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11 FlickR的雅虎通插件FlickengR:好友图片连环播 » 车东[Blog^2]

你的FlickR朋友多吗:托雅虎通8.0开放插件开发的福,John Dunning开发了一个FlickengR插件:可以在雅虎通里浏览/播放雅虎通联系人和Flickr好友的最新图片,发现同事里用FlickR的还真不少……

如果有雅虎通,可以到这里下载FlickengR安装。启动后的效果如图:
flickengr.png

Source favicon22:59 Strider Search Defender » del.icio.us/chedong
Strider Search Defender: Automatic and Systematic Discovery of Search Spammers through Non-Content Analysis
Source favicon21:25 明天“会”更好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明天“会”更好韩松:明天“会”更好。 ‘在生物进化史上,中国人在本质上大概属于一种“发明会议的动物”,而不像其他人类,是“发明工具的动物”。...
Source favicon19:41 Cellar Door Software » Slickr » del.icio.us/chedong
screen saver that shows images by: * User - Favorites, Set, Tags, Contacts * Group * Everyone - Tags, Recent, Interestingness * Local
Source favicon15:23 Google Image Tagger coming soon? » Googling Google
More domains to report -- Google registered three new domains on Monday that lead me to believe they are making something that is aimed at giving images extra meta information that is easier to search.  The new domains are:googleimagetagger.com/net/orgWhat is an "image tagger"?  A quick search led me to a piece of software from Earthmate.com [...]
Source favicon13:58 还是有关《平凡的世界》的论战 » Blog on 27th Floor
我是农村来的,我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以平白的手法描写了八十年代一个青年的生活历程,从上学到恋爱到打工到回归的过程。他不是英雄,也没有生死,也没有伟大的崇高的爱情可以联系到伟大的永恒的主题,它没有中心思想。但它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的,这就是它的意义。

小标题是为了标明在讨论什么,下面是我的,别人的就不抄了。

● 不能光看到同官小姐的恋爱,其实这也不是官本位:

一本书如果只是看它的中心思想,它的价值真要去掉大半了,难怪有人喜欢《活着》,思想是够明确,可描写真的很弱。路遥好在有生活,他的描写可以让真正有农村体验的感到真实,有时会打个激灵,有时又会心一笑,至于和官家小姐的恋爱全在其次,为什么不看他头回进那一排整齐的官方窑洞的情景呢?

● 和金光大道以及艳阳天还是有区别的:

还是有区别的。但向往一点甚至不真实的光明前景似乎也算农民心性之一种,我得承认我有。

● 没有写生死爱情这样的永恒的主题吗?

这个永恒的主题看上去没错。就怕有人为了这个而故意拼凑而忘掉了生活,就是寓言也不能没有生活。

● 喜欢这本书其实没有这么高的层次:

只能说你认识简单化,这么快就提升到愚民和几千年没有进步的层次了?多么荒谬的提升,难怪荒谬的快速向着普世价值提升的小说有这么大的市场小说也有中心思想吗?

我觉得任何长篇,或者包括中篇,都不可能是为了表现一个中心思想,路遥就是为了表现意淫的爱情和清官情节?老托尔斯泰就表现爱好和平和资产阶级罪恶生活?夏目漱石专门表现小知识分子的无聊生活?

● 这本书好像也挺深刻的,像红与黑奋斗然后死亡:

好像挺符合的吧,田小姐不是死了么,孙少平不是奋斗然后又走回煤矿成了农民工然后淹没在人群中了么--深刻吧

● 孙少平成了英雄了?

他也就是上学恋爱进城打工,唯一出格的就是他老要看书,老要想很多事,实际上这一点也完全不出格,许多民工就是在读书,碰到了也喜欢谈国家大事,哪里有什么英雄呢?

如果说路遥有什么野心的话,我想他是想要描写一个时代,他下了极大的功夫在细节上,甚至其中提到并不在陕西的我们县也还是准确的。

● 这个小说不能自圆其说吗?

哪个地方不能自圆其说?他描写的农村生活包括农村学校生活得到广大农村青年的认可,农村青年得到城市姑娘垂青也不乏现实的例子,清廉而理想的干部你不能说没有,农民进个城当个民工遍地都是,哪里不自洽?还是你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其实这本小说之所以能在读书版掀起一波波的大水,就在于这个地方,就在于这个国家的隔离局面,我深信我们村和北京的差距100倍于北京和纽约的差距,不论是物质还是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尤其是思想,大家互相已经到了不能理解的地步,才会有如此的冲突。

我也不喜欢围城,但我进城后也见识了小市民的生活的思想,所以并不轻视这个小说,更不恶意度之。反之,不能理解农村的人们只怕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去体验,也不会理解,但起码可以抱着宽容的态度吧--现在论战的对手之中也不多见。

● 小说要写苦难才深刻,要让生活充满苦难:

老托是地主又是贵族,大房子里跳过舞,枪林弹雨也经历过,就这样也一样有人反感他,连个炸药奖都不发。

路遥错就错在还没有摸准中国市民青年的脉搏,没有像余华那样砍掉一切幻想,充填进一堆堆的苦难,直接奔向伟大的主题。

● 孙少平的道路行不通?行不通就是意淫?

我怎么觉得保护点理想,保持点光明的思路,从而也会有积极的干劲从而也对这个国家会更好点呢?

孙少平的道路有什么行不通?人家只不过农村青年读个书,进城打个功,交个女朋友死掉了,然后人家也有点失望,然后就进煤矿当矿工去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如果他能在城里站得住,他也就站住了,继续到处打工或当小工头,或者在大钟寺卖菜赚了钱也可能买房子就住下了。

原来大家不是在争这个小说,是在争拯救国家的道路啊--太高看这个小说了

● 路遥当然世俗了:

这似乎不用说什么诛心,我也认为他是世俗的农民的,至于儒家,仁义勇智信这些肯定也有,但应该还没有上升到由仁而圣的地步,毕竟孙少平也就是追求自己的生活,成功或不成功。儒家也不一定非要跟当官的结亲,孙少平也不可能因为娶了人家女儿就走上平天下的道路。路遥也应该并不迷信这一点,他更信生活本身。

--------------
现在我甚至想说这本小说是个伟大的小说,它描写现实是如此真切--如果不说深刻的话,它总能激起各个方面的讨论,它在让一部分人会心一笑畅快淋漓的时候,也必然刺痛另一些人。如果没有对这个民族深刻的描写,又哪里来这许多讨论?这些讨论光靠着伟大的永恒的主题是来不了的。
Source favicon12:56 Mind Exchange » Blog on 27th Floor
有这个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网上信息如此之多,而无聊信息却也如此丰盛,想要看到有趣的东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朋友之间可以遇到有趣的,或者感觉对方会有兴趣的就发个链接给他,大家可以分享。这种方式很有效,但范围很有限。

老罗最整了个牛博网,专门搜罗有趣的人前去开Blog,看了几次,觉得很不错,上面有些很有趣的内容。还有许多社区或圈子,各位常驻的地方自然各有不同,每天获取的东西也就不同;除了可以在常驻地发贴拍砖之外,是否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呢?我的感觉单独一个社区还有有限,朋友们发来的东西经常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也许大家可以共享一下在网上浏览的发现?本来Blog就是这个意思,但并不是所有有趣的东西都被Log了,有些东西有点意思,但没有再写blog的必要,就可以发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所以推荐一下GoogleGroups,开了一个Mindex的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如果遇到有趣的东西,可以发个邮件到mindex@googlegroups.com,加入的人就都可以看到了。用这个Group,自然Gmail是首选,如果想用但还没有的,可以按页面下方的邮件发信索取,这个地址上还有50多个邀请。

Google Groups
Subscribe to Mind Exchange

Email:


Browse Archives at groups.google.com
Source favicon12:17 Fast Search Plugin - Faster Searching for Movable Type » ProNet
One of the great benefits of the Movable Type developer community is the commitment its own ProNet members have to improving Movable Type not just for themselves, but for all MT users. Their contributions are what make Movable Type so...
Source favicon11:24 Danny Sullivan离开SEW/SES » laolu

keso的网摘里看到,Danny Sullivan在他个人blog里宣布离开SEW。作为SEW的创始人,Danny Sullivan十年来写了很多关于搜索行业的文章,但这远不能体现他对于搜索行业的价值。这不像是个好消息,用一种震惊的方式,宣告商业和价值交织时代的一种变迁。从98年开始的吧,一直上SEW学习。就此向Danny Sullivan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好运!

Source favicon07:23 More Features Added to the Free and Fabulous FeedBurner Email Service » Burning Questions - The FeedBurner Weblog

We'll keep this short and to the point, much like summer in Chicago. Thank you for all of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bout how we can improve the FeedBurner Email service we originally launched in April. Your feedback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new features: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preferencesEmail BrandingDelivery Options

The familiarity of email makes this service a must-have for every feed. FeedBurner Email Subscriptions remains free of charge because we can't resist improving simple services that help you grow your subscriber base.

We realize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enhancements you still want to see and we will do our best to listen and respond. Check out the FAQ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please send your suggestions, praise and gotchas using our primary Contact Form.

Source favicon07:09 FUSE in Education » Yahoo! Search blog
Long-time readers of the Yahoo! Search blog have seen the acronym FUSE a few times already. FUSE comes from our vision for search: Find, Use, Share, and Expand all human knowledge. As I watched the 20 minute video of Richard...
Source favicon05:02 Microsoft adCenter inviting selected advertisers into ContentAds pilot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Interested in the Microsoft ContentAds beta? Selected advertisers just received invit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 ContentAds pilot, which begins running this fall. The email invited advertisers received mentioned the various MSN properties than contextually targeted ContentAds would appear on,...
Source favicon03:51 Maybe not Googlezon, how about Gapple? » Googling Google
I have always thought Google and Apple would be an excellent fit together -- and it looks like they thought so too.  Google didn't buy Apple or anything, but something happened today that strengthens the bond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The CEO of Google, Eric Schmidt, was elected to sit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
Source favicon01:23 又是讨论Blog价值的季节 » 未完成 - Incomplete
最近几周以来,blog的价值这个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作一次的话题又成为blog圈的一个小热点,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 1、随着Creative Weblogging在中文网络界的拓展,引发多篇blog network的深入讨论(维道收集的讨论一、二、三); 2、国外的HuffingtonPost获得500万元的风险投资; 3、Business 2.0报道Techcrunch每月的收入可以达到6万美元,而Boing Boing的年收入已经达到百万美元; 4、博客网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他们的博客金行服务,让blogger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发布广告赚取广告费,而和讯历时多个月的广告联盟终于分红了,虽然大家基本上只拿到几十到几百元的红包; 5、Keso借评论柴静的blog表达了对blog商业化的意见。 Blog的商业价值,其实正如blog的社会价值,blog对于个人的价值一样,我觉得都已经无需讨论。在商业社会里,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只要能够吸引到注意力,就必然存在商业价值 ,否则向华盛顿邮报这样的老牌传统媒体也就不会在这个市场中也插一脚了。不管在web2.0还是1.0时代,注意力经济都一定存在,尽管这种眼球经济在web2.0中可能表现为长尾型的注意力价值。 不过在讨论blog的媒体性的价值时,首先别混淆blog形式的媒体与具有媒体性质的blog。有些blog其实只是具备了blog的形式,而实质上从产生的时候就是作为媒体而存在的,比如Weblogs Inc.旗下以及其他blog network中的一些blog;而另一些blog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媒体,只是话题专注,而逐渐吸引到注意力,从而具备了发展成为blog媒体的可能性,Techcrunch可能就属于这种类型,我也曾经有机会成为全职blogger来做一个blog媒体。 对于关心blog商业价值的人,尽管你需要着力挖掘blog作为媒体的特性以及价值,但的确如Keso所说的,别把它整得“跟门户网站或者新闻网站没啥区别”。虽然可能只是披着blog的外衣,但也要披得像模像样,要不也可以去找icebin问问blog媒体的特质。对于普通的blogger,如果你不是老徐或者董路,还是考虑把自己的blog写得更生动一点,更个性一点,别指着blog给你带来多少的财路,也别羡慕Bokee的那3000万,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blog更重要的价值还是在于对个人的价值,而不是商业价值。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8-29

==> 200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