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雅虎中国开始了"搜虫大行动",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对付 SPAM,说起 SPAM ,估计很多 Blogger 都恨的牙根痒。
最近我把Blog 的验证字插件 Scode 关掉了。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留言的读者,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减少压力。反正用 Scode 的时候 Spam 留言是狂多的,对 Spam 机器人来说, Scode 验证字没什么用,直接找到留言的脚本发过来信息就成了,这些垃圾留言在后台一样需要手工清理。"死猪不怕开水烫"。
没有想到,我把 Scode 关掉之后,Spam 留言反而少了很多,怪哉。不过有了新变化:HTTP HERD REFER SPAM 多了起来。这一类的 SPAM 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 AWstats 的统计结果页面的 Refer 来提高自己页面的 PageRank, 我的 AWstats 统计入口登陆是需要验证的,坚决不让他们得逞。
中外 SPAM 的异同
总体来讲,国内的 SPAM 基本上还属于手工作业的阶段(虽然偶尔也会看到 SPAM 机器人). 而国外的 SPAM 机器人就灵活许多了,很多 SPAM 能够识别我改名后的 mt-comment.cgi 脚本,虽然不需要啥高深的技术含量,但起码能看到人家在改进。国外的 SPAM 机器人试图宣传的站点基本上都是与"赌博,色情"沾边。URL 都是巨长的那种。留言内容的形式风格都很相似,第一句话都是称赞你的 Blog 的,"Great Site", "Good Blog", 套套近乎,接下来就是大堆的垃圾信息了.
不知道这些专门开发 SPAM 的家伙都来自哪个国家,但肯定来自中国的非常少,所以说该给咱们的 "chongqed" 摘帽了吧? 现在中国天才们都集中精神研究流氓软件呢,那有时间搞 SPAM 啊。
现在使用的抵挡 Spam 的办法罗列一下:
*) 使用 Movable Type 的 插件 nofollow ;
*) 重命名 mt-comment.cgi 脚本 ;
*) 修改 AWstats 的脚本 awstats.pl, 把 HEAD 过滤条件($field[$pos_method] eq 'HEAD')去掉.
Trackback 的 SPAM 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关闭了 Trackback 的 Ping.
现在比较烦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常有人在我的站点上找一些"dvbbs7.mdb","s8qq.txt","s8dvbbs6.mdb" 或者类似的文件,估计是用一些"黑客"工具在扫描有漏洞的论坛程序,我通过 URL rewrite 制定了几个规则。谁有其他什么好办法么?
--EOF--
看了翟学魂的这篇“道哥为什么失败与互联网创业”,真的让我佩服大家对故事的理解和创意,这是社会创造的超级价值体现。
回到电影的启发,“事业的上升期”其实是每个创业者每天的一个指引,既可以自我鼓励,还需要自我检测。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道哥“(我历来欣赏刘桦/郭涛的演技)虽然行走在贼道,却也不失为值得创业者学习和借鉴,他的结局是肯定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创业者的结局也是肯定的。这一点很残酷,但是事实如此,我们也不必过于悲哀。而某些”胜利者“,或者”成功者“又能够如何最终逃脱”宿命“呢?
所以,不必小瞧道哥,用”事业的上升期“来鼓励自己,以及用他的教训来反省自己才能够有自然和洒脱。反省什么呢?当然是他的错位,也就是错误的愿景,他如果不是从事”流氓“行业(例如,”流氓软件“),也不会最终有这样的必然结局,而一旦你走上了这条道路。即使如何大谈”素质“,也会付出代价,这是迟早的事情。近期中国IT领域的诸多沉渣不就是生动的“石头”故事吗?那些与“流氓”合作的投资者,也着实该反省自己的声誉是否愿意和他们联系在一起,当他们只关注那份利益的时候...
chedong posted a photo:
昨天晚上就看到搜虫大赛的LOGO了:
ysearchblog.cn/2006/09/post_35.html
小提示:
从举的例子上面的相关搜索:就是一个能发现很多毛毛虫的入口……
8月Googl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出现了小幅下滑,引来不少的关注。
很快,Google的市场份额又回升到了60%之上。
如此之高的市场占有率,再向上应该不会那么乐观。若不做出适当的改变,收入上将很难达到资本市场股东的期望,虽然年年翻番实在是过高的期望,但作为上市公司却不得不面对。努力扩大国际营收,似乎是Google一种可能的应对。
不久前,Google与eBay结盟:“Google将向eBay提供美国境外的网络搜索广告服务,双方还将合作推出“点击通话”(click-to-call)广告功能,将线上买家与卖家相连”。更早的时候,eBay把美国境内的这些业务给了Yahoo!,留给Google的是美国境外的合作。这块蛋糕或许比不上美国本土,但有助于Google增加国际营收。去年,Google的国际化已经上路,国际营收(23.94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9%,到今年Q2更进一步提高到42%(今年上半年国际营收已近20亿美元)。与其在美国越来越小的增量空间里搏杀,不如积极拓展海外的市场收入。
Google国际营收及其占总营收的%,2002-2006Q2,单位:亿美元,%
| ||||||||||||||||||||||||
| ||||||||||||||||||||||||
在美国推出Click-To-Call后,Google又在英国推出了这项新的付费搜索广告。英国是Google最大的海外市场,去年在英国的收入占总收入近15%。继美国之后,选择英国开通Click-To-Call业务,想必Google有所期待。一箭双雕,对发展新的广告业务,增加海外收入,都有利。
近一年多来,Google network web sites的收入增长,赶不上总营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总营收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对此,Google正在努力扭转,并在海外市场对AdSense进行更为积极的营销试点:Google在中国试验AdSense线下营销战略。这样的网下营销,如果效果不错,Google会在全球推广。
Google network web sites营收及其占总营收的%,2002-2006Q2,单位:亿美元,%
| ||||||||||||||||||||||||
| ||||||||||||||||||||||||
付费搜索广告在美国的市场存量确实很大,但在Yahoo!和微软的抢夺之下,Google要得到填满股东胃口的增量相当难,不如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东方不亮西方亮。
As a regular reader of our blog, it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that we're growing. Nearly 250,000 bloggers, podcasters and commercial publishers including Wired and Geffen Records trust FeedBurner to manage their feeds, provide valuable subscriber stats and maintain a near-fanatical devotion to our customers when they have questions. You also know that we like to build stuff. A lot of stuff. And quickly. Put these things together and what does it spell? NOW HIRING.
We realize an outfit like ours is only as good as the people feeding the flame, if you will. We're not going to spin the workload, or make frilly promises that harken back to the days when you couldn't walk to a meeting without tripping over a foosball table and the barista outranked you on the org chart. Being a Feed-Burner is hard work, and everybody juggles multiple projects and responsibilities. Eric keeps our office music server's login on an obscure IP adddress, ensuring Dick's continued misinterpretations of Kaiser Chiefs lyrics. Steve's apparent trips to the future keep yielding fabulous new mobile devices and news reader concepts. Matt's concerted efforts to restore the spacer GIF to former glory haven't made headway, and Brent's mastery of all things John Hughes confound our every attempt to steer discussions clear of the eighties. It's a mad mad mad office, but we have been in business nearly three years and we still love what we do. Our customers seem to like what we're building too. FeedBurner has big plans to change the way publishers benefit from a world in which all content is syndicated, and we are not backing down.
We are totally set on baristas (you should check out the office Nespresso), but we are currently looking for talented, creative Java developers to join our engineering team and an eager marketeer to join the Marketing team.
These openings are in our Chicago-based headquarters and you must be willing to relocate like Eric Olson did. Future FeedBurners-to-be: We know you're out there.
Consider joining our team today.
作者:丛锡兴 产品助理
为了打造最符合网友需要的中文搜索引擎,为了早日实现我们所愿景的“find, use, share, expand”的搜索新生活,我们这次特邀大家一起参与,丰富搜索引擎知识。此次行动代号“雅虎搜虫”。
搜虫通缉令:
毛毛虫——学名作弊网站(spam),它们比较狡猾,会采用很多方法干扰我们的搜索,例如:在网页中堆砌了大量与页面内容无关的关键词或热门词,或者点击后会自动跳转到莫名其妙的网站。
菜青虫——游离在雅虎搜索之外的,就是你在使用雅虎搜索时,发现的那些自己喜欢却没有被收录的网站或网页,P.S.:不当内容或者作弊的毛毛虫网站是不算滴。
举报办法:
可以通过输入任意关键词,寻找雅虎搜索结果页中的毛毛虫和菜青虫,发现虫虫后,点击结果页的最下部“搜到虫子”入口进行举报。有机会得奖哦!!^______^
没搜到虫虫的也别伤心,别泄气~凡是参与了搜虫活动,但是并没有找到虫子的用户,也可以在当前搜索结果页最下部点击“没搜到虫子”入口提交报告。我们为所有参与者都提供了抽奖的机会!^______^
此次雅虎搜虫活动时间为2006年9月19日至2006年10月18日,更多活动详情请访问雅虎搜虫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