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17 Google的十个动向 » 未完成 - Incomplete
这是Bear Stearns的分析师从Google上周的投资问答电话会议(链接是wmv视频)上的总结出来的(括号内是我的批注),对于理解Google的未来策略有一定的作用,原文在此。 1) 未来几年可能在品牌广告上取得突破(看来Google不仅仅满足于在促销类广告的领先地位); 2) 目前没有推出浏览器的计划(估计Google的策略还是先扶持Firefox这样的浏览器,先避免与微软太多的正面冲突); 3) Google Base不会成为一个大型的独立网站; 4) 部署Wifi无线网络以增加Google的使用(Google应该会通过Wifi来传送地点相关的广告,联系后下面的第九条,基于位置的广告将在Google的整体广告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5) 针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广告投放比针对人口特征学的广告投放更有前景(所以Google会而且也需要越来越了解你的隐私); 6) 竞争的加剧将使Google和Yahoo得利/关键字广告价格将持续攀升; 7) Quality Scores只应用在关键字上/测试对现有模式的改进(什么是Quality Scores?可以看看laolu的这篇文章); 8) 与Dell的合作条款将对Google的现金流有正面提升; 9) 本地搜索是Google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在中国及韩国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时间(似乎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还需要合适的策略)。
Source favicon23:00 Difficult names » English - The Real Deal
Popwatch是Entertainment Weekly杂志的blog,我常去的地方。除了讨论流行文化,那里的文章还常常涉及到语言类的内容,笔调非常幽默,每每看来都让我有找到知音的感觉。最近讨论明星名字拼写的这篇又让我乐了一把。 I’ll get the ball rolling with my selection, Scarlett Johansson, whose tricky arrangement of consonants (two Ts! two Ss!) and vowels (sen? son?) sends me scrambling to IMDb to fact-check myself every time. 这个情况跟我实在太吻合了! Scarlett Johansson的名字我总也拼不对。要么前面少t,要么后面多h、少s,见鬼了。按说她的名字看起来也并不特别难,真是奇怪。 让我比较头疼的明星名字还有: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既不会拼也不会读,彻底lost!) Alanis Morissette (她的姓跟Mississippi有一拼!) Arnold Schwarzenegger (不作弊,你曾经拼对过吗?) Maggie/Jake Gyllenhaal (为什么不是Gylenhall呢?) Mary Lynn Rajskub (哪怕背诵24遍,记不住就是记不住) Matthew McConaughey (听说最近刚跟Penelope Cruz分手) 发觉这些明星的名大多以A或M打头。巧合? BTW,地球人都知道Brad Pitt和Angelina Jolie的孩子终于出生了的消息吧?(这孩子名叫Shiloh Nouvel,也够难拼的。)几乎是同时,Jennifer Aniston和Vince Vaughn的新片The [...]
Source favicon23:00 Geffen Feeds Fans' Needs » Burning Questions - The FeedBurner Weblog

The office stereo is cranked up to eleven this morning to welcome our latest customer, Geffen Records. With a date like 06/06/06 upon us, the office flashpot could finally see some use should Rob Zombie drop in on us.

Geffen recently launched a feed-driven refresh to its Web site that essentially automates the viral methods artists like the good Mr. Zombie, and many others, leverage to launch their records. From Mary J. Blige to Counting Crows to Rufus Wainwright and many more, Geffen's new feeds help establish a direct lin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rtists and their fan base. You can now subscribe directly to your favorite band's feed and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tour dates, videos and more.

Geffen's early trials proved that feeds were the marketing tool that garnered the highest conversions. Feed subscribers were four times more likely to take action (e.g. download wallpaper, play audio/video clips, sign up for a message board, etc.) than those reached through more traditional methods. Recognizing the growing audience that will no doubt follow the launc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rowsers, Geffen wanted to lay the groundwork for a company-wide embrace of feeds to ensure they're able to leverage this new medium. That's where we come in. We meaning, you know, FeedBurner.

Instant Community, Integrated Web Services
Geffen will be taking advantage of FeedFlare to help connect fans with artists. Because FeedFlare is an extensible service, Geffen can create custom links that encourage direct participation from fans. Via items in the feed, fans can rate the latest Nelly Furtado album on iTunes. Or, become a MySpace friend of emerging artist, Matt White. Geffen's feeds will include links that go beyond the artist's content and embrace the communities that have grown in support of the band. As new services develop, Geffen can easily add them using FeedFlare, letting fans know that the artists' feeds will always be the best place to go to find the latest and greatest.

But wait, there's more! It's one thing to be Mary J. Blige's label. She has a loyal (and large) following, and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to gain new fans. (Like that recent performace on American Idol.) What about new, emerging artists? Geffen's partnering with us to reach the 8 million subscribers who read feeds in the FeedBurner Ad Network (FAN), so that they can advertise emerging artists who will catch the discerning eye of particular demographics.

Using feeds to promote feeds? The engineering team here thinks that has a wonderfully recursive sound to it. Our marketing director just says it rocks.

Source favicon22:52 2.0的皮1.0的里子 » 刻录事
历史可以跨越么? 以他乡为故乡的事儿在学术史、文学史上比比皆是。西方流行什么,国内马上跟着时髦起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西方沿着自己文化的脉络在前行的时候,我们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一颗继续浮躁,不愿意踏足自己土地的心。 互联网上也不例外。只不过把这出肥皂剧的演出速度加快了。西方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技术、文化、理念上的发展,没有后面这些,特别是没有人的观念的变化,不可能有互联网文化的今天。但是我们的互联网不是这样。不是一个文化催生的东西,而是由技术复制,欲望驱动。 这种机制上的复制,到了后来,变成了服务上的抄袭,概念炒作以及文化上的肤浅。 模式可以抄,UI可以抄,甚至内容也可以抄,抄出一个个明星脸,便自以为是明星来。但是明星的气质你抄不走,明星独特的历程你抄不走,明星会想什么做什么你抄不走。明星会继续走明星的路,而明星脸们,却不知该怎么走路了。 这就是原创和抄袭的不同。 原创的背后,是一套理念、一种哲学等,它们深谙需求所在,它们在达到目前状态所走过的路是这条路以及方向的指南针。 抄袭的人没有理念,没有哲学,甚至没有人生的态度,他们也不知道需求,它们只知道表面是什么样,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也就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走。 这是大陆所谓web2.0服务商/站的现实。 所以,奉劝那些在此轮热潮中涌动的,甚至自我感觉良好的创业者、创业团队,回到历史中补补课,想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学怎么做人,怎么待人,这些才是成功的基础。
Source favicon21:42 世界仍然需要编辑 » blog中文翻译
流行,从一开始就是有人进行编辑和引导的。但是在新时代,这些编辑者的地位和消费者更平等,他们更个人化,但也更具有影响力。杂志引擎:世界仍然需要编辑
Source favicon20:53 信 FON 得 Social:基地台作為一種言論自由 » ilyagram
參加一場由智邦舉辦、自由軟體鑄造場協辦的 FON Party。本來主辦單位議程有邀請喬敬、Schee 跟我要給個短短的 talk,現在時間已經接近八點四十,不太知道今天的節目會如何結束:P 我準備的投影片(粗糙版)放在這裡。 簡單的想法:Martin 把「架設基地台、發射信號,跟人分享」當作是一種言論自由。這件事情很單純,就是「說話」。表達自己。跟人分享。這種精神,就像 blog 部落格一樣。你相信 FON,開始加入 FON 網絡,你就會得到 Social。聽起來蠻像是一種信仰。蠻有趣的。FON 把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區分成 Bill、Linus 跟 Alien,我則想到這個世界上其他那些沒有把無線網路當作信仰的無線網路運動推動者,他們該算作是那種人呢? Lerdah 有問一個問題:如果 FON 支持自由軟體的話,自己家中既有的硬體,能否下載 FON 軟體來變成 FON 網路的一員?這個問題我也很想問。蠻有趣的 party,大家一起動動腦筋吧。 後記: 1. 後來大家開始要講講話了,我聽到(那個要結婚的)Schee 說,「現在沒有人在說 social software 了」,實在感到很慌張。就跟隔壁的 tenz 討論一下,擔心沒有 social software 以後我要靠甚麼吃飯。真令人擔心。 1.5 結果我的 PB 等太久沒電了:~~~ 所以後面的投影片沒有講完。我其實最想說的就是杜斯妥也夫斯基那張投影片:"We have all the answers," Dostoevsky said. "it is the questions we do now know." (「我們有滿手的答案,」杜先生這麼說。「只是沒有人知道問題是什麼。」)套用杜先生這句話,答案就是現在滿坑滿谷的社會軟體(List [...]
Source favicon18:54 Google Spreadsheets挑戰Microsoft Excel? » Jan's Tech Blog
Google即將推出Web-based Spreadsheet,Microsoft Office又面臨大挑戰?剛好相反!Google要出一個Web Excel,面對最大挑戰的,應是Google自己。 其實現今我們在不很情願(甚至是很不情願)的情況下,Microsoft Office已經成了一個商業文件的標準。當然,你可以說PDF是標準,DOC是Proprietary的東西。你說的沒錯,但我們很難不使用Microsoft Word來製作DOC文檔吧。 曾經我們堅信過Open Office、Star Office一類的Office Suite可以略為動搖Microsoft Office的地位。但似乎事與願違。...
Source favicon16:05 为了去非洲,挨了三针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十天之后要去非洲采访,订机票的时候真的有点为难旅行社,因为大部分的国家,虽然听说过,却都不知道首都到底是在那里,把这些国家的首都中英文名一个个查清楚,觉得好像上了一次地理课。
 
因为部分国家过于偏僻,安全起见,决定大家一起去打预防针。到了政府诊所,坐在医生面前,听他详细解释,一定要打什麽,以及可以选择那些。他说,黄热针一定要打,因为当被带病毒的蚊子咬了之后,目前是没有任何医治的方法的,打一针,十年内有效。听完之后心里面咯噔一下,想起二年前去非洲采访,因为没有十天的准备时间,因为这种预防针,打完之后十天后才会生效,也就这样去了,没有被带病毒的蚊子咬一口,看来算是幸运。
 
除了黄热,还要打甲型肝炎以及伤寒,因为医生说,哪里是这些病的高发区,而我的摄影师,比我打多一针,破伤风,对我来说,一下子要挨三针,已经是我的极限。事实上,除了打针,临走每人拿了一包药丸,预防疟疾。
 
只是打针只是个开始,医生告诉我们,全部都会有副作用,轻微一些头晕发烧,严重的,医生说,会出现精神问题,最严重,可能有生命之危。当然,医生总是把最坏的情况先说在前面,真的要那样糟,也不是那样的容易。
 
原本觉得到非洲采访是非常平常的一次工作,只是听了医生这番解释,心里面反而打起了鼓。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如果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懂得的没有这样多,心里面也就不会有恐惧和顾虑。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正是因为了解,所以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打预防针,吃药,就是一个方法。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副作用就是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生活里面也是这样,我们需要比较,为了我们的所得,我们的付出,是不是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为了同一个所得,会有不同的选择,结果相同,区别在于,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我们要做的,就是判断哪一种地选择最适合自己。
 
在做这样的选择时候,可能就有点点赌博的成分,因为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并不是绝对和一定的,就好像打预防针,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产生的副作用的轻重也就不同,有些人,甚至一点点反应都没有。但是这些,在没有去做之前,谁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不做,也就永远也不会知道。
 
今天不想再谈台湾了,因为一切都在一个框框里面不断地变化着,看久了,就有点点疲倦感。明天的节目,到现在还没有想出来,讨论的重点放在哪里,希望明天醒来的时候,大陆有一些话题值得我们深入去做。
 
对了,明天高考开始,如果网友里面有高考学生的父母或者朋友,亲人,我想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这些考生们压力,过多的关怀可能反而会造成紧张。顺其自然,尽力而为,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Source favicon14:39 Arrived at San Jose » 王建硕

Arrived at San Jose. California is always sunny - the three trips to CA were 100% sunny. I doubt whether CA rains or not.

With the United Mileage Plus membership, I got 44A seat - the United Economy Plus seat with larger space. :-)

Had lunch at Wing's Chinese Restaurant. You have to be in the States to really understand why applications like Google Maps are so important. Of cause, it is the same. When you are in China, and you may find online shopping (B2C) and local services not that important.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in the States because: 1) People don't move as frequently. 2) Most restaurants are at working distance. Business model in China and U.S. should be ver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s.

(Forget about the date of the blog in the next few days. The time and date are totally a mess now for me).

Source favicon12:57 Google速算表 » Blog on 27th Floor
Google Spreadsheet报道还真快,可能是几家大的外国媒体占了先机,比粉丝社区报道的还早。

该应用限制测试,这里是登记入口。有人总结特性如下:

# IE6/FF1.07+, JavaScript
# 可存到硬盘
# 自动保存使用太平洋时间
# 未来会加上图表及宏的功能
# 支持许多快捷键
# 最多100个速算表,每个里面可以有20个表格,5万个单元格,256列,1万行。导入xls或csv限制在400kb。
# 超过200个函数
# 字体样式有不少
# 可打印,可存为html
# 可邀请他人一同协作
# 数据缺省是私有的

据说Google倒也没有直接同Office竞争的想法,而是把主要目标放在家族、朋友及同事间共同操作一个速算表,而不必老是用Email附件的方式发来发去。这个目标很不错。
Source favicon12:03 从指尖流出的图书馆藏 » blog中文翻译
几大科技公司计划将几千本书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们在线阅读。其商业前景似乎不确定。不过,这场世界几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给所有人带来宝贵的资源。 几年前,互联网处在顶峰时期,人们广泛预测不久将会有一场印刷革命,到那时,印刷品将为电脑所取代。对很多人来讲,这破坏了人们翻开一本好书、安心看一两个小时的乐趣。但最近,几大高科技公司:Google、 亚马逊、微软以及雅虎,纷纷采取行动,表示他们将实现人们在线阅读的梦想。 将数千本书数字化并非没有争议。11月3号,本周四,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提出将作第一个吃螃蟹者,在Google Print上安装书籍下载。这个计划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来了。Google和世界几大图书馆之间合作的目的,是希望将几千本书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阅读。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这些书的版权问题,但这个计划已经让出版商怒不可遏。 五大出版公司将上诉Google侵犯版权,将这些书扫描上网。尽管它们并非印刷品,但仍然受法律保护。Google则说它只是从原书中截取摘要,并没有侵犯版权,除非它建立起快速连接,公开更多书的内容,不然它并没有触犯法律。但出版商不服。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很多出版商和Google的分公司Google Print Publisher合作,在网络上发布书的部分内容吸引读者,以增加书的售量。通过Google搜索到的书籍简介和书的精要内容,只是用来吸引读者在线购书或到市场上购书。 亚马逊――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害怕被Google超越,已经公布了它进攻电子书大市场的计划。亚马逊始建于10年前,是一家在线零售书商,现在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很明显,它很不满Google这位新来者侵犯它的核心业务。为了抵抗Google,本周四,亚马逊宣布将引进两项新服务。 在亚马逊网,顾客可以输入他们打算购买书籍的某个核心词进行搜索,然后购买他们想要的那部分,无论是书的某页、某章还是整本书都可以。通过Amazon Upgrade,消费者付费后即可获得在线阅读权。读者只需每页付大概5美分,而无需购买整本书。 微软也紧随其后,打算分”在线阅读”一杯羹。10月底,微软说它将拨出约2亿美元将书籍电子化。它将首先把公共图书馆的15万册书扫描上网,以避免法律纠纷。它将和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 Alliance指图书馆和大学联盟)合作。雅虎也计划和类似的机构合作,将1万8千册书扫描上网。很凑巧,周四,Google和亚马逊同天公布了他们的计划,微软则公开了它和大英图书馆的合作细节。大英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图书馆。微软计划扫描2千5百万页;通过MSN Book搜索引擎可以搜到这些内容。这个项目将在明年开始实施。 2000年,畅销恐怖小说作者斯蒂芬•金在网络上独家发行小说《骑弹飞行》,在书发行48小时内,下载量超过50万,现在,这些大公司希望能够看到当时的辉煌再现。但它只能说明是当时的一个高水准,并不表示进行尝试的时候到了。而且,如果读者并不愿意坐在电脑前阅读最新小说,那么在线阅读的设想并不成功。2000年,美国两大连锁书商Barnes和Noble大力宣传电子书,但到2003年,利润渐渐下降,商家又悄然恢复平静。 尽管需求增长不大,电子书销售量再次上升。根据国际数字出版论坛提供的数字,它比较了很多世界畅销出版商提供的数据,发现2004年第三季度(最新数据),全球销售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25%。去年,整个出版行业盈利超过1000亿美元,而电子书销售的盈利只有320万美元,被23家出版商瓜分之后,每家所得利润相当少。 最终,零售商和出版商都将使出浑身解数劝说读者使用在线阅读。有的商人甚至还希望读者能象依赖在线音乐一样依赖在线阅读。但是,下载小说和下载音乐有着天壤之别:非法下载音乐已经相当普遍,而一旦公司诉诸于法律,起诉消费者侵权,公司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他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愿触犯法律。而且,象iPod这样的时尚音乐播放器越来越流行了,人们乐于用iPod下载音乐。但是,电子书的情况完全不同。 因此,电子书的前景并不令人感到乐观。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作来增加销量。人们通常会上网下载,比如,工具书的某部分内容,教科书或烹饪书籍;学生下载他们的课程练习材料;普通读者则通过在线阅读看过书的内容简介之后,再到市场购买。所以,增强电子书下载功能将十分有帮助。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掌上电子工具下载电子书,因此下载功能日益彰现重要。3G手机进一步支持了这种功能。在日本,电子书(主要是漫画书)下载利润成倍增长,据估计,2005年下载利润约为60亿日元(约5100万美元)。 网站之争 尽管电子书的市场前景尚未明朗,但Google、亚马逊及其他在线阅读网站都将它看成是进一步侵占互联网市场的有力武器。在线阅读呼应了市场需求,这些网站也从中获得广告收益。他们推出的服务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种类也日益增多,从短信、电子邮件、网上电话到图片共享、游戏以及其他新服务等等,不一而足。另外,他们也希望能从彼此中获益――至少保证他们不会一败涂地。 当然,争夺在线消费者并非亚马逊和Google这些大公司的本愿。但科技巨人们的这番争战,则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可阅读书籍,更多消遣娱乐,这着实令人喜出望外,因为很多书籍我们本来无缘一见,现在却唾手可得。或许我们不会因此改变阅读习惯,可是电子书的出现肯定会造福世代。 (blueiie译自 economist 2005/11/4)
Source favicon11:35 MyWeb Product Update » Yahoo! Search blog
In this new update to MyWeb, we've packaged up your favorite features from version 2.0 into a brand new design. We're hoping you'll find it simpler to get around and discover great new pages. Among the new features: "Top tags"...
Source favicon11:15 Google Spreadsheet signup page » Googling Google
As Dan from the Google Blogoscoped Forums found -- the site where you can signup for this new service can be found here.  This page gives us some goo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rvice including a few screenshots. From the help area for this new service, here is what Google says the "key features" are:Google Spreadsheets allows [...]
Source favicon10:39 跑步(軟體:空間、體驗與社會) » ilyagram
如果說地點軟體(例如 Platial.com、Frappr.com、CommunityWalk、WayFaring等)是要陳述地點的故事,那麼跑步軟體(BiM,Bones in Motion 動動骨頭)則是要完整、充分地傳達跑步的空間經驗、身體經驗與社會經驗。Business 2.0 作了一個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在址定位服務」的專題:Location-based services: Here you are,介紹了 BiM。 我們的《國土資訊系統通訊》第 55 期:〈「無所不在」的資訊服務:LBS定位服務簡介〉也有介紹(雖然只有一句話): ...Bones In Motion公司所推出的個人健美無線監控服務在此類脫穎而出,該服務能以手機當作健康記錄器,無線監測自己運動慢跑的時間、距離、速度、空間範圍和消耗的卡路里,以達到健美瘦身目標。... 顯然這套系統不只是健美服務而已。就像這個專題的副標題所說的:你的所在位置,將會決定那些資訊、在任何時間點當中,與你最有關係。 我覺得對於未來最棒的想法是,你不需要再自己輸入這些各式各樣的參數,艱辛地在資訊空間中移動,辛苦取得電話簿、餐廳名稱、與別人的評價、以及一大堆的垃圾資訊。你自己的空間與社會移動,將主動吸引乾淨、準確而單純的相關資訊,幫助我們輕鬆完成所想要達成的任務。「坡度太陡了,建議您下次挑選較為平緩的路徑」;「您的排汗量已經超過平衡,建議您在下個百合花盛開的路口準備步伐慢下來,欣賞一下台灣野百合,並且喝個水喲!」 於是我們終將從跑步軟體的軟體面向,走向真正的跑步體驗。跑步穿過地理空間,有路線、有起點、有終點,有風景。空間跑步,就是在這個各個向度空間中快速移動的經驗之總和:這一次的起點是從那裡開始?延著那裡,經過河流、街道或森林,到達那裡結束。體驗跑步,就是以跑步者的身體經驗為核心的所有資訊:測量相關數據、結合坡度、空氣品質、視覺愉悅程度、聆聽音樂型態等等。社會跑步,則是將一個私人的身體練習,變成一種社會人際網絡互動的主題:將個人的資訊資料放置在網路上,讓你的好友、親戚、家人、社群能夠一同貢獻與分享內容,共同比較與運用。Bones in Motion 動動骨頭的關鍵概念:「完整呈現你的運動體驗故事」,聽起來像是將空間軌跡、個人體驗與社會互動搭成一種三位一體的神奇故事。 想要用社會軟體與 2.0 來說故事的人們,也許你們該參考(BiM 的展示影片)看看 :)
Source favicon10:07 Google Spreadsheet, will it be used?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Spreadsheet will be launched tomorrow according to the WSJ.  Currently this page returns a 404 error message, but soon will be the login screen for the new service.  Most who are covering the story have optimistic expectations for the new service.  I have doubts though.The reality is that the service will be simple -- [...]
08:00 2006/06/06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244704834     72.80%
2. 3721  30750678     9.15%
3. Sogou  22307498     6.64%
4. Google  21496958     6.39%
5. QQ  8662866     2.58%
6. Yahoo  3251302     0.97%
7. 163  1840442     0.55%
8. iAsk  1450126     0.43%
9. China  733922     0.22%
10. Zhongsou  716662     0.21%
11. Tom  240586     0.07%
Source favicon06:29 Ten things to think about » Googling Google
An interesting article by Mark Otuteye outlines ten things he would like to see Google do.  A lot of his ideas are interesting and are worth a look, but the products I think are most likely to make an appearance in the forseeable future are:Google TVI have blogged before about a product like he describes [...]
Source favicon02:56 2004年Skype用户下载数据 (Skype品牌行销漫谈之三) » 大学小容

前文:
May 15, 2006 事实与数据 (Skype品牌行销漫谈之二)
May 08, 2006 Skype品牌行销漫谈之一

小容已经从香港回到四川一周了,工作依旧忙碌。上次小容在5月14日发布了一些从Skype历史网页上整理出来的Skype用户下载数据记录,

最早一个数据是: 2003年10月05日 992,794 次

最迟一个数据是: 2004年06月12日 13,708,050 次

今天继续将已整理好的2004年的部分Skype用户下载数据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6-05

==> 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