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2:23 Yahoo Local全面支持Microformats » 刻录事
来自Yahoo Local / Map 官方Blog的消息,“Yahoo! Local 在商务目录、搜索结果、活动、评论等地方全面支持 hCalendar, hCard, and hReview这些微格式。” 这是自Technorati针对微格式推出pingnorati之后,microformat推广方面的又一个好消息。 事实上,Yahoo之前已经有产品支持微格式了,如果你在Firefox上安装有察看微格式的插件的话,当你在浏览Flickr用户的Profile的时候,会有明显的hCard的提示。除了Flickr之外,upcoming.org和yahoo tech分别支持hCalendar和hReview。 早前,Microsoft也宣布支持微格式。他们21日也在Supernova会议的去中心化workshop中演示了Live Clipboard + RSS Simple Sharing Extensions (RSS+SSE) + microformats 结合的一项技术,在web和桌面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关于微格式的好处,其中之一是让Web数据结构化了,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关键是它在对人可读和对机器可读之间找到了一条均衡的路径;另一个好处,是Web和桌面之间的沟通变得通畅起来,Web和Web之间的对话也变得更有趣。 当然,随着microformat的兴起,会像RSS的兴起推动了rss聚合服务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微格式的聚合出现,有一个机会。 从blog兴起之后到像在的发展历史,结合各个方面的技术的综合考察,不难发现,所有的途径都指向数字化的个人,都指向分布式和基于分布式的对话和聚合。包括前几天提到的ID的分布式趋势。 帮助个人数字化,而不是把个人的数字化内容作为换取VC和利润的手段,实现权力和控制的去中心化,而不是以社区和文化的名义将用户捆绑在数字集权制下,才使web2.0所趋势的方向。
Source favicon22:22 豆瓣也要做旅游? » 一个藏袍
最近从各种消息来源听说了豆瓣要做旅游的消息,感觉还是有点不太相信,阿北应该不会这么看不清目前的局势吧。 其实如果是真的话,这也不是豆瓣的第一次失误。它的第一次失误是做了一个英文版的douban.net。可能是基于收入的考虑,为英文用户提供服务收入可能会更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项目并不理想。在英文书市场,Amazon做的远远比当当,卓越要好,不仅仅是一个在线交易的平台,更是爱书人的交流平台。而国内正是由于当当,卓越做的不到位,才给了douban崛起的机会,在这个背景下要做英文douban,与Amazon竞争,无异于与虎谋皮,所以在开始我就不看好这一举措。 如果豆瓣要做旅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直接在目前douban.com内添加旅游的分类,与书、电影、音乐并列,同时添加“我游‘;另一种方式是像www.douban.net那样重新搭建一套系统,以更好的适应旅游行业的特点。 我之所以认为豆瓣不应该做旅游有两个原因。 一,豆瓣目前的网站尚存在很多问题。将近半年,没年到douban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了,虽然最近加入了三位好汉,但仅凭这股新加入的力量,能否在恢复原有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再度支撑起旅游的社区是个很大的问号。从Alexa排名也可以看出,douban的发展已经有将半年徘徊在1500名左右了,如果在半年前就能够引入更多的人手的话,相信目前douban绝对不止这个排名。1500名是个很尴尬的排名,要取得比较好的投资认同,没有500名以内的实力很难说话。而在停滞近半年后要恢复往日发展的速度靠新增加旅游内容并不是个好主意。如果在目前这个阶段就陷入靠增加内容领域来获得增长的难堪局面的话,很难说服人相信这个网站可以在未来有更大的更本质的提升。而在目前已有的领域,还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做。把douban继续完善成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最大书、音乐、电影社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说实话目前假如某一个大网站像新浪或者猫扑要全力推书、音乐、电影社区的话,虽然我们从精神上支持douban,但以douban目前的实力肯定会非常被动,弄不好就是个狗熊掰玉米,到头来什么都没剩下的结果。 二,做旅游将极大削弱豆瓣的专注。目前的书,电影,音乐主题基本相似,而如果加上旅游,网站的定位就必然面临一个极大的调整,而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的话,必然出现一系列大而全带来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引入新的用户群体必然会面临口味的不同,所谓众口难调。以前douban可以在《读书》上打广告,以后还能在哪里打广告呢?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个更加纯粹的书或者电影或者音乐的社区,douban将同样非常被动。毕竟douban现在的增长就是由于专注在了一个特定的领域。如果要论广度的话,那绝非douban的强项。 其它零碎问题还有很多,也就不再一一列举,继续密切关注douban的动态,希望不要出现上面的局面。...
Source favicon22:00 可用性级别与停机时间 » DBA notes
一个网站 99.99% 的可用性是什么概念 ? 每年停机时间不能超过 53 分钟, 平均下来, 每个季度 13 分钟多一点点. 其他常说的几个级别见下图: 对于国内的网民来说, Google 的可用性应该是最低的. 从用户的角度上看, 恐怕连 95.0% 都达不到. 当然这不是 Google 的错. IM 工具的可用性程度也不高, 比如 MSN Messenger 经常的掉线、消息发不出去;虽然用户也怨声载道, 但是没看到谁因为登陆不上 MSN Messenger 而转用别的 IM 的。个人估计微软的 MSN 对于 普通用户来说可用程度也就是 比 95.0% 好一点. Web 2.0 的站点可用级别也比较低的. 可用级别最高的或许能达到 99.9%. Del.icio.us 去年就连续断电了几次, Bloglines 出来过多次水管子工,而豆瓣也出现过几次停机故障. 因为用户黏度在那里, Web 2.0 站点还真不用担心那么一会儿停机会丢失用户的问题, 除非真是拿到了花不完的风险投资,否则投入大笔费用来提高一个 "9" 的可用能力没有太大必要。 电子商务站点应该是很讲究可用性级别的, 联机事务处理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1 秒钟几十万上下', 提高可靠性的手段无非是高投入--通过大量软件硬件的冗余、更多的技术更为精湛的维护人员. 需要什么样的维护级别 ? 当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我想任何一个理性的公司都应该考虑投入产出比, 不考虑实际应用类型而盲目的追求高可用性不可取.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起来, A: "你上个季度系统的稳定性怎么样 ? " B: "四个 9 阿" A: "这么强?" B: "嘿嘿, 虽然没啥防范措施, 凑巧没有宕机而已" 把这个当作笑话吧
Source favicon21:50 失败的摇篮新版宝贝主页 » 一个藏袍
从99年底开始运行的摇篮网是国内育儿网站的老牌了,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育儿网站。最近育儿网站的竞争呈现比较激烈的境况,各个育儿网站争相改版,而摇蓝也不甘落后,前些天推出了酝酿很久的新版宝贝主页。开始我是怀着比较期待的心情来看这个新产品的,毕竟摇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在育儿行业坚持了这么久,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尊敬。但新产品推出后却不能不让我感到深深的失望,从UE到UI,从功能到速度没有一样值得称道。或许作为竞争对手,我的说法不值得相信,但大量用户在站务论坛表现出的不满也明确的表明了用户的态度:对新产品失望透顶。 我到现在也不理解摇篮为什么能设计出这样一款失败的产品,并且还让它上线了。抛弃在系统迁移过程中的问题,单就产品来看,宝贝主页首页的设计让人扼腕: 一根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黑线条勾出了一个房子的形状,烟囱,和冒出来的烟,让我想起当年没有photoshop的时候用的画笔勾出来的涂鸭,用这个来做宝贝主页的门面实在是说不过去。而把宝宝的成长记录作为博客来处理又显示出了摇篮对博客认识的浅薄,竟然直接截取了前面一段文字作为标题。除了名字叫博客以外,看不出博客精神的一点体现。另外首页一大块地方用来放小家,但相信不是每个用户都需要这个功能,是否可以添加一个可选项,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显示?相册里的图片缩略图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显示原图出来,在一定程序上决定了用户打开速度必然会慢。另外还有一点想不通的是,右边两个巨大的图标占据了页面1/4的空间,顶上一个屋顶又占据了页面1/5的空间,而主要的内容只能挤在剩下的小空间内,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当然好的地方也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供了装饰小家的功能,应该是想利用这一新特性来探索赢利的模式。不过在目前的境状下,这一新功能还是显得有些突兀,节奏没有掌握好。 总而言之,摇篮作为目前育儿网站的老大,还需要在这次改版中吸取教训,完善产品设计,有一个好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帮助育儿网更好的成长。...
Source favicon17:57 第二届中文网志年会开始筹备 » CNBlog: Blog on Blog

第二届中文网志年会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本届年会将于10月最后一个周末(10月28日-29日),在杭州举行。即日起开始系列线上讨论。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踊跃参与。

Source favicon13:37 Google to bring GPS-based advertising to a vehicle near you - Autoblog » del.icio.us/chedong
Google-owned dMarc Broadcasting, plan to use GPS to hook up Google AdWords customers with GPS-based in-car advertising.
Source favicon10:34 使用Red5和FFMpeg搭建在线Flash流媒体分享平台 » 一个藏袍
最近视频的东西比较火,前些天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使用开源软件建在线Flash流媒体播放平台的解决方案,还是有一些收获。 Red5是一款基于java的开源的Flash流媒体Server软件,可以作为取代Macromedia提供的商业版本FMS。Red5使用RSTP作为流媒体传输协议,内置了一些示例,这些示例实现了在线录制,flash流媒体播放,在线聊天,视频会议等一些基本的功能。由于系统本身是开源的,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解决,大不了直接改代码,在成本方面也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为未来的功能扩展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如果仅仅是实现在线录制,在线播放,那么Red5也就差不多够了,但可能我们有时候还需要用户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文件,而要把这些视频文件转成可播放的flv文件就需要视频编码软件了。FFMpeg提供了录制,播放,视频流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它自身也带了一个基于HTTP的流媒体广播程序以及其它几个实用的程序,但我们的重点还是它的视频转换程序,似乎Google Video也是用的它的程序作为视频转换工具。 我用FFMpeg转了几个视频,效果还可以,在声音上碰到了一些问题,在不添加参数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视频的声音会有问题,有的视频无论怎么添加参数,都出不来声音,报错提示的是不支持所带的声音采样格式,只支持几种固定的格式,我看了一下代码,确实是这样子,但理论上应该是能够解决的。FFMpeg自带的libavcodec是一套很牛的编码库,为了保证质量和性能,里面的很多codec都是从头开发的。 这两个加起来,实现一些简单的在线视频功能就差不多了。 PS:今天刚看到古永锵也开始做小视频分享网站:优酷。...
Source favicon09:45 伟大的创意:三维桌面原型 » 刻录事
官方地址 凑钱投资吧?
Source favicon05:08 Adobe and Google team up for Toolbar » Official Google Blog


Starting today, Adobe is offering the Google Toolbar to its customers as a free download -- a great way to take Google search with you anywhere on the web. You can access Google search capabilities from any website, block pop-ups, see search suggestions as you type, personalize your toolbar by adding buttons from your favorite sites, and more. We're excited to partner with Adobe to make these features available to their users, and look forward to finding other ways to work together.
Source favicon03:50 Lasnik comments on the 5 billion page problem » Googling Google
Adam Lasnik has been trying to put out the fires that started after a spammer managed to get over five billion pages indexed (and ranking) in just three weeks.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reported the situation on June 17th after searching for site:eiqz2q.org and site:1ps2see.com only to find some interesting numbers being shown by the search [...]
Source favicon03:49 看到总理严厉的一面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大家对于温总的感觉,看来和我一样,觉得他非常的温文尔雅,和他接触这麽多年,特别是每次他见华人华侨和中资企业,以及使馆工作人员的时候的内部讲话,看到的都是他感性温情的一面,不过原来,温总也有严厉的时候。
 
昨天晚上,他结束了和南非总统姆贝基的晚宴之后,他见当地的中资企业和使馆工作人员代表,在谈到中国如何对非洲援助以及企业如何开展业务的时候,他的神情是严肃的,用的措辞是强硬的,让人联想,这些天,他在非洲看到了什麽,听到了什麽。
 
他说,走了这五个非洲国家,发现政府的对外援助的政策和方式都需要改善,特别是对于非洲国家的研究并不足够,也就是说,在提供援助的时候,很多的项目并不是非洲国家所需要的,而且在使用的方法上,除了政府援助之外,也应该考虑用企业参与和合作的方式。第一次听到他这样直接地谈到政府做的不足,不过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定是在和当地政府接触的时候,听到了他们的一些反弹,才会让他有这样的触动,用他自己的话说,“突然开了窍”。
 
他提到昨天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他,在和非洲国家合作的时候,是否忽视了非洲一些国家的执政问题,这个问题他在埃及的时候已经回应过,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说“我们的企业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国际规则,一定要公开透明,大的项目要用投票的方式,力戒不正当交易,反对贪污和收回。“ 他在讲这段话的时候,他伸出一个手指,用他习惯性地动作强调他的观点。他的语气没有了那种温和,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笑容的,严厉的神情,甚至眉头都有点点蹰了起来。
 
贪污受贿在非洲国家里面普遍存在,而这样的环境,也逼着在这里的企业,有的时候不得不采用变通的方法。好像我们在刚果(布),据说这里的人已经对中国人非常友善了,即使这样,我们进出机场,对方会公开搜身,并且要钱,甚至自己打开钱包,看到钱,自己拿几张,虽然拿得不多,但是从当地的警察的做法,对于整个社会的贪污风气可见一斑,更不要说有权利的那些官员的腐败了,而这也是西方国家诟病中国的地方,认为中国在和对方交往的时候,纵容和忽视了这样的问题。只是非常好奇,温总是因为那些事情,而对中国企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来自当地商界的反应,还是他的手下那些“收风员”在当地听到了什麽,告诉了他。
 
温总说,他一路走来,苦口婆心告诉大家,中国和非洲的交往,不仅仅为了对方的能源,两国的合作是相互的,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企业还是这样认为,而这样的想法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这是不对的,片面的。他希望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和非洲合作的时候,要有多点给予,少点取得的胸怀。他提起六十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他说,那个时候,虽然中国穷,也为此死了不少人,但是工程也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现象,那末现在,企业是否能够在注重效益的同时,给非洲朋友安全,保证质量的项目,对于中国的企业是一个考验。他讲到的是一个事实,随着中国在当地的项目的增多,也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而这些工程影响的,是当地人对中国的看法。正如温总说,“我们靠什麽争得国家的荣誉,靠我们的工程,合作的项目,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说到中国的工程,想起在刚果的黑角,那里的机场比不上中国最穷的县城的汽车站,但是在旁边,有着中国兴建的新的机场大楼,不过因为当地政府拖着不给钱,所以中国承建的公司也迟迟没有交收。听当地的中资企业的工作人员说,当地政府一会儿要加这个,一会儿要加那个,比原本设计的东西增加了很多,结果中国的公司说,可以加,但是要加工程款,结果拖到现在也没有给钱,所以工程也就拖着没有完成。我想这是不少中国的公司在当地面临的一个问题,商业运作的情况下,如何面对对方的这种行为,对于企业来说,真的也很难。或者正如温总说的,需要企业有胸怀和眼光吧。
 
说完他要讲的,温总又露出一贯的笑容,语气也变回一向的温和。对于我们来说,这场讲话是如获至宝,因为有太多实质的东西在里面,最重要的,原来温总严厉的时候,是这样的。不过温总最后的一段话,又恢复了我们原本对他的印象,他说,‘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有一个希望,我希望大家听完我的讲话,能够被我所打动。。。“
Source favicon02:45 Google testing CPA advertising » Googling Google
According to David Jackson from Seeking Alpha, Google has invited a few publishers to take part in a CPA (Cost-Per-Action) advertising program experiment -- an addition to the CPM (Cost-Per-Thousand) and CPC (Cost-Per-Click) models that currently exist. The invitation advertisers received contained an attachment with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How do I participate in the [...]
Source favicon02:30 使用 Google AdWords 找工作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使用 Google AdWords 找工作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 Google AdWords 做广告找工作,见左图。我是在著名的 Motls 的 blog (GFW 之外)上看到的。做广告的人叫 Mihai Bond...
Source favicon01:55 Google邪惡指南 » Jan's Tech Blog
今天從Google Blogoscoped中讀到的,現在與大家分享:The Devil’s Guide to Google...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6-21

==> 200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