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54 大英博物馆250年之世界文明珍宝展 » Blog on 27th Floor
据说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年的巡回展,共计展出世界文明珍宝272件。地点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在复兴门外大街,长安商场对面)。

这次展览共分13个部分,从人类早期到现代,分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欧洲、美洲、伊斯兰等等。在东亚这块,四周围的东西都有几件,包括阿富汗的石佛,日本平安时代的绘画,还有明时朝鲜的青瓷,就是没有一件中国的东西。据说是因为我们本地文物已经够多,他们就不来打扰了。我们知道,这是十足的扯淡说辞。

比如有一件印度的浮雕佛像,上面的小型佛像颇有几个被利器切断,说明在英国人之前已经有人先行进行了收集;可英国人比较猛,小打小闹的不喜欢,直接把整块石头搬回去了。还有那种整件的希腊神庙也出现在英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英国人民真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据这位馆长说,如果是非法的,他们愿意讨论归还问题,这说法极其无耻──文物这种东西,像埃及的法老墓,希腊罗马的大理石像,中国的佛像或是经卷,从来不是私人所有,从来都是国家财产,它们出现在英国,不是偷盗和抢劫的话,那也是买卖赃物,哪来合法一说?

英国为这次展览贡献的有公元2世纪时罗马哈德良时代的东西,说起来也是罗马遗物;其品质比之1000年后的欧洲作品毫不逊色。

展览中最古老的是几件来自欧洲的石器,200多万的历史;其他比较厉害的就是埃及和米索不达米亚的,颇有几件作品可以表明他们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甚至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有较高程度的文明,这是我们历史上所没有的,我们那个时代只有几个文化遗存。而希腊展品也就是春秋战国的,罗马也就是秦汉时代了,让人有点不过如此的感觉嘛。

另一个比较大的感觉就是真有点怀疑人类历史上是否真有一个黄金时代,各文明早期的展品都有不少是金制品,粗粗的金项圈金面具一类的,然后会有银的,再后来这些东西就少了。虽然金银容易打造,可它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吧。

欧洲文艺复兴部分有几件珍品,比如达芬奇的一个10厘米大小的裸体男子,拉斐尔的圣女像,还有卢卡斯、丢勒等等,此处人潮汹涌,没看全。

真正印象深刻的还是古埃及、古巴比伦那时的东西,他们有文字,有精致的雕像,公元前2500年时就有竖琴,装饰上面的花纹非常规则繁复,想想人类5000年来进步也就如此而已。不过展览中也有一些古埃及到了罗马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后的画作,明显地受到了罗马风格的影响,感觉也很奇特。还有一幅伊斯兰画作,名为中国学者献史书,很是有趣。
Source favicon23:20 Wealink 的用户体验问题 » DBA notes
从 Kamus 那里收到一个 Wealink[若邻] 的使用邀请。就注册体验了一下。 Wealink 的设计能体现出来不少细致之处,不过我也发现一点小问题。 一个是登录进去之后的主菜单"主页"、"我的档案"、"我的连接"... 这些按钮在鼠标悬停的时候经常是一个短暂的空白, 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网络问题, 还是怎么。很不爽。而且, "我的连接" 这里面还有个错别字,"连"->"链". 后来发现这个字是一直错着的,莫非我错了? 第二个是"我的连接 | 待邀请的名单 | 已发出的邀请 | 收到的邀请 | 我发出的评价" 这些二级菜单在鼠标悬停的时候字体显示加粗, 结果整行因为字体加粗的变化都"浮动"了起来. 华而不实.
Source favicon22:30 Google的三栏式搜索结果页 » Che Dong's Photos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Google的三栏式搜索结果页

这里还介绍了一个BookmarkLet:
blogs.zdnet.com/Google/?p=140
可以在原有界面和新界面之间切换

To use this script, follow these instructions:

1) Drag this link (Toggle Google Look) to your "Bookmarks Toolbar" (may only work in Firefox).
2) Search for something on Google.
3) Click the bookmark

Source favicon17:21 Club Photo令人納悶 » Jan's Tech Blog
今天收到Club Photo的電子郵件,說:「Come Back Jansen」。真令人納悶! 記得這大半年內,Jan收過很多次Club Photo的郵件,對我說:「你再不用我們的服務,我們就會刪除你的帳號。」每次看到這些郵件的標題,已經足以令我直接刪除郵件。現在呢,叫我Come Back,這算甚麼意思。...
Source favicon14:27 firefox插件:直接在Wikipedia的cnblog镜像上搜索主题 » CNBlog: Blog on Blog

Andrea Leung 推荐

面向Wikipedia cnblog镜像的Firefox搜索插件
wikipedia_cnblog_firefox.png
我试了一下:可以使用。

目前cnblog.org已经设置了2个wikimedia站点镜像(通过wikipedia阿姆斯特丹的镜像)。
wikipedia.cnblog.org
wikinews.cnblog.org

Source favicon10:38 Vim作者进入Google » Blog on 27th Floor
著名的编辑器Vim的作者,Bram Moolenaar,已经宣布他将进入Google工作,工作地点在苏黎世。随着这位牛人的加盟,这个地方越来越像是个大本营了。

已经在Google工作的著名人物有:

Vint Cerf,互联网之父
Ben Goodger,Mozilla Firefox开发者领袖
Guido van Rossum,Python编程语言作者
Sean Egan,Gaim开发者领袖
Darin Fisher,Mozilla项目主力开发者
Rob Pike,Plan 9 OS主力开发者
Greg Stein,Apache项目主要开发者
Udi Manber,Amazon的A9搜索主力
李开复,微软副总裁
Adam Bosworth,微软资深人士
08:00 2006/03/26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75298818     65.06%
2. 3721  12964054     11.20%
3. Yahoo  12320746     10.64%
4. Google  10614014     9.17%
5. Sogou  1943570     1.68%
6. China  734246     0.63%
7. 163  704122     0.61%
8. iAsk  506766     0.44%
9. QQ  317986     0.27%
10. Zhongsou  249270     0.22%
11. Tom  90506     0.08%
Source favicon00:53 Javascript to test new Google interface » Googling Google
You may have heard that Google has been testing a new interface for their result pages -- there have been screenshots floating around for a long time but users could not see this interface themselves unless they got lucky.Recently, instructions that allow people to see the new interface became public.  Armed with this information, I [...]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3-25

==> 200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