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57 PSP is Hard to Use » Wangjianshuo's blog
I got a PlayStation Portal (PSP). It is hard to use - you have to buy more stuff other than the stone-like black box. The usability is not that good. May need some time to get used to. There is almost nothing I can do with it, if I don't have a Memory Stick Pro Duo card.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for PSP is not good enough. Seems all complicated. I start to wonder, did I change from a geek...
Source favicon23:01 Firefox优化10招 » Blog on 27th Floor
目前,Firefox的全球占有率已经超过10%,但也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它占用内存太多,或者速度变慢。Download.com的这篇文章,给了10个可以对Firefox内存占用及速度进行优化的方法

  1. PDF Download。在Windows下面,Adobe的Reader把自己的插件装得很好,所以点到PDF的链接时会在浏览器窗口内直接打开PDF。但速度非常慢,基本可以把Firefox搞到不能用的地步;并且据称这个插件不关Firefox是去不掉的,所以强烈推荐这个扩展,它可以在点击PDF文件时给出一个选择,是打开,是下载,是取消或者转成HTML来查看。
  2. NoScript。这个问题大体不能说是Firefox的Javascript解释有问题,通常都是一些不太好的JS脚本带来的;但也有些网站会僵住,有可能是在连网时暂时没有反应,也有可能是处理JS上有问题。不论如何,这个“没脚本”扩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在面对特别需要的网站时才打开脚本。
  3. Flashblock。这个扩展更好了,可以在遇到Flash时显示一个图标,而并不加载它,从而让网页显示更快,而在需要时点击图标即可显示Flash,对付广告也是很有用的。以前、尤其是在Linux上面,Flash是让Firefox垮掉的第一大原因,但现在我要说,现在情况大有改观,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4. FireTune。可以自动根据机器配置来对Firefox的一些选项进行优化,有兴趣可以试一下。
  5. 停止动画。在地址栏上输入about:config,回车,进入这个Firefox的注册表,找到image.animation_mode这一项,双击或右击,把它的值设为none,即没有动画,或者设为once,只动一次。
  6. 清理下载管理器。如果在打开下载时有明显迟滞,有可能就是因为下载管理器中项目太多了,这时就需要清理一下,点下面的按钮,把里面已经完成的项目都清掉即可。
  7. 减少页面缓存。Firefox为了加快浏览速度,会缓存已经看过的页面(是把描绘出来的页面存在内存中),这样再Back或Forward时就会非常快,但这会占用很大的内存。虽然这个页面数是根据机器内存的大小来设置的,但它似乎不考虑页面的大小(有一个实际大小8MB的页面,要占120MB的内存),有时把内存占满了也会变慢(在Linux下这个问题很不明显)。还是about:config,找browser.sessionhistory.max_total_viewers,改变它的值,通常512MB内存缺省是全局8个页面,但你可以把它改得更小些,比如2/3,一般也就可以了,真的一个也不想要,就改成0好了。
  8. 快速取消一些页面元素。这是一些小的Javascript脚本,它的作用是取消页面上一些讨厌的元素。比如object/embed/iframe/applet等等,有些人喜欢在Blog上放背景音乐,有些人看见这些元素就烦得要死。加一个在书签栏吧,碰到烦的就点一下试试。
  9. 停用或卸载扩展。这个挺有用的,其实最关键的是没用的不要装,用的少的可以暂时停用,长期不用的可以卸载。越精干,就越快。
  10. 用安全模式来论断症状。如果Firefox实在慢得不行,又找不到症结所在,十有八九是因为装的扩展或主题。此时用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菜单里有这一项,或者用命令 --safe-mode),逐一卸载扩展看看卸到哪一个时情况会有好转即可。

Source favicon23:00 从一个DBA的角度读《Spring in Action》(中文版) » DBA notes
同事中的几位大侠翻译了《Spring in Action》, 今天公司组织买了一些,"抢"到了一本。书是刚刚上市不久的--还热乎的呢 :) 有的同事看我也看 Java 方面的书,可能觉得比较好笑。其实,作为一个 DBA,如果要有效地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不熟悉系统中所用的框架, 就会吃力许多, 刚开始到目前的团队中工作的时候也偶尔会闹笑话. 自己想了解一些 J2EE 框架基本概念的念头也有好久了,正好趁着有资料,学习学习。 今天匆忙读了第四章"征服数据库", 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1) 数据访问异常的划分很清晰; 应用排错的时候很容易定位到具体问题; 2) 通过一定的设置, 任何一个 SQL 都能够输出到 Log 里, 对于 DBA 的优化调试非常有帮助; 3) 对 DAO 层数据库访问很容易隔离; 一部分程序员可以不用太关心数据库层, 而把这一部分的诸如效率、稳定性交给 DBA 处理; 也的确如书中所说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复杂度并能提高开发效率; 4) 可重用的 DAO. 对于 DBA 来说, 应该注意因为 DAO 重用有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多余的 SQL 解析. 在 Tuning 的时候需要注意。 我对 Java 一窍不通, 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请读者指正!
Source favicon22:59 MoMA 十件之多的藏品 » 王建硕

地铁上看《新闻晚报》,A25班右面有一长条《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72件大师作品来沪》的消息,可能是记者的笔误,其中有一句话倒是颇为幽默: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位列当今世界三大当代艺术馆之一,藏品有10件之多, 。。。

因为我的blog也是错误百出,所以把它当作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三年前《新闻晨报》的美国牛的确疯了一样。


来源:《新闻晚报》2006年4月4日版

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令我又深刻印象的,就超过十件。


纽约地铁的站牌


地上不被人注意到的矩阵(无数的人不知道应不应该踩上去,我就站在旁边傻笑)


每天从世界的不同的城市的不同旅馆里面寄送一张一样的明信片,如此n年。


纽约机场的机械航班显示系统


莫奈的睡莲系列


梵高的星空,也是我家里的电脑的桌面。


连续曝光三年之久,直到新的MoMA建成的鬼一样的照片


色彩鲜艳的现代工业的画作

还有苹果的Mac电脑以及天天洗澡用的泡泡球都被MoMA作为现代艺术收藏了。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的证明,MoMA的展品不止10件。。。

Source favicon21:51 重新开始 » 刻录事
外面开始下雨。居然还响起了春雷。地板一定灰漉漉了,该又有好些柔软的东西在土壤中萌动,在空气中孕育。 艾略特的“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在死去的土地里孕育着丁香”,像黑夜一般的随着季节的更替又来困扰我的神经了。 何曾看到过丁香呢? 要是宝宝在身边多好,可以给他讲春天,讲雷声,讲春雨下的土壤和田野里的生机。带他到大地的边缘,在自然中。
Source favicon14:40 Big plans for a little box? » Googling Google
As many others have reported, Google launched a new service aimed at webmasters looking to give users references to related content.  The service is called "Google Related Links" and right now seems to compete with Yahoo's Y!Q offering.I gain a sense of bigger plans when reading the Terms of Service though -- it leaves lots [...]
Source favicon13:24 Google个人页面新内容 » Blog on 27th Floor
Googleig.png
消息来自Google官方Blog,其中添了不少有趣的东西,包括X窗口上常见的xeyes,就是个大眼睛跟着鼠标转来转去的,可以逗逗它让它对眼儿 还有天气,我试着输入了中文“北京”,居然有结果出来了,以前用Beijing就不行。

比较大的东西有个Google Chat,本来以为是Gtalk的延伸,启动一看,原来是个IRC,只有一个频道#googlechat,似乎又同aimx.com/有点关系。并且这个IRC终端居然是Java写成的,多日不见这种应用了。其他的也就是把不同内容分一类,还算比较方便。还有一个minimail,就是可以直接给朋友发信的小界面。

Google Chat的1.0.0.91版估计都见过了吧,也就是加了个个人头像,有些人似乎不太喜欢。据说新增加了一些表情符号: ;-| ;-O ;-x ;-P ;-D ;-( ;-) ;'( ;| ;O ;x ;P ;D ;) ;( :-| :-O :-x :-P :-D ;-) :-( :-) B-) :'( :| :O :X :P :D :) :( 。

还有这里,可以改变一下GoogleTalk的样子,是通过css进行的。

另据googlesystem(没找到原始报告),Gmail现在的地位是:
Yahoo,2.26亿用户
Hotmail,2.22亿用户
Gmail,5200万用户(列第4)
Source favicon11:01 有关我的ID » Blog on 27th Floor
桑林志的桑葚大侠提到我的ID,所以我也要谈一谈

Cathayan这个词本意是中国人或中国的,在古代(明末以降吧)英语或英文诗歌中常用,日常英语中似乎难以见到了。在使用这个ID之前,我在网上注册都是我的姓名缩写,基本实名制,在BBS上灌水也没有问题,后来发现不太好的时候,就想注一个纯ID,和名字没有关系的。正巧当时在图书馆看到个介绍雪莱的书,其中引用了他的诗句,就有这个词。我看到这个不认识的词居然有如此美好的意义,而且还不认识,实在不能错过。还别说,认得这词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满世界注册畅通无阻(MSN/hotmail 没注上算是个遗憾哪)。

仔细查了一下,在BBS上注册这个ID的时间是2000年3月。

有些以国泰为名的机构,也都使用cathay作为英文名--国泰君安除外。

一般说法都认为这个词的来历是契丹,就是建立辽朝的、在小说里大侠萧峰所属的那个北方民族,他们信佛教,尊孔子,也用汉字说汉语,甚至有人考证说他们也自称中国。在距今1000多年前,契丹已经攻陷开封,占了北半个中国,后来灭亡于金,这个民族也就消失在中国北方了,跟南匈奴、鲜卑族一样融合在北方汉族的血统中了。

Wikpedia的几个条目确实不错,值得推荐:China中国Names of China
Source favicon09:32 Alexa添加新功能"Max" » 一个藏袍
还没搞懂是什么意思,过两天应该会有官方的解释吧,怪不得最近几天的访问不正常。...
08:00 2006/04/04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248572610     63.07%
2. Google  45660054     11.58%
3. 3721  42636906     10.82%
4. Yahoo  38807614     9.85%
5. Sogou  8744338     2.22%
6. Zhongsou  3186982     0.81%
7. Tom  2011962     0.51%
8. iAsk  1651662     0.42%
9. China  1214178     0.31%
10. QQ  922486     0.23%
11. 163  737994     0.19%
Source favicon02:41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竞争 » 桑林志
看到我那个关于简体字繁体字的帖子又热闹起来,觉得奇怪,原来是这两条新闻的缘故:2008起联国中文文件全用简体字;繁体字应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目前的观点倾向于繁简共存,摈弃政...
Source favicon00:38 《旅行的艺术》一定要从后往前读 » 王建硕

我时常向朋友推荐《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年初一个狂风大作的冬晚,在北京饭店的大堂咖啡厅,车东曾经抱怨这本书节奏太慢,读起来吃力。我笑着说,“《旅行的艺术》一定要从后往前读的”。之后,每次送出这本书给朋友,都要叮嘱一下,“要从后往前读”。

原因是,这本书的九个章节里面,我最喜欢的部分,偏偏都在后面,而前面的章节却要在看过后面的部分,才品得出滋味。

个人认为,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九章,《习惯》。德波顿引用帕斯卡尔的话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233页),并且通过穿着粉红色荷兰色相间的睡衣,心满意足的呆在自己房间里的塞维尔-德-梅伊斯特的《卧室之旅》来提醒我们,“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244页)

其次精彩的两个章节是第七章《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和第八章《对美的拥有》。讲艺术的那章,让我开始粗浅的理解绘画的作用,正如梵高说的,“衡量每一个杰出画家的标志就是他们能否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某些部分。”(185页),并通过普罗旺斯的柏树的例子教会我在美术馆里究竟要看些什么,“就像看了梵高画的的柏树之后,我们更知道如何欣赏柏树。”

而《对美的拥有》的一章里提到,旅行时“真正珍贵的东西时所思和所见。”(215页),而不是走得多快。他建议我们通过绘画,而不是照相,刻字,或者卖纪念品,去真正拥有美景。罗斯金告诉我们,“我宁愿教我的学生绘画,从而让他们学会热爱自然,而不会教他们盯着自然,从而让他们学会如何绘画”(230页)

另外让我深为感动的一章,就是第五章《乡村和城市》了。英伦诗人华兹华斯“谴责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包括对我们所处社会地位的焦虑、对他人成就的羡慕,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欲望。”(135页),并建议“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罪恶的必要良方”(135页)。阿兰-德波顿2002年写在英国湖区的感想,让2005年的我由衷的喜欢和我院子里的桂花树呆在一起。

这个月华兹华斯的诗《水仙》会进入上海的地铁车厢,我满心欢喜,不过真正能够通过诗治愈自己在城市里的创伤的人,估计少之又少。

除了这五章以外,第四章《好奇心》和第六章《壮阔》虽然没有后面的部分那么让我有所触动,却也是我喜欢的部分。而放在最前面的三章,包括第一章《对旅行的期待》,第二章《旅行中的特定场所》,还有第三章《异国情调》,只有在回过头看的时候,才可以用德波顿建议的“缓慢的”步伐,慢慢读完,才会感觉到它的好。

所以,如果你正好有这本书,不妨用“九,八,七,五,四,六,二,一,三章”的顺序来读第一遍,估计会有更多的收获。

注:多谢Wendy推荐,王晨借给我的这本书。我翻了几页,就扔到了书架上,直到一年以后,从最后一章读起,才开始喜欢上这本书。

注二:很多人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喜欢旅游,读了一半发现这原来是以一本讲艺术的书。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介绍的是如何快乐的生活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4-03

==> 200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