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用户行为分析的宝藏
地点:博客吧
主持:卢亮
今晚主要是讨论,不进行主讲。时间仍然是晚上7:30开始
摘要:
本月,google推出了google trends,一个用来显示搜索关键词随时间变化走势的小应用。有迹象表明,搜索引擎,逐渐成为一个用户行为分析的有效工具。大量的用户输入关键进行搜索,随着用户系统的建立,cookie的植入,用户在搜索引擎上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日后用以分析的数据来源。
百度很早就推出了搜索风向标,可惜只是昨天的搜索量的排序,而每天的搜索量的历史积累就刚好成为了google的google trends。针对搜索引擎的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量用户搜索关键词的分析
2。独立用户的行为分析
3。多维联合分布的分析
在出多少钱?里,记录了百度和Google营收增长的不同来源。那为什么Google的广告客户会不断多出钱?
1. 用户体验
前几天,看到两篇关于用户体验的帖子(用户体验 .vs. 浏览量?,用户体验并不是灵丹妙药)。今天,Keso说:关心用户体验就是关心商业。或者是否可以这么说,用户体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搜索引擎来说,严格区分搜索结果和搜索广告,更像是打着用户体验的旗帜,起着提高广告有效性的作用,底下还是赚更多广告费的实事。雅虎中国已开闸,就“推广”和正常结果做了区分,虽然背景色差异还不大,但向前(钱)的步伐还不小。
进一步。Yahoo等其他引擎,也区分了搜索结果和广告,怎么还比Google少赚了30%呢?
2. 竞价系统
Yahoo和百度竞价方式类似,谁为点击出的钱多,谁的广告就排前面。Google的竞价规则要复杂些,广告排序主要取决于PPC的单价与CTR(点击率)的乘积。假设:X广告主每次点击出价2元,CTR为1%,Y广告主每次点击出价1元,CTR为4%;那么在Yahoo和百度中,X广告将排在前面(2元 > 1元),但在Google中Y广告将排在前面(1元×4% > 2元×1%)。
在同样的搜索次数下,Y广告因CTR高,交易量大(被点击次数多),实际出的钱会更多,搜索引擎赚的也更多。
而且,Google还会继续为广告主省钱。Y广告主的实际结算价格,会继续降低到仅维持其排名所需要最低价格,按照上面的假设,Y广告的点击价格只需要0.51元,就可以维持排在X广告之前(0.51元×4% > 2元×1%)。
如果X和Y的广告费、转化率相同,那么Y广告转化为订单的数量,接近X广告的4倍,投资回报率是X广告的近4倍。
可见,单价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CTR(交易量)。那么,站在广告主的立场上:出多少钱不是问题,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乐得年年增仓。所以,Yahoo也忍不住要步Google后尘了。
用户,客户,搜索引擎,三赢。
3. 品牌
如果搜索引擎都这么做了,最后的胜负可能就在于品牌和忠诚度。
(ps:这个赚钱系列,从4月中打算写,被拖到现在,虎头蛇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