。做有价值的交易,这个交易的平台才会有价值。

3. 这里得说一下 Wiki,凡上述的几种模式,全部有很明显的Wiki的痕迹,不是一点,甚至就是一种Wiki的变形。Wiki 的痕迹越来越多的在很多的应用中出现,blog之后,变形的wiki 会不会是一个热点?

4. 谁会是国内 gobla 和 kijiji 的敌人?百度贴吧还是新浪的 iask 。
百度的贴吧不缺少任何上述两者的基本要素,如果改变一下导航和联接方式,看不出有什么理由百度贴吧不能成为craigslist的原因。新浪的 iask本身是一种改进型的 online community的模式,侧重点不同。

5. gobla 和 kijiji 如何创造合理的商业模型?
这个恐怕只有两个网站的负责人能够解答,没有注册的门坎,没有发文的限制,那么就只有依靠跟一些网站的合作,提供增值服务,例如手机发消息,或者是订阅?要么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广告了。

还是很高兴能够看到新一代的online community在中国的出现,当然,我们还是要先做好防止 spammer 的准备。

^==Back Home

<== Yesterday Digest@Che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