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33 然然垂钓 » 桑林志
蒙头稚子学垂纶, 背靠太阳不动身。 路人好笑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
Source favicon23:00 oh fish, please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oh fish, please

Source favicon23:00 in Bern, chess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in Bern, chess

Source favicon23:00 fishing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fishing

Source favicon23:00 Xiiii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Xiiii

Source favicon23:00 Oooo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Oooo

Source favicon22:51 SNS的两个趋向 » 刻录事
第一个趋向来自Wallop: 为了适应更多层次的社会网络,该公司声明将摆脱传统单个朋友对朋友的模式,而代之以一种独特的演算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社会互动作出响应,来自动构建和维护个人的社会性网络。[引自:微软布局社会性网络 ,官方消息] M$终于把她在Social Computing上积累多年的研究付诸产品了。 人与人之间关系确立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信息流通。在大量交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情况下,关系的挖掘和确认通过合适的算法是完全能推演出来。这要比人们之间在网络中无成本的随意“联结”更接近社会中关系的真实情况。 第二个趋向来自joga.com,一个Google和Nike合作的社区所透露的。对此,Isaac评价说: 把SNS想象成为一个基础服务,还是一个花哨的网站,定位的水平是不一样。 Orkut表面做得不怎么样,但是能够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基础服务,就已经很有深度了。[引自:若邻个人公告] 我还不十分确定joga一定是通过orkut的API来完成的。即便不是,joga与orkut之间的关联,就足以让我想象出orkut未来的“野心”。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用户数和关系数目的增长,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对所有的SNS来说,用户数、用户本身未必会使一个重点,反倒是用户之间的关系,才是价值所在。如何利用这种关系扩展服务,产生更多的增值,一定也是orkut在努力尝试的。
Source favicon20:19 万维网联盟中国办事处 » del.icio.us/chedong
del.icio.us warning: non-utf8 string! (sorry)
Source favicon17:21 怎么让一天有36个小时 » blog中文翻译
作者:Jon Bischke 原文地址:How to Have a 36 Hour Day 你经常听人说“真希望一天能多几个小时”或者类似的话吗?当然,现实中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这么说吧,人和人怎样度过这24个小时是完全不同的。到现在这样的说法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但我们的24小时和Thomas Edison与Mother Theresa曾拥有的相同,和Oprah Winfrey与Bill Gates 今天拥有的也相同。就像老歌里唱的,“It’s in the way that you use it.”。 但是,我们怎么让一天多于24小时呢? 不可能?我不同意。我们不可能有多于24小时的实际时间,但很可能有多一些实用的时间。实际上,如果做一些相关的简单事务,我认为一天可能有36小时的实用时间。废话少说,如下是我的“一天36小时规则”。 这是一个有关节约时间的列表,你可能想到过也可能没有。遵循一部分规则,你很可能每天多出几个小时来。全部遵循这些规则,你会发现手头的时间很宽裕。这是个吸引人的话题,不是吗?这里的10个方法可以彻底改变你的生活,空余出那些你原以为无法节约的时间。 『一天36小时规则1:调整睡眠』 有些人每天只睡3到5个小时就可以(真让人羡慕),但另外一些人需要多于9小时才感觉休息好了。当然一部分原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我想说的是有办法让我们每个人都减少睡眠同时又不觉得疲倦。建议如下: 每天定时起床:我是从Steve Pavlina的很棒的blog知道这个方法的。我试了一下就迷上它了。这个方法很简单,只要让你的闹钟每天早晨定时响起来就好了。闹钟响了就起床,晚上困了再睡觉,不困就别上床。Steve说这个办法每周可以节约10到15个小时,我觉得他完全正确。 让你的卧室安静幽暗:很多人在卧室活动,光线亮声音吵。应该尽量减少卧室的音量(如果你的公寓或邻居很吵,试试空气净化器或者白噪声发生器)。逐步减少或消除睡觉时卧室的光线(厚的窗帘或者深色的材料效果很好)。还要尽可能的把带来刺激的东西(比如电视)拿出卧室。 体验小睡(polyphasic sleep):小睡是一种将一天的睡眠降低到2至5小时的方法。我没有尝试过所以不知道是否可行,不过你可以再去Steve的blog看看这种不寻常的却又有潜在效果的睡眠方法。 优化睡眠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2:优化食谱』 人在消化和排泄上花费的能量要比其他多的多。以饮食形式进入人体的一切直接影响了人的精力,同时也影响必要的睡眠时间。几年前我特别胖, 每天吸收大量卡路里和蛋白质。结果呢?我需要大量的睡眠。有时候睡10到11个小时(大运动量也没效果)。 现在的我正相反,我更合理(也更正确)的吃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和油脂的混合食品。精力上的差异很明显,我比以前睡的少了。我的食谱仍需要改进,但它已经在我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里改变着我。 优化食谱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3:多线工作』 多线工作,看起来很正确。如果同时能做两件事,那一天下来就能做更多事情。但是它没有缺陷吗?一位在路上开车同时又打着电话的女士,可能不是多线工作的好例子。 不过我要说,如果做的好,多线工作是节约时间的最佳途径。边打电话边进行“不费脑”的活动是个好方法。对大多数人,洗衣服洗盘子就是一种不用思考的活动。为什么不在这同时打个电话,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呢?记住,收发邮件和看电视不是“不费脑”活动。而且,没什么事情比和一个心不在焉的家伙打电话更让人讨厌的了。 另一个多线工作的方法是把锻炼身体融入平时的活动里。要追上一个朋友,用慢跑的方法,同时也就完成了日常的运动。我读书或者坐在电脑前的时候经常伸懒腰,我有一个锻炼用的球,收邮件的时候拿出来玩玩,有点儿BT不过对我很有效。 有成千上万的办法,它们都能使你在日常事务过程中锻炼身体。这绝对是个提高效率并且保持好体型的好办法。 多线工作节约的时间 = 约2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4:使自己井然有序』 你真应该让自己变得有条理,因为它节约时间并且减轻压力。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我发现其中最好的(也是我在用的)是David Allen的Getting Things Done方法。GTD,就是一个掌握和管理需要做和需要记住的事情。它非常有效,因为它能让你从杂乱的小事中解脱出来,释放你的“精神内存”,让你有时间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提高创造力。 David Allen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很多人用Franklin-Covey、Tony Robbin的生活管理方法或者其他什么。我不知道哪个最好,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都应该采用一个这样的方法,那样的话,像“记得买牙膏”这样的事儿就不会消耗我们丁点的脑细胞。 同样,关于GTD也有成千上万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值得的。你不但会变得更积极,也会变得轻松,精力充沛,然后有一次增加了一天中的时间。 使自己井然有序节约的时间 = 约2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5:提高打字速度』 在这个电脑时代,键盘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形式。我估计一个人每天平均打字1到2小时,这是个毫无根据的猜想。打字,可能是发邮件、聊天、写备忘录、写报告等等。有些人可能多些,有些人则可能不到。所以假设人均1.5小时。 那么假设你现在每分钟输入40个单词,如果提高到60个,拿就节约了33%的打字时间。提高到80个每分钟就节约了50%。可能每天能节约半小时甚至45分钟。这样下来,一年十年(别说一辈子)能省下巨量的时间。 让人惊讶的是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上花钱买一些有用的软件,另一方面很多人还不会盲打。这让我发疯。打字越快交流就越简单明了。键盘使你和这个世界交流和分享。 我强烈建议大家花点时间(每天几分钟)来提高打字速度。我用过一个软件TypingMaster,我也很喜欢。它很容易使用,甚至可以设置为追踪你的实时打字,这样它就会把你常漏掉的字词加入特别训练里。这对于每天的打字训练来说很节约时间。 提高打字速度节约的时间 = 约0.7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6:提高阅读速度』 和打字一样,提高阅读速度同样会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人和人不同,但是平均下来我们每天都要阅读一到两个小时。无论是早报、邮件、工作学习的文章或者是畅销书,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不停的阅读。 事实是,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不够好。他们阅读速度慢,经常为了了解某些东西反复阅读。结果是要么不再读(读的太慢又无法领会内容只会让你不舒服),要么是在阅读上花了不必要的时间。 和打字一样,又多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列出一些方法: Active Reading-做不好阅读的一个原因是,当阅读时我们完全处于被动。大脑在活跃的时候更容易集中精力,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时记笔记。读书的时候做标记,划出段落、快速记笔记等等。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跟上了阅读速度(即使除了做标记的时间)。做标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以后你回过头再读的时候,可以更加快速高效。 提高阅读速度节约的时间 = 约0.7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7:使用音频学习』 我开始LearnOutLoud.com的学习过程,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坚信使用音频教材确实可以增加时间。同样,也使你对那些过去浪费掉的低效率的时间充满乐趣和充实感。 使用音频也是多线工作的好例子。我每天都听几个小时的有声书或者podcasts。我在开车、锻炼或者在家做杂事的时候听。过去的一年我疯狂的听了大量的书,包括完整版的My Life(克林顿)和The World is Flat(Thomas Friedman),这些书我永远没时间坐下来读。同样,我还通过podcast“参加”了一些会议。 感谢iPod和其他一些MP3播放器,否则用音频学习就没这么容易了。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出去跑步同时听一些podcast或者有声书。这对身体和头脑都是一个锻炼。 我坚信今后几年是用音频学习的革命。人们时间越来越少,一点点读自己需要的信息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听是个绝好办法,同样会影响你的生活。 使用音频学习 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8:善用软件』 选择正确的软件能节约大量时间。当然,不是所有软件都会节约你的时间,有些就很耗时间,比如扫雷:) 有些软件能给你每天、没月增加不少时间,下面是我发现的几个: Cloudmark Spamblocker(或者其他反垃圾软件),清理垃圾邮件很浪费时间,所以用软件清除它们是很值得的。当然也可以选择GMAIL这样的邮件系统,它本身的过滤机制很有效。 Bloglines(或者其他RSS聚合工具),blog日益成为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通过聚合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你订阅的信息。Bloglines甚至支持手机版本,很方便吧。 善用软件 节约的时间 = 约0.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9:看电视的时间减半』 有研究表明人均看电视时间是每天四小时。每天忙忙碌碌,居然花多于四个小时看电视? 我不否定所有电视节目,肯定有些节目能让人娱乐一下休息一下,但我不能理解一个人可以花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只是为了大多数时候没意义的事情。一年半前我取消了有线电视服务。注意一下自己在看什么节目,还有为什么看?如果你一天看四个小时,那减半就节约了两小时。重复一下,我认为有好节目而没有那么多好节目。 看电视的时间减半 节约的时间 [...]
Source favicon11:21 过激反应 » Blog on 27th Floor
昨天上午,朋友在Gtalk上说Bloglines不能访问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又一个完蛋了,还说了“出国才是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等话。事实表明,这是又一次过激反应,Bloglines是自己出问题了。同样地,Technorati也能访问了,原因倒是不明,但也不好再确定地说什么了。

据说MIT主页上的Spotlight上了一张木刻版画,因此引起许多事,最后搞到当事的教授收到许多威胁性质的邮件,电话似乎也被公布,也实在是过激反应了。那些画如果单独出现,或者甚至只看几段文字、而没有全面了解整个课程的话,它无疑会传递一些不好的意思;但如果多读一些文字,多了解一些背景的话,是不应该对作者有什么过激的举动的。

医学上讲过敏似乎是因为某种问题而使身体产生了过多的抗体,因而引起不适直至生命危险。虽然花粉过敏者可以远离花粉源,但调整一下过敏的体质似乎是比较根本的做法。而思想上的调整似乎应该比体质调整来得容易。刚进城时我很自卑,也就很敏感,虽然不记得因此闹不愉快,但自己心里总是有感觉,并且导致一些奇怪的行为方式。后来自己也增长了一些见识,心态也转变了一些,就是某些地方不如别人也不意味着就不能同他们正常交流,结果就是反应好得多了。

我想现在我们对日人美人是有自卑心理的,再混合历史因素,发生过激反应是可以预计的。也有可能这同教育、同各人的识见、同各人的处事方式都有关系,这太复杂,很难说得清了。

回到Bloglines的问题上,我对这些服务也一样有自卑心理,如果它们不好使,我首先怀疑的是我的网络,因为我用的网络实在是太弱了,整体结构就有问题,管理上更是漏洞百出,它的弱是实践检验过一次次验证过的。但我想今后还是应该首先从心理上调整一下,平等地同Bloglines等服务对话,如果它出问题,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该50%怀疑是它出问题,50%怀疑网络出问题。
08:00 2006/04/29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193390338     60.77%
2. Sogou  36222166     11.38%
3. Google  30973546     9.73%
4. Yahoo  27212862     8.55%
5. 3721  26792530     8.42%
6. iAsk  1467494     0.46%
7. QQ  716986     0.23%
8. Zhongsou  648270     0.20%
9. Tom  553826     0.17%
10. China  176374     0.06%
11. 163  94794     0.03%
Source favicon07:38 The 33rd Annual Daytime Emmy Awards » The Ask.com Blog
The 33rd Annual Daytime Emmy Awards are happening tonight, and will boast a historic first.This is the first year that an award will be presented for original entertainment programming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non-traditional viewing platforms, including computers, mobile phones, iPods,...
Source favicon05:43 Google suggest now for news » Googling Google
The same feature used for "Google Suggest" has now been enabled for Google News.  Now it will suggest search terms by cross referencing what you are typing with what's in the news -- all in real time.This is a pretty cool feature -- but it's a pain in the butt to get to.  In an [...]
Source favicon05:16 News + Suggest join forces » Official Google Blog




I've always been a big fan of both Google News and Google Suggest. So in my 20% time, I've worked on a way to bring them together, and I'm now happy to report the launch of Google Suggest on Google News, which provides you with search suggestions specific to news in your country, in real time, while you type. If you're already a Suggest user, you'll see this right away, but it's not on by default. Although Suggest + News is currently English-only, the suggestions will reflect the English-language regional edition you're viewing.



I find that this helps me save time while doing frequent searches (e.g. [google]. And seeing the Suggest list gives me a sense of the most common news queries. Enjoy!
Source favicon03:03 Ping Away, Bloggers » Bloglines | News

Here ye, here ye... Bloggers & publishers, Bloglines can now accept pings directly from you in two ways. Read more at http://www.bloglines.com/services/api. If you already ping Ping-O-Matic, or if your blog is hosted with LiveJournal, TypePad or MovableType, no need to lift a finger. We've already got you covered.

Bloglines readers, you too will benefit. Blog posts from publishers who choose to ping us will show up within minutes, sometimes seconds, of being posted.

- Your Bloglines Team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4-28

==> 200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