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40 关系仅仅是开始 » 刻录事
很多事情上,不是你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而是你的关系决定了它的可能性。反过来,人们往往会忽略关系而把一些事情归功/归咎于个人本身。 社会网络分析严谨的揭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所组成的不同结构,和人自身的能力,一样的重要。其实,这很好理解,就像企业是一种关系的结构,国家是一种结构一样,它决定了整体的命运。 SNS的浮现,是这种认识在互联网平台上自然而然的衍生。人们希望借助网络把人际关系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 但问题是,关系以及结构,并不是目的本身。在关系中流动的,在结构中处理的,才是目的,关系和结构是这个过程中的算法。 所以呢,在经历“第一波”的SNS热潮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出现在对关系/结构的利用上。 这就是社会性计算。 其实,自从社会形成以来,社会性计算就存在,我们以及我们的现在,都是这个计算的结果。 只不过现在,它被数字化、网络化,从宏观层面中走出来,影响中观的组群、微观的个人。
Source favicon17:08 AdSense mediapartners bot adding to the Google search index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Since Google AdSense launched, there has been rumors and speculation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dSense bot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Mediapartners-Google/2.1" and unofficially as the "mediabot") including some of its information into the regular Google search index. After all,...
Source favicon13:29 红色办公 - 工作文档免费下载 » del.icio.us/chedong
常用工作文档:从面试到离职 太全了……
Source favicon11:32 OOB in the Next Two Days » Wangjianshuo's blog
I will be OOB (Out Of Blogging) in the next two days. We will be at an island near Shanghai for meeting. The sunlight today is so beautiful!...
08:00 2006/04/16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150506050     65.72%
2. Yahoo  24734614     10.80%
3. 3721  23975530     10.47%
4. Google  20609342     9.00%
5. Sogou  5382546     2.35%
6. Zhongsou  1154470     0.50%
7. China  802746     0.35%
8. iAsk  798350     0.35%
9. QQ  510946     0.22%
10. Tom  437942     0.19%
11. 163  103370     0.05%
Source favicon03:18 Ode to Destro » DreamHost Blog
Destro was the first server at dreamhost. One could say it’s the father of dreamhost. Here is my Ode to Destro. Pardon the production quality, I did this from my bed this morning. I used my own CRM method (Cyclic Record Mix) to accomplish this, no editing software needed.
Source favicon01:50 医疗服务的理念问题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很多人提到内地的看病贵,都知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药品贵的问题,我自己还记得在北京看病的经历,好像是吃坏了东西,结果回到家的时候,捧了一大堆药品,当中还有一瓶石蜡水,医生说,以防万一。结果当然,所有的药都没有碰,第一是第二天身体恢复了,第二,是自己对于医生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要我配的药太多,加上那瓶石蜡水。
 
在香港看病,从来没有试过拿这麽多的药回家,每次都是按照医生配的剂量,在小小的塑料袋里面放上够几天吃的药片,袋子上写上药名,每天分几次吃,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到地段医院看病,都是用小纸袋子放上一点点的药片,吃完,也就是一个疗程。
 
看数据,在内地,药品的销售占了一家医院的收入的一半,这就是为何医生要努力地推销药品了。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正在进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看了一篇报道,好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的是过程当中缺乏监督,一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去做,说到底,政策执行不彻底。不过我想的问题时,即使药品的最终价格是下降了,也就是说,病人最终付出的价格也可以下降,但是,还是不能够改变,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一半的这个问题。
 
于是,决定研究一下香港的医院,药品的收入占的比例,结果看了一大轮,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香港的公立医院本身就是依靠政府的巨额补贴,所以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病人拿到的药,比如十块钱可以有三天的药量,当中的差价,是政府来补贴的,公立医院要做的,是控制购入时的成本。因此目前大约有百分之一点五的药品,公立医院的做法,是医生开药方,让病人到市面上的私家药店去购买,不过这些药品,主要是保健类的,比如预防骨质疏松药等。至于私家医院,医生的收入是依靠诊金,和西方社会一样,医生不允许卖药,因此并入只需要支付成本价就可以了。
 
之所以拿香港的医疗来和内地的比较,其实就是一个医疗理念的问题,香港的公立医院的理念,就是保障低收入人士和弱势群体能够看得起病,而这样的理念,我想也是内地政府的目标。关键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香港的公立医院,是由香港医管局统一管理,属于政府公营机构,公立医院的医生其实就是公务员。正因为是公务员,所以在公立医院是不会出现收取红包的情况,因为这属于收贿行为。香港公务员的收入,虽然和私营机构比较,可能在某些行业要低一些,医生就是这样。一个公立医院的医生,入薪点过去是每个月五万元,现在是三万五,可能在内地看来,这样的工资很高,但是如果和他们在私立医院的同行比较,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要低,工作量要高很多,但是因为毕竟公立医院是铁饭碗,加上在公立医院可以吸收更多的临床经验,所以还是吸引不少的人才留了下来。因为是医管局统一管理,所以每家医院的设备,药品的采购,都有统一的监督管理,以及财政分配。
 
内地现在推出平价医院,目的是让低收入人士能够看得起病,但是我总觉得,其实内地的公立医院不就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吗?但是内地的公立医院,要做到统一管理已经不容易,因为内地的公立医院,并不是都是直属卫生部这样一个具体的部门。而大家批评医院要靠出售药品来盈利,其实正是体制的问题。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没有保证,其实也是政府有责任来解决的问题。
 
内地人口众多,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数字可能非常的庞大,但是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经验,中国过去曾经就走过计划经济下的医疗服务,而现在,在中国把医疗完全市场化的时候,西方却正在走类似计划经济的医疗服务。其实目前内地的医疗投入里面,因为体制的问题,也有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药价高昂,医疗设备的盲目投入和闲置等等。政府其实真的需要,把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建立一个跨部门的机构,来监管公立医院,分配资源,保障医生的收入。
 
政府加大投入之后,公立医院提高效率也非常重要,这一点,香港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公立医院的成本正在上升,虽然政府没有和私立医院进行比较,但是光是看数字有点点吓人,根据政府公布的平均住病房的数字,一个内科病人,住一次医院的成本是一万八千多港元,外科两万多。香港医管局正面临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和营运效率的考验。不然的话,政府的医疗投入负担,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Source favicon00:01 现代文明 » Blog on 27th Floor
看《搜》(the search)这本书,翻到181页,发现一段在Google上市之后CEO埃里克・施米特的话,说得很好,简直可以用到许多地方:

我确实知道有一些人会因为我们的决定而受到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并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我们老老实实做事,我们只是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如果你不想加入,没有关系,请将你的钱投到别的地方。有许多的方式来管理这个世界、管理你的公司或是运作你的IPO。现代文明让我非常困扰的一点是,人们习惯于认定不管做什么事,都只有一种方式是最好的。实话实说,我们管理Google的方式非常适合它。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不要参与。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愿的,我们没有强迫你来,不是吗?


中间加粗那段真是现在好多事情的症结啊。虽然这段话是针对Google IPO期间遇到的一些投资人的质疑而说的,但确实对许多事情都适用:操作电脑不止有Windows一种方式,软件不止有卖钱一条活路,提升自己网站排名没必要在人家Blog上搞些垃圾留言等等,等等。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4-15

==> 200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