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10 May, 2005

Source favicon23:27 网志与商业? » Blog之【刻录事】
从Topku的美味书签上看到信息周刊上的Blog, 下一个商业神话?一文的链接。 我一直闹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会把提供Blog服务的商业服务和blog与商业这个话题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就好比平面出版繁荣,于是有人跳出来说纸张产业是下一个商业神话,或者电视节目产业的兴旺,有人因此说电视制造业是下一个神话。很可笑。 不过,当我随后读到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现时情况下,是中国的“博客们”开展转化商业模式行动的时候了。”)的时候,我突然有点明白了,在他们看来,所谓的Blog,仅只提供Blog服务的网站/机构,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Blogger个人,即便有,也是构成Blog的一个分子而已,是为Blog服务商创造价值的奴隶。 这种看法的存在,或许和咱们文化中忽视个人以及势利的深厚传统有关吧。 对我而言,Blog与商业的关系,仅指个人或者机构利用Blog这种微内容的出版来赢利,或者指如何将Blog用于商业领域。 我所兴趣的是,和传统的出版业相比较,从总体上来说,这种微内容的新兴出版的赢利能力会有多少潜力?它的成长速度,它的市场容量,甚至它是否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的出版? (更为关键的,这种文字/语音/视频的微内容、草根出版,究竟会把未来的传媒塑造成什么样子,对我们的各个层面的生活会有什么深刻影响,这是我最为关心的。) 当然了,因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会有大的垄断的寡头出现,估计会有好些人因此失去兴趣。...
Source favicon23:25 缘来skype最近比较烦 » CNBlog: Blog on Blog

有天晚上,锡林郭勒跟我说:“做为国内专门报道skype的blog-缘来skype不应该局限在只是转载关于skype的中文文章或翻译英文文章,而需要更多的自己的原创性的文章,但是我现在没有找到可写的东西了,要不你给我篇命题作文吧?”。我看到SAM答录机的一些介绍文章,觉得都只是浅尝而止,于是说:“那你写SAM答录机的傻瓜入门吧,从安装到使用,越详细越好,不怕图多。”于是有了这篇文章:《用SAM答录机玩转skype彩铃》,没想到这篇文章很受欢迎。之后呢?就是一系列的“事件”:要求TOM公司立即停止无耻的抄袭行为blogger算什么?

我想说的是:写一个SAM答录机教程是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懂太多的技术和花太多的时间。做为大陆的skype合作伙伴的Tom.com为什么自己不写?那么多的网络编辑难道只会copy& paste?如果那样的话,请遵守创作共用非商业化约定好不好?

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还能说什么?我们是blogger,他们是国内大公司。

Source favicon17:54 RSSxl:转换任何页面至RSS » WebLeOn's Blog
准确的说,RSSxl应该算是一个网页抓取工具。利用它,我们可以把任何html页面上的内容抓取下来,并按照RSS格式输出。

只要输入想要抓取的网页地址,并设置每个条目开始和结束的过滤字符就可以生成RSS。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对抓取的部分和RSS描述部分进行设置。RSSxl对中文网页有比较好的支持,只要设置得当,就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跟国人所开发的通用网站RSS生成器比起来,RSSxl的门槛还要低得多。

Update:自己试的时候,凑巧全部是UTF-8编码的页面,现在才知道,从GB2312代码的网页生成的RSS还是会乱码。也许,读取charset参数是一个解决的好办法。
Source favicon15:39 Feedburner推收费服务 » WebLeOn's Blog
Feedburner结束了beta,也完成了第二轮700万美元的融资,终于开始推出了收费服务“Total Stats PRO™”费用根据Feed数量的不同从4.99美元/月到15.99美元/月。



付费用户可以得到的服务包括:

- Feed中每个条目的详细统计,包括RSS阅读器和普通网页浏览的状况。

- Feed地址反向链接统计,那些网页引用了你的Feed。

- 详细的Feed广告统计报告。





在发布收费服务的同时,Feedburner也对免费用户的功能进行了改进。现在我们可以以柱状图表形式显示Feed的订阅情况,另外还可以查看Feed广告摘要。



目前Feedburner的免费服务对个人blog来说已经足够强大。不过RSS的增强和统计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的余地,在未来我们会不会禁不住诱惑为这样的服务掏腰包就难说了。
Source favicon14:45 The Sect of Homokaasu - The Gematriculator » del.icio.us/chedong
判断一个网页邪恶度的工具:根据页面上特征关键词分布进行判断。如果一个网页上有太多和SPAM相关的内容,则Evil程度会很高,我的首页Evil度是20% Google是 37%
Source favicon14:37 关于TM(Terac Miracle) – 采用Java开发的多用户blog系统 » CNBlog: Blog on Blog

TM的由来

2004年夏天,我打算注册个blog,用来记录并分享自己在java与web开发技术的心得体会和写一些生活中的杂事。经过测试大部分中文blog后,我发现我找不到任何喜欢用的blog,正好辞职在家,不缺的就是时间,于是有了自己开发一个blog的想法,可以说最初也是Built as hobby。这点似乎和Movable Type创始人Mena Trott有些相似:D(Six Apart: Love at First Blog),不过MT是Mena的丈夫Ben写的,而TM是我自己写的而已。

为什么叫TM

我注册了个域名:Terac.com(tera + china之意),而且由于很喜欢MT,加之暂时借鉴的是MT的模板,所以取了个和MT对应的名字-TM。接受了Robbin的建议,从matrix、mode、miracle、modern中选了Miracle这个词。TM的全称为Terac Miracle。

TM的特色

TM的发展轨迹

开源问题

2002年,我在sourceforge上开始了一个开源项目:Lightning Board (雷霆论坛http://www.sourceforge.net/projects/lightningboard,Terac Board的前身)。当时,java论坛系统很少,只有jive,jive开始是开源的,但在吸收了一些热情的贡献者的经验、代码后,关闭了源代码,引起了很多人不满,于是大家就基于最后一个open source版本的jive开发了许多派生的论坛系统。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自己写一个?建立在别人的代码上始终受限制,于是我开发了LB,并一直保持开源。由于ASP/PHP里商业的、开源的BBS太多了,而且很成熟,JAVA空间又不容易找,所以LB一直很少有人关心。大部分对LB的反馈邮件也是来自国外的developer(美,加,法,德,南非等国),国内的倒很少。另外的问题是我通过google发现几个国外的应用LB的网站能很好的遵守LB版权协议,国内的却让我失望,我想他们还不知道GPL,MPL协议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管那些。但是,通过这个项目我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还有对开源软件的认识和体会,以及了解了国内部分人对开源的认识。在TM初期,一个朋友劝我把TM开源,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因为我花费太多精力在这,我也不想TM像Roller那样,越变越大,一个blog软件,那么复杂做什么?我坚持的是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原则,还有我很赞同王建硕说的:“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有需求我都会考虑,不想做太多的让步,不想引起太多纷争,我能做的是开放模板,提供必要的外部接口,而不是失去控制。我在网站上放了个TM 2.0的lite版本,有人下载了,反编译了,问我能否在这基础上改,然后发布,我只能婉言拒绝,我告诉他TM是商业软件,TM 2.0的lite版本是free to use but not open source。从心里上讲,我希望TM能被更多人用,但是损害我利益,盗窃我劳动成果的行为我接受不了,因为有前车之鉴,我的体会可能比他更深,虽然我是很赞成open source的,但TM不会open source。我希望大家都思考一下这几个词:热情、理想、现实、差距、意识,在下结论或说话时多思考,多为对方考虑。

后记

在开发TM的这段日子里,我真正感受到了要做一个大家喜欢的系统的艰辛,毕竟众口难调,只能有取有舍。为了了解真正需要的功能,我研究使用了MT、Plog、 .Text、 WP、Roller等系统(PHP、.NET、 Perl、Java开发的)并且注册使用了国内国外大部分可用的免费blog服务。我不能保证TM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我会加倍努力!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Source favicon13:33 Visualize your data with gnuplot » del.icio.us/chedong
IBM developerWork上一份很好的GnuPlot教程
Source favicon13:29 维基语录中文版 » del.icio.us/chedong
维基语录旨在创建一个各种语言的名人名言以及谚语等内容的自由的在线语录。.这些名人名言将从原始语言翻译成汉语,并且为维基百科提供补充材料。
Source favicon13:00 Links for 2005-05-09 [del.icio.us] » Blog之【刻录事】
Source favicon12:39 Introduction to GnuPlot » del.icio.us/chedong
Although it doesn't have as many features as some of the commerical mathematical software available, it isn't as complex to use as packages such as Mathematica or Matlab. It is ideal for a users you only need a plot of a graph, and who don't want to learn
Source favicon12:38 gnuplot homepage » del.icio.us/chedong
Gnuplot is a portable command-line driven interactive data and function plotting utility
Source favicon11:54 WordPress 1.5.1版发布 » 未完成 - Incomplete
刚刚从WordPress的blog上看到WordPress1.5.1发布的消息,这个版本主要是补bug(说是补了一个重要的安全性bug),改进了插件的API,而且据说运行的速度更快了。 从changelog上看,对这几点比较感兴趣: Extended ping support :加强ping功能,不知道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blog无法ping成功的问题是否被补好了 Support for a Status: theme header field that allows themes to be marked as private, publish, or draft :从意思上看好像是可以指定theme是private、publish还是draft,可以方便在换新的theme的时候进行模板的调整和调试; Plugins can now have multiple option pages:允许插件有更多的选项选择(升级后没找到在哪里,可能现有的插件还不支持? Active plugin and theme highlighting :目前使用的插件与主题都高亮显示 Paging on the Manage->Posts page :在管理页面可以方便地翻到以前的文章 由于WordPress1.5采用了主题(theme)的方式,因此升级过程比较简单,将新版的WP文件替换旧的文件就可以了,我已经升级成功了。当然你最好还是先备份一下文件和数据库,尤其是如果你使用了WordPress自带的默认模板并作了修改的话,一定要先备份。 WordPress下载页面 Update:好像我以前提到过的RSS Feed输出里的时间码时区的bug也修复了。
Source favicon10:44 Home Network Storage Appliance Recommendations Needed » Jeremy Zawodny's blog
I just found out that my Dad's linux server (known as "Ward"), which was mainly acting as a file server for his Windoze boxes, recently lost the will to live. We're toying with the idea of either replacing its guts with some old stuff I have, or maybe getting one of those new-fangled home network storage appliances. Ideally, I think we'd like an appliance that can take two standard IDE or SATA disks, put them in a RAID-1 mirror, and...
Source favicon08:58 Web Accelerator令Web缺乏现在感 » Jan's Tech Blog
WebLeOn有天问我有没有安装Google Web Accelerator。当时GWA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幸而我没有安装过。...
Source favicon00:50 Indian software developers need a collaboration platform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 TimYang.com Geek Blog ::: Click on the link for more

I've been working with a couple of Indian developers, giving feedback on software projects they are coming up with. But why would they need to source for outside help for this when they have all the help they could use within their own country. If all the software developers in India were to come together, they would be a development superpower. Yet, the Indians have no platform like sourceforge.net for announcement and collaboration on software projects. What they need is indiaforge.net, a meetup.com/sourceforge.net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I think a little more face-to-face collaboration over a cup of chai would speed up development faster in India than IMing faraway participants like myself.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5-09

==> 200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