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人和行李一起,都抵达了乌干达,最后一站,心终于放了下来。从南非到乌干达,从昨天晚上七点开始飞,终于在今天中午之前到达。不过我们不算太惨,遇到几个从安哥拉到乌干达帮忙的中资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飞了一天半的时间,而其实,安哥拉和乌干达如果直飞,只需要二个小时。
现在坐在酒店的大堂等代表团的抵达,不过说实话,坐在大堂的感觉不太好受,因为当地中国使馆的一些负责安全的人员,看着我们,就好像看着敌人一样,一个当地的安全人员,不知道为何,特地把我们的资料从酒店的电脑里面打印出来,假装笑眯眯的问我们,从哪里来。不过因为之前无意间听到当地使馆的一个工作人员大大声地打电话,指责手下为何让几个香港人住了进来,所以预期到自己会受到盘问,出示了同样也是当地使馆给我们发的采访证,也就没有了问题。不过脑子里面有个疑问,如果整个酒店被代表团都包了,那我们无话可说,但是这家美资酒店里面,充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看上去像中国人的日本人,为何他们住在这里就没有问题,中国人反而不行。
其实这些年跟随领导人外访,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问题从来不在酒店,因为酒店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只要有钱,定得早,谁都可以住,除非全部包下来,不然使馆很难要求对方对客人采取任何措施,不过对方政府的安保人员,则往往被我们的人要求来对付我们,看来对我们这些非官方的记者,还是缺乏信任。好几次,我们订好了酒店,结果被赶了出去,反映过这样的问题,这两年很大的改善,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又发生了。香港记者信不过,总是添烦添乱,看来我们的形象在某些人士的心目中难以改观。
到了乌干达,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因为到处都是兴建中的楼房,修整中的道路,马路上充满了电单车,自行车还有二手汽车,进入首都市区的事后塞车厉害,整个首都给我的印象,好像广东地区的那些工业区小镇,除了人是黑的,穿的衣服都很相似。
也许所有的国家的发展过程和模式都有相似的地方。在飞机上,看到一个搭乘商务舱的当地人,穿着名牌西装,却留着袖口的商标,好像是在二十年前,中国也流行过这样的穿法。经过市中心一个公共厕所,有一个坐在门口,人们给点钱,就可以拿点点卫生纸进去如厕,让我想起在上海读书的时候,上公共厕所需要给一毛钱的入场费。走进五星级酒店,和外面的嘈杂相比,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特点,里面和外面,总有着很多的距离。
这里的天空没有前几个我们去的非洲国家那样的清澈,灰蒙蒙的,其实想想也是,车子排放的废气,怎末可能再让大家看到晴朗的蓝天。只有在刚果那种明显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天空还是蓝蓝的。只是,对于当地的民众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自己的收入,而不是蓝天。
发展要付出代价,在非洲,我想这和中国一样。我们在非洲大陆,赞叹原始景观的美丽的时候,其实有没有想一想,住在这里的人,这些景观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希望有现代化的住所,有电话,可以上网,一切城市化的东西,这点在中国的农村,偏远地区也是一样,城市人看到的是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而那里的民众,迫切需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生活更好一些。
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很多时候,民众会采取短视一点点的做法。为何矿难不断,却屡禁不止,那是因为,不少在井下工作的人们觉得,和生命比起来,由此赚到的金钱,可以改变家人的生活,甚至命运。
民众可以做的,是利用眼前的机会来改善生活,要求还在为生活烦恼的人来考虑其他的问题,比如环保,甚至是工业安全问题,是不切实际,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如何解决生存和发展,发展和环境,这些都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如何看到民众的需求的同时,自己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这次在非洲,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升,也能够确保国家社会的发展。看看南非,其实有着很好的基础,还有丰富的资源,以及之前遗留下的执政经验,但是现在,政府却面临考验,治安不佳,影响投资环境,劳动人口缺乏职业精神和技能,同样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在不少中国人的眼中,非洲是贫穷的,但是其实在中国也有不少的地方,贫穷的程度和非洲的一些地区是差不多的。我只能够说,在非洲大陆,可以看到分别和中国的发达和落后城市相似的情况,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