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搜索引擎的赚钱问题,Google为什么赚钱那么多?这几天扎钱眼里去了。今天不贴数字,讲点道理。
命题一:如果不严格区分搜索广告和搜索结果,将削弱搜索引擎的长期盈利能力。
把搜索广告埋伏在搜索结果中,并尽量让用户分不出来,通过用户点击广告次数的增加(诱骗用户点击广告,这是一种点击欺诈?),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更多广告费,这是个别搜索引擎的做法。这种做法在用户体验上的糟糕、对信息公平的糟蹋,不多说了,既便是在赚钱方面,这也是一种不长远和不聪明的做法。
一般而言,搜索营销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获得表面的流量,更重要的是转化为交易的订单。搜索广告的投资回报率,是影响广告主投入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两种极端情况:
命题二:在关键词竞价中,为广告主节约每一分钱出价,搜索引擎就能获得N分的利。
这里的情况稍微复杂,要考虑搜索引擎渠道代理商的介入与否。
Google对关键词竞价的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甚至被作为其成功的秘诀。Google采取了双赢的做法:“根据每次点击费和估算的广告实际点击率的乘积,将最好的广告位提供给能给Google带来最多收入的广告客户……Google为此比雅虎多赚30%”(这篇是中文翻译,英文原发商业周刊《The Secret To Google's Success》,其中提到的报告《高价值的Internet关键词》,英文原稿是《The High Price of Internet Keyword Auctions》,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网站有报道,是由三人合著的研究报告;合著者之一的Benjamin Edelman,去年还有一份搜索关键词拍卖的研究《Strategic Bidder Behavior in Sponsored Search Auctions》,发布在他个人网站。有兴趣者不妨看看,很正宗的经济学角度研究,国内似乎还没有看到过。)
命题三: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是搜索引擎争取更大盈利的市场基础。
在搜索市场中,掏钱的是广告主,但控制广告热钱的开关和流向的却是搜索用户。为了推广产品,广告主会跟随着用户而动,哪个搜索引擎的用户更多、口碑更好,哪个搜索引擎就会有更多的广告主、更大的广告业务量。
一个多月前,记录过《搜索引擎的用户忠诚度》,主要也是想说明搜索市场的这种变化。用户的品牌忠诚,可能并不代表搜索结果的好坏,却无疑反映了用户的使用偏好,进而成为广告主的指引。搜索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技术竞争,转变为技术、服务、品牌的综合竞争。哪怕是拥有“模式识别”技术的Autonomy,倘若进入面向消费者的通用类搜索引擎,仅凭这种下一代搜索技术,也难以取得Google这样的商业成功。
归根到底,只有广告投入加大,搜索引擎才能多赚钱。问题在于怎样使广告投入不断扩大。靠引诱用户增加点击,或者任何自认为高明的手段,使广告主增加付出,只能取得一时的增收,而且只适用于网络发展的初期,因为新用户多、企业对搜索广告也不甚了解。随着用户和企业逐步成熟,这样的增收肯定行不通(今年初,百度把搜索广告仅限于第一页,就是一种信号)。因为这种做法必然会降低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减低广告主持续投入的热情。
使搜索广告投入不断扩大的长远做法,更应该围绕着广告的有效性、投资回报率、搜索品牌来展开。明确区分搜索广告和搜索结果,减少无效点击、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努力为客户省钱,提高广告的投资回报率,使广告主主动加大投入;坚持用户第一,改善用户体验,赢得口碑、营造品牌,吸引更多的广告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