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14 May, 2005

Source favicon00:48 标签的标签 » Blog之【刻录事】
美味书签有个捆绑功能,用户可以在设定中将多个标签捆绑在一起。具体效果可以在美味书签的主人joshua那里看到。 从表面上看,它像是在美味书签中结合了分类,让原本长列的标签有了结构和次序。 不过它绝不是分类那么简单。因为用户挥发现,可以将一个标签捆绑到多个地方,也就是说,它其实是用标签(元标签)再对自己的标签作标记。在这里,出现了两层标签面,下面的一层是直接面对内容作标记,上面的一层是对下一层标签的再标记。(两层的说法好像有悖于标签的无深度的平面性,或许可以这样说:在标签网络中,出现了几个大的聚合点,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可以作为标签直接对应内容的) 这种标签的标签,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提供了呈现和浏览标签的便利。但它的作用绝不仅仅如此。 从高于个人的(用户)社会的角度来说,它解决了很多用户对于标签差异带来的信息遗漏的抱怨。 想象一下,当所用的用户都对标签再次作了标记,可以肯定这个元标签的数目要远比底层标签少,因为少,系统或者系统背后的人,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作内容的相关性分析(比如元标签的聚类等),更全面切实的将社群内用户所关心的信息提供出来。 还有呢? 想不下去了,改天吧。成天下雨,蚊子都跑来家里躲避了。 等等,可以有另一种方式对标签进行再标柱。美味书签的方式是生产者自己标柱自己的标签。我们也可以让消费者来标注,拿美味书签来说,它允许用户订阅标签,当用户对所订阅的标签再标注的时候,所建立的元标签应该对系统很有价值。 可是,美味书签将系统内的订阅和书签的存放分开来。系统中再次将某些标签作为书签存储的人很少。 抱歉抱歉,有点乱,如果哪位读不懂的话,请见谅了,这里是边想边记,有点意识流了。...

Fri 13 May, 2005

Source favicon23:46 Google Content Blocker比Web Accelerator更不Evil » Jan's Tech Blog
Google Content Blocker,一个十分有趣的服务。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网页上「讨厌」的内容,让大家渴望见到的广告清楚地出现。...
Source favicon23:41 人人可用GWA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既然Google Web Accelerator(GWA)被大量Blogger证明是个好东西(隐私的担忧是次要的),大家就多多用吧,BX和我都Sniffer 过,其实也很容易被屏蔽,趁着还有用之前,赶紧多看看真实的世界吧。不管怎样,首先是可以帮你明显加速访问网络的小工具,直接到这个地址下载就是了:http://webaccelerator.google.com/GoogleWebAcceleratorSetup.msi

Source favicon22:23 谁的过错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Zheng:“汤晔代谁受过?”,让我想到了聂树斌和佘祥林
Source favicon15:21 无政府主义 » Blog之【刻录事】
makzhou留言中询问我的民主态度,他猜对了,是无政府主义。不过对于无政府主义,有很多的误读。 下面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叙述摘引自hemp jewerly的“你知道无政府主义吗?”。放在这里,算是对自己态度的一个记录,同时也作为自己反思的一个印证,更可以作为将来态度的一个对照。 “了解什么不是无政府主义能够帮助明确什么是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 “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念是认为包括国家、教堂、首脑或经济精英在内的一切具有等级意义的权威集团或个人不仅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对人类潜能的最大发挥有着先天的危害性。无政府主义相信人类在创造,合作和相互尊重等领域具备自行管理的能力。他们认为权力先天地带有腐败性质,因为拥有权力的人所关心的注定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权威不受威胁,如何永久维持并不断扩展它,而不是其统辖之下的成员的利益......多数无政府主义者相信个人对其自身行为负有责任,而带有父权性的权力集团培植出的一套非人性化的思维模式却蜕化人的独立思想独立行动的能力,让人们期待精英界层来代替自己作决定,代替自己解决问题......无政府主义认识......多种压制形式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到在众多的不公正中单单反抗其中一种是无效的......多数一致同意工作重心不仅仅在于废除现有制度,而且要规化出一个新的更亲合人类的,更理性的替代社会模式。” ----------- 我想我讨厌权威,同时也讨厌那些以潜在的权威反对现有权威的姿态或者方式。...
Source favicon14:54 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 » Owen's Blog - 文心
一篇不准确的报道,加上一个不称职的翻译,却在交易额上万亿美元的全球外汇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令全球的金融家和投机家们疯狂了整整一天,这不能不说是一则奇闻了。今天华尔街时报的一篇文章,讲诉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How a news story, translated badly, caused trading panic 驻香港记者关向东而言,作旅游报导或许比作财经报导要得心应手得多。可上周六偏偏是她值班,而精于财经报导的同事却在休假,而那一天她偏偏就用从香港当地报刊的新闻报导和分析文章中东摘一点西摘一点凑成了一篇关于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影响的文章。 四天后,她的这篇文章在日交易额上万亿美元的全球外汇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随著美元汇率的大幅下挫,从新加坡到斯德哥尔摩,一时间世界各地外汇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恐慌的电话声响成一片,成堆的电子邮件几乎要挤爆他们的邮箱。不过,随著那篇因为蹩脚的翻译而产生误导的文字很快从互联网上消失,这场风暴也很快平息了下来,然而风暴虽平,它造成的损失却已无法弥补 关向东从中新社在香港的编辑部发出的是一篇中文报导,但是到昨天下午,这篇报导被翻译成文理不通的蹩脚英文登上了一向有中国共产党喉舌之称的《人民日报》的网站上。翻译的英文报导中赫然宣称中国将在下周中美经济官员会晤后宣布人民币升值。 接著,当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出的这篇英文报导出现在彭博资讯(Bloomberg)伦敦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时,这条消息迅速以标题新闻的形式传向了全球各地。 [Read More: 蹩脚翻译引发全球外汇市场一日疯狂] 这次偶然性的事件偏偏发生在时效性和投机性很强的外汇市场中,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也令我不得不再次质疑中国媒体的公信力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媒体是什么?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是观测社会的窗口,是公众导向的介质。中国的媒体号称负责报道一切的能力确实令世界刮目相看了,可报道的一切的背后媒体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负责报道一切是否应该首先对社会负责? 平时报道一些杀人,防火,抢劫,跳楼也就算了,负责报道一切,当然就有必要对社会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至于这种杂碎新闻的充斥,记者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媒体的编辑。编辑,屈从于媒体的商业利益,只能通过高度煽动性,爆炸性,赤裸性,低俗性的新闻来抢占群众眼球,难道真的把中国老百姓当傻子?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接受这些?媒体和舆论是社会的催化剂,通过杂碎新闻制造的强烈视觉压力在过去5年甚至10年的时间里潜移默化的诱导了群众视觉和判断力,最终,培养了中国对广大垃圾信息的阅读习惯。相反,那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却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低俗新闻中,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如果这一切我们都能坦然对待之,将其视为内部矛盾,可以通过长期斗争来解决,那媒体对外显然就应该负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应该对中国负责!作为中国官方媒体的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更应该肩负自己的Social Responsibility!务实的去报道。虽然我们自己对官方媒体的新闻是不感冒的,即无新意也无深度,除了意识形态只剩冠冕堂皇,但至少面向全球,他们是国外媒体的官方信息渠道。即便英文水平有限,也应该保持新闻的准确性,人民网的英文新闻出洋相已经不止一次,但他们仍然坚持着“宁可报错100,不可放过1个”的原则。更可笑的是,我们的官方媒体直到现在还常常宣称自己是“People’s Propaganda”!Propaganda在新闻词汇中是贬义宣传机关的代称,特别是在二战以后,它成为了纳粹中央集权狭义宣传的代名词,政治喉舌的象征,不曾想中国媒体到了21世纪还有如此的宣示。 说到新闻的准确性,Danwei昨天发现了路透社在报道Google进入中国的文章犯下一个错误。Retuers 5月11日Google steps up fight for the China market。报道了Google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与其他搜索引擎公司竞争业务,但文中转述来自Google的文件: As part of our study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is market,...
Source favicon14:03 九点问题引出的思考:新进组织的员工思维往往比较活跃,不受拘束,但是,他们的思维也很快被组织的形态场所同化 » del.icio.us/chedong
被管理者的思维所引导,组织的思维形态场就是在这样的此消彼涨中得以维持的,组织的思维因此而得以在极狭窄的幅度内被统一为思维流程,成为组织的僵化剂
Source favicon13:28 Google论坛的“斑竹” » 车东[Blog^2]

我觉得Google论坛中文界面的翻译挺逗的:斑竹!
banzhu.png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12 [del.icio.us] » Blog之【刻录事】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12 [del.icio.us]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Source favicon10:52 iPodder 2.1将会有中文版,现在中文翻译工作需要您的协助,请大家共同校对。 » CNBlog: Blog on Blog

Podcast是新生事物,我希望Podcast不会像blog的中文名字那样混乱。
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或帮助校对

Source favicon07:05 Have you ever wanted a Yahoo! Search tab on Google? » Jeremy Zawodny's blog
You know, for those times you accidentally go to Google. Well, if you're one of those sick people like me, now you can: You just need a little Greasemonkey script. I'll be writing more about Greasemonkey. Soon, I hope. Greasemonkey is a really big deal....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5-12

==> 200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