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48 公园长凳上的梅纳德 » 王建硕

和有智慧的人一起工作,比拥有很多的钱而在家呆着更有意思。他们可以教会你东西的,能够给你启发,尤其是能够改变你在工作之外,对于生活的态度。我很庆幸在30岁以前就认识很多这样的人。

今天,看到给我启发很多的一个人就要退休,回到自己的个人生活中去,我才发现,在短短的一年里面,我的生活因为这个人,有了一些改变。这个人就是梅纳德·韦伯。

公园里的长椅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全球大会上,灯光亮起,空荡荡的舞台中间就放了一个路灯,旁边一个公园里面常见的可以做两到三个人的长椅。我以为要上演话剧了。这时Maynard上场。他一个人坐在长椅上面,自言自语的说起,“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退休了,我就会在公园的长椅上面坐着,然后一个一个的回想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个人见到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是会做过来打个招呼呢,还是转身就走呢?”。

我现在脑子里还经常想起,当时在台上的那个木头加铁艺的长椅,上面看起来孤单的老人,还有台下众多的心有戚戚的听众。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真的不像一个eBay的COO,而就是一位的长者。

生活的思考

经常想一想未来,设想一下几年,十几年之后的自己,像Maynard那样,会使自己的生活来得更轻松些。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对自己很重要,回顾的时候,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忙而推脱的事情,却发现是最值得做的。常常设想发生在未来的回想,让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对于长期不重要的事情上。各种学说,其实都在宣传这一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管理学里的Personal Statement,或者藏传佛教里的“死亡冥想”,都鼓励我们去设想未来,从而改善自己现在的生活。

后注:记得在圣何塞第一次到到他。握过手后,他问我在做什么,我说我在负责Kijiji中国。他说很酷。然后我很礼貌的问,“你是做什么的?” 于是,我开始出名了,作为“那个问Maynard是干什么的人”在公司里出名了。哈哈。

Source favicon23:20 Blog & Blogger » English - The Real Deal
这两天,首届全球博客节让“博客”又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各种各样关于博客的讨论再次席卷而来。我通常对那些老生常谈不感兴趣,不过有一点是例外——blog的中文到底怎么翻比较好? 目前,大陆一般都叫“博客”,台湾叫“部落格”,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台湾的叫法更好一些。毕竟blog的特色决定了作者和读者通过留言等形式经常对话、互动,有community的感觉,日子一久就像形成了一个“部落”。而且绝大多数的blogs还是以文字为主。中文里不是有“爬格子”的说法吗?所以“部落”后面的“格”字也显得特别贴切。从音译的角度看,“部落格”也是最像blog的。 但是,“部落格”不宜作为blogger的中文名,因为它体现不出er这个关于人的后缀。“博客”的“客”字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加上“博”又是好彩头(谁不想博学?),所以我觉得“博客”是blogger比较理想的翻译。 综合一下,英文里的blog和blogger是两个单词,一切OK。中文里两者是同一个单词,所以有不小的问题。我觉得blog适宜采用台湾的翻译,blogger适宜采用大陆的翻译。 大家怎么看呢? Bonus video: James Blunt - High
Source favicon23:12 Exciting Donghai Bridge and New Habor City » Wangjianshuo's blog
What is my favorite suburb place to go in Shanghai (with the context that I have a car)? It changes along with time. Here are some places on my previous favorite list: Sheshan 佘山, the only mountains in Shanghai. Don't laugh if you know it is only 99 meters high - 1/2 of the building I work everyday, and 1/4 of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is city. They just built a wonderful lake nearby. Fengxian 奉贤 Sea Shore. It is...
Source favicon22:58 MySpace.com and Yahoo Publisher Network apparently don't mix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MySpace has long been a marketing tool and a great way to drive traffic to other sites or advertising. But if you happen to be monetizing with MySpace and using Yahoo Publisher Network, you may get your account suspended, even...
Source favicon21:05 Debian Unstable暂时不要升级gdm(20060502) » Blog on 27th Floor
今天全面升级,从xorg 6.9到7.0,还装了许多gnome 2.14的包,都没有问题,只是gdm起来之后不能进入gnome/kde/xfce4,三个桌面环境全部不行,报错是: Your session only lasted less than 10 seconds. 给出的疑问有安装错,硬盘空间满等。详细信息中有:某进程正在以setuid/gid方式运行gtk/kde,这是不允许的,所以gtk/kde不能初始化。

Google了一下,看到有人报告了GDM的Bug,到下午时已经有人给出了Patch。不过我已经退回老版gdm(gdm_2.14.4-1--gdm_2.13.0.10-2),也解决了问题。看来这个显示管理器还要影响到窗口过程的运行。
Source favicon17:22 Google Finance steps into the light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Finance can now be indexed by search engines.  Until today, there was an entry in Google's robots.txt file that prohibited search engines from indexing the contents of Google Finance.I wonder why Google would need to do this though?  The obvious explanation would be so that search engines are allowed to index the data found [...]
Source favicon15:30 Mollio » Jedi's BLOG | Jedi.org
前一陣子在做一個網站,業主一個多月來對站台的樣式、配色完全沒有給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一個月後業主突然對藍色表示強烈的厭惡,然後終於勉強提出了站台要「嚴肅、正式、不要活潑輕快、不要讓人有來玩樂的感覺」,並且要跟紅色的圖示能夠搭配。 這個時候離結案剩下兩週。 剛好前一陣子看到一個不錯的模版,叫 Mollio ,就迅速拿來用了,剛好趕在結案前收工。 這套模版是一整份的 XHTML + CSS 模版,提供了一份樣式指南,有專屬的討論群組,就連用到的圖案素材都釋出了 Photoshop PSD 格式的原始檔。整份模版同時採創意公用授權條款、 GPL 和 CPL 三種不同的授權方式釋出,任何人想要使用、改作 Mollio 時,都祇需要從三種授權方式中挑選自己願意接受的一種即可。我的天啊,這實在是太好康了。 這麼好的東西,到底是哪裏來的呢? Mollio 其實是一套開放源碼內容管理系統 FarCry 的預設模版,由 Daemon 這家網頁開發公司的 Pete Ottery 所製作。因為這套模版看起來實在頗順眼,所以我就順便看了一下 FarCry 這套 CMS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獲得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好的預設值是成功的一半。曾經看過無數功能強大的系統,明明經過調教之後就會很誘人,可是偏偏就都從來沒紅過,追根究底也不過就是因為預設的功能/樣式不夠好而已。 我於是想起了蘋果那(雖然有時候會遭致反感的) "Because we can" 設計哲學,其實也滿有道理的:能夠一開始就完成的事,就沒有必要讓使用者花額外的心力。有真材實料固然重要,但是包裝就跟文憑一樣是入場卷,如果無法在第一眼就讓人心動,那麼裏子再豐富也沒有展現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從 FarCry/Mollio 獲得的啟示是,身為像我這樣的工作者,其實早該花時間建立一套自己的模版原型了。呃,我真的有抽空在做這件事了……
Source favicon09:38 令人警醒的長久原則 » ilyagram
昨天重新閱讀「長久基金會」(Long Now Foundation) Alexander Rose 在 MCN 2005 的演講投影片(Design for Longevity),裡面有很令人讚嘆的思想結晶。關於「長久數位資料儲存的原則」(Long Term Digital Data Storage)。 「如何讓原本就是數位的資料(born digital)能夠保存,數位化的資料有著一些完全與類比資料相反的原則: 1. 移動儲存(Movage):以移動為原則的儲存方式。資料必須保持移動(stay mobile),才能夠繼續活下來(stay alive)。離線的儲存方式例如 CD、特別是磁帶已經是「宣告死亡的媒體」(dead media)了。應該要避免這種儲存方式。 2. 對數位資料來說,資料存取常常等同於資料的生命(Access often equals life)。除非人們存取與運用資料,否則資料就將過時並且行將作廢。 3. 任何東西不是開放源碼(Open Source),就定義上來說,其生命週期就是只能延續有限的時間(time limited)。專屬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與專屬檔案格式的商業模式是與長久保存相違背的。」 這些精鍊的話語實在讓人警醒。現在的人們每天的作業幾乎很難離開電腦。每天我們都在處理資料輸入與輸出的動作。這些數位化的資料,也就是所謂的 born digital 資料,很難想像他們的生命週期竟是如此短暫。email 往返使用 Outlook、構思企畫案整理計畫使用 Word 彙整繁複多層次註記的資訊,但是這些資料幾年後便煙消雲散。 我最近在閱讀與思考「書目」(bibliography)這件事。彙整特定主題的書目,自己在文章撰寫中使用以及與別人互通共享。彙整的工具有哪些?怎麼樣的環境最適合工作流程的順暢進行?而當一切忙碌結束,工作的成果會用什麼方式保存下來?我所使用的工具如果不再更新,停止作用失去生命,有什麼共通格式確保這些資料仍然可以被其他的軟體使用?根據這些思考與朋友 Kerim 的推薦,我選擇了 BibTex 作為交換的格式,JabRef、Bookends 與 CiteULike 三套不同邏輯與平台的軟體共同管理我未來至少五年以上的書目整理環境。 email 每天使用的更為頻繁,倘若要跨平台、處理到共通格式與多軟體,問題也更難掌握。目前透過 IMAP,Mail.app、webmail、加上 Mozilla Thunderbird 處理數 GB 以下的資料已經有點捉襟見肘;難怪 Gmail 變成很多人們的最終避難所。網頁瀏覽顯然 Firefox、Safari、Del.icio.us、Net News Wire [...]
Source favicon09:12 赚钱的效率 » laolu

Google两倍于Yahoo!的市值,七倍于百度的股价,是否被高估了?先看看下面的数字游戏。

说明:

  1. Alexa提供网站流量数据,其中有一项是每百万网络用户访问某网站的人数(Reach per million users),有当天、本周日平均、三个月日平均3个值,以下计算取三个月均值来推算,所有数据都是5月1日晚上的。

  2. 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为1,022,863,307,简单点就取整10亿吧,相当于1000个Alexa上述统计单位。
    1. 也就是说,如果Alexa公布的每百万用户中访问Google的人数(三个月均值)是281,150的话,那么,推算其全球访问人数大约就是这个数字的1000倍。
    2. 再乘以365天,就是一年的总访问人数。
    3. 用公司全年的营收除以这一年的总访问人数,就得到每天每个访问者为公司所产生的营收。比如,Google去年的营收是6,138,560,000美元,那么每天每个访问者为Google创造的营收就是:6,138,560,000/(281,150*1,000*365)=0.0598美元。
    4. 如果用这个数字再除以每个访问者的PV(Page View),就是每天每个PV为Google所产生的营收:0.0598/6.7=0.0089。

  3. 选择Google、Yahoo!、百度、新浪四家公司进行对比(中外各半、门户和搜索引擎各半),营收是2005年的年报数据,与Alexa最近的访问统计在时间上有所错位,因此,具体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家公司之间的比例。
  Google Yahoo! 百度 新浪
每百万网络用户中的访问人数(三个月平均) 281,150 277,300 75,395 59,955
每个用户的PV(Page View,三个月平均) 6.7 18.0 10.1 10.1
2005年营收($) 6,138,560,000 5,257,668,000 319,210,000 193,550,000
每天每个访问者所创造的营收 0.0598 0.0519 0.0116 0.0088
6.8 5.9 1.3 1
每天每个PV所产生的营收 0.0089 0.0029 0.00115 0.00088
10.1 3.3 1.3 1
2005年员工数 5,680 9,800 750 1,900
2005年每个员工创造的营收 1,080,732 536,497 425,613 101,868
10.6 5.3 4.2 1
数据来源 见表中数据链接

小结:

在每天每个访问者所创造的营收、每天每个PV所产生的营收、2005年每个员工创造的营收上,Google都是最高(新浪最低)。
在每天每个访问创造的营收方面,Google是Yahoo!的1.15倍,是百度的5.2倍。
在每天每个PV所产生的营收方面,Google是Yahoo!的3.06倍,是百度的7.76倍。
在2005年每个员工创造的营收方面,Google是Yahoo!的2倍,是百度的2.5倍。
Google市值2倍于Yahoo!、股价7倍于百度,是否合理、是否高估,也算比较清楚了。

Google从每个访问、每个PV获得了最高的收益,而提供的却是免费的服务。面对同样的访问流量,Google能赚到比其他公司更多的钱,赚钱的效率最高。Google一直把用户(不是广告客户)放在首位,把用户体验作为口头禅,最终也从用户那里得到了最多回报。在对用户的价值发现和利益挖掘上,Google可作为技术深度改变商业的典型。

Source favicon09:09 图:Loango National Park, Gabon, Africa » laolu
08:00 2006/05/02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125138242     64.78%
2. Yahoo  20365142     10.54%
3. 3721  19606058     10.15%
4. Google  16325630     8.45%
5. Sogou  9430418     4.88%
6. iAsk  897190     0.46%
7. QQ  596922     0.31%
8. Zhongsou  386702     0.20%
9. China  210786     0.11%
10. Tom  120630     0.06%
11. 163  86218     0.04%
Source favicon05:52 Shopping Search APIs on Yahoo! Tech » Yahoo! Search blog
You may have noticed the launch of Yahoo! Tech, a new Yahoo! site that helps you choose and use technology. The site was developed with help of teams from across Yahoo! with expertise in personalization, community and of course search....
Source favicon02:12 Google has a beef with IE7 » Googling Google
As reported by New York Times, Marissa Mayer says Google is upset that Microsoft makes MSN the default option for the search box in IE7.  She insists that it is important users decide which search engine they want to use.As Philipp Lenssen and Valleywag point out, it's a bit hypocritical that Google is saying anything [...]
Source favicon01:11 一张单程机票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昨天晚上为同事送行,因为小姑娘的乖巧,参加这个farewell dinner的人有二十多个,记者和摄影师,差不多都到齐了,如果不是因为送她,还真不知道什麽时候大家才能够坐在一起。
 
不能够来的一个摄影师,委托同事送了一个巴士模型给她,因为这个女孩刚刚到公司实习,广东话还说得不好的时候,她对这个第一个和她搭档外出采访的男孩说的是,“我喜欢做香港的巴士。”
 
每个人都不舍得她走,一个女同事带头哭了起来,她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同一天生日的人,现在她要走了。”她也哭了,从强忍泪水,到最后嚎啕大哭,她一直重复一句话:“我也不想走。”看着哭成泪人的她,那些大男人摄影师们,有点点手足无措了。
 
这样的伤感,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绝对部分的人,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了,因为她买了一张单程机票,要离开香港,回到北京去了。
 
女孩子的这次选择对她来说,真的是人生中最难的一次,这一边,有她喜欢的工作,电视记者,而且事业发展不错,有她喜欢的生活环境,还有她在香港这四年,所认识的朋友,更现实的一件事情,如果她再呆上三年,她就可以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拿上特区护照。而在机票的哪一个终点北京,有她从中学开始拍拖到现在的男朋友,还有她多病的母亲,虽然她在北京读了四年书,但是却从来没有在那里工作过,北京是一个陌生的,需要重新开始的地方。
 
她考虑了很久,也问过我的意见,我只是问她,她最在乎的是哪些。最终,她选择了亲情还有爱情。
 
我知道她现在很害怕,倒不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工作,因为这一点她非常自信,总能养活自己,最多这份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已。她害怕的,是和男朋友,因为分开这末多年,习惯了远距离的联系,短时间的相处,忽然要生活在一起,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面对。
 
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距离产生美,不少的情侣往往是因为了解而分开,只是如果没有去尝试,谁也不知道结果。
 
在我的眼里面,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子,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的选择是很被动的,好像我自己,从香港到北京,从北京回到香港,那是工作的安排,我不得不接受的转变。但是她就不同了,她是主动地为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开始一种改变,这是需要勇气和自信,更需要的是生活的智慧。
 
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那首英文歌曲,one way ticket,一张单程车票,讲述的是要离开家乡,闯一番新生活的心情。不过现在的生活不是那个时候的那种决绝,一张单程机票,到了那一头,发现在尝试之后,并不是自己所能够适应的地方,总是还有很多别的选择。
 
选择没有对错,只是一定是有得有失。人生不可能圆满,但是正是那些得失,才能够让自己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实什麽。
 
看着哭得伤心的小女孩,我想说,尽情哭吧,这也是一种幸福和缘分。不过我们这些人并不是你生命当中最最重要的,一张单程机票的那一头,虽然有不可知,但是到了那里,一定会有同样让你不舍得的人和事的。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5-01

==> 200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