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家部委的听证会,应该是环保总局的关于圆明园渗水问题,之后,有了个人所得税。地方的听证会,可能要出现的早一些,听证会的出现,大家都叫好,因为觉得可以体现民意,但是这样的听证会,第一,是不是真正能够反映出民意,第二,如果真的反映出民意,这个结果是不是会得到体现。
今天的华闻大直播,就准备做关于北京出租车涨价的听证会。关于听证会和民意的问题就是我准备在里面进行讨论的一个问题。在听证会之前,所有的民意调查都显示,大部分的受访者都反对加价,我们也看到,有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更是集体到北京发改委表达反对的意见,但是结果在这个听证会上,16人赞成,当然这里面有三个人还没有空出席,包括了二个出租车司机。于是就会联想到这个问题,为什麽之前的民意,和这次听证会反映的民意,出现了这末大的差别。
不过有听证会当然是好事情,至少引发大家的关注,而且透过讨论可以让大家想到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这次北京出租车要加价,焦点问题其实在于,到底应该是出租车经营者买单,还是消费者买单,到底是出租车经营者的盈利,是不是还有下调的空间,那末如果不能够下调,是不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也就是这个行业的垄断造成的,那末这个行业的垄断是不是应该是时候打破了。
在北京的两年,每天都要坐出租车,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出了名喜欢聊,所以也听说了一些关于出租车行业的事情。司机其实很辛苦,这一点是没有人反对的,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是也就是不到三千元的收入,所以这就是为什麽,越来越多的人要开黑车,因为不需要交份钱,即使被抓被罚,还是能够比出租车司机赚得多,更重要的,就是这辆车,即使是自己贷款买的,开了几年,就是自己的财产。
至于出租车公司,确实有老牌的国有出租车企业,利润不是那样高,因为要养大批的退休司机员工,但是那些后来的,不需要承担这些司机的养老费用,单纯用出租形式的公司,那就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所说的,利润不高,赚钱不容易的。
数字是最能够让人信服的东西,但是数字也是可以被人玩弄的东西。这次听证会上,出租车经营公司出示的数字,显示经营成本高,但是其实用不同的记账原则,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来看看,有出租车经营公司的管理层,月收入达到了二万多元,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会觉得绝对有减低成本的空间。
这并不是说,出租车经营者就不能够拿高工资,问题是要看这些公司的性质。在北京,出租车行业是特许经营,也就是垄断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租车行业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在里面。如果完全放开,让其他的经营者参与,或者用出租车司机可以直接竞投出租车车牌,用个体形式经营的方式,那末就又是另外的性质了。因为是特许经营,拿到这个经营牌照不容易,没有一定的关系,看来就分不到这口肥肉,为什麽说是肥肉,因为搞出租车经营,其实自己不需要掏太多的现金,银行贷款买车,租给司机,每个月司机交的分钱,已经足够交付银行每个月的贷款。司机的生意好不好做,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没有关系,因为每个月的份前还是要交的。
大家关注这次北京出租车加价的问题,其实我想还有一个焦点,那就是,在这个首都城市,这个问题其实也在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大家都在看,政府有没有能力,把出租车管理这个看上去的小问题搞好。
晚上的节目谈这个问题,欢迎大家提出看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请来了一个研究出租车问题的专家,看过他的很多文章,觉得非常的透彻到位,重要的是,他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