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场是件有趣的事情。一个月前,我们在大学准备一个讲座。当时的天气还不像现在这样热得让人发狂,学生也没有开始期末考试。活动全程是客齐集优秀的实习生自己策划和安排的。活动之后,他们告诉我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
照片做传单,效果大不同
刚开始,他们用普通的纸印刷了传单,在食堂门口派发。不幸的是,效果并不好。学生拿到的传单太多了,而且每个人都养成了随手丢传单的习惯,甚至习惯性的拿到传单,看也不看,就丢到了垃圾箱里。。。这是一个不能有任何抱怨的现实:如果用户不接受,只说明使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用户的问题。易用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聪明的实习生拿出了解决方法:他们布置了真实的场景,把时间,地点,电话号码,网址什么的一股脑都刷在墙上,然后用数码相机拍一张照片,在网上数码冲印成真实的照片。在印量大并且绞尽脑汁的寻找最便宜的价格以后,成本大约两毛多,只是原来打印成本多一倍左右,比花哨的小册子要便宜得多得多。但是效果出奇的好。观察结果,学生们拿到新的“传单”,丢弃率0%,保存率100%,认真阅读的显然增加不止一倍,大家会把它加在自己的教科书里,甚至听说有人装进了像框。
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大家养成了人传单的习惯,但还没有养成扔照片的习惯。
从小到大,我没有扔过照片,那种背后带着柯达水印的东东,永远是回忆的代名词,不好看也不舍得扔。电视剧里只有见过有人气急败坏,咬牙切齿的撕碎旧情人的照片,却很少有人不撕就扔照片的。这是人的习惯。一本精美的楼书,印刷成本可能顶10到20张照片,但扔起来还是没有人心疼,因为,扔还是不扔,跟东西的成本关系不大,只跟习惯有关。设想,如果很多人跟风都发照片了,这一招小小的创新也就不管用了,一旦大家扔照片是没有心痛的感觉了,说不定还会殃及自己的相册。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效果,更给了我把更多的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的决心。我永远相信大学生只要提供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飞翔。这件事情坚定了我在客齐集坚持提供这种平台的决心。
扔钱的习惯
说到习惯,我之后自己作了一次试验,来亲自体验打破习惯的难度。实验是这样的,我拿出5元钱纸币,把它放到了人行道上,下定决心,我不要它了,然后大步流星的往前走。从离开这张纸币到走出一百米,这短短的半分钟的感觉,我想大家都能想象得出,至少我走得很不自然。我不止一次想中止这无聊的游戏,掉头把属于我的钱捡回来,而打消这个念头往前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信,你试试?试验结果,10分钟以后,我还耿耿于怀,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太傻了。这就是我第一次扔钱的经历。
结论:我们没有人有过扔钱的经历,所以,做这一步就很难。无论是5毛钱,是一块钱,或者五块钱,无论主人公多有钱或者多没钱,我们就是没有扔过,更不要说养成习惯。而反省自己的生活,请朋友吃饭的时候,多十块还是少十块钱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买衣服一不小心就花去几百块,一是偷懒,打个的士,十几块钱也就这样不留意的花去了。更多的无意中的浪费,举不胜举。唯一的不同是,扔纸币的方式,没有人有这习惯,所以迈出一这步不容易;而浪费更多的钱的时候,因为习惯成自然。这跟金额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注:本活动伤财,请勿模仿)。
用户的习惯
这个道理从生活拓展到生意上也一样。我们可以在技术上创新,在业务模式上改变,但千万不要和用户的习惯开战。用户的习惯问题,不是可以讲道理的东西,也不是用理性的思辨可以想清楚并讲清楚的东西。
网站收到钱的三部曲
大家问我客齐集是不是会做中国的Craigslist。我认为,客齐集是做给中国人用的,我要走中国的模式。这个模式和Craigslist的模式无关。在5年后的中国,我看好Craigslist的模式,但不是现在。因为,网站收钱,时机未到。为了避免误解,赶紧声明:5年前中国的网站已经可以收到钱,现在很多网站的业务模式非常好,盈利模式清晰,但这是只是春天的开端,是春天真正到来前的一些嫩芽。盖茨一句话我很同意:我们总是过高的估计5年后互联网的发展,却远远过低的估计十年后的发展,讲的就是小成功和真正的大成功的时间先后关系。
网站要收费,要完成从证明价值,到用户愿意付费,到用户可以付费这三步,三步缺一不可。
首先要证明网站的价值。这一点本身对于IT圈以外的用户就不容易,尤其当一个人周围的朋友都不上网的时候。第二步,就算是证明了价值,用户也不见得立刻愿意付款。互联网宠坏了用户,以为什么都应该免费的。喝可乐不要钱?听也没听说过。用网站还要付钱?也一样听都没听说过。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服务,价值毋庸置疑,但看一看每个月收VIP用户几块钱的难度,过了几年了,才到了现在的情形,就知道证明价值和客户愿意付钱,不是直接的推导关系,还要加上时间因素。用自动控制理论的说法,是要加上延时函数的。根本上讲,这不是一个只讲价值的生意。第三步,就算用户开始准备付款了,付款却还并不容易,或者说在线支付还没有形成习惯。习惯不习惯在线支付,这需要时间。这点相对容易解决,就不说了。
我自认为愿意尝试很多新的事务,5年前给万网付钱,最近向Flickr付钱,给Skype付钱,各种域名,服务器的费用也占了日常生活开销的一部分,但是检讨自己付钱的过程,远没有在餐馆里付的任何一次帐那样爽快。理性的讲,一个是半个小时的消费,一个是一年的超值的服务,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便宜,但感性的讲,前者容易,后者难。
教育市场还是适应市场
教育市场是一个产业的活,一家独揽会太累。我是非常欢迎一下子冒出来非常多的分类站点的(虽然有很多称为分类的程序会更好)。这是件好事。同时,更现实的方式是通过适应市场,顺势而为,和市场一起发展。
其几天和一个门户网站的朋友聊天。她说4年前,我们还不是个有影响力的媒体,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影响力已经被认可了。我笑道:“其实,是因为互联网用户4年增加了才导致门户的影响力水涨船高的”。电视的第一媒体地位,只因中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实在太多了,所以电视才超过了报纸。同样的节目,同样的电视台,只有1%的人有电视,看看情形是不是一样?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台的努力,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要买电视。这企业培育市场,市场造就企业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又在重演了。
客齐集关注的不仅仅是现在的互联网用户,同样关注未来的互联网用户。现在的用户不习惯上网。所以一方面负担起教育用户的责任,帮助用户上网,另一方面,更要放低姿态,走到用户中去,不上网也能享受到信息带来的便捷。用户不习惯在线支付,除了帮助用户习惯在线支付以外,更要提供更多的支付手段,让大家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付钱。这是现在的大势。而未来的大势,就是互联网走进家庭,在线支付的蓬勃发展。这些现在的和将来的潮流,都是明明白白的摆在我们面前,只不过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看不到它,以为以自己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普天下用户的习惯,这无异于希望战胜风车的唐吉歌德了。
注:最近客齐集在网站上面变化不大,信息的表现形式还不够好,用户体验还不够好。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心目中的客齐集会比现在好得多。我们的问题是,心里想的永远比排上日程的计划超前,而计划永远比实际做出来的超前,实际做着的东西比大家网站上看到的东西超前,这多个时差,导致大家看到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东西的差距就可想而知。:-) 问题总会出现,出现一个,解决一个。我们做的很多的东西,就是在布棋子,向勾画中的那个目标前进。我愿意把这些想法和作分类的同行共享,希望大家一起做些真正好的东西出来,所谓“网络改变生活”,直到有一天,这个新的领域真的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就成功了。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需要思考来引导,更时间来实施
注二:我们的产品和内容经理晓良下周一开始上班,我盼星星盼月亮等他过来,估计以他的能量,很快大家就能看到更多的变化了。
Hello everyone! This is my first blog entry after joining the team a few months ago. Like everyone else I have caught the excitement in the work we are doing on MSN Search Toolbar and Windows Desktop Search. Apparently, it is something that continues to permeate these hallways…
After reviewing the great feedback from partners and customers using our Windows Desktop Search add-ins (RSS feed) we are excited to support more Desktop Search APIs (in beta initially) to do new and cool things with.
Using the Add-ins dev guide, you can now write an application that takes the results from Desktop Search and combines it with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such as online content. This allows you to create new mash-ups of functionality that we haven’t even though of yet. Ooohh, this is very “web 2.0”… ;-) One new API set can send queries into the Desktop Search product and get back a list of results to display in your own applications and tools. The same queries that are passed into the Deskbar or Toolbar can be sent in programmatically into the Desktop Search index now. The ExecuteQuery method is used for this purpose. A sample has been created with C# to observe the new APIs in action.
If you have a proprietary data format, you can write an add-in that enables Desktop Search to parse your file format or interface with your data store, and then be able to pass queries through to the index for that data type and display results in another application. This is a great solution for information workers and corporations that deal with specialized files all day long. Also, in this release we created new interfaces have been created to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protocol handler based add-ins for new stores (such as the Thunderbird store add-in that Citeknet did). Now, rather than having to tweak a bunch of registry settings and using the command line options of the Desktop Search application, you can use the AddProtocol and AddDefaultUrl methods.
We are always looking to promote those tools, applications and add-ins that all of you have created, so please feel free to add it to our wiki or mail your new add-ins to us. We’ll be watching for innovative extensions and some of them will get promoted to the official site. If you want company while building your extension, stop-by the Channel 9 Add-ins Developer forum or our Developer newsgroup.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and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back on how you like the new functionality!
- Chris Butler, Program Manager
Google Maps: http://geepster.com/london.php
Flickr: http://www.flickr.com/groups/bomb/pool/
Blogosphere: http://www.technorati.com/search/london%20bombing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7_July_2005_London_bombings (这不是最快的百科全书吗?更让人振奋的是还有中文等十几种语言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