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40 Google Video播放用户视频 » WebLeOn's Blog
Google Video

从今天开始,Google Video将开始可以播放用户在Upload Program中上传的视频。首先被允许播放的是被用户标记为免费的视频,而那些被标注了价格的视频内容,将在以后和Google Wallet结合共同推出。Google Video将使用的在线播放器是基于一个开源播放器VLC media player开发的。而播放器的源代码也将在Google Code公开。

(Via InsideGoogle)



Google使用开源的媒体播放器,在Google Code上开放代码,必然会引来众多的第三方开发。会不会有一天,打上Google标签的播放器也抢了Windows Media Player的饭碗?
Source favicon21:32 "i googlebot":FlickR是一个很好用的图片搜索引擎 » 车东[Blog^2]

google-googlebot
Originally uploaded by Telendro.
这张图由于googleblog在国内无法访问,我在几个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上:用"googlebot"这个关键词都没有找到,在FLICKR上用tag找到了,真的是又准又好。
Source favicon20:47 王老吉凉茶 » Andy's blog

第一次喝王老吉凉茶是两年前在温州出差时,说不上什么味道,觉得挺特别的,那种感觉和第一次喝可口可乐时差不多,而且有点儿“上瘾”:)。可惜回东北后再也没喝到过,来上海后去大的超市找了几次,也没有见到。

上个月去桐庐旅游,居然发现那里随便一个便利店就能买到,当时买了两罐,还真想带几罐回来呢,可惜还要去另外一个地方玩,太不方便了,就没有带。当时觉得浙江的小地方都有得卖了,估计上海也会有了。

今天天气闷热,没什么食欲,晚饭打算去超市买点儿方便面、火腿肠凑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电视上做药品广告的老年人常这样说,下一句是:还真有效,哈哈),去家得利超市饮料区转了转,居然有王老吉凉茶卖了,3.80元一罐,出厂日期是2005年4月27日,真是太好了!这几天上海又潮又热,正好喝它降火。

Source favicon18:58 救助Blogger王俊 » CNBlog: Blog on Blog

(转自:Dedreamhttp://befresh.bjug.org/, Tag:SaveWangJun

王俊,今年27岁,北京北方银证公司项目经理,是北京Java用户组(BJUG,http://www.bjug.org)的核心会员,曾在BJUG的讨论会中进行了JMS、Tapestry等主题演讲,他在JavaEye的ID是"后山",是JavaEye成立之初的老注册会员和JavaEye高级会员(http://forum.javaeye.com/profile.php?mode=viewprofile&u=33)。一个年轻人,有感兴趣的工作,不错的前途,还有一群可以随时交流技术的朋友,生活看起来平淡却充实。

他还是一名Blogger,业余时间,王俊经常还利用blog写下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http://befresh.blogbus.com),此外他还有一个并不富裕但却很温馨的家。

然而从今年二月份起,王俊的blog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他也没有在BJUG的聚会和javaeye出现了,所有人都以为他出差去了。直到前天,惊闻他要换骨髓,才知道今年年初,王俊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目前认为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MDS后转化成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始终不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换骨髓。万幸的是,王俊的妹妹和他的骨髓配型一致,免疫系统的疾病发现治疗的越早,就越可能成功,他目前的身体状况还好,只要能更换骨髓,完全可以康复!但让他们一家望而却步的是,仅手术押金就需要20万,全部疗程视治疗效果可能需要30-100万。

王俊的家在浙江杭州千岛湖,父母都是农民,已然老迈且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姐姐在当地出嫁,收入颇低,妹妹目前在北京读成人教育并在公司打工。王俊是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他的病不仅掐断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还要花上对他们而言是天文数字的钱来治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王俊blog上的座右铭。细细翻看这个典型程序员的blog,就和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在那里满眼看到的都是对技术的孜孜追求。谁能想到一个如此活跃的头脑现在却被病魔折磨着。

生命是美好的,这世界每天都有若干悲剧发生,这次,大家每个人出一份力,这世界就会少一个悲剧,多一份美好,多一份欢笑。也许,你只是少吃一顿大餐,少买一瓶化妆品,少看一场演唱会,少买一件名牌服装,少玩一个月的网络游戏,少上一个月的网,但是你却可以为一个家庭托起一份生的希望。

联合发起:
BJUG http://www.bjug.org
JavaEye http://www.javaeye.com
CSDN http://www.csdn.net
JActionGroup http://www.jactiongroup.net/
Huihoo http://www.huihoo.org
RedSaga http://www.redsaga.com
Matrix http://www.matrix.org.cn
Blogbus http://www.blogbus.com

Source favicon17:30 DailyKos模式 » 博客
-只说  sayonly.com
 
我们可以从投放广告的程度看出某一个或者某类blog商业化的程度,甚至可以主观的推断,广告,尤其是广告的价格,可以折射出这个或者这类blog的价值。DailyKos,这个以政治评论为主的blog,最初就是这样吸引只说的。

在著名的blog广告商BlogAds的订单页上(改天来谈谈 BlogAds,也算模式?),你可以看到它$5000/周的天价(当然与times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觉,只说看到时确实嚎叫了一下。 DailyKos是流量最大的政治相关的blog,不同于Slashdot、Fark等,他们都是非主流政治评论,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如果你认为Bush是沉湎战争的支吾者,那么DailyKos是一杯茶 ",相反地话,可能就会去Free Republic(from cnet)。政治不愧为美国很商业化和热门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大选之年,DailyKos的访问人数几乎增加了数十倍,关于布什竞选广告质疑之类新闻评论,几乎引来了疯狂的追捧和点击。不象是"玩笑新闻",评论竞可作攻击的武器和集资的途径。

上DailyKos去,有一点不知道是否留意到,"kill ads",很明显在广告条的顶部,在载入时,先于广告条出现,所以我第一次上DailyKos,还很奇怪的点了一下,结果弹出个注册用户的页面让我注册。很体贴的设计。

DailyKos创办人是Markos Moulitsas Zúniga,西班牙式的名字,所以姓应该是Moulitsas
markos
更年轻的时候更帅一点
young markos
就像CNet用茶来形容DailyKos一样,Kos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每日生活必需品上,甚至有人(liz sabater)描述五点喜欢Kos的理由:(链接
1,两个名字,lorraineMAJeff,就够了。
2,最初的Gannon/Guckert曝光,现在的ePluribus Media,荣誉见证了因为susang询问而诞生的平民新闻业(citizen journalism,或称草根媒体,呵呵)改革。
3,Bill in Portand(bill在波特兰),每日盛宴。他怎么能做到的?日出,日没天天如此(当然是工作日),值得敬畏的楷模,牛X人物。
4,看pastordanWYFP?,一位牧师的诅咒?可无神论者只相信人的力量、联合的力量、团队的力量,终于有一个可以任意抛出问题的地方,真不错。
5,纽约的聚会,什么能比得上面对面发现在你临近有可以衷心交往的朋友呢?
这些理由都跟DailyKos十分相关,Lorraine、MAJeff两个是Kos社区十分有名的两位编辑,你可以前者又称Lorraine Berry,后者又称 Jeff Langstraat,可以通过链接单独访问他们的文章。2中说的James D. Guckert又称Jeff Gannon,报白宫很多信息,ePluribus Media(合众媒体?类似于国内的概念Republic media?)是SusanG最初在DailyKos的一个个人日报开始的,之后形成了一个组成一个专门团队:
新闻业的范例正在改变中。我们在组织一种全新的媒体集团:该媒体由你-大众组成的团队和调查来驱动。
ePluribus Media团队的项目就是,撰写传统媒体不能覆盖的分发内容。
DailyKos取得如此之大的影响,Kos本人却一直持有平常心,他并没有成为“领袖”的野心,而因此攻击或者诬蔑例如处于同一领域的The Daily Gotham或者CultureKitchen,相比Denton和德拉吉相互攻击,呵呵。不过,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被认为是“领袖”的事实。正如liz subater在他五点理由之后又补充的一样:他不可能逃避被认为是“领袖”的事实。

有意思的提一下Kos对blogroll的看法,Markos对链接交换并不吝啬,认为交换链接对于增加站点影响是十分有帮助的,不过,他自称 对市场策略并不擅长,所以blogroll与之并不相关,而是仅仅凭一段时间的喜好添加链接,不过,维护一个长长的blogroll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 义,所以,他会不停更新DailyKos的blogroll,一段时间可能会删除并添加新的比较留意的站点。
 
 
 
        (订阅RSS频道:文儿 feed.sayonly.com   收藏  tag.sayonly.com
Source favicon16:32 iPod video » 桑林志
买了一个 iPod Photo 30G,正在学习玩耍中。。。彩屏,分辨率也还行,存贮容量也巨大,为什么没有 iPod video 呢?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疑问。 这里有一个hack,可以在 iPod 上放 video,但是只支持 avi 格式,而且还没有声音。而且安装过程似乎也挺复杂的。不过有时间可能会试一试,那会是我第一次装 linux,呵呵 这里有个 podcast 解释为啥没有 iPod video,但那是去年10月。 我相信不久就会有 iPod video 出来,为什么不呢? 试了半天不知道如何调节音量,结果女儿上手摸一把就搞定了。所以这个转盘控制是很自然,很好使的东西,但我的手已经有太多定式。
Source favicon15:09 YouTube: 大容量Video Hosting » Jan's Tech Blog
早前介紹過Vimeo,這兩天看Robin Good的網站時,再發現了一個好的Video Hosting Service,名為YouTube。 YouTube比Vimeo強的,大概就是儲存容量。Vimeo讓我們每星期上載8MB Video File,但YouTube一次已經可以上載100MB。雖然他們沒有說明每個星期/月可以上載多少檔案,但卻已經比Vimeo吸引很多。...
Source favicon14:55 周杰伦头文字D,北京记者周六头文字C » Anti's Blog

昨天我看了周杰伦的《头文字D》,除了不满意那个莫名其妙的援交日本丑女之外,整个电影真是酷毙了。女观众看到了华人世界最帅的帅哥集体做秀,男观众可以欣赏电影中对赛车技术的讨论——要知道,女人都是花痴,男人都是技术狂。

头文字D,英语是Initial D,翻译就是“以D字母打头的(运动)”,也就是Drifting,飘移飚车运动,指的是赛车甩尾过弯的技术动作(就是“飘移”),是今年在美国和日本风行的新运动,大部分美国人恐怕还不知道这个Drifting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大家还在沉溺于对周杰伦的《头文字D》讨论的时候,北京热爱运动的记者编辑们,已经悄然开始了周六头文字C运动。头文字C,就是 canoeing,就是皮划艇运动。周六下午三点,当18名北京新闻圈的朋友一一穿上救生衣登上双人皮划艇的时候,第二届北京记者后海皮划艇友谊赛顺利开始了!

好不容易啊!要知道,参赛的一半以上队员都不会游泳啊!不过,怕死怎么是记者呢?况且还有救生衣和善良的人民群众呢!整个赛程从后海西沿水上俱乐部开始、穿过银锭桥、逆时针绕过“岛不了”岛、再原路返回俱乐部,一路不但有同伴追逐,还有随时冒出的游泳人头,不懂规矩的大小游船,险象环生啊!

具体汇报一下出现的刺激镜头:特邀嘉宾、Time封面人物春树和她的德国朋友最后是冠军,可是他们兴奋过度,在上岸的时候竟然站了起来!封面人物加老外就牛逼吗?皮划艇是闹着玩的吗?他们立刻翻船落水,幸亏教练和助手在岸上施以援手,把这个两个落汤鸡拉了上来。

《青年参考》萧方和《新闻周刊》郑楚这个混合组,最后获得了亚军。可是我要揭发,萧郑两人为了胜利不惜制造撞船事件,我所在的“二球组”就是受害者,为了避免再次和这两个疯子撞船,我们只能减慢速度,最后屈居第三。哼,不过他们也有自食其果的时候,在绕完“岛不了”岛之后,他们竟然要和游船撞,结果螳螂挡车,船翻了一半。我在旁边看了,真是很开心啊。

倒数第二是石扉客的央视组,根据线报,央视组发挥了“自己不快、别人也快不成”的精神,竟然在后面拖住对手“东观组”的船,希望这两个胖书商能拉他们一起走。多么可歌可泣的场景啊:两个胖子奋力合作,沿岸群众拍手鼓励,但船却纹丝不动。不过,石扉客由于在后来的AA聚餐中,给我们透露了北交大莱温斯基案的八卦技术细节,我们一致同意免去他的AA份额。

最值得表扬的就是《了望东方周刊》的张主任和她的8岁女儿。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好酷,我8岁的时候,哪敢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参加什么皮划艇比赛?我连喊人都害羞呢。这个小姑娘不仅如此,还特别喜欢臧否帅哥。我最高兴的是,她对我的评价是:“人很聪明、很活泼”。

我要特地提出批评的是著名娱乐记者、“南袁北孟”之北孟、三联生活周刊的孟静。她两点四十就到了后海,后来我们三点四十完成比赛,她四点才到俱乐部!具体过程请参考她的博客。还有,比赛期间,她催命地打我电话问路,让我接电话的时候不但差点翻船,更重要的是大大减慢我的速度,让我这个上届冠军屈居第三!耻辱啊!

比赛胜利结束了,18名参赛者一直对我的组织工作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肯定,特别是称赞了我向每人收取30元参赛费的执着和严格。怎么,友谊赛也不能我贴钱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项周六头文字C运动,深刻地刻在了每个参赛者的记忆中,充分体现了北京新闻人热爱运动和八卦的精神。我们每周都会举行友谊赛,只要不下雨,只要气温不是39度,只要你还有30元钱,那么圈内的朋友都来参加吧!大家猜猜下次的特邀嘉宾是谁?

Source favicon08:04 43 Places - 分享你的足迹 » Owen's Blog - 文心
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越来月多,令我有些不堪重负。但今天这个是值得介绍和推荐,特别是你也参加过以前的“10PlacesOfMyCity“,就绝不能错过The Robot Co-op在43 Things之后即将出炉的新服务 - 43 Places。而这个服务跟中文Blogger圈里流行的“10placesOfMyCity”有着异曲同工的默契。“分享城市十处”的那段时间正值43Things面世不久,采用标签的各种服务正开始浮现,我在想如果能够把43Things改造成一个分享城市的服务,定会很有意思。机缘巧合的跟Eric通了几次Email,SXSW上我们的会面加上Scoble的宣传,idea就这么搅和出来了。 43 Places. It’s a way to share stories about great places in your city and around the world. We hope it wil become the same sort of fun that 43 Things has...
Source favicon00:53 Google广告做礼物 » 王建硕

最近有趣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看这么几个。

VeryCD的礼物

那天,戴云杰MSN上面让我去Google里查我的名字,结果就看到了下面的这个结果:

screen-google.ad-jianshuo.PNG

甚至拼错的名字:

screen-google.ad-wrong.jian.PNG

哈哈。真笑死我了。我立刻致谢道:

screen-google-verycd.PNG

链接是礼物,广告业是礼物,生活多点乐趣,真好。(不出我所料,Keso也上了他们的广告关键字列表)

注:为了给VeryCD省钱,千万不要真的去点那个广告,一个要两毛钱呢。如果好奇,点这个链接吧,效果一样的:链到VeryCD首页去。当然,也别点我的,结果也是链到这篇文章来,我放了每天1美元的上限,一天50个点击以后,应该就看不到了。

武汉咖啡豆

武汉的咖啡豆项目的筹备会议在今天开了。其实我尝试这个项目仅仅是想试验那两个新的理念(商业运作以及充分尊重捐赠者的理念)在公益事业里面是不是可以行得通,所以我个人在2005年只会控制在上海以及10名学生的范围。真的没想到在北京,天津和武汉会有人响应。只要坚持这两个原则,我是非常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叫或者不叫咖啡豆,其实我是无所谓的。

我和周鹏(Blogdriver的创始人之一)通过电话,才发现原来的文档里面没有说明白咖啡豆聚会的“主讲人”的概念没有讲明白,对于主讲人和捐赠人是分开的。捐赠人不一定要主讲,主讲人也不需要捐赠。周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武汉建设一个像硅谷或至少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创业环境的想法我非常认同,并想在任何可能的方面帮忙。同时向william张文涛 周周 孙毛毛 表示感谢,祝你们好运。

旅行的艺术

王庆胜Wendy在美国带回来三本书,两本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书,关于最美的几个国家公园以及高速公路的,还有一本就是我最爱的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英文版。很有将其扣为几有的冲动。:-) 庆胜正在筹备7月份美国西部的自驾车之旅,也祝他有所得。

世界原本是无序的

和庞小伟在上周聊天,小伟送了我一本他自己出版的诗集,让我非常感动。现在这个以金钱和地位为统一衡量标准的价值单一化社会里,有自己的理想的人不多了。小伟举例说,这个世界原本是无序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相对的有序罢了。桌子本来就会脏的,擦干净了,过三天还会落上灰尘的,更长远些,200年后,估计连桌子也不成其为桌子了。所以我们不必为世界无序而苦恼,就像不必为脚总离不开地飞翔而苦恼一样。很有道理呀。

Source favicon00:38 fontBROWSER » Jan's Tech Blog
fontBROWSER透過Web Browser來瀏覽自己電腦上的字體,速度算是不俗。不過,Jan卻試不到那個「Save」鍵有甚麼用。...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5-06-26

==> 200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