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21 May, 2005

Source favicon00:33 近期的活动 » 王建硕

最近我参与的,或者朋友的活动


Fri 20 May, 2005

Source favicon23:03 标签和关键词 » Blog之【刻录事】
标签的背后的网志中提到些关键词和标签的差异。 今天又想到些差别: 关键词可以使用的范围仅限于文本内容。而标签不同,它不仅可以用在文本内容上,还可以用于其他电子数据对象,比如图片、比如音频、比如视频,甚至是网站、软件、服务等,不只如此,它甚至可以应用在线下的任意一个对象。在这点上,关键词可是望尘莫及了。 很多人在提到关键词和标签的时候,总会把它们混起来,实际上可以混同的重叠领域很小。在美味书签或者365key中被设定的对象多种多样,有文章,有网站,有软件等等。 即便是在这个重叠的文本领域,标签也比关键词灵活得多,关键词多是针对内容本身,针对的是主题。做过图书编目工作的人应该很有体会。而标签可以针对主题,但未必是受限于文章的内容本身,而是来自读者方面的理解,即便这种理解偏离文章本身所传达的也没关系。 此外,标签可以未必针对内容,也可以针对形式,比如可能我将一片文章的标签设定为评论或者新闻或者思考等等,这些字眼却绝对成不了关键词的。...
Source favicon17:48 殊途同归:门户+RSS+网摘 » WebLeOn's Blog
早晚都会有这一步,Google终于推出了个性化的用户首页。第一感觉:另一个My YahooMy MSN的翻版而已。



这样一来,虽然大家用的都是不同的方法,但Yahoo、MSN、Ask Jeeves、Google最终还是走向了同一个起跑线:个性化门户+RSS+网摘。



My Yahoo是先行者,使用者目前应该是最多的,其中的RSS阅读功能虽然是一个非专业阅读器,但也已经占领了很大的市场。最近推出的My Web,则为Yahoo的用户也提供了网摘功能。



My MSN的界面虽然在最近几个月才有所改进,但是Microsoft Passport Network有巨大的用户基数,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并非难事,而MSN新近开发中的RSS阅读器网络书签都有很有吸引力



Ask JeevesMy Jeeves原来只是提供收藏网页和搜索历史的功能,但是今年2月收购了Bloglines以后,Ask Jeeves一下子拥有了市场份额最大的RSS在线阅读器。而最近两个月Bloglines不断增加内容服务,也让它越来越像一个RSS门户了。



最后是Google,个性化首页有了,网摘也有了。RSS阅读功能?Web Clips早已经有人在享用,在“Google Factory Tour”的webcast中,产品经理Marissa Mayer更表示,Google将在1、2个月内在其个性化首页里对所有用户提供RSS订阅功能。再怎么样的自命清高,Google最后也还是一步一步扭扭捏捏的和其它竞争者走到了一起。
Source favicon17:22 Bloglines天气预报服务 » WebLeOn's Blog
前两天还有人抱怨Bloglines在被人收购以后没有什么新的改进,今天Bloglines就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天气预报。



虽然RSSWeather.com能够提供天气的RSS输出服务,但是在Bloglines里面看起来的效果却不怎么样,而且设置起来也比较麻烦。Bloglines的天气预报看起来要舒服得多,而且经过我的实验,所提供的城市也多于RSSWeather。要订阅天气预报也非常简单,在Bloglines的主页输入城市的英文名就可以了。





Bloglines最近的两项更新,包裹跟踪和天气预报都是内容方面的服务,在RSS订阅功能上却很久没有什么进步。莫非Ask Jeeves是要把Bloglines从一个纯粹的阅读器变成RSS门户?
Source favicon15:58 my-google » Che Dong's Photos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my-google

jeremy.zawodny.com/i/my-google.png
Google的个人化首页/门户,应该是my.google的雏形了吧:Search => Manage => Share

Source favicon15:28 标签和链接 » Blog之【刻录事】
Ken Norton认为“The web is full of tags”。他说的这个标签不是metadata,而是超链接,因为超链接文本链接到了互联网中的某个电子数据,同时也描述了该数据。从这点上来说,还真有点像,标签也描述了某个电子对象,并且指向了它,和超链接一样,实际上它就是借助超链接,让人们可以迅速的访问到。 且不说Norton的观点是否合理,还真奇怪,居然有人做了一个标签和超链接结合的有趣玩意儿:tinky.org。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 使用tinky的链接跳转服务来作超链接,而不是使用目的数据的URL链接,比如说用http://tinky.org/tag/blog,blogosphere,china?http://blog.cnblog.org 来链接中文网志心得集,有人点击这个链接之后,使用逗号分隔开的标签会自动被tinky收集,然后呈现在它的页面。 浏览者可以在tinky.org那里看到通过标签标注的网站/网页集和。 我很喜欢这么个创意。不过说实话,它不实用,因为没有好处来激励人们这么链接,不像美味书签,人们首先可以获得自己的书签管理服务,有了这个好处,自然也就有了标注资源的动力了。 不知道做点小改进是否能改变这种情况:以域名为标识,列出所有链接的网站。这样我可能就会通过它的服务存放我所链接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们应该也算是书签,而tinky也就提供了书签服务,一个优势是它无需注册和登录就可以使用,也算是方便。 对了,动动脑筋,它还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标签服务:按照tinky建议的链接方式,用blog来记录每天收藏的内容,然后通告到tinky那里。...
Source favicon13:53 PPTlog [Flickr]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Isaac Mao posted a photo:

PPTlog

tagcentral.net/?tag=blogbus&submit=Get+Tag

This picture is sent by PPTlog script from Powerpoint to Flickr.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19 [del.icio.us] » Blog之【刻录事】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19 [del.icio.us]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Source favicon11:09 firefox近期发现多个安全漏洞 » Che Dong's Photos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firefox近期发现多个安全漏洞

更新到1.0.4,选择 工具=> 选项=> 高级 中找到软件更新

Source favicon10:36 google推出个性化首页 » Ada's Blog 艾达思语
这让我想到my yahoo,相比之下,my google还简陋得很。 据说“Google正在实施fusion计划,门户工具是fusion计划一部分,目的是实现信息和功能的聚合。”这句还是耐人寻味的。...
Source favicon09:39 Imitation and the Slippery Slope of Portaldom: My Google » Jeremy Zawodny's blog
"Google is not a portal!" they cry. "Google is different..." we're told. But a funny thing happened today. Not only are they inching ever more down the slippery slope to portaldom, they've decided that we at Yahoo have really been on the right track all along! How do I know this? None other than Marissa herself said so in describing their new customizable home page. There's a radical idea! A customized home page with a search box at the...
Source favicon05:43 Top Ten Favorite Words (Not in the Dictionary) » English - The Real Deal

Merriam-Webster Asks: What's Your Favorite Word (That's Not in the Dictionary)? 

What a lovely bunch of vocabularians (persons who make up new words) you are! Lasterday (refers to any day before today) we squinched (action required to fit something in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5-19

==> 200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