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15 seo秘籍正式发行 » laolu

seo一直是有争议的领域,虽然高手林立,比如:多年来,卫强带领着启洋科技在seo、sem里做出了不少成效。但seo江湖黑、白、灰帽子乱飞,鱼龙混杂,让人难以看清和分辨,seo常常被当成了贬义词。因此,让更多的企业和人了解seo,肯定是件大好事,虽然争吵还会继续。今天,点石互动发布,这是一个专业的非赢利性搜索引擎优化团队,致力于搜索引擎优化在中国的普及和技术研究。点石目前有四大金刚:石头Robin小鹏Zac,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实战高手,现在打算写出秘籍,你不打算看一看吗?

Source favicon22:05 OutfoxBot 是谁家的爬虫? » DBA notes
从本站后台的统计上看,OutfoxBot 这个爬虫最近非常频繁, 辛勤的程度都超过了 GoogleBot, 快赶上 Yahoo Slurp了。 Awstats 给出的信息只有一个联系方式: outfox.agent@gmail.com . 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没有很清晰的结果,从这个分析来看,这个机器人似乎和搜狐有关(名字也有点像),莫非是搜狗的么? 但是搜狗站点上并没有提供更多关于爬虫的信息。
Source favicon21:03 Saving the galaxy, one traffic jam at a time » Official Google Blog




Is it wrong to refer to your own handiwork as "the new hotness"? Probably, but we're hoping you'll humor us for a bit. So what is with the new Google Maps for mobile? Well, to paraphrase Agent J:



Old and busted: Being stuck in traffic

The new hotness: Checking traffic conditions from your phone -- any time, any place



Old and busted: Showing up late

The new hotness: Driving directions with real-time traffic estimates



Old and busted: Typing in the same addresses over and over

The new hotness: 1-touch recall of favorite locations and routes



This release won't avert an intergalactic disaster any time soon, but we'd like to think the Men in Black would give it a try. You can too: just point your mobile phone's web browser to www.google.com/gmm.
Source favicon20:46 Custom List: 看看 » laolu

看看

Source favicon19:34 MT 3.31 留言通知的乱码问题 » DBA notes
前几天把 Movable Type 升级到 3.31 后,发现一个问题: 用户留言的 Email 通知内容都变成乱码了(email notify Message garbled)。发现系统默认发送邮件的时候编码默认为 ISO-8859-1 。而我的页面编码都为 UTF-8 。车东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我在邮件列表中发了一封邮件。今天得到了响应。解决办法是编辑 mt-config.cgi 文件件,加入一行: MailEncoding UTF-8 显式的指定邮件编码。测试之后问题解决。 来自 MT 官方文档的介绍: MailEncoding This configuration directive specifies the character encoding to be used for email if it is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PublishCharset. It takes a string value specifying the character encoding name. Default Value: ISO-8859-1 Update: 车东发现了 Yangkang 的解决办法。但他说是修改 config.cgi, 怪哉。
Source favicon17:26 pogo游戏与口碑营销 » laolu

N年前,我第一次拿工资,就去买了个小霸王电视游戏机。之后,基本上便不再玩游戏了。对于在线游戏,我的了解几乎白板。5月份收到EA的Pogo休闲游戏平台代理天悦发送的内测帐号,一直没有登录,直到前不久才开始玩一下,感觉不错,虽然被小陆同学鄙视:玩了一个多小时,才得这么点分!

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类似Pogo的休闲游戏,以前被人嗤笑,如今却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正在创造巨大的增量收入”,被称为“17分钟的商机”(怎么不是18分钟呢),任天堂、微软等也都已进入这个市场(就商业模式来说,的确有吸引力)。

天悦在推广Pogo时采用了口碑营销的做法。看起来似乎也有依据,据WOMMA Reseach Blog报道:来自朋友和家人的积极口碑,是影响游戏购买的首要条件。天悦的做法值得赞赏,口碑营销中的两点问题,也只有在尝试中才能逐步解决。对于这次口碑营销的效果,天悦将如何进行评估,我并不清楚。但看起来引爆还需要更多的条件和控制。凡能起蓬头的都不简单。

关于Pogo游戏本身,风言疯语之IT罗盘远比我清楚。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一点时间,不妨放松一会,Pogo一下

Source favicon16:41 你好,我姓“胖” » 妮妮
今天遇到一个奇特的姓——“胖”,遗憾的是姓胖的人一点儿不胖,而且吧他还不知道自己姓氏的渊源,只是说家谱断了。 架不住我好奇,查了一通: 传说吧,这还是明朝朱元璋的后人,当年因为躲避追杀而改姓滴! 目前只在河北唐山,台湾台南有少量人胖姓后裔! 一个搞社会学的朋友说,这样的姓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呢,是高贵的标志。 也真逗,原来姓朱,后来姓胖。胖猪?更高贵了。 如果我的孩子姓胖,我就给他起个“胖头鱼”、或者“胖胖”——多可爱呀。...
Source favicon16:00 海的顏色:APAN 的地球觀測 » ilyagram
台灣歌手張惠妹的〈聽海〉,一開始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寫信告訴我今天 海是什麼顏色 夜夜陪著你的海 心情又如何 灰色是不想說 藍色是憂鬱 而漂泊的你 狂浪的心 停在哪裡 台灣是個環海的島嶼。颱風天人們忍不住去在風雨中觀浪,讚嘆大自然的奇觀;海也是諸多浪漫情愫寄託之所在。但是我們長大的經驗裡,卻很少關於海洋的知識與經歷。我讀到陳章波教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在環境資訊中心的社論〈海嶼行腳參訪學〉裡這樣描繪著一個「參訪學」的整體面貌: 「...國人已經逐漸意識到:唯有建構海洋文化,才是台灣永續海島願景的基石。海洋文化的建構首重體驗,全身上下的感覺器官之外,心更要參與;透過學生DIY的體驗,最容易發揮實際的成效。 以大專院校的海洋通識課程為例,可以安排一個學期二到三學分,先介紹觀念,再讓學生分組規劃、執行,再報告及心得分享。課程的設計必須先有課堂討論,例如帶領學生欣賞海邊落日的景色:淡水河口、澎湖的觀音亭、墾丁的柴口…除了藉景詠志或觸景生情的感性外,也要融入像是解析美學原理等的理性部分。此外,更要教導學生人類學田野調查的要領,讓他們到現場後有即景啟悟的能力,開發及累積美學經驗,再把這些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就進入了文化美學的層面;甚至能夠創造詩歌、藝術品,或是因而設計生活用品,就進入經濟美學;完整看來就是充滿海洋氣息的人生美學。 學生有了這些感性、知性的基本認知後,就可以開始分組實習;各組中最好有各類不同習性、專長的人,才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分組後首先要建構的是「這個學期組員想體驗什麼?」可以是一地全方位的參訪,或是以主題的方式進行。在取得初步共識後,透過上網查詢、讀書、訪談等等,分別去蒐集資料,接著討論遊程規劃,一起快樂、勇敢地去執行田野調查、欣賞景物及廟宇等等,再把感受與想法消化吸收,彙整出小組報告。報告的形式可以用攝影、繪圖、舞蹈、詩歌、文學等方式呈現,題材也可以包括人文、自然、歷史、地理等等。海嶼的總總可以激發許多的創意,重點是要藉著課堂報告,完成創作跟大家分享。...」 陳章波教授談的是跟海洋基礎性的、全方面接觸;這也許是一門大學部的通識,也可以是高中、國中就可以開始的初步吸收與接觸。感性與知性的平衡與調節,可以點燃一個長期生命的關注之火,能夠燃燒一輩子的火苗與照亮的光芒。 這次去新加坡參加 APAN(Asia-Pacific Advance Network,亞太先進網路會議),在主要參與的 e-Culture 議程之外,我另外參加了三天的三個主要議程:地球觀測(Earth Monitor Working Group)、農業(Agriculture Working Group)以及知識本體(Ontology Working Group)。其中在地球觀測的一整天的議程中,我同樣地感受到那注視著地球與海洋的感性與知性之美。 地球觀測議程中首先有衛星相關的報告,由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的 Chris Elvidge 博士主持。在 Chris 介紹了地球觀測工作小組之後,由日本 NIAST 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網格技術研究中心的 Yamamoto, Hirokazu 山本浩万先生,講題是:ASTER and MODIS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GEO Grid system(PPT 檔案),其中介紹架構在地理格網系統上的多國地球觀測衛星(EOS,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Terra(EOS-AM1) 所裝載的 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與 ASTER(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高級多光譜-熱紅外成像儀系統) 影像資料的處理。影像資料的跨國共享是透過 ,SIDaB(Satellite Image DataBase in AFF) 來分享。 Chris [...]
Source favicon15:24 初看Vox.com » 刻录事
Vox.com是Six Apart公司在Moveabletype、TypaPad、Livejournal产品之后推出的一个以Blog为基础的SocialNetworking。 UI方面 没得说,让人很舒服,操作上也够简单。 SocialNetworking的组织 采用了这几种方式:家人、朋友、友邻。 和Flickr一样,用户可以将自己发布的内容设定分享的对象范围,比如只给家人看得,给朋友听得,或者对所有人公开的。 当然了,也可以在Explore页面下聚合到来自这些关系人的内容。 这里的关系是单向度。我将某人加为友邻并不意味着对方也会把我加为友邻,这是正常的,我对某人的小品文很有兴趣,未必会让对方对我的互联网方面的内容有好感。 人们可以在对方的/profile/neighbors/页面浏览他们的关系人;因为关系是单向的,所以在Vox.com上也可以看到谁把某人加为关系人了。 另外,可以在/explore/neighbors看到对方的友邻聚合的内容。 内容上的组织 内容类型包括了文字、图片、视频、图书、音频。 虽然类型不同,但都是以Blog的方式来组织。很遗憾后面四种类型内容的Microformats规范还未出现,否则可以有更多的事情去做,不过从代码上来看,Vox将来应该会朝这个方向走。 内容来源上包括了自己创作和自己收藏/喜欢的。 对于自己创作的,用户可以把内容上传到Vox.com,也可以把自己在其他网站存放的内容收聚过来发布在Blog中。 对那些不是自己创作的内容,那就是当作喜欢的或者正在听、看得来收藏、分享了。 Vox上还有个特别的收藏功能,收藏的是在Vox社群中人们的内容,类似Flickr的收藏。 这些内容都带有Tags,因为很容易通过Tags来几种查阅。每个用户也都有自己的标签云。 支持OpenID\Foaf openID就是Six Apart提出来的,在MT、TypePad、Livejournal上广泛应用,Vox.com自然也例外。同时,它也把用户之间的关系用Foaf来表达。 在用户的首页的代码中可以看到: link rel=”openid.server” xhref=”http://www.vox.com/services/openid/server” mce_href=”http://www.vox.com/services/openid/server” link rel=”meta” type=”application/rdf+xml” title=”FOAF” xhref=”http://bradfitz.vox.com/profile/foaf.rdf” mce_href=”http://bradfitz.vox.com/profile/foaf.rdf” meta name=”foaf:maker” content=”foaf:mbox_sha1sum ‘4caa1d6f6203d21705a00a7aca86203e82a9cf7a’” 作为OpenID的用户地址,在Openidenabled.com上试了下,可以正常的工作。不过在Vox上看不到相对应的管理页面,看来还只是刚刚开始。 Vox.com说这个OpenID可以让用户实现和Livejournal之间的相互操作,同时还能实现Foaf的同步。听上去很棒。 ————– http://zheng.vox.com 
Source favicon14:55 Dabble搜盡200個視像網站? » Jan's Tech Blog
Dabble,稱自己為一個Video Search Engine,並說可以搜尋到200多個視像網站的影片。由大佬YouTube,至一些獨立的視像網站內之影片,都可以搜尋得到。...
Source favicon10:13 MT3.31中邮件乱码问题的解决: MailEncoding utf-8 » 车东[Blog^2]

用上MT以后就会上瘾:3.2后的第一个发布版本3.31不仅对个人免费了,而且增加了对tag的支持,很多朋友应该可以升级了。

不过19日安装以后我发现一个问题:留言中的中文都变成了"???"。今天再这里找到了解决方法,就是在mt-config.cgi中增加一行配置:
MailEncoding utf-8
安装MT3.31后的一个小问题(解决办法) (Yang Kang)

但这个设置目前在MT的官方网站上没有相关说明:只是在代码库中有相关的代码,不知道杨康是怎么找到的。

Source favicon09:53 Debian GNU/Linux 4.0将于12月发布 » Blog on 27th Floor
这个版本号变化比较大,这个版本(etch)将采用2.6.17的内核,GCC4.1,Xorg,以及安全的apt,同时包含AMD64架构,确实是比较大的变化。这个稳定版应该是比较好用并且支持许多新东西的。接下来的8、9、10月将有专门的Bug大会。
Source favicon09:09 Six Apart at OSCON » ProNet
This week is O’Reilly’s Open Source Convention in Portland, OR, and if you’re attending, you’ll see the Six Apart team all over the convention. Come check out our sessions: Here’s our calendar in chronological order, so you know where to...
08:00 2006/07/25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120768770     63.67%
2. Sogou  17736598     9.35%
3. Google  16634474     8.77%
4. Yahoo  15729598     8.29%
5. 3721  9923538     5.23%
6. QQ  4143206     2.18%
7. Tom  1132922     0.60%
8. China  987022     0.52%
9. MSN  965474     0.51%
10. 163  746678     0.39%
11. iAsk  617930     0.33%
Source favicon06:09 New Google service for developers » Googling Google
In a post that was designed to get us all talking, Greg Stein builds suspense on the opening day of OSCON -- the Open Source Convention.  His article, "A New Google Service" on the Google Code Blog says that he and his team have been working on a new service for the open source community, [...]
Source favicon06:01 真的准备好做 BSP 了么?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真的准备好做 BSP 了么?先是看到 zuola 的 wealog.com 开张,然后是 herock 的 youspeaker.com,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BSP,不错的模式。 两者有一个共同点,主机使用的...
Source favicon00:07 10个有用的Firefox小技巧 » Blog on 27th Floor
来自Google Operating System,简译。
  1. 改变活动书签的刷新时间。在地址栏输入about:config然后回车,建立一个新的整数值:browser.bookmarks.livemark_refresh_seconds,然后给它赋值,缺省是3600(秒)。
  2. 改变Firefox处理地址栏输入关键字的方式。也就是在地址栏里敲一个字,而不是URL时,Firefox缺省情况下会去搜索,并把页面转向第一个结果(手气不错)。现在到about:config那里,找到keyword.URL,改变其值为:http://www.google.com/search?ie=UTF-8&sourceid=navclient&gfns=1&q=。则当结果不错时就自动转向(如Slashdot),而普通搜索词就返回结果页。这个很不错,但改之前试验cathayan的结果更好看 。同时可以给搜索定义一些快捷,就是在Bookmarks的管理界面中,找Quick Searchs,那些项目可以给每一项定义关键字,比如Google搜索定成g,则在地址栏里输入g asdf,就是用Google搜索了。

    我这里原来的值是:http://www.google.com/search?btnI=I%27m+Feeling+Lucky&ie=UTF-8&oe=UTF-8&q=
    如果想改回去,可以用。

  3. 改变源代码查看所用的编辑器。还是about:config,view_source.editor.external,缺省是false,要想用外部编辑器,就改成true。然后是view_source.editor.path,改成要用的编辑器即可。我自己试验结果,没成。还是用老办法,扩展,ViewSourceWith,这个方便地多,还可以设几个编辑器,还可以看页面上的js/css文件。另外有个mozex,也是定义Firefox调用的外部程序的。
  4. 用上下文菜单(右键菜单)中的“查看图像”时,按着Ctrl键,则此图像会在新标签页中打开。这个方法对书签/历史/链接/主页都管用。用鼠标中键打开新标签页也很方便。
  5. 在书签文件夹上按下Shift键然后拖动条目,则可以移动其位置。
  6. 先中某条地址栏的历史,然后按下Shift+Del可以删除它。
  7. 如果Firefox试图在它内部打开PDF文件而崩溃,可以到tools->options->downloads->view and edit actions,把PDF的动作改成“保存到电脑”,其他文件的处理动作也可以改。其实有个DownloadPDF的扩展可以自动处理这事。
  8. 在页面上按下/就可以开始文字搜索,Ctrl+K或Ctrl+J可以打开搜索框。
  9. 点一下地址栏,然后按下Alt+Enter,就可以再开一个同样的标签页,也就是复制当前标签页。
  10. 改进内存管理(原来早就翻过了)。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7-24

==> 200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