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一千多天,经历了周围没有一个人知道blog,到blog火热,对于现在的blog,总想说几句,却又怕失之浅薄,一直没有动手。不过前一段在和《每日经济新闻》优秀的实习记者朱琳聊起来,无意间说出四点看法,觉得还是可以贴出来供大家指正的。
声明:在阅读完全文前,先不要得出结论:我对blog没有信心。更准确的说法是,我对三年后的blog充满信心。
观点一:不要混淆文化的热点和商业的热点
关于blog和传统的方式的不同,它的好处,它带来的变革等等,这些是blog现在热的原因。但这是在文化,或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热点,而还不是商业上的热点。比照Internet的历史,从70年代末的雏形,到1991年开始的商业应用,再到1994年底的商业上的成功,过了很多年。blog不见得要同样的时间,但也决不是3,4年就可以的。
很多东东,尤其是对大众产生影响的东东,文化先行,导致普及,再到有商业模式,这是常走的路。媒体和引领潮流的人总在追求新的东西,当一件东西在文化领域不是以新锐的形象出现的时候,是商业应用开始的好时机。很久没有人跑过来兴奋和憧憬向我讲一种神奇的叫HTML的语言,可以让人方便的发布信息,还有一种叫做HTTP得东东,可以让人方便的看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文档了。这个时候,就是互联网取得据大商业成功的时候。
观点二:不要混淆blogger的数量和严肃的blogger的数量
现在被广泛引述的中国blogger的数量是3百万。我们无从查证这个数据。当BSP描述,如果其中1%的人愿意付费,那已经是3万了。每个人每月付5块钱,那也是15万了。然后转述,像你这样的blogger,每个月付5块钱,你在乎吗?
而事实是,这三百万blogger中,总共写过超过3篇的有多少?估计只有一半吧。试一下,发一篇,知道什么是blog了,就结束的大有人在。其中,写超过15篇的有多少?其中每周有更新的又占其中的多少?我估计全国可能是几万的数量级。中国坚持写blog一年的有多少?2年的呢?所以,当看个体的时候,觉得严肃的blogger愿意付钱,而算总数的时候,又拿来3百万的数字,这不见得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上的数据,纯属猜测,示例而已)
如果过了一到两年,当每周有更新的blogger的数量真的达到了50万,那时的blog有时完全不同的场景。
观点三:不要混淆BSP(Blog Service Provider)的商业模式和blog的商业模
当严肃的blogger达到50万的时候,围绕blogger的商业模式就会像现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人可以讲课吧?有人会来组织,并代理收费。这些人要出书吧?有书商会出书,有电视台会来稿节目。这些人要备份吧?有人会来做。这些人的方方面面,稀奇古怪的需求,就会生出商业模式出来。虽然BSP是第一种商业模式,但它远不是Blog商业模式的全部。当Internet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Internet的唯一模式就是互联网接入。AOL,MSN都在抢这个市场,中国的开创者则是瀛海威。就像那时的人想象不到现在网上拍卖也会赚钱,做网站会赚钱,连实名也会赚钱。这些,都不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想得好的。所以,BSP先行,还会有更多的模式出来。
坚持
所以,互联网的神奇所在就是,坚持是网站成功的关键。当文化上热,尝试的多,实际用的少,并且没有明确的模式的时候,你就要进入。不但要进入,而且要做好等三年的准备(包括心理的和资金的准备),坚持三年。因为等到三年后,虽然市场成熟了,但已经有坚持三年的公司在那里享受这个市场了。互联网不是股票,盈利的迹象早,所以聪明不是全部,坚持才重要。
注一:这两天Andreas又到了上海,他说道:第一代互联网就是一堆计算机,用线连起来,并说着相同的语言。第二代,有统一的表现形式。而第三代,用户成了内容的创造者。有趣的概括。
注二:Wendy的MSN Messenger 显示名改为:“人的快乐有四种:呼吸新鲜的空气,被人爱着,放弃野心,创造”。有道理。
注三:客齐集的短消息服务已经做好,还没有发布。发信息到152838(移动)或者952838(联通)发布需求信息。包月的客齐集精彩商务套餐也调试结束。
我在上个帖子《TypePad被封后续跟踪》中提到了我正在重建基于WP系统的blog,但没有说出是哪个。这不是无意的疏漏,而是有意将这个名字保留到后天重建的blog上线时。(两个原因:一是不想让人看到一个没打扮妥当的面孔,二是心里暗暗担心此服务不日被封。)
但是在这里,我得提前说出来了,一个原因是有人在前面提到它和问起它,更有可能的: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机会看到它了——它看起来有可能夭折,不,是流产了。
看了标题大家也应该想到了,没错,我在没日没夜,每天学习工作到凌晨四点钟,耗费心血熬夜建设的新家园就在weblogs.us。然而,我担心的事情可能提前出现了,家园还没建成,即遭浩劫——我发现在weblogs.us上的blog已经无法打开了。
在我今天在这里发的上个帖子中,我说到:“现在我在花大量心血重建的这个blog系统,真也不知道能捱多久,哪天就又被封了。”在跟帖中,Blanting问:“大家说说Weblog.us会不会被封?”,shunz建议我“申请一个虚拟主机的空间,换用Drupal”,KDolphin问“我想知道这次新站是用谁的服务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和weblogs.us有关。
现在一切的担心好像都马上兑现了。在刚才大约晚上9点之前,weblogs.us上的blog还能正常访问,我也在上面修改模板,而10点左右后,发现不对了,情况和刚刚持续遇到的TypePad和BlogSome完全一样,都是在正常情况下无法打开,而通过代理可以打开。
难道weblogs.us也被GFW屏蔽啦?这是一周来的第三个国外BSP遭受厄运?那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真的希望我所说的情况只是个意外,是我心理对当前局势的过敏。但是,现实会是怎样?在这里,希望看到帖子的朋友都试试情况如何。测试方式是,访问www.weblogs.us网站,随意打开一些Recently Updated Blogs,看看能否打开?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今天看到很多FlickR上的朋友都用这个Badge maker制作了FlickR胸卡。
flagrantdisregard.com/flickr/badge.php
不过图片必须是已经上传到FlickR上的。
胸卡搜集:
xerdoc.com/blog/archives/161.html
www.flickr.com/photos/asiapan/22177124/
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来自各方的信息,现在确定的情况是,全球著名BSP服务商TypePad所提供的blog服务中,采用*.blogs.com二级域名的blog自6月21日起已被中国大陆屏蔽,如同之前长期遭屏蔽的*.blogspot.com的blog一样。TypePad的主页、后台管理界面、TypePad提供的另一个二级域名*.typepad.com仍可正常访问。
就此事件TypePad的运营商SixApart公司于24日已在其网站上发布官方新闻,确认了此消息。由于我的blog正好是托管在TypePad的*.blogs.com域名下,所以自21日起也就无法正常访问了。在等待观察的几天之后,我昨天刚致信服务商TypePad相关服务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并想听取对方意见,TypePad工作人员回复道:
“We are aware of this problem and are looking at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However, since these blocks are put into plac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e honestly do not have very much control over the situation.
Right now, the best suggestion we have is to try accessing your blog through either unipeak.com or proxify.com.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on this issue, so thank you for letting us know you're experiencing this problem.”
对于这种问题,对方也没什么办法。
越来越觉得Windows不适合进行Java开发了,尤其是用JAVA大部分都是Server端开发,而Server端大部分都会选Unix或Linux,用Windows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比如“Program Files”之类的变态目录名和“\”、文件格式等。以前几次尝试放弃Windows,直接装Linux(Debian、Fedora、Mandrake、Archlinux等)或者用VMWare虚拟机,但最后还是换回Windows:(,在Desktop方面,Linux还是不行,VMware虚拟机速度也很慢。也许Apple的OS X是个JAVA开发的好平台,因为OS X就是基于BSD的类Unix操作系统。可惜没足够的银子买Power Book或Mac:(。
我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Windows下用Cygwin。这样,既保持了和Unix或Linux兼容,速度又快,可以执行常用的Linux命令,比如vi、tar、ssh、ftp、perl、gcc、wget等,甚至可以用cron、Apache、PostgresQL、CVS、Subversion、rsync等,还可以调用Windows下的java、mysql、tomcat(没错,除了strartup.bat外,也可以执行startup.sh,现在我就把d:/work/tomcat目录mount到/usr/local/tomcat,和Server端一样)。
默认安装只装基本的命令的,我另外装了这些:more、vim、clear、ping、wget、openssh,当然可以选择全部安装。
默认情况下c:被mount成/cygdrive/c,也可以自己mount,比如mount d:/work/tomcat /usr/local/tomcat
日本人写了篇《基于Windows XP的Web数据库构建》写得不错,不懂日语的看汉字和图片就明白了,主要讲的是Windows下装Apache, PHP, PostgreSQL, (Cygwin)。这是篇是专门讲Cygwin的安装。
Sun终于决定去掉了让人迷惑的“2”了,同时,以后将采用单数字命名法,比如不说6.0而直接说6了。新命名规则将应用到以后发布的版本中,所以Tiger为J2SE 5.0,Mustang则会称为Java SE 6。
Eclipse 3.1发布了,测试报告(我看的是Win XP Sun 1.4.2_08 (2 GHz 512MB))中,我关心的除了OpenAntEditorTest差一点儿,其他的部分都比3.0提高不少。JDK 5.0 Update 4已经出来好久了,是时候升级Eclipse和JD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