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2:27 Just call him Bruce » Google Blog




You'll never guess how I upl oaded this photo of Brewster. Okay, maybe you could guess, but I'll tell you anyway: Blogger Images.







All Blogger users can now upload photos to their blogs. There's a button in the posting interface that looks like a little image, and when you click it, you can browse for an image on your computer or input the location of an image on the web. If you don't have cat photos to share on your blog, that's okay. We accept non-cat photos as well.
Source favicon16:41 我最喜欢的免费文本编辑工具-PSPad » Andy's blog
PSPad是我最喜欢的免费文本编辑工具,PSPad网站上这样描述的:PSPad editor is freeware programmer editor(这句话看上去很怪,作者是捷克人,难道是英语不好?或者为了SEO?。我估计PSPad的名字是这样来的:Programmer's Pad)。
 
PSPad功能非常强大,UltraEdit、Editplus、EmEditor能做的(比如多文件编辑、支持“工程”、语法高亮、HEX编辑,内置FTP功能),PSPad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PSPad里集成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工具: 
文本比较:与其他文件比较或存盘前后比较
代码浏览器:方便阅读程序代码,支持HTML、XML、PHP、JAVA、C++等
ASCII代码表:直接选取ASCII代码
颜色面板:从颜色面板上直观的选取颜色值
颜色转换器:转换颜色值,HTML、RGB等格式转换
屏幕取色:选取任意一点的颜色值,太方便了,尤其是做网页的时候。
剪贴板监视器:多次保存剪贴板内容
命令行:直接执行DOS命令
MD5校验: 对给定的一段文本生成MD5,或校验文件的MD5 
Lorem ipsum generator:生成一段Lorem ipsum文字
进制转换器:2、8、10、16等进制转换
表达式求值:放弃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吧
最强的是剪辑(Ctrl+Space)和自动完成(Ctrl+J)功能,它能帮助你快速高效的生成部分代码!这个用IDE的程序员都会知道。对与Web开发,PSPad的菜单“网页”里面提供了页面预览、格式化HTML代码、压缩、格式化CSS、集成Top Style、集成TiDy等功能。在菜单“帮助”的“在线工具”里面提供了Link检查、HTML校验、CSS校验、HTML TiDy等一系列工具。PSPad不愧为程序员的编辑器!
 
当然,PSPad也有缺点,由于底层采用SynEdit,所以Unicode支持不太好,另外换行(word wrap)问题始终没解决,作者干脆去掉了这个功能。我觉得如果不是读代码,而是写代码,直接设置格式为UTF-8基本没问题,换行功能也基本没用。作者很积极,一直在完善SynEdit和PSPad,也许不久就会有个完全支持Unicode的PSPad。
 
官方主页:http://www.pspad.com
 
PSPad
Source favicon16:22 10个我最喜欢的中文Blog » 未完成 - Incomplete
10个我最喜欢的网志是香港Blogger们正在开展的一个活动,已经有不少blogger写了相关的内容。我也利用这个机会汇整一下我所喜欢阅读的中文网志,在众多的中文网志中要我挑选出10个已经不容易了,如果将英文网志也算上的话,我倒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1、文心 文心的blog虽然更新并不频繁,但他每次的文章都能够给我很多的启发,也为我带来很多新的观点,除了Blog外,文心的美味书签收藏也是我每日必读的内容。 2、WebLeon WebLeon的blog每天总会将网络上最新锐的应用与创新介绍给大家,可以说订阅了WebLeon的RSS,我就不用担心会错过什么有趣的网络应用。 3、刻录事 Zheng的blog上也常常会在第一时间介绍一些新东西,而且往往会介绍得比较深入。尤其对Tag,zheng有着深入的认识,让我获益匪浅。而zheng对IT业界以及社会现象的一些评论,看出来他是个性情中人。 4、窝子的世外桃源(由于使用typepad服务,而被GFW中) 窝子的思维总是非常缜密,能将一件事阐述得全面而周到,而她的那些时政与追忆的文章也是我乐于阅读的内容。窝子的blog也有个不好之处,文章总是很长,hoho。 5、MindMeter思维的乐趣 我觉得,源自《经济观察报》编辑群的MindMeter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团体blog,无论是管理评论、社会思考、艺术观察还是AllaboutS,都能让我看的津津有味。 6、平客的虚无笔记 侃着娱乐圈,让我很轻松地阅读。当然,平客与飞猪的反波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尤其是其中的超短脱口秀。 7、周轶君 最早好像是从色影无忌上看到这个blog,既佩服她的勇气,也欣赏她的文字与影像。 8、王建硕的中文blog 虽然王建硕已经写了三年的blog,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最近才开始阅读,尽管以前也曾无意间路过,不过直到他开始更多地书写中文Blog,我才喜欢上。王建硕的Blog对我来说最欣赏的地方在于他总是能够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而且还夹杂着很多浅显的例子,让人看了很受用。 9、无神论者的巴别塔 Top10中唯一的HK blog,作者写得非常认真,无论写的是电影、动漫、体育还是时政,每篇blog都图文并茂。 10、PoseShow 它让我知道世界上真的无奇不有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人的中文blog也是我所喜欢,并每篇必读的,比如chedong,Isaac,zhanbin,keso,duduwolf,herock,Anti,吕欣欣,Topku等等。不过一定要选择top10,只能忍痛割爱了。
Source favicon13:17 一条短信,可怜的孩子 » Andy's blog
当认真的孩子遇到了BT的选修课老师(居然要外语专业学生每个人做20多个网页的旅游网站,还要有图片,Flash)时,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怜
哥呀,愁死啦!花了20个小时好不容易把计算机作业做完,昨天又花了4个小时打刑法论文,去打印,可盘却打不开,我打字特慢,打得脖子都要折了,全完了
Source favicon04:22 Google桌面搜索企业版 » WebLeOn's Blog
Google悄无声息的推出了Desktop Search企业版本。Google Desktop Search Enterprise Edition和个人版本一样可以免费使用。



Google企业版的桌面搜索和个人版本最大的区别在于安全性和网络功能。在企业版里,所有的数据都经过加密,而且用户的权限也可以通过Windows的组策略来管理。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局域网里安装了Google的搜索服务器Google Search Appliance或者Google Mini,Google桌面搜索企业版还能够让你方便的搜索Intranet中所有内容。

(Via PR Weaver)



看来,这个企业版的Desktop Search软件不是Google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用来推销它企业搜索服务器的工具罢了。
Source favicon00:32 赐名给我,我就火了 » 王建硕

AJAX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让人兴奋的思想。不过因为新名词的速度远远超过人的接受程度,估计大家对新名词的那种热度早已经烟消云散,时间长了,就麻木了,只有当一件东西被三个以上自己认同的人提及才会引起一些重视,AJAX看似要沦为这个命运了。

AJAX是坛老酒,98年的技术,在7年以后,准确的是在2005年的2月18日这一天,被一名为Jesse James Garrett的男人提及,随口说:“啊,这美妙的东西,我赐名AJAX给你。世人从此将以AJAX称呼你。。。。”(这当然是我杜撰的说法)

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带有魔力的单词迅速席卷全球,我好似躲也躲不掉,想不看,随便收几封信,就有一封是关于这个的。刚刚一个客齐集产品组的人,还发了封信,为tag举个例子,那个例子,用的就是AJAX这个单词。刚刚Google搜索了一把,接近3百万个网页一千多条热乎乎的新闻。当然其中也有些许结果是关于某种品牌的洗涤剂,或许是个地名;我翻看到第30页以后,看起来还是指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居多。

标榜自己比别人知道新东西早是一种向陌生人炫耀自己的好办法。所以大家先别忙着指责那些“不懂技术”就会跟风的人,忙着解释其实这个东东“我早在99年的时候就见过”云云。这98年就有的东西在今天的流行和4个月前的这一篇文章新造的一个单词的关系,才是我真正关心的东西。这种奇妙的关系,在最近的三年内上映了不止一次了。不信,我给你举例子。

这东东不是个人主页,也不是BBS。。。

曾几何时,有一种和个人主页很像,但是可以每天更新,没有太多技术门槛,还可以留言的个人主页;或者一种和BBS很像,但以人为主以事为辅,还可以trackback。不过还是没有人可以说得出来它跟BBS或者个人主页有什么不同。这个东东就在这种状态下慢慢的悄悄的存在着。很多人觉得这是个不同的东西,但就等着一个人来命名。

有一天,有人说,这个东东叫Weblog

两年后,又有人说,这个东东是个新的词,名曰blog

这迟到的名字就神奇的把这个大家感觉得到的东西变活了,期间因为各种各样机缘巧合的事件推波助澜,直到把它推到《商业周刊》的封面,推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名字的力量

有了名字,喜爱者奉它的名聚会,奉着它的名字写文章,奉着它的名字吸引了眼球,拉到了风险投资。有了名字,不喜欢它的人有一个靶子可以打了,有一个词可以泄愤了。当正反的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了。

芙蓉,小资和BOBO

那天和郑子颖在人民公园附近聊起芙蓉姐姐,两人都大笑不已。郑子颖问:“建硕,你能说明白大家关注芙蓉姐姐的时候是什么一种心态?”

这还真不好说。超级自恋?无比自信?互联网的传播性?审美的多样性?看别人出丑的快感,还是对坚持敬佩?为芙蓉汗颜,还是为自己不是芙蓉而庆幸;或许只是看到太多完美的人的一种逆反心理。。。100个人心中会有100种心态,但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吧。这共性是种什么状态?什么心态?我的词汇贫瘠,找不出来一个现有的词来描绘它。

子颖说他就等着一个艺术家把这种就像火山爆发前的状态用一个词,一个小说形象,或者一种什么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天,就是引爆点,这个赋予的名字,就是更大规模传播开始。现在还不足以有人总结出来那种捉摸不定的东西,所以以“芙蓉教”来描绘了,但这还没有到实质,我们就在等那个名字,或许,我们没有办法等到那个名字。

这是另外一个命名的故事。在上海,淡淡的灯光,雅致的咖啡屋,桌上一瓶红酒。。。这种状态叫什么?多少年没有人说得清楚。有一天,有人说:这叫小资,并写了本书,从此,这种状态就流行了。同理,现在的BOBO族(那种非小资可以概括的状态),就是拜大卫•布鲁克斯2000年所赐。

命名常常就是Tipping Point

类似的,这种一触即发,却没有爆发的状态,到底是什么呢?2002年一月份,Malcolm Gladwell 写了一本书,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Tipping Point,讲的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和大众不同的时候,如何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像传染病一样在某个点爆发的故事,这个点叫做“Tipping Point”。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是在2003年从毛向辉口中。他说:这个点就是火柴头划过火柴盒的侧面,一直很安静,直到一个引爆点。Tipping Point这本书的流行,也奇迹的遵循这种模式,在出版后的两年,非同一般的火了。他这么一说,我们就明白了。“噢,原来是Tipping Point”。

就等那一个名字

当有了AJAX之前,我们总觉得Google MapFlickr代表着一种新的东西,那种拖一下就过去了,点一下就编辑了的用户体验。这种东西让人眼界大开,让人为之激动,但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临界点上,就等一个名字。AJAX这四个字母来的恰在其时。

那我要问一个问题了:难道是因为有了名字,某种状态才存在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这种状态不管有没有人来命名他都在那里;但说不是的原因是,把所有人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了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王尔德说:"伦敦是没有雾的,因为惠斯勒把这雾画了出来,伦敦才有了雾。" 我同意。如果让我举个类似例子,我猜在凡高拜访普罗旺斯之前,估计那里也没有风中摇曳的柏树。鲁迅的祥林嫂出版之前,乡村里也不多见唠唠叨叨的老女人。

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赐名,就像画家的写真,也是一种艺术。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6-23

==> 200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