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香港媒体报道,内地的网民们列出最想痛打一顿的地产发展商,任志强名列第三。别的地产发展商因为没有打过交道,所以很难评论,但是任志强因为上过我们的华闻大直播,所以很想帮他说几句话。
这样的排名,看得出来,消费者对于目前的高房价的极端的不满,而这种不满,都发泄在发展商的身上。和任志强做访问之前,对他的言论只是透过媒体的报道,有点点惊讶,他怎麽总是说这些容易挑起民意反感的话,但是仔细读他的文章,包括和他做访问,发现这些话,其实都是有前言后语的,只不过到了媒体的手上,只剩下这些“骇人听闻”的只言片语了。于是,任志强被媒体塑造成了一个反面代表,而这样的代表,也正是民众所需要的。
不过,对于目前的房价过高的问题,难道都是地产发展商造成的吗?我想,如果全部责怪发展商,似乎也不太公平。对于一个商业公司来说,目的就是要盈利,而公司的运作,就是依靠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而规则,当然是由政府来制定的,我想只能够说,目前政府制定的这个规则存在漏洞,所以造成了发展商都在钻这样的空子,造成了这样的状况,但是,他们并没有犯法。虽然从道德上讲,企业是不是也应该富有社会责任,但是他们并不承担这样的义务。
发展豪华住宅,那是因为,政府从来没有对土地的使用,建成楼宇的大小有非常详细的规则,这也就是为何发展商都热衷于建造大房子,豪宅了。而在需求方面,政府没有规管外资热钱的流入,大量的外资炒房,也正是豪宅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对于内地的民众来说,投资的渠道不多,股市低迷,房地产成为最好的保值和投资的方式,而信息不对称,发展商单方面的售楼信息发布,造成了民众的一种心理,那就是,如果现在不买,那就来不及了,于是也造成了对住宅的大量需求。
央行宣布加息,看来是宏观调控的第一步,针对的也包括房地产,楼房贷款利息的增加,相对可以降低投资者对于楼宇的投资意欲,同时也会增加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不过问题是,如果房地产的利润,让发展商觉得可以弥补贷款的利息支出,这样的措施到底有没有作用,是不是足够,而对于普通的贷款买房的市民来说,是不是又因此增加了负担。不过通过利息,税收来抑制房价是很好的办法,比如政府可以增收房屋空置税等。
深圳的民众发起不买房的运动,是否有效,真的很难说,因为真正影响房地产市场,还是那些热钱。外资还在大量的进入方地产市场,好消息是,政府已经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另外楼价下跌,会造成财富减少效应,相信对于很多有房在手的人至少会有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