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55 China International Boat Show in Shanghai » Wangjianshuo's blog
Image credit: CMP SinoExpo I didn't know this event before. Anyway, it is the 11th time this event is held in China. Boat is just too far from me. The market of marina hasn't really started yet. I met with Mr. Yuan, the CEO of a boat importing and reseller company at Taihu. He introduced the boat show to me and generously sponsored two tickets for me. Well. I start to get interested in boat. I guess I will...
Source favicon23:30 More feeds for speed » Official Google Blog




The personalized homepage has a new directory with more content and more ways to browse, search and add it to your Google homepage. A lot of content owners have been asking for ways to drive adoption of their feeds and modules. One option is the "Add to Google" button you can add to your website as a way to quickly connect fans to your content. Enjoy all the new stuff and as always, feel free to discuss.
Source favicon23:14 分类信息搜索与分类信息发布–整合与共享 » 酷讯黑板报
    一直有朋友关心,我们做的酷讯这种分类信息搜索与分类信息发布网站是否存在必然的对立和竞争关系,分类信息发布网站是否会因为利益的冲突而拒绝分类信息搜索网站进入其网站获取数据呢?    粗看起来,这两类网站好象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且朋友们一般都举美国垂直搜索网站Oodle 被craigslist 警告 “希望不要再使用”来自它的列表的例子,来证明这种说法非常有根据。    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伪命题,先说oodle与craigslist的故事,craigslist并不屏蔽其他很多网站整合它的信息提供搜索,而独独对oodle进行警告呢? 只要看看oodle网站本身就知道了—它把来自多个分类列表汇聚在一个页面下,看起来简直就像第二个craigslist,这就好比google如果抓取雅虎的新闻,而表现形式又和雅虎新闻频道毫无区别一样,必然会被雅虎警告。 这也只能说明,如果搜索引擎的业务模式与原信息提供者过度重叠,而不是另辟蹊径或有技术上的创新,那么势必会与原信息提供者形成冲突。   从craigslist 并不拒绝其他垂直搜索引擎(如housingmaps )整合其内容也可以看出,以craigslist 在美国分类信息发布社区“一哥”的地位,也无法抵挡互联网整合和共享的大趋势。从酷讯的用户行为分析调查也发现,用户并不是只停留在酷讯网站上面,几乎每一个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用户都会点击进去看原数据网页。酷讯作为分类信息搜索门户给众多分类信息发布社区带去了活跃的用户。 从上面的分析和实践也发现:   分类信息搜索与分类信息发布这两种商业模式就像一对相互需要的互相寄生动物,相伴相生。   分类信息搜索是工具,分类信息发布是社区;   分类信息搜索倡导使用,分类信息发布鼓励沟通;   分类信息搜索整合内容,分类信息发布聚拢人气;   分类信息搜索能带给分类信息发布社区以通用搜索所无法提供的检索深度;   分类信息搜索能大大加快让用户形成从分类信息网站(包括搜索和发布)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习惯;   这是一种天然和合作关系,反而让分类信息发布社区应该当心的是同是分类信息社区网站之间低水平的数据复制。   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分类信息发布网站找到酷讯,希望达成更深入的合作,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很多的用户来源于酷讯上的搜索。   让更多的分类信息发布社区与酷讯携起手来,一起打造中国最好的分类信息使用体验。                    Shichun
Source favicon22:21 小评 Souyo » DBA notes
前几天收到 Neso 的邀请测试一下新推出的 Souyo . 一直比较忙,到现在一共上去两次. 1) 第一次发现的一个问题是 Souyo 的官方 Blog 的验证字搞得模糊无比(现在已经修正了吧), 连着几次输入都不正确.也就不想留言了.刚才又上去一看, Blog 还是有问题, 右边栏都跑到底下去了. 2) 测试了几个搜索, 以我的 Blog 为例, 居然一个链接都没有. "链接:0,来自0个博客 - 链出:0". 而搜索结果右边的"您也许会感兴趣"的推荐,居然没有一个感兴趣的. 反复几次, 似乎结果不是刷新的. 像这样不会有作用的功能不如等达到真的 Beta 版再让用户看到更好一些. 3) 名为 Yoooo 的图片搜索结果都显示在一页, 相信绝大多数浏览者都没有耐心等待页面都下载完毕. 而且,搜索到的图片质量...有点惨
Source favicon22:08 用Web2.0网站收集Web2.0网站 » 大学小容

Tags=,,

在很多人收集Web2.0网站的logo之后,有人做出了一个以Tag来组织内容的Web2.0 Logo网站。鼠标左键按一下任意一个Web2.0网站的标志,会出现悬浮的下拉彩单,分别是链接到那个网站、查看那个网站在Alexa.com的资料、收藏那个网站到Del.icio.us、在Digg.com里顶一下,去论坛里讨论它以及被加注相同标签(tag)的关联网站……看起来,这个网站目前只收集了150个左右的Web2.0网站的logo。

有趣的是,这个收集Logo的网站(http://www.web2logo.com),自己还没有Logo。不过,比起那些单独的合成图片来说,这个网站明显更Web2.0:)

上面说的是国外,现在来说一个国内的。

厦门的一个小伙子在4月1日发布了一个收集Web2.0网站资料的Web2.0网站——窝窝http://www.mywowo.com)。有趣的是其中的一个频道“2.0网站头像集”,这个创意比起前些时候的在一个网页里按格子模式放Blogger头像的创意有趣多了。到今天的数据是,有 41 个窝友,提供了 178 条网站信息!

用Web2.0网站来收集Web2.0网站,内容不可能增长到像书籍这样成千上万册,看起来是Just for fun的事情,这样的试验或许是进行商业项目前很好的演习。

Source favicon21:26 图像卫星:更快 更多 Part/2 » blog中文翻译
原文:Satellites Will See More, Faster翻译:000det第一部分点这里 Lawler指出,用户经常会提出不少问题,比如”你们的照片是实时的吗?”、”那辆车此时此刻是否正停在我的车道上?”等等。Lawler说:”用户正在尝试和理解”。 虽然面向公众的地图信息站点是卫星图像的主要消费群,但是大部分需求仍然来自政府和私人机构,他们往往购买图像信息供内部使用。 联邦和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甚至是药物管制等许多领域使用卫星图像。尽管当前的分辨率不足以一个个地辨认出药物种植区,卫星依然可以通过记录其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能,进而与已知种植区配比。 同样,卫星在帮助农民追踪其耕地情况方面有所作为。环境监察人员使用卫星检测石油的溢出、非法处置以及其他自然或人为的潜在灾难。 DigitalGlobe的Herring指出,未来几年内,卫星图像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延伸。 Herring对”Google Earth效应”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关注地理空间图像的人越多,他们将其融入对环境解读的程度也就越深。 Herring说:”人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地表的事物,而是向地空的方向扩展。当你面对一幅卫星图像,你对那块区域的理解就会截然不同。” 微软的Lawler则认为在线搜索与地空图像的联系将更为紧密。一旦两种媒介有效整合,”无法发现文字不能描述对象”这一Lawler眼中的文字搜索关键不足将得到改善。 为了说明图像信息和搜索信息如何前后呼应地有效合作,Lawler举了一个推荐饭店的例子。在假想的情景中,Lawler向一名来自外地的访客推荐一处她所住酒店附近的泰国饭店。但是Lawler把饭店的名字和地址给忘了,只记得饭店有个蓝色的雨蓬。 要用现在搜索技术找到那个饭店看来比较麻烦。而地空图像程序则可以通过提供访客酒店附近的鸟瞰图像,帮助其轻松找到那家饭店。 Lawler说:”如果能以数字的方式再现整个世界,我们往往可以更便捷地找到答案。” 将搜索、图像、地图结合在一起并非新鲜概念。Amazon.com的A9黄页就提供了可按名称或位置搜索的商用地空快照及地图。Google的本地搜索功能同样允许用户以空间3维方式查看找到的目标。 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的外联主任Sam Bacharach认为具备更高解象率的卫星将使程序改进成为可能。他希望看到行走导航这一比驾驶导航需要更多数据的功能得到实现。 但是,能向公众公开的图像分辨率是有严格限制的。 GeoEye称,联邦政府仅允许1.6英尺分辨率以下的卫星图像用于商业销售。 除了提高分辨率,地图信息站点也正在对多视角进行试验。为了与比自己更受欢迎的Google Earth竞争,微软推出了以45度角拍摄的城区影像服务。通过该服务,用户不仅能看到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屋顶,也能看到它们正面的样子。 但是对于卫星图像数据来说,如此的细节尚未能够实现。O’Connell前不久刚刚把这个令人遗憾的消息告诉一名希望知道能否通过卫星观察朝鲜战俘营关押犯的国会议员。 O’Connell对他说,议员先生,您最多能看到的是某些战犯的头顶。 (翻译:000det) Technorati : DigitalGlobe, GeoEye, GoogleEarth, VirtualEarth, WorldView
Source favicon20:01 转贴:评论酷讯下一版什么样子 » 酷讯黑板报
长得好看不好看不重要。能看得过去就行了。成功是靠一点点积累来的,酷讯刚刚推出时,长得还不如现在呢?但一个小小的火车票的搜索就足以把它推到2000以上的排名上去。可见老百性很清楚什么是好用的,什么是不好用的。关键要看数据质量如何,以现有酷讯所能达到的层次,应该着重把改进数据质量放在首位。 以出租房为例。我这两天也在找房,前天找了大概有四五十条信息,初筛剩下不到二十个,又通过各个搜索引擎、租房网站筛掉只剩十个,打电话一问,八个是中介,另外两个,一个条件不符,一个地址理解错误。他说是农大,我以为就是学清路的农大,打过电话一问是上地马连洼的农大。最终一个也没找到,花了三个小时,最后等于零。这不是我一面之词,因为我们已经有多次网络找房失败的经历了。最终大多通过贴条找到了满意的房子。我也有几个以前的同学找房时,遇到同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现在的中介很疯狂,看房前有的要收中介费,有的要收一个月房租。谁愿意一交好几百动则好几千的钱给中介啊?!区分是否为中介的问题,是酷讯房产频道应该着重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要能自动区分,自动评级,自动判断是否为黑中介,达到寇建建提达的中介识别的目标。酷讯的目标不是要一棒子打死中介,而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种选择和判断的途径,让他们自己判断,毕竟好中介还是有的,关键酷讯要区分出来让用户自己去选择利用什么样的信息。 以前听世春说过,越是更新快的网站,越被优先收录。在租房频道里,我曾看到过有一天早晨,整个一屏的页面都是很整齐的一个信息页面,我还以为是酷讯找到了改进信息乱的法宝,但仔细一看,所以信息来自同一网站,同一联系方式,不同的是房源信息不同。很明显是中介在大量的贴房源信息。但它占据了太多的用户搜索所需信息的时间,要翻到四五页后才可能发现有可能是个人信息的房源信息,试问如果一个搜索引擎用户找所需信息要找到三页以后的几率有多大?! 所以我认为改进租房的中介信息判断是这一频道的重要工作内容。要防止同一用户在不同网站发布的同一房源信息,被错认为是重复发布信息而被定为中介的可能性。中介更多的是同一联系方式,发布的多条不同房源信息。 地图搜索功能很实用、很好,不知你们注意过没有,地图搜索中拉选时,不是按鼠标的最尖端进行接取选择的。而是稍稍错开了大概两毫米左右。 另外我建议能否把搜索结果页面的字体设得大些?在netscape里看的很小。 4月2日 22:52         发布者: 白宇峰 (http://spaces.msn.com/1117go/
Source favicon19:31 Cathayan » 桑林志
无意中浏览到 WikiPedia 的 China 页,才意识到 Cathayan 是中国人的意思。喔,cathayan 弄了个好域名啊。埃兹拉·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神州集》就叫《Cathay》。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这是源于...
Source favicon14:07 Google Maps API to get opt-out advertising?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has modified the language in their Google Maps API Terms of Use document to include additional details with regards to advertising.  The previous version of this document was a fairly general statement that reserves the right for Google to display ads in images provided to the user without notice.1.5 Advertising. Google reserves the right [...]
Source favicon12:42 小马哥PK阿扁,与虎谋皮?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今天关心的新闻,当然是马扁会。因为小马哥的要求,所以全程公开。看来小马哥非常的自信。
 
公开的方法非常有意思,是在阿扁的官邸,地方是阿扁挑的,时间是在小马哥提供的四个选择里面挑选的,今天下午三点钟。因为地点的关系,很小,所以媒体都不能够进入,安排了摄影机,所以各大电视台都可以做电视直播。正是因为这样,其实这已经不算是会面了,其实就是一场电视辩论会。有点点像美国总统选举前的那种,不过没有观众在现场,讲得好和坏没有即时的掌声和嘘声,大家可以从容地自说自话。
 
原定一个小时,后来二个多钟头。非常的有意思,阿扁一边说,还要一边看手里面的讲稿,估计上面有幕僚智囊给他的提纲,而小马哥则在阿扁讲的时候,不断地记着笔记,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说老实话,小马哥还是一贯的,有理有据,温文尔雅的模样,用的就是他的幕僚给他制定的温和路线,但是面对阿扁,似乎效果没有阿扁来的讨巧,阿扁一副悲情姿态,俨然一副,我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台湾人民,我没有第二个选择。
 
阿扁这次为了见面,除了有两个陪同,还特别有四个智囊给他搜集资料,内容包括了来自岛内,海外,大陆等等方面的言论,文章,所以阿扁这次明显有备而来,随时都会引经据典。双方话题一开始就在两岸问题上交锋。小马哥提出维持“中华民国”现状,建议朝野应该考虑是否回复到九二共识基础上,主动争取与中共协商。马英九并且重申他访美时所提出的“五不”“五要”。 阿扁说,他现在不承认,是因为当时受到了蒙蔽,他拿出辜振甫的书,翻到206页,指出所谓九二共识是苏起的创作。小马哥说,不必要以辞害意,阿扁则首度表示,如果要回到九二共识的基础,他就请国民党的连战主席在这次国共论坛中,要求中共公开宣示,所谓“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两个人谈了半天九二共识,还是没有达成共识。
 
被小马哥质疑终统,引来国际社会的批评,特别是美国,他说,作为台湾人,听到阿扁被人点名批评,心里面也不好受,不过阿扁回应,他之所以要废统,是因为国统纲领,不是人民自由意志下的产物。而他认为台湾的未来,要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

两个人的表现,其实对于阿扁非常重要,因为民进党的调查,发现他的支持率只有百分之十八,如果提升,这次是一个机会。而小马哥,其实也很重要,虽然美国之行挂起了马旋风,但是会不会长久,真的很难说。

有意思的是连战的回应,对于记者问他,怎麽看小马哥的表现,他就是在那里打哈哈,装糊涂,一点点也不乐观,宋楚瑜则说,可能连与虎谋皮也说不上,非常的悲观。

其实,如果打分,我觉得阿扁在电视前的表现要出彩的多,小马哥实在是太绅士了,正如我的一个国民党员朋友说,对付民进党这样的流氓党,国民党太斯文了,这是他们吃亏的地方。民进党是靠街头斗争起的家,属于草根,而国民党,小马哥就是一个例子,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举止绅士,但是这些原本的优势,可能在现在反而成为他们的劣势,因为他们往往拉不下脸。连战当年见阿扁就是相当的尴尬。

说到阿扁,还是又想到了日本,安倍今天在电视讲话公开表示,如果他当选首相,一定会去参拜,不过这是争取选票的言论,真的当选了,考虑问题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中日的僵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Source favicon11:37 Mozilla转向MPL\LGPL\GPL三重协议的工作已经完成 » Blog on 27th Floor
Jserv的Blog看来的,比较原始的找到了Mozillazine的一个Blog,Gervase Markham说明这件工作已经完成,可以用来庆祝Mozilla的第8个生日了。

从现在起,再使用Mozilla的源代码的话,就完全可以自由地采用MPL、GPL甚至LGPL这三种开源授权协议中的任何一种了。Debian社区再改起Firefox代码的话应该更没有问题了。

这么宽泛的代码授权协议,相信会刺激程序员们对这些代码的利用吧,希望能有更好的产品出现。毕竟Mozilla的东西做为平台来讲确实是很不错的。

Gervase Markham同时提醒:这个协议变更仅限源代码,编好的Firefox和Thunderbird还按自己的协议发布;使用这些协议的代码,就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同时也要小心自己编写的与这些代码放在一起的代码(比如连接GPL的代码将成为GPL的衍生作品);如果有可能,还是把自己改动的以及自己写的代码同样地以这三种协议放出来,而不只是用自己采用的那一种协议。
Source favicon09:54 愚人节集锦 » Che Dong's Photos

Che Dong posted a photo:

愚人节集锦

blogs.siliconvalley.com/gmsv/2006/04/off_topic.html

08:00 2006/04/03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282559298     63.89%
2. 3721  48764566     11.03%
3. Google  47297962     10.70%
4. Yahoo  45080958     10.19%
5. Sogou  9391826     2.12%
6. Zhongsou  4366182     0.99%
7. iAsk  1793274     0.41%
8. China  1501582     0.34%
9. QQ  909730     0.21%
10. Tom  437942     0.10%
11. 163  129098     0.03%
Source favicon02:34 如何让你的google desktop 不再把IE作为默认浏览器? » 哈哈的思想发布器
keywords: google desktop, IE ,默认浏览器,流氓软件
  
今天有技术问题死活搞不定,一怒之下,来sina blog乐乐。

    我以FireFox为浏览器后,就不再打算用IE了,所以,很快的就在“添加删除程序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中把 IE “删了”。
    现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 比如有些网站 加了IE only 代码 -- 懒得和他逗闷子-- 还会再使用起IE。 不过用惯了FF 再用 IE,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死机了。
   
    奇怪了,不是上面说IE都删了吗?其实,bill 怎么会舍得你删除他心爱的内嵌于xp的IE呢,在“文件管理器” 的地址栏填写你要去的网址,Ie不就又回来了吗?况且,在“添加删除程序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中要恢复 Ie 不到3秒钟,Ie 就又回到桌面上了,所以,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上想彻底删除微软的IE ? --白日做梦!

    前不久,装了google desktop,尽管我的当前默认浏览器是FF,可是在google desktop中点击 RSS来得 blog,居然还使用IE打开来看blog详情。 如果说,msn上点击个连接,你xp用 Ie打开来给我了看,我就忍了! 怎么第三方的软件,还要让我用IE,TNND不能忍了。于是到处找方法,但找不到,有时候也会冲动 -- 想把IE给彻底删除了算,但后来都被理智战胜了-- 想到:就算真的能把IE删掉,xp有很大概率会崩溃的。

    如何让你的google desktop 不再把IE作为默认浏览器呢?
    找啊找,过了好几天,各种方法(不下4-5种)都试了,还是不行,终于!!
找到“设定程序访问和默认值”,就是在"开始"菜单里的那个,进去,选择自定义,在 “选择一个默认浏览器“ 中 把 Internet Explore 后面的 “启用对此程序的访问“ 勾勾去掉,就可以了。
    你可以再仔细看看这个“设定程序访问和默认值”,除了“自定义”,上面的 “计算机制造商“,“Microsoft Windows” 里面的选项都是不能改的,默认浏览器都是 IE。所以,我想进一步远离 IE的行动,准备到此为止了 -- 哎,那太不现实了。

    昨天,看网,看到关于流氓软件的一个诠释:

存在的流氓软件和第三方控件(ActiveX)、浏览器帮助程序对象(BHO)所造成的。恶意广告软件(Adware)、间谍软件(Spyware)、恶意共享软件(Malicious shareware) 都属于流氓软件的范畴。此类程序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到系统中,不易被察觉且不能被轻易找到和卸载,甚至根本就没 有提供卸载程序,它们不但会使IE或系统出现各种莫名奇妙的故障,更令人深恶痛绝的是还会偷偷记录用户的操作记录和使用习惯并将其发送到相关厂商或个人 (也就是指我们常说的行为记录),从而造成用户隐私被泄漏。

    比较搞笑的是这是来源于 微软中国社区的文章.
看完之后,我不住地在想 --- 按此诠释,IE 算不算是流氓软件...?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4-02

==> 200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