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2:38 Google (service name here) isn't that popular » Googling Google
I have said in the past that Google does a poor job of cross-marketing their services.  There are so many of them that it's hard for anybody to keep up, let alone the people who actually matter -- Mom and Dad.  Does anyone remember Google Catalogs? yep it's still there.New statistics from hitwise suggest that [...]
Source favicon22:20 GDM, utf-8, fcitx » Blog on 27th Floor
也不知什么时候变的,GDM缺省不读.xsession了。要想让它再读这个设置,必须编辑目录下的 .dmrc 文件:

[Desktop]
Session=xfce4
Language=zh_CN.GBK

内容就这么3行,指定了Session是Xfce4,语言是GBK,这里一设定,它就不读xsession了,想再设定locale什么的只好去/etc/X11/Xsession.d目录下了。真是麻烦。

必须把dmrc文件中的session=xfce4改为custom,它才会再读.xsession。而此时session将只会延续到这个.xsession运行结束,然后就会结束,退回到gdm界面,同时会出那种“这个过程只有10秒”那个错误。此时又需要在.xsession里的最后,加上exec startxfce4这个启动x窗口管理器的命令,才能让它不退出。

一个DM,居然要管这么多事,真是不学好。

为了把X换成UTF-8,居然学了这么多。现在的问题,是fcitx显示不正常,呼出正常,不能输入,按fcitx网页上的说明,只要设定LC_TYPE=zh_CN(实际上GB2312吧)就可以了,其他的LANG可以随便,设成英文都行,我按这个设了,还是不行。
Source favicon22:08 Turning the map Green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is a "Green" company -- they ca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now are they getting ready to create their own Green Map?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the Green Map System is a locally adaptable, globally shared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mapmaking -- sounds like something Google would do doesn't it?Green maps are designed to [...]
Source favicon22:01 Getting U.S. Visa in China » Wangjianshuo's blog
This is part of a series article: From Shanghai to US - A Handbook. These articles are to help my friends (obviously in Shanghai) to plan their first time visit to U.S. To be concise, I only outline information that I think helpful for this group of people. So don't be surprised if it left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utside the scope. The most critical, and troublesome step to go to the States is the Visa application and interview process. Let...
Source favicon18:47 einstein at home [Flickr] » 桑林志

Yan Feng posted a photo:

einstein at home

Einstein@home screensaver

Source favicon17:59 软件构建的核心就是管理复杂度 » Xerdoc Together
啊,也不知道多少天了,终于啃完了大部头Code Complete。经典就是经典,确实受益匪浅。   总结一下,其实让我记忆深刻的主要是两点:   首先,软件构建的核心就是管理复杂度。虽然书中有不少的篇幅来讨论变量、语句等等这些编程的基本要素,还包括代码改善和调整的策略和方法,可谓不无巨细。不过深入理解一下,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上面这句话展开的,也就是软件构建的核心就是管理复杂度。而这一目标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脑智力同软件项目复杂程度之间的矛盾。书中常常会提到几个数字,差不多在6、7左右变化,因为这是人脑智力管理的极限,多了,就管不过来了,呵呵。所以,书中会有一些结论性的建议。比如构建可工作的类,内部成员应该控制在7(+-)2,也就是5个或者9个左右,如果都是Native Type的话,9个成员变量能管的过来,如果都是对象成员的话,5个也能保证你的头脑始终清晰。还有,比如程序中的嵌套结构,类似于If,循环啊什么的,要保持嵌套层次不能多于6层,而据实际调查,一般3层以上的嵌套就会使程序员非常的困惑和抓狂了;还有比如子程序的参数个数尽量保持在7个以下,要不然也记不住,别说7个了,没有现代IDE的帮助,我连4个以上的参数我都记不住,呵呵。   我想满足这些指标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这些东西也给出了对于代码进行改善时候可以依据的标准。不过想要管理这种复杂度,从作者的书中总结一下,具体可能是以下几点:第一,分割,既然大脑管不过来,那就把系统进行分割,也就是从设计角度上抽象出若干部分,每次让大脑focus在一个部分上,这点我是有深刻体会,虽然我现在完全自己做的东西超不过15000行,不过也不能妄想自己把所有的部分都记住,如果抽象的不好的话,我就特别头疼,每天在代码中翻来翻去的,效率非常低;第二,清晰理解,其实这点跟上面一点是差不多的,只有清晰理解了抽象的含义,才能做好每个封装每个接口,这样在关注别的抽象部分的时候,其他部分需要记住和管理的更清晰也更简洁,因为不需要关注其他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只要按照接口和抽象来做就好了;第三,清晰表达,在程序中应该清晰表达逻辑和抽象含义,也就是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唉,这点太重要了,书上也围绕着这个不断的论述,上面提到那些事无巨细的部分反复的说着这一点,甚至连命名都有专门的一章来讨论。   第二点我觉得记忆深刻的就是:以程序员为本。可惜国内的我见过的企业做不到这些。其实以程序员为本不是说一个公司的文化,也不是说单纯就是项目管理人员的事情,其实,最底层的程序员也应当遵从这一条。代码首先是为了人而写的,不是为了机器。机器只会对机器码感兴趣,高级语言自然是留给人来看的。所以说,即便是最底层的程序员也应当奉行这一条,合作中更讲究这个。呵呵,话题又回到了上面提过的可读性的问题。当然,以程序员为本也可以延伸到企业文化或者项目组文化,毕竟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员追求的技术满足程度外行可能无法理解,不过理解起来也很容易,就像画家对于自己的油画,建筑师对于自己的建筑那种感觉。   “Programming is neither fully an art nor fully a science. As it’s typically practiced, it’s a “craft” that’s somewhere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At its best, it’s a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at arises from the synergistic fusion of art and science.”现在我的理解,恰恰是这种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带给程序员无比的满足感。 © Winters [...]
Source favicon17:49 搜房新动向:收购港企顺昌成大股东 » 妮妮
转:莫天全否认搜房网转道香港IPO 收购港企顺昌成大股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6.05.18 【作者:林明】   收购港企顺昌成大股东   内地房产门户网站搜房网创始人莫天全持有的Upsky公司昨日与香港上市公司顺昌集团(下称“顺昌”)联合发布公告称,Upsky向香港建联集团收购其持有顺昌26.7%的股权,斥资金额达960万港元。   收购后的莫天全已经成为顺昌的第一大股东,对正处在上市敏感期的搜房网而言,此次收购是否意味着搜房上市路径从纳斯达克转向香港?对此,莫天全对《第一财经日报》坚决否认。搜房网与顺昌无关   “收购主体Upsky完全是我自己的公司,顺昌以后也不会与搜房有任何交集。”莫天全昨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否认了外界搜房买壳上市的猜测。   据了解,莫天全持有的 Upsky Enterprises Limited 是莫与其妻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由华富嘉洛证券代为向顺昌股东提出有条件收购建议,先期收购达3200万股,收购价为每股0.3元,价格较前收市价0.37元折让18.9%,属技术性收购。   莫天全告诉记者,收购顺昌是全盘收购,未来还要发起收购其他股东和市场流通股股份。从今年初准备收购到4月签订协议的短短数月内,顺昌股票从0.28元左右升至昨日最高的0.45元,涨幅超过50%。未来根据市场走势全盘收购,可能要数千万甚至上亿港元。   此前顺昌为一家主要提供楼宇、水电空调相关维修服务的香港公司,连年经营亏损使其具备了明显的“壳”特征。莫天全表示,短期内顺昌仍维持现有格局,不过他同时暗示,未来不排除将公司业务转向房地产综合服务,主要与内地对接,但不会跟搜房网冲突。向左还是向右?   另一方面,对正准备冲刺纳斯达克的搜房网而言,莫天全似乎正处于上市和被收购的两难选择中。   “我们还是要争取纳斯达克上市,如果不能成功,也会履行原先约定的协议由Trader收购剩余股份,一切将在今年年底前揭晓。”   去年7月,国际传媒巨头Trader以人民币2亿元购得搜房网15%股权,按照约定,如果未来18个月内搜房未能上市,Trader将以同样的价格收购搜房股东手里剩余的股份。这表示,明年初搜房还未能上市,将面临铁定被收购的局面,情势将在今年下半年明朗。   一年来,搜房网成为目前内地最大的专业房地产门户网站,相比规模,盈利和业务模式则是公司能否获得华尔街认可的另外两大存疑因素。   证券分析师顾永光认为,收购了顺昌后,莫天全已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无法上市,还可以从搜房脱身出来,继续以其在内地房地产服务领域的优势,重新自立门户;而另一位市场人士则持相反的观点,对自己苦心创立的搜房品牌,莫天全未必舍得拱手让人,未来不排除将搜房按资产打包或分拆注入香港上市的可能。...
Source favicon11:25 Read your Reader from anywhere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just launched a mobile-friendly version of Google Reader.  If you already have Google Reader on your personalized homepge,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 it will be automatically installed on your mobile Personalized Homepage.  When using this new feature, clicking through on links in your reading list will reformat the target page to [...]
Source favicon10:43 拇指原则 » Blog on 27th Floor
Google最著名的Blogger,Matt Cutts总结的一些有关软件邮件开发等等的原则,很有趣,但谁能告诉我“Rules of thumb”是什么意思呢?

软件

让用户输入时,要求越宽越好。比如应该想到用户可能会在输入的前或后面加上空格;或者如果想要域名,也应该允许用户输入一个URL,然后从中提取域名。

输出带有日期的文件时,应该用YYYY-MM-DD,而不是其他时间,这样排列文件名时,就能按时间排了。(有点怪)
如果要报告Bug,应该给尽可能多的消息,让别人能重现错误。

如果有了Bug,应该先补好。然后问自己“怎么才能再不出这个Bug?”也许需要加点监控,也许要加强UI,也许代码里要多做检测。不要只是补好它。(好同志啊)

电子邮件

如果发邮件给多个人,不要用代词。“他稍后应能处理这个问题”对你很明白,但对别人来说,他、这个、稍后都很不明确。

如果想让人看一个小于10万行的文件,就放到一个网站上,然后发个URL给别人,这样他就能看到原始文件,或者直接在浏览器中查看。(最讨厌的是Word和PPT附件,幸亏Gmail可以直接查看)

如果发信给许多人要求做某事,不会有人回应;最好还是请某个人做某事。

如果在邮件中加了个链接,最好在发出前点一下看是否完好。(他没考虑到防火墙)

当你写下“此信也CC给某某”时,赶快加上CC的地址,否则别人看到这句话却发现没有CC就会觉得你很傻。(更傻的是说了见附件却没有加附件)

尽量让链接短点,这样就不会被邮件程序给折行或者砍掉了。(TinyURL很不错,Firefox能处理多行的URL也很不错)

杂项

在网上保守秘密是件困难的事。如果你正在做某种极牛B的没人见过的东西,去掉所有的参考项;你放出来的PowerPoint也要清理一下;处理子域名及URL的方法也要变一下;要记住的是,如果某个URL本意是要保持私秘,但如果所有人都可访问的话,总有人会偶然碰到它的;用.htaccess加个密码保护比较好。读者们会挖掘你的代码,监视你的robots.txt,研究你买了哪个域名,包括通过其他公司购买的。(这段强烈建议读原文,上面的链接很有趣)

当你做一些烂事的时候,比如清理猫屎的时候,最好闭上嘴巴。(有人说应该闭上鼻子,这样就不会闻到臭味了;当然了这位大侠不是在讨论猫屎问题了)

如果你要求100个人去做某事,只有25人会做,如果你用死亡或开除来威胁人家,会有60个人做。(这对那25个人很不公平啊)

如果你正在讨论某个你想要的东西,并且你又已经得到了批准,最好不要再说,还是走开的好。(世事难预料
Source favicon09:09 Never browse outdated posts again » Official Google Blog




Today we launched a new feature on Google Blog Search that lets you narrow your search by date. Using this feature, you can track blog posts on your favorite topics according to when those items were posted. We've also incorporated some improvements in search quality that should make your blog-search experience even better.



Ever since Google Blog Search launched, we've noticed that the universe of blogs has truly exploded--our index is doubling every six months. Perhaps even more striking, though, is that there's no one region in the world that leads the growth of blogs. Self-publishing clearly has global appeal, and blogging makes it easy for everyone on the web to share their voices and connect. True, there continues to be blog spam (and we continue to fight it), but our blog search reveals the great range and quality of ideas and writing out there.



Take it for a spin and let us know what you think.
Source favicon09:00 Google's "20 percent time" in action » Official Google Blog


I love what I do (I work for Google's Partner Solutions Organization, writing internal programs and tools to help better manage our partner relationships--check out our job listings), but Google's "20 percent time" recently came in handy. The 20 percent time is a well-known part of our
philosophy
here, allowing engineers to spend one day a week working on projects that aren't necessarily in our job descriptions. You can use the time to develop something new, or, if you see something that's broken, you can use the time to fix it. And this is how I recently worked up a new feature for Google Reader.

I really like the keyboard shortcuts in Gmail, and they work in Reader too. But when using Reader, I found myself wanting to skip whole sections of stories, and I was wearing out my "N" key (which moves the browser down one item). There are buttons on the screen to scroll up and down a whole page at a time, but I thought 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a keyboard shortcut too. I could have hacked something together with Greasemonkey or a Firefox extension, but that would've only helped me and the three other people who read my blog.

So I fired off an email to the Reader team, hoping that they'd be able to add a keyboard shortcut. The team got back to me right away, and they told me how easy it would be to add the shortcut myself. They were right--it was easy, because the internal documentation was good and the code was really easy to work with. Once my change had been reviewed, it went live.

And I have to admit--every time I use the new shortcut ("shift" and "N"), I get a little thrill at how easily I was able to get my idea implemented.
Hope you enjoy it too.
08:00 2006/05/19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249387330     59.32%
2. Google  47040790     11.19%
3. Yahoo  41492010     9.87%
4. 3721  34836926     8.29%
5. Sogou  25759122     6.13%
6. QQ  15600742     3.71%
7. iAsk  1999098     0.48%
8. 163  1715982     0.41%
9. China  999778     0.24%
10. Zhongsou  858166     0.20%
11. Tom  750858     0.18%
Source favicon06:27 The Truth About Overselling! » DreamHost Blog
Whee-oo, judging by the popularity of that last post, it’d probably be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our blog traffic to keep this “exposé” bandwagon rolling! (You see, our business plan from the start has been to build up a successful hosting company as an audience for our eventual blog, which we then sell to Rupert [...]
Source favicon05:50 非读书人的读书timeline » 变态家族
看到了有人在二十几层的高层建筑上夫唱 妇随 的回忆读书timeline, 觉得特别的有意思。 因为一般人读书都是喜欢什么看什么, 也不会做个读书的总结, 自己也是从来没有回想过曾经看过的书。 不过据说一个人看的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人, 也就是从书可见人。 看了很多书都不记得了, 但是据夫说, 不记得不要紧, 记得的才是重要的。所以决定给自己做个备忘录。

0-3岁:
这个时候的兴趣似乎还在喝人奶这类事情上面, 对书没有丝毫的兴趣, 根本就不知道书是什么东西。

3-7岁:
上学前的这段时间, 我爷爷给我讲三国演义的故事, 觉得特别好玩。 爷爷看的是几本很厚的大书, 还是古文, 我根本看不懂。 结果我妈就给我买了一套三国演义的连环画, 一共有六十多本。 于是开始了看连环画, 这套书起码也看了五遍以上吧。 后来就看水浒的连环画, 还有西游记, 只要是有打斗场面的都觉得特别爽, 而且还要躲在被窝里面看。 结果小时候出去玩得时间都少了很多, 估计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有失语症嫌疑的原因。 这个看书是出于自愿的, 但是我妈还逼我背唐诗。 当时背了好多的唐诗阿, 我妈看到家里来了客人, 还很得意地叫我背。 但是我一直都不清楚, 背这种东西有什么意义。 很多诗的意思都不懂, 但是后来还记得一些, 回想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个比较没有意思, 我以后一定不让小btsb背唐诗, 我要让他背我的文章!

6-11岁(小学):
这个时候开始显示出阅读上瘾症的征兆, 连环画看完以后开始找各种有字的东西看, 连我家里的各种说明书也看, 还看得津津有味。 对现在的影响是比较喜欢看各种说明性的文档…… 小时候看暴力书的后果也显现出来,  小学不但失语, 而且还暴力, 总是幻想自己是孙悟空(当时觉得斗战胜佛这个名字特别酷), 和同学打架。 开始觉得连环画没有意思, 开始看白话版的暴力书, 把三国演义, 水浒, 西游记又重温了数遍。 曾试图看过红楼梦, 看了十几页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 至今没有看过。 对于这种男女关系复杂的书特别过敏, 根本看不下去。

当时订了两本书, 一个是“儿童文学”, 一个是“故事会”。 每次来了总是先看故事会的前面的笑话。 但是后来故事会都扔了, 儿童文学一直都留着, 在我家的柜子里摆着很多。  很喜欢郑渊洁, 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全套的“十二生肖”,还有很多“童话大王”,不过最喜欢的还是“舒克和贝塔”, 因为我就总是幻想我能坐在我的玩具飞机和坦克里面周游世界, 并且还打仗。 后果是现在写字都喜欢把一句话写得很长不用标点隔开, 想想看都是郑渊洁影响的。 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一个民间故事集, 不记得名字了, 每个前面还有智力题, 这种类型的书比较喜欢。 “人类五千年”, 从古代讲到现代, 也是给小孩看的那种, 但是还挺厚的两本。 一套名字好像是xx爱科学的书, 里面讲恐龙, 植物, 海洋这样的东西。 一套讲火箭的书, 各种好看的图, 从鞭炮讲到阿波罗号, 讲到未来的核动力飞船。

还有好多好玩的书, 比如洋葱头历险记, xxx周游世界(都不是人, 有好几个版本), 八十天环游地球, 非洲民间传说, 亚洲民间传说, 美洲民间传说, 七仙女……不过好多都忘了, 只记得个名字。 喜欢各种历险记, 特别是老鼠, 洋葱的这种。

12-18岁(中学):
中学成功的治疗了失语症, 第一次考试对我的中学阅读竟然有巨大的影响。 当时的班主任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学习, 班上每个人出钱搞了一个小基金, 考试的前几名就可以得到用这个基金买来的奖品。 (其实就是把多数人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上) 第一次考试好像考得不错, 结果得了一个大奖, 一套很厚的俄罗斯文学。 气死我了, 和各种历险都没有关系, 而且主角还都是人, 没有洋葱! 记得有“初恋”, “上尉的女儿”, "当代英雄", "猎人笔记"等等, 好像都是苏联之前的作品。 拿回家很久没有看, 后来实在没有书了, 开始看, 觉得挺有意思, 于是开始星期六星期天整天的在家里看这套书。 觉得唯一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主角的名字太长, 而且一个人有至少五六种昵称, 而且有的相差还特别远, 导致基本每本俄罗斯小说开始都有一个人物介绍, 中间就要介绍每个人的昵称, 以免有人看不懂。 当然喜欢看打仗的书的习性还是没有变, 看了“静静的顿河”,(觉得格里高利太酷了!哥萨克太酷了!) , "青年近卫军", 还有“教育诗”。 后来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 看了“罪与罚”, “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 ”, 还有一个他的中短篇的合集。 试图看“卡拉马佐夫兄弟”, 因为据说心理描写特别牛比, 结果看了几次都被里面大段的关于宗教的说教打败了。 “彼得大帝”看过两个版本, 都不记得是谁写的, 只记得其名字变态的长。 车尔尼雪夫斯基, 这个名字好听, 看了他的“怎么办 ”

看了好多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书,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卓姬和舒拉的故事”, “无脚飞行员”……虽然有些假, 但是看完还是热血沸腾, 想要去打仗。 还有数本苏联将军的战争回忆录, 顺带着还看了巴顿, 蒙哥马利这些人的回忆录。 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书, 因为我姥爷总是和我说他那个时候在朝鲜打仗的事情。

非小说的还有我妈在党校上课时候的经济学的书, 都是在家没有书可看像小时候看各种说明书一样看的。 但是看完觉得挺有意思, 觉得凯恩斯很牛比。 又找了关于大萧条时候的书看。 回想到这个时候发现没有打仗情节的书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 只记得一个基督山伯爵, 因为在别人的帖子里面看到了这本书。

还有一个兴趣点是各种科幻小说, 当时买了凡尔纳, 威尔士, 阿西莫夫的好多合集看。 后来又买了一本特别厚的叫“二十世纪科学幻想小说集” 的书看。 一直到现在还喜欢看各种科幻小说, 但是以前看的都是外国人的, 现在看了王晋康的, 刘慈欣的, 觉得也很不错。

17-21(大学本科)
印象最深的都是在厕所里面看的几本书, 本科的时候一个宿舍有一个厕所, 同学看完书就把书放在马桶旁边, 于是后来人就接着看。 在厕所里看了“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寻秦记”, 还有各种金庸的小说。 我以前真是没有看过什么武侠, 都是在大学本科的厕所里面的马桶上看的。 养成了现在每次大便都要四十分钟左右的习惯……

放假回家以后还去家旁边的图书馆看书, 继续是俄罗斯文学, 看了“战争与和平”, “将军和他的部队”,还有波兰人的“十字军骑士”。 喜欢打仗的习惯还是没有变, 继续看了美国人和俄国人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 发现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国家的军队才是救世主。 还看了德国人写的, 最喜欢的还是德国人的, 名字全忘了。 还看了日本人的很多战争回忆录, 知道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 八路军是抗日主力的话不像是真的。

后来在北京参加了一个 模拟联合国的活动, 就是好多学校扮演不同的国家模拟在联合国开会, 全国的学校都来到一个叫西苑宾馆还是中苑宾馆的地方。 于是又看了好多国际关系的书, 最后都忘了, 只记得所有的书里面都讲国际关系就是从林关系。 活动结束以后就没有看了, 只记得活动的时候还遇到了香港的一个队扮演意大利, 有很多学校, 其中还有一个叫浸礼教会大学的学校的学生挺有意思的, 但是我们说话竟然都要用英文, 因为他们不会说普通话, 我们也不懂粤语…… 于是对语言的发展比较有兴趣, 又看了好多语言发展的书。

22-25(后大学时代,研究生院)
这个时代刚开始一年, 看过的书都在桌上摆着呢。 有大萧条的孩子, 这是上次katrina台风以后看的。 到了日本觉得日本人都是汉字写字, 看日本书问题也不大, 于是看了德川家康的传记, 一个日本人写的“日本是什么”, 还有日本人的“一亿人的昭和史”讲日本人在台湾的经历, 还有十九世纪的冒险家, 是讲日本最早去台湾的那帮人。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在便利店买的, 是叫了解日本的A级战犯。

看来我看了这么多暴力书, 还没有被犯事被抓, 还是挺幸运的。 总体的趋势是越长大看书越少。 当然, 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书, 我就不列了。  我在想, 如果老白这样的读书人写这种东西, 估计键盘的寿命是要大减的吧。:)
Source favicon00:25 It is Pouring! Pouring! » Wangjianshuo's blog
May 18, 2006 - it is pouring outside. There is no way to call a taxi on road, to be exact, there are almost no cars on the street. Typhoon will hit Shanghai tonight. Whenever typhoon comes, I keep my finger across and hope my trees in garden will be fine... Low Tech World Tonight, I chatted with Yatao. He said: "Before 1995, I don't have telephone, don't have email, and don't have mobile. How hard it was to visit...
Source favicon00:25 It is Pouring! Pouring! » 王建硕

May 18, 2006 - it is pouring outside. There is no way to call a taxi on road, to be exact, there are almost no cars on the street. Typhoon will hit Shanghai tonight. Whenever typhoon comes, I keep my finger across and hope my trees in garden will be fine...

Low Tech World

Tonight, I chatted with Yatao. He said: "Before 1995, I don't have telephone, don't have email, and don't have mobile. How hard it was to visit a friend in another city! I even cannot imagine how we meet at train station."

I have exactly the same feeling. If there were no email in my life, no website, no telephone, no mobile, and not anything that is powered by electronic, what our lives would look like?

How hard it will be?

The other question is, will we be happier at that time? Maybe.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5-18

==> 200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