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2:11 如何教最难教的孩子 » 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

每个老师都会有让人头痛的学生,并非智力因素,而更多是态度和学习热情。如何重新认识“难教的学生”并让他们获得自信?可以用Blog做一些尝试:

  1. 为这样的学生建立一个个人的Blog,帮助他/她在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时候干脆去上网写出对学习的看法
  2. 教师可以开始做一些要求,但是只从时间和发布数量上
  3.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内容作一定的评论,或者对一些想法进行解释,而说不定因为Blog的公开性而获得外界的评论,增加学生与外界的沟通
  4. 教师可以适当与学生家长有机会“看一下”,不过要视情况而定
  5. 教师鼓励学生去记录课堂和学习中的问题,并作出解答、补充
  6. 如果有多个学生,让他们相互阅读和评论
  7. 观察学生的改变和态度,并给与表扬
  8. 帮助他/她重新融入正常的课程计划
  9. 改进...

这些想法不一定在任何场合都奏效,仅作为思路给教师去发挥。事实上,在今天的学校里面,即使这样的简单思路也可能因为环境的问题而无法得到实践。除了Blog空间可以随处可见“教育”和“学习”内容, Flickr Douban 上都有了教育相关的群组,有创意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免费工具改善教学中的框架。

Source favicon15:59 Userplane免费多媒体聊天室 » WebLeOn's Blog
WebChat

Userplane提供非常多的多媒体社会性网络产品。其提供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供企业应用并需要付费使用的,不过偶尔它也会提供一些功能强大的免费服务,比如以前曾经介绍过的视听blog。这次Userplane又把自己的主打产品之一WebChat免费的提供给用户使用。

(Via PaidContent.org)



WebChat是一个用Flash编写的强大多媒体聊天室程序,支持多个房间的文字、音频和视频聊天以及很多其它功能。免费版的WebChat是存放在Userplane服务器上的,而且没有任何带宽限制,只是需要包含一个横幅广告。Userplane还提供了Javascript脚本,可以把WebChat的登录窗口方便的插入网站中,这里是我刚刚建立的聊天室,来试试效果吧?
Source favicon13:07 Multiply WordPress » 桑林志
Multiply 是一个WordPress 1.5.x插件,允许在一个管理界面下生成多个wordpress blog。每个blog可以有自己的插件,模板,等等。看着很不错。像我这样有多个wordpress的人,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扩展,来更加方便地管理网站。 估计在接下来的WordPress版本中应该会加入多blog的功能,等着那时候了。 via: Blogging Pro China, kDolphin建立的中文的blogging pro。
Source favicon10:46 Blo.gs原来是卖给Yahoo了 » CNBlog: Blog on Blog

早在一个月前,blo.gs发布公告说网站已经卖了,但并没有说收购方是谁。昨天这个谜底才揭开,原来是Yahoo收购了它,应验了Steve Rubel的想法。。WordPress的开发者Matt曾经说这个收购方比较cool,不过按照keso的说法,Yahoo可不是一家酷的公司

Google不久前公布通过Sitemap方式来获取网站更新,而Jeremy Zawodny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比较Google Sitemap与Ping Servers两种方式,并质疑Google为什么不在现有ping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而是另立门户。只是当时可能并没有多少人将这篇文章与Blo.gs被收购联系起来。一家不太酷的公司与一家一直很酷的公司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展开了新的竞争,似乎这出戏越来越好看了。

Source favicon10:15 [无尺度]网络的形成 » Che Dong's Photos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无尺度]网络的形成

举个例子:大脑,是由轴突相连结的神经细胞网络,
而细胞本身,又是由生化反应相连结的分子网络。
社会也是一个网络,它由友情、家庭和职业关系彼此连结。
在更大的尺度上,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可以看作由物种所构成的网络。
科技领域的网络更是随处可见:因特网、电力网和运输系统都是实例。
就连在文章中我们用以向你传递思想的语言,
也是一种藉由语法相互串连在一起的文字网络。
所以,Blog,也是一个无尺度网络。

www.smth.edu.cn/pc/pccon.php?id=253&nid=60266&s=all

然而,要找出网络中的集散节点,比其他系统要难得多。
尽管如此,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Cohen和HavIin,以及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ben-Avraham
已提出了一个聪明的解决办法:任意选择一群人,请他们随机指定一位相识者,
然后对这一小部分被指定的人接种疫苗。
这一程序很可能会把集散节点圈入其中,理由是,集散节点与许多人都有连结,
而连结性高的人更容易被指定。不过这一方法也存在一些道德上的困境。
例如,即使识别出了集散节点,是否他们就有优先接种疫苗和接受治疗的权力呢?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对于那些无力照顾到全民的国家和地区而言,
在分配艾滋病或天花疫苗时,这可能是最实用的办法。

所以,对于政府来讲,要控制网络的喉舌,主导网民的思想
只要收买sina,sohu,wintear,horse等关键节点就可以了^_^
同样对于商人来说,鼓动blog自由发展,然后选出排行前十的博客,让他们协助做广告,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很多。。。。嘿嘿
从IEer的角度来讲,抓住这些主要问题,瓶颈station,就可以解决整个系统的问题

像偶们这样比较底层的blog,只好自娱自乐,不要抱太大的幻想,
没有必要抱怨贫富不均,因为这样的网络注定不可能大家都齐头并进
哪怕水木是一个民主的随机性网络,也会由每一个id的朋友群体,同学群体的关系网存在
可以稍微改变完全随即的局面,
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注定要有人做基石的,偶们就是那些基础。。。

怪不得感觉: Blog像互联网的毛细血管
blog.cnblog.org/archives/2005/05/blogaeecccec.html

Source favicon10:11 巧克力的未来(?) » BoingBoing中文版

在上周中国北京首次举办的巧克力时装展上,这个模特正穿着工艺复杂的的巧克力外衣扭动着臀部.牛奶巧克力会在嘴里融化,却不会在臀部融化.

链接至更多图片. (感谢, Vann Hall)

Boing Boing以前的文章(英文), Cory Doctorow: I have seen God in a cup of chocolate

Source favicon09:55 Lego(注:垒高拼装玩具)制作的小鸡和枪. » BoingBoing中文版

bricklovinfreakboy的照片集里,你会找到Lego的学生妹, Lego的女人, 装备着枪的小孩, 还有– 这里展示了 — Lego 装配着来福枪的”人体”.

链接(感谢,Violet Blue!)

Source favicon07:02 Last Chance to Impress Us (and win some cash) » Yahoo! Search blog
Just a quick reminder... The deadline for entering the Y!Q Challenge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Thursday evening, in fact. Can you say "$5,000 spending money for the Summer"? Seriously. Play with HTML, JavaScript, CSS, and maybe win some cash. What's...
Source favicon06:58 Yahoo! and blo.gs » Jeremy Zawodny's blog
As Jim Winstead notes, Yahoo! is the new operator of the blo.gs ping service. Woohoo! He writes: this is the sort of good home that i was looking for — yahoo! obviously has the resources to run and improve blo.gs in pace with the incredible growth of blogs (and syndication in general), and in talking with them it was also clear that we had some of the same vis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 service and the ping/notification infrastructure. I'm...
Source favicon02:45 Google Playing Catch Up; Corrections for Stefanie Olsen » Jeremy Zawodny's blog
So I'm reading Google readying Web-only video search over on ZDNet and am struck by a few things. First off, this "web-only" moniker is a bit odd. I read the whole article and was still left not entirely sure what "web-only" really means. The word "only" appears only twice on the first page: once in the headline and once in the lead paragraph. Later on, I read thi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video search engine will put Google on...
Source favicon01:59 我们新闻人欠这些黑龙江死难学生每人一个讣告 » Anti's Blog

今天上网看新闻的读者,都吃惊地看到了《黑龙江洪灾遇难学生留下的最后手印》这张新闻照片。我觉得毫无疑问,这张《新京报》记者李艳所拍的照片,不但有资格获得任何国内今年新闻摄影奖项,也能参加荷赛。而《新闻晨报》特派记者郭翔鹤写的相关报道,也足以和任何一届的美国普利策获奖作品抗衡。

郭翔鹤记者告诉我们:“‘我写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脉搏怦怦跳动;即使我活到十万岁,这些情景也一直历历在目。’———2005年6月13日15时,当我在黑龙江宁安沙兰镇的墙上看到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手印时,充分明白了卢梭这句名言的含义。”这是我今年看到所有中英日文报道中,最震撼我的段落。

记者不是因为灾难而伟大,而是因为灾难而震撼。他如实地把他的震撼和愤怒传递给读者,让我们一次次地目睹了同类的死亡。他人的悲剧让我们更加理解我们侥幸存在的珍贵——他们其实替我们而死。在这样巨大的悲哀面前,任何官僚的托词、任何对事实真相的隐瞒,都是极端无耻和反人类的。

大陆的记者,曾经(甚至正在)是这种极端无耻和反人类罪行的共谋。在这次黑龙江水灾报道中,你仍然可以看到这些下流记者的报道,我在这里点一个名:黑龙江《生活报》特约记者于林波,以及该报记者李伟俏、焦明忠做出的《宁安沙兰镇灾后救助紧张有序进行》(http://news.sina.com.cn/c/2005-06-12/04316914844.shtml)。

于林波、李伟俏、焦明忠,你们三个不要以为奉命作文,就可以逃脱你们的责任。报社不是警察国安,不是纳粹当局,我们也都是记者,都知道可以逃避过分无耻的报道。对比其他报社的报道,你们能听到来自阴间孩子们的控诉吗?你们能听到哭的失声的父母对你们的人格诅咒吗?即便是新华社的记者,都能忍住对官僚的无耻吹捧,难道你们的升迁地位真的大于这一百多条生命吗?

《新文化报》公布了家长搜集的98名死难学生的名单(http://news.sina.com.cn/c/2005-06-14/10116935955.shtml)。这让我想起了以色列中国劳工死难名单,这也让我想起了911死难者名单,甚至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调查的未公布的南京汤山中毒案名单,以及目前已经成为国家机密的SARS名单。无耻政客以为自己隐藏的只是死亡数字,还兴奋地说,“这个名单全国任何一个媒体都没有拿到。”(宁安市纪检委书记王秀峰语);他们不知道,他们隐瞒的数字,就是人民的阴魂,总有一天要向无耻政客和他们代表的威权索命。他们在吃人。

911之后,《纽约时报》展开了一个重大行动:调动连续三个月的每天讣闻版面,连载911死难者的讣告:记者们用最生动的笔调,怀念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讣闻版记载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中国人本来就漠视生命价值,加上吃人政客表演,和下流记者丧失职业道德,我们更加无法对这些死难者加以追思。

《新京报》从今年三月开始,学习《纽约时报》,每周二推出讣闻版,记载名人和平凡人的生前故事,叫“逝者”。听说,做的很辛苦,很多人亲人不理解,为什么要问的那么细致。也有读者奇怪,为什么会有《待业的哥无法再上岗》这样的报道。也许,国人还没有习惯这种哀思文化。不过,新闻界只有开始这种努力,才能洗刷我们自己曾经帮助吃人的罪过。

正是911的讣闻连载,才组成了令人震撼的911全记录。只有新闻界记载完这些死难学生的故事,我们才能让我们暂时从这个故事中挣脱出来:那种悲伤和自责已经淹没了我们全部,我们已经无法上岸。

他们不是数字,他们是生命。我们都欠他们每个人一个完整的讣告。讣闻版,就此开始吧。

Source favicon01:47 难道又是一个循环? » We get to be strong cause we are together
黄建祥说:“如果说因为不是周末而没有观看这场转播的球迷朋友们一定会非常遗憾,因为他们错过了中国国字号球队近年来少有的一场经典的比赛。”没错,这句话说到了心里。被领先、扳平、反超、罚下一人、被扳平、少一人的情况再次反超,天哪,做了中国球迷这么多年,真的是第一次感觉这么爽。

上一次也是国青,沈祥福的超白金一代,世青赛前的香港四国赛。又是国青,又是世青赛。

希望不会又是一个循环。突然觉得,浮夸、浮躁、拜金的中超,某些程度上也像我们的IT业,呵呵,不是么?



comments(0)

Source favicon01:40 Job Specialization and Why it's hard to explain what I do... » Jeremy Zawodny's blog
Ever since switching jobs a while back, one of the questions I'm asked most often by co-workers and friends I don't see that often is... What exactly is your job, anyway?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I've never had a short answer for it. Instead, I have to rattle off a medium sized list of loosely related things I end up getting involved in. And people seem generally puzzled at first but eventually say, "oh... that's kind of cool." Reading...
Source favicon00:50 Justin sees his own work in the Macromedia Lobby... » Jeremy Zawodny's blog
Justin, one of our Flash gurus at Yahoo, had a pleasant surprise at Macromedia: This past Thursday due to a small misscommunication I had an hour to really get to know the Macromedia lobby. ;) two things make this worth blogging. First, my NYC traffic viewer is featured on the plasma in the lobby. That was just pretty darn neat! After 45 minutes happily staring at that, I noticed the other fun feature of the lobby. Nice! It's always good...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6-14

==> 200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