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51 flv视频转换和flash播放的解决方案笔记 » Dash's Blog
凌晨2点洗澡的时候,突然决定把flv的视频转换和在线播放的问题研究一下。于是在之后花了2小时进行Google,并在睡觉前初步试验成功。今天晚上对这些信息进行了一下整理,分享给大家。

youtube火起来以后,国内外跟进的一大把,不过技术和流程上没有任何突破,基本上就是服务器自动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压缩,压成可以用flash在线播放的flv,缩小尺寸并降低码率。然后再用Flash制作一个播放器,可以根据参数在线播放指定的flv视频,当然有些还会加上水印和跳自己网站等功能。

转换工具可以选择ffmpeg和mencoder,这2个都是gnu项目,并且可以非常完美的在linux/Mac/Win32等平台下使用。不过ffmpeg支持的视频格式较少(不能很方便的支持rmvb,mov等,不过据说Google Video用的是这个),而mencoder则不能进行截图,所以可以考虑2者结合使用,mencoder负责转换,ffmpeg负责截图。

关于下载和安装,ffmpeg烦一点,官方网站上只提供了svn,需要自己编译。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Windows还需要装MinGW来MSYS模拟linux环境,偷懒的话可以直接找个编译好的版本,不过功能可能会不全。

mencoder则很简单,本来就是mplayer的一部分,会装mplayer就成。注意把codecs都装全了


首先通过mencoder把普通视频转化为flv格式,命令如下

代码
mencoder test.avi -o test.flv -of lavf -oac mp3lame -lameopts abr:br=32:mode=3 -ovc lavc -lavcopts vcodec=flv:vbitrate=150:mbd=2:mv0:trell:v4mv:cbp:last_pred=3 -srate 22050 -lavfopts i_certify_that_my_video_stream_does_not_use_b_frames -vf scale=350:-3 -sws 2


mencoder 的参数超级复杂,视音频压缩本身又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本人略知皮毛,下面只对自己了解的一些参数做些说明,详细解释请看手册

引用
test.avi
输入文件路径,是Mplayer能支持的格式即可

-o test.flv
输出路径

-of lavf
输出格式 lavf表示libavcodec

-oac mp3lame
输出音频编码方式,lame是最好的mp3编码器

-lameopts abr:br=32:mode=3
lame的选项
abr代表平均码率,相对于cbr(固定码率)和vbr(可变码率,貌似不支持)
br就是音频的码率,越高音质越好
mode=3,0-3分别代表Stereo,Joint Stereo,Force ms_stereo,Mono(默认为自动,事实上1和3对文件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另外可选的还有 vol(音量,取值0-10,数值越大音量越大,不建议修改)等

-srate 22050
声音采样频率设置,也可以选11025,文件可以稍小一点

-ovc lavc
输出视频编码 lavc就是libavcodec

-lavcopts
lavc的的选项
codec=flv flv格式压缩
vbitrate=150 视频码率
其他几个选项一概不懂,请看手册(一般来说看了还是不懂)

-vf scale=350:-3 -sws 2
缩放视频,指定宽度为350,高度按比例来。质量由-sws选项控制,具体看手册

-ofps 23 设定帧数,缩小帧数对节约文件大小效果不明显,且可能造成画面声音同步。建议不设置


mencoder压缩后生成的flv缺少meta信息,会造成播放时没有进度条等问题,需要再用flvmdi修复一下

代码
flvmdi test.flv


生成后的flv通过[url=http://www.stormplayer.org]MPC[url]就可以预览。

ffmpeg截图
代码
ffmpeg -i test.flv -ss 10 -vframes 1 -r 1 -ac 1 -ab 2 -s 320×240 -f image2 test.jpg

-ss 10 就是说1秒后的那一帧

然后生成flash视频播放器的话,网上例子很多,自己对Flash研究也不深,也就不多说了,要自定义播放器界面的参考这里

唯一需要补充一下的是视频的smoothing属性,现在的在线播放器尺寸一般都回比实际压缩后的视频尺寸大一些,smoothing=true可以保证放大的质量(包括全屏后的),具体的文章见这里


很长时间没在技术方面做些研究了,难得在晚上可以清静些。我所了解的内容都已列出,也不会再作进一步研究,所以其他的问题就不要问我了,Google一下会比问我更有效率。
Source favicon23:03 网摘060916-060923 » laolu

2006-9-23

2006-9-21

  • 欧洲电子商务的现状 #
    “客观地来看,美国在线销售市场规模2006年将达到1,860亿美元,将近是整个欧洲在线销售市场规模的两倍。”
  • 加油!Rojo! #
    Rojo阅读器的社会性是它区别与其他阅读器的标志,比如对文章进行投票挖掘,打tag等等,但这也成为很多用户不选择Rojo的原因
  • 三言二拍:百度的性格 #
    百度在市场上越成功,就越麻烦缠身。业界不得不接纳这样一个蛮横自负、自行其是、不好相处的邻居,百度也不得不接受邻居们的不满。这就是百度问题的关键。

2006-9-20

2006-9-19

  • 搜索引擎:你让我如此地担心 #
    Google是一家公司,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在达到自己商业目的层面上,它和百度没什么区别。
  • 三言二拍:语言暴力和弱势群体 #
    或许他们认为,他们理应受到更多的保护,因为他们是大熊猫,他们金贵而且稀有。如果名人真觉得自个儿很弱势,那干吗要上赶着干那些有名有利的事儿呢?去工厂流水线上当个工人不好吗?

2006-9-18

  • B2C站点从现有社区中找不到答案 #
    B2C网站是一门生意,社区是另外一门生意,同一个商人,未必能包办两门生意。更为重要的是,用一门生意去撬动另外一门 生意,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 Google在中国试验AdSense线下营销战略 #
    根据Google 2006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截至2006年6月30日,“Google AdSense”(Google Networkwebsites)今年上半年收入为19.25亿美元,占Google广告业务总收入的41.35%。而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93.12%。
  • 数据:各国(地区)网民占国民人口的比例 #
    主要目的是了解网民占国民人口的比例。 这个比例对一些业务的开展已经盈利空间非常关键。
  • 从电子商务到社会化商务 #
    浙江的门户类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涌现了中国化工网、中国食品网、中国服装网、环球五金网等一大批从建站开始就取得盈利的网站,但是在社会化商务领域却并没有更多的表现
  • 百年好合 #
    百合网的业务描述很简单,相当于网络红娘。百合网的核心竞争力是心理分析。
  • 三言二拍:法律与技术 #
    今天,版权法不再是多数人的利益的保护者,它已沦落为既得利益者螳臂当车的武器。不过,螳臂当车终究是徒劳的。
  •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新格局 #
    百度的“加三岁”(把百度用户的平均年龄提高3岁)的战略显然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

2006-9-17

2006-9-16

Source favicon20:30 要不咱们给北大副教授阿忆捐点款? » DBA notes

2006 年目睹怪现状。

北大副教授,前实话实说主持人阿忆(周忆军)在自己的 Blog 上哭穷,《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列了一份工资单,每个月居然还要自己补贴 1400 块才可以维持生活,这还了得? 人家可是北大副教授啊!

为什么放弃以前月薪高达六万块的生活而非要进北大教书,阿忆说“我不大太想钱的事情,反正我也不穷。有种北大情结吧”,这绝对不是傻,这是多他妈的高尚的人格啊! "贫,志不改; 达,志不改"。

我们干脆给这位北大教授捐点款,好让他能够每周给学生上好 150 分钟的唯一一节课; 每个月给自己的别克车加足了油; 两个孩子能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商品房能够继续供得起!(还好,没打算去住别墅); 也能把上网费缴了,多写几篇 Blog ,好让我们知道北大教授的悲惨生活。

虽然阿忆已经开始"自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凭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但是,再苦不能苦教育! 来,我们给北大副教授阿忆捐点款。

--EOF--

Source favicon18:35 电子日记本--我用过的最好的 Windows 工具之一 » DBA notes
ediary
电子日记本(eDiary)
Originally uploaded by Fenng.

这个电子日记本工具曾经用了 3 年多,我用过的最好的工具之一。

第一次见到别人用这个工具的时候还在大学里。刚毕业的一个师兄(Gift Young) 介绍这个东西给我。当时看到 电子日记本的 UI --仿 NeoPlanet 风格真有点惊艳的感觉(那可是 Windows 98 的年代啊, Windows 2000 还没看到呢,更不要说 XP 了),苦在那个时候没有自己的电脑,也没有什么所谓的 U 盘,不能随身带着这东西。一直到参加工作后,电子日记本才在我的电脑中落了户,一住就是三年多,一度是我笔记本中必备的工具。

我有一段时间一个工作习惯是每天下班之前把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是个不错的习惯--每个月财务报销的时候,很容易找到什么时间我去了什么地方,需要报销多少钱什么的 :)

这个工具的作者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停止了对这个工具的更新,而我自己也因为开始写 Blog , 逐渐对其使用不那么频繁了,等到后来逐渐了解了一些 GTD 的方法与工具,这个电子日记本就几乎不用了。

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如果准备收费,我当时绝对是会购买的--这似乎也是我第一个很心甘情愿掏钱的软件。所以说还是很有商业价值的,如果作者能继续更新,提供一些对 Blog 软件的集成,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假如这个工具开放源代码,假如...

现在偶尔打开电子日记本看看以前随手记录的东西,好像一下子把时间拉回了几年前。

--EOF--

Source favicon16:44 谁是 Jonathan Ive?对掌握苹果设计魔力幕后人的深入观察 » blog中文翻译
原文链接:Who is Jonathan Ive 原文作者:Peter Burrows 今年春天在加州的巴沙迪纳,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举行了设计师的集会 Radical Craft。会上各种各样的设计师们使满席的同行群情激奋。服装设计师 Isaac Mizrah 讲述了他鼓舞人心的成名故事。人工智能的先驱 Danny Hillis 展示了一台能模拟地形的电脑,据说它能显示一切东西,甚至是喜马拉雅山的三维图。荷兰发明家 Theo Jansen 则带来了一个大众汽车般大小的,由塑料PVC管制成“海滩生物”(beach creatures),那东西就像 George Lucas 的星际螃蟹那样“走”过舞台。 但是展示会上最大牌的明星却没有一点炫耀卖弄的架子。苹果电脑主管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 Jonathan Ive 穿着一件深色T恤,顶着刚剃过的头摇摇晃晃地走上台,仿佛一个在去星巴克的路上迷失方向的毕业生。这个39岁的英国人,懒散的坐在座位上,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安静的回答主持人和获奖编辑 Chee Pearlman 提出的问题。尽管被邀请了很多次,他还是拒绝卖弄他自己的设计能力,也不愿意谈论和他那完美主义的老板 Steve Jobs 一起工作的感受。 除了 Jobs,他是对苹果那些著名的炫目而令人惊喜的产品最有影响力的人。Ive 更愿意谈论设计流程(process)—— 他称之为“设计工艺”(the craft of design)。他满怀激情地谈论他的小团队以及他们如何共同工作。他谈到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和限制项目的数量,还谈到对一个产品如何被制造出来应该有深刻的理解:使用的原材质、制作加工时使用的工具、产品设计的用意。Ive 强调的更多是对工作极度关心的必要性。 这些都算不上令人着迷,特别是对于一个著名的设计师来说。没有什么夸张的新闻,谈论的任何事都缺少具体细节。毫无疑问,这部分是因为Ive 是一个不太合作的名人,但同样也因为苹果那种由 Jobs 赋予的无处不在的神秘感。事实上,Ive 在这个场合不愿意多说什么,在其他场合也是,甚至英格兰皇家艺术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the Arts in England)作为 Ive 20年前的起点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待遇。苹果以它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沟通——最典型的就是推出新产品,比如9月12日那场盛大高调的发布会。 尽管如此,此次对 Ive [...]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9-23

==> 2006-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