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09 好站: fromscratch.us » laolu

fromscratch.us: From Scratch Design Studio:内容呈现。考验机器,类似的形式wefail用过,但播放流畅是个麻烦(旋转时缩小或者用low qulity,会更好?)。

def2shoot.com:菜单,可拖动,as曲线。

Source favicon15:59 都市风景衣架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都市风景衣架 在 BoingBoing 看到这个都市风景衣架。这些木质衣架下部的都市风景剪影是通过激光切割出来的。每个大约 100 美元,一般人是不会考虑的啊。 看...
Source favicon15:47 男生竞争女生好感的数学模型分析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男生竞争女生好感的数学模型分析tririver 对《男生竞争女生好感的数学模型分析》提出了数个质疑。呵呵 ----------------- 加入 del.icio.us,阅读更多科技幽...
Source favicon15:32 The list of Google domains is very misleading » Googling Google
No, those aren't all Google domains.  Google's growing list of domains was derived in a flawed manner that lends itself to a very high percentage of false positives.  This particular list by Neil Patel has many domains not owned by Google. Neil assumes that the "server data" section on domains like allevil.org is believable -- [...]
Source favicon14:05 大頭貼集中營 » Jan's Tech Blog
多玩MSN或Gtalk,又想經常換大頭貼,你就要來這個PopAvatar網站。這裡讓你分享及下載不同類型的大頭貼!...
Source favicon13:50 Google IG @ Firefox Sidebar » Jan's Tech Blog
這位大姐想出了如何妙用Google Personalized Frontpage,就是將它放在Firefox的Sidebar。看上去效果真的不錯嘛! [ via Download Squad ]...
Source favicon09:33 办个网站得多少证 » Blog on 27th Floor
昨天偶然上了QQ的主页,看到最下面一堆证:

广东省通管局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2004]000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40031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另有网警、网安和最牛的ICP证。

这个网警似乎是在网上报案,就是公安局也得有QQ号了吧。网安没搞明白干什么,大体还是要备案。那个ICP证,里面也不知写什么字,我老是看成“工会”。现在这些个破证,图标都做得跟十字军盾牌似的,一点也没有国产特色。

新浪的更多:

京ICP证000007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文网文『2003』0003号 新出网许(京)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5082号 京政新发[2000]5号
国家药监局(京)-经营性-2004-0031 京教研[2002]7号 国家药监局 电信业务审批[2001]字第37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4001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00007号 卫网审字[2001]第016号

还有一个《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 “诚信自律同”盟》,这个标点用的,一看就是糊弄领导的。

网易的:

ICP证粤B2-20030235 跨地区ICP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粤002号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国际联网备案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020-85570617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真不容易。搜狐的网页在Firefox+adblock+noscript+flashblock下面表现很差,证件又不全,就不列了。

【流量又想超】

上个月因为出了点错,导致流量超标(15GB/m),这个月一直很注意,前两天还只用了3GB,昨晚一看,已经跑到13GB去了,而在Webalizer里显示只有3.7GB。估计是服务商程序出错了,跟他们抱怨了一下,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没结果的话,这两天就会断了。
08:00 2006/07/18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3721  1538     13.58%
2. MSN  1430     12.62%
3. Yahoo  1322     11.67%
4. China  1214     10.72%
5. iAsk  1106     9.76%
6. Tom  998     8.81%
7. 163  890     7.86%
8. Sogou  782     6.90%
9. Zhongsou  674     5.95%
10. Baidu  566     5.00%
11. Google  458     4.04%
Source favicon07:32 一個中產階級的誕生:以飛機為例 » ilyagram
在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飛機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中產階級意識的浮現。這樣講真的很聳,因為就像是普魯斯特做夢要正經八百地寫個 14 頁一樣,連我自己都覺得,這種說法真的有點讓人半信半疑。 首先是座位。有的時候我會想像,人在飛機上坐在那裡,就跟生下來是生在地球的那一個地方、父母是誰一樣,是自己沒有辦法決定的。但是當我到機場航空公司櫃台 check-in 時,前方的 Internet Check-in 櫃台粉碎了我的這種信念。一個男人將行進路線標誌繩拉了起來,很自在地往櫃台移動。航空公司櫃台小姐很親切地詢問他:「您已經在網路上劃好位了嗎?」我於是感受到頭上被大槌子重重的一擊。同樣使用網際網路(而且我還號稱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我竟然沒有在網路上先劃好座位?遜掉了!所以在我自己 check-in 時,我請櫃台小姐幫我查詢看有沒有較舒服的座位(「我需要使用 laptop 比較方便的位置」),她在查詢已經滿了的座位分佈情形之後,給我的建議是:先掛座位調整的 request,然後等所有旅客都 check-in 完畢之後,有些家庭旅遊沒有報到的空位時,可以在登機門的櫃台進行座位的調整。 這真是神奇啊。一下子座位這件事情,就讓我對飛機的想像完全改觀。原來我是在使用一個服務,這個服務可以依照我的各種需求而做出調整。原本以為飛機是一種生來如此、讓人默默地坐進自己的位置等到飛機落地的「交通工具」,一下子變成了一種現代化的商品與服務,滿足「中產階級」旅行中的種種舒適與逸樂需求;經濟艙再也沒有那麼痛苦了。 由於我在登機門櫃台處主動地請他們幫我查詢 request 的結果,櫃台小姐很親切地協助我從飛機的正中央、換到了走道的座位。我放心地等候所有人上飛機,也看到一班飛機上各式各樣有趣的乘客從中正國際機場出發,飛往新加坡(例如好像有整班小學生的旅行、外國、台灣等等不同樣貌的客人們)。也由於應該是倒數幾個登機的,我也看到了前方商務艙或頭等艙的稀疏。一班滿的飛機,不同的艙等風景不同,裡面應該有各式各樣的經營方式來讓人們各安其位。每個座位價錢都不相同,提供的服務與舒適程度,扮演著足夠的刺激來讓商務旅行(花公司錢的旅客)的乘客選擇不同的移動方式。 對中產階級來說,最重要的不就是這些嗎?對未來的希望與想像。只要再多賺一點錢、對公司來說更重要,我就可以從經濟艙移動到商務艙了。因為未來我會到那裡去,所以現在我不會去揭竿起義,宣稱「整架飛機的經濟艙乘客團結起來!」「飛機的空間分配需要公平正義!」未來的想像,讓中產階級乘客甘願用安全帶把自己鎖在座位上。 報紙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中產階級想像工具。你記得上次在飛機上看的雜誌內容寫些甚麼嗎?我相信沒有人記得(連我自己也記不得)。我今天看的報紙是 The Straits Times,一份新加坡的英文報紙(我很好奇這份報紙是否是今天早班的飛機運來的?在一個寸土寸金的空間中,他們運了多少份?)。我讀了以色列-黎巴嫩的消息,更正了我對最近這個超級嚴重的國際衝突的最初印象:黎巴嫩容許 Hizablah 在以黎邊界綁架 2名、殺了 6 名士兵。星期六特刊:建議新加坡人去八個地方遊覽(便宜的旅程)渡假。前南韓的部長透過聯合國南韓代表團(South Korea mission)低調地表達了要競選安南下位後的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其他的競爭對手包括泰國的前首相。另外有一篇相當不錯的分析報導,討論中國大陸針對高科技產業標準的科技政策與策略。也有很多關於亞洲其他地方的新聞。 今天早上我還在家中跟姊姊和姊夫討論,到底 UDN 內容夾帶 New York Times 是好還是壞。我認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原本這些內容空間是可以用來培養本地的觀察者、長期經營國際視野的地方;這些經營包括有本地的作者、本地的編輯團隊、本地的行銷規劃構想。如今省掉所有的 overhead,然後用代理的方式將內容直接引進。我認為長期來說是消除這些未來的可能。當個讀者跟當個執行者,這中間是有很巨大的差異的。當然台灣的讀者能夠享受紐約時報的內容,這多好啊。但是徹底地反省的話,我為甚麼還要買國內的報紙呢?我直接看紐約時報,不是更能夠迎合台灣讀者的想像嗎? 比較 The Straits Times 跟台灣的報紙,我很關心的是讀者的想像能力。我們像是只能夠理解台灣自己事務、被豢養在看不見的孤立監牢裡。拿著 The Straits Times 的旅客便想像著自己「休假」這件事情在做些甚麼,台灣的旅遊版彷彿也是在生產這樣的想像。然而中間有沒有差異?我覺得 TST 整體的地球觀點是有所整合的,而台灣的世界觀點是被限制住的;旅遊版當中的南韓、跟政治版的南韓是有所連結的。所以台灣廠商與全球人競爭時,唯一擁有的能力僅僅是更低的價格,沒有機會在其他的面向上與別人一較長短。 食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當航空公司要向乘客傳達,他們是多麼專業的一個服務提供者的時候,他們會有甚麼樣的要求與堅持呢?使用甚麼樣的器具、推出甚麼樣的餐飲服務,甚至甚麼叫做在飛機上喝紅酒?飛機是一個大型的商店,將免稅商品、飲食、休息(乘坐與睡眠)、娛樂跟人們一起移動。試圖在空間中移動的,就是客戶的生活。我們原本的生活中,有沒有每餐搭配紅酒呢?有的話,在飛行的飲食當中酌飲,其實是生活的延伸啊。我們在飛機中享受別人的生活,這不就是開始想像當一個中產階級嘛。 我這時候就想要統計家庭的資訊了。我們在甚麼時候曾經被教過該如何喝紅酒?如何坐飛機?平均坐多少次?我最早出國是 1999年,我 26 歲那一年,第一次一個人坐飛機去 Amsterdam。我的爸爸媽媽應該沒有國際旅行的經驗。你呢?現在的小孩呢? 「一架飛機是一個世界的縮影。」(這是聰明的 Judi Foster 所演出的 Air Plan 《空中計畫》幕後花絮中的導演與演員訪問中的一句警句。我們能否從飛機開始學習想像,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產階級一員?然後同時把反省與創新的動力保持,我覺得就是這個島嶼開始擁抱世界的起點。
Source favicon07:31 自由果汁(Free Juice)及其他 » ilyagram
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會打果汁。 說起果汁,有很多的小故事。Joy 在 San Jose 的早餐秘方、Jumba Juice 的新奇、《全民公敵》當中黑人律師的最愛是果汁機。我媽媽最喜歡在家庭聚會的時候,幫每個家庭準備一大袋的好幾種水果;我們都笑她是開水果行的。 今天早上的果汁是:兩顆蘋果、2/3 個檸檬(切片)、一顆金黃色奇異果、冰凍的香蕉兩根、半根 Carrot;然後加上一杯 250cc 的水、兩匙蜂蜜。大約是四人份,用新力康果汁機。這樣出來就是夢幻的果汁。 在這些成份中,蘋果與香蕉的角色是當作基底,檸檬的角色是提味;有的時候我會用苦瓜來提味。提味的意思是,這樣的果汁喝起來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像是味覺的甦醒。另外通常我會在冷凍庫裡面一起準備鳳梨跟香蕉。除了一些改良過的鳳梨之外,通常鳳梨直接吃它的纖維會比較粗,有時候說鳳梨很「利/厲」(sharp),如果放在冷凍庫然後再用果汁機攪碎,就會很讚。Carrot 很甜,而且顏色很鮮艷,有時候用 Carrot 就不用使用蜂蜜了。Carrot 也有獨特的味道,透過檸檬可以讓這些味道加以調和。 奇異果如果不是金黃色的 si-king-e 奇異果,綠色的奇異果會比較「利」,在處理上比較不容易調和。所以我通常都用金黃色的奇異果來打果汁。綠色的選擇還有西洋芹菜,很大一把每次一片,會讓你的果汁有清新的蔬菜味。我覺得這樣很好。我有看過果汁食譜,有將奇異果跟芹菜一起打的類型。 這些算是打了一兩個月的心得:藉由每天跟這些水果打交道,知道用甚麼工具、怎麼處理蔬果類的食材、如何讓垃圾產量最少、以全食物(whole food)的精神吃進完整的食物精華、讓工作環境乾淨等等問題。接下來應該可以看著食譜,想像著為甚麼將不同的成份組合,可以有某些特殊果汁完成。然後再進階是對於食物食材的深入了解。
Source favicon07:29 Internet Taxi » ilyagram
要出門搭飛機之前,我用 google 搜尋了一下「計程車 機場接送」,第一眼就看到這個掛在 eBay 上販賣機場長途接送服務的余先生。他所販賣的商品就是他的名片,不,是他的服務。打電話給他,然後說「我現在要去機場。」「我現在在三重,20分鐘後到。」 開往機場的路途很有趣。我上車之後跟駕駛余先生說,你的名片放在 eBay 上面,實在是一個很聰明的作法。所有搜尋第一個看到的是你的名片。他說,他原來擺在 yahoo 奇摩上面,但是因為要繳 250 元的月「租」費,實在太貴了。所以就把資料分在其他的地方擺置。每天 Yahoo 奇摩會有 15 到 20 個人次的瀏覽,在 eBay 上面只有 5、6 個人次左右的瀏覽。 除了販賣叫車服務之外,他在 yahoo 奇摩的虛擬商店還有販賣大約 300 種商品。「昨天晚上我才剛跟一個墨西哥的客人討論,想到要寄到墨西哥要 10 幾天就覺得好遠喲,」他這麼說。他因為最近迷 M2N(一個女子樂團?),所以就批了一些貨進來一起跟好朋友分享。 他之前是在唱片業做事。在出社會之初,因為不知道要作些甚麼,所以就挑了唱片業決定從頭開始做起。包括當時錄音帶母帶的所有部份、殼子、螺絲等等統統都要一樣一樣的學。也因為錄音帶這件事情而跑遍了許多當時的科技公司。然後在整個產業轉變到 CD 的時候,就離開了這個業界。 投入作計程車也是有五六年的時間。我看著這台 Camry 2.0G 的車況,應該也是新車吧。他已經因為投入開車,跑車的傲人成績讓他換了一台又一台的新車。這已經是他換的第三部車了。第一年還沒有結束,就已經換了第一台、第二台是一年半的時候。而第三台車再第二年的時候達成。 在一九九八年左右,他已經率先把汽車改裝成可以看電視、打電動的豪華享受。親自跑到日本去採購天線(台語發音)。那時候客人坐上他的車子,都會被環繞的科技奇景與收訊清楚的電視螢幕感到驚奇不已。 現在,他則回歸到簡單單純的風格。汽車裡面沒有多餘的裝飾、天窗明亮而清爽。他自己則說,人家搭乘你的車就是要享受舒適、平靜的感覺,而太多的裝備讓搭車的體驗變得太過複雜。「但是要有音樂啦,」他笑笑地說。「音樂是搭車經驗中不可或缺的部份。所以我會很注重音樂的選擇。」 我問他對於能夠賺到第三台車,他覺得最核心的關鍵因素是甚麼?他認為是「搜尋與掌握情報」。因為有掌握別人到底在關心甚麼、如何跟他的客人搭配合作,他的乘客下次有長途旅程想要叫車時,想到的第一個就是他。於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服務重點在甚麼地方:他合作的很多都是國內外採購的廠商,以包車的方式帶著業務去拜訪客戶的客戶。他們可以放心地讓他的車子帶著跑遍台灣各地,而余先生的日語能力也特別照顧著日本的廠商。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余先生都事先蒐集好如何解決他們的需求:例如拜訪的重點、購買的禮物,甚至還有國內大理石的廠商,讓他一起來協助參與選購材料。日本廠商來國內拜訪客戶,通常都是在討論該如何談判。 另外一件事情是他的「敬業」與「全心投入」這份工作。他覺得快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讓客戶也因為他覺得搭車的經驗輕鬆與舒適。 這件事情讓他變得跟別人不一樣。而他自己很清楚。 我很驚訝,一個計程車駕駛所能夠增加的價值可以到甚麼樣的程度。可以訴說多國語言(能夠充分的溝通)、必要時的殺價助理(協助顧客取得較低的價格)、長時間採購行程中的秘書(行程控管,甚至特殊情境的代理人),這些都已經超過我們所想像計程車司機的刻板印象。而這些努力「跨界」的嘗試,讓這位駕駛,成為客戶想到的時候的第一人選。 如果說有甚麼疑惑的話,我想會是:在這七、八年來司機生涯中的 downside 故事。他如何找出自己的獨特價值?在還沒有找出那些獨特性之前,他有沒有嘗試錯誤的經歷?他的人際關係如何?如此的投入在工作中,對於他的生活有怎麼樣的影響?感情生活呢? 另外則想要思考的是,網際網路對他的未來有甚麼樣的幫助。如今他的模式,他想要架設網站、留下有 email 的名片,希望能夠持續地跟他的客戶溝通。這會怎麼樣地改變他的未來?我給他的建議是「取一個特別的名字」Internet Taxi 「網際網路計程車」,一如我建議 Martin 用「人民風」FON PRC,People's Router of China 紅色 Router 來跟中國人民對話、建議 Schee 用 Domu 太魯閣族人的慣用語「拼了」(Ping 了)來推動一個新的 [...]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7-17

==> 200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