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47 Box.net 免费网络硬盘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Box.net 免费网络硬盘比较早就注册了 Box.net,但一直没有使用,最近才又想起来。 Box.net 是一个网络文件存储网站。利用 AJAX 技术构建的操作界面清新简单,而...
Source favicon22:36 谁会杀死报纸? » Blog on 27th Floor
原文: The future of newspapers - Who killed the newspaper?。下面是略译--报纸正在失去做为公共意见中心的地位,因而衰落不可避免。

报纸最有用的部分正在消失。有理由关注,但也不必恐慌

“一个好的报纸,我想,应该是一个国家同自己的对话,”阿瑟·米勒1961年这么说。10年后,WP的两个记者写了一系列报道,扳倒了尼克松,印刷新闻的地位也得以飞升。最好的时候,报纸吸引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它们总是为其他媒介设定议程。但在富有国家里,报纸已经是濒危物种。向读者销售文字再把读者推销给广告商,从而保持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这个模式衰落了。

在所有旧媒体中,报纸丢给互联网的失地是最多的。美国、西欧、拉美、澳洲以及新西兰的报纸销量已经下降了数十年(其他地方则在上升)。在过去几年中,Web加速了这种下降。菲利浦·梅尔在他的“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计2043年第一季度报纸会在美国消失。年轻人正在从网上获取消息,英国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一旦上网,他们读报的时间就会下降至少30%。

广告总要跟着读者跑。互联网是个诱惑性的媒体,它能把买家和卖家拉到一起,因而证明广告商花对了钱。特别是分类广告,正在快速向线上转移。在瑞士和荷兰,报纸已经把一半分类广告丢给了互联网。

报纸并没有大量关闭,但也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富国的普通 报纸可能有一半要关门。根据美国报纸协会的数字,该行业雇用的人员从1990年到2004年下降了18%。2005年,奈特里德集团的持股人要求公司卖掉了报纸,结束了一个114年的历史。而NYT,也由于在4年时间里股票跌价一半而受到投行的攻击。

报纸虽然忽视这种情况有好几年,但它们也有一些举动。为削减开支,它们在新闻上的花销已经减少。也有些报纸为了吸引年轻读者,而把报道转向娱乐生活以及更多日常生活的事,而不是国际事务和政治。他们也尝试一些新模式,向免费报纸投资。即便这些方法能挽救其中一些报纸,它们占有的第4权力的公共地位要可能要出问题。

随着报纸的衰落,政客们是否不再会因为窃听对手的办公室而受到惩罚?新闻学院及智库们正为第4权力的衰落而担忧。现在的新闻机构还会为保持民主所依赖的公民知情权负责吗?

谁也不该为这个曾经伟大的权力的失落而高兴,但它也不会像某些人害怕的那样对社会极端有害。民主在电视引起的报纸衰落中生存下来,它也一样能在将来的报纸衰落中生存下来。

这部分是因为它们做的调查性报告对社会极为有利。而像NYT和WSJ这样的媒体,则可以提高令人来弥补广告上的损失,特别是它们能迎合更全球化的读者群。

媒体的用处比调查坏事或传播新闻要广泛,它们能监视政府,并在公共舆论的庭堂上审判它。互联网扩展了这个法庭。任何想获取消息的人都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好装备。新闻聚合站点,像GoogleNews把全世界的新闻都放到了一起。像英国的卫报拥有的美国读者和本土读者基本是一半对一半。

另外,新兴力量的公民记者及Blogger们也能监视它。网络打开了专业编辑记者的封闭世界,任何有键盘和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报道。有些公司已经受到挑战,Dell笔记本着火,或者修有线电视的工人在人家沙发上睡觉等。一个Blogger是有偏见和中伤的可能的,但作为一个群组,它会研究者提供了足够的无边的事实材料。当然互联网也会封闭思想,正如大多数媒体那样。

对硬新闻报道来说,相比于评论,网络新闻是有局限的。大多数Blogger还是坐在椅子上工作,而不是去前线,公民记者们也都关注本地事务。但这只是起步。随着报纸的后退,新的在线模式会不断涌现。一个赢利组织,NewAssignment.Net,已经准备把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出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在将来,一些高质量的新闻将由非赢利组织支持。一些广受尊敬的组织已经这样养活自己了,包括卫报等。一些在线的严肃的报纸组成的精英集团,独立的由慈善机构资助的独立新闻,成千上万的Blogger以及成形的公民记者,所有这些因素都会让米勒说的国家对话更大声。
Source favicon22:34 众志成城,我们可以用声音和声援对抗阴暗的势力 » 刻录事
翁宝,艰难的时刻,谢谢各位同仁的支持: 是啊,媒体从业者或许从来没有遭遇这样的困境,他们或许很少意识到:在一个企业权力急剧延伸,在一个法律体系对新闻从业保护日显单薄的今日,传媒业会是怎 样的一种“高危行业”——无论你是怎般的善意,无论你是怎样地努力,无论你是怎样地接近事实本身。任何一方都可能会以法人的身份对任何一个记者的任何报道 疑问提起高额的诉讼,并申请诉讼保全查封记者的私有财产。 不仅仅是媒体从业者的困境,更是对号称代表人民维护人民利益的法律的挑衅,是对所有被剥削的兄弟姐妹们对社会正义和良知的挑战。 3000万,外加貌似程序合理的法律手段,以为可以让媒体、记者们闭嘴,以为可以遮住光继续在黑暗中剥削着同胞。富士康,以及苹果公司们,太低估互联网的力量了,或许他们可以指挥地方政府甚至法院,但左右不了人心。 相关报道: 富士康血汗工厂黑幕:被机器罚站12小时 ipod 承包商富士康起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和編輯[摘自香港InMedia] 谁让富士康在报道两个月出来之后如此嚣张: 苹果公布调查结果 富士康不存在虐工行为 苹果公司劳工调查 - 富士康员工过度加班 听着iPOD的朋友,可曾想象到你手中的iPod,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被什么样劳苦的人们制造出来? ———————— - 当为所欲为可以带来大量财富而又不受法律管制,它就成了常态:中国电信星空极速事情。 - 高莺莺事件 … 还有更多被某群人掩耳盗铃试图从网络上消除的事情。 庆幸的事,他们没有消失,因为有大家的: 众志成城。 这也是2006 中文网志杭州年会的主题。
Source favicon20:22 百万感谢 » laolu

spina发来一个网址:百万个谢谢你(这可不是百万格子的又一个模仿秀)。如果觉得有趣,还可以去hoops&yoyo的主页看看。

正好乘这个机会表示一下:写blog一年多,谢谢所有来过、看过、路过、订过这个space的朋友!

(接下来会停一些日子,抱歉!)

Source favicon19:59 Custom List: 五花八门 » laolu

五花八门

Source favicon19:57 鲁伊的blog » 桑林志
© 桑葚,来自桑林志 | 鲁伊的blog 最近关于Poincaré 猜想和数学江湖的报道,除了纽约客的 MANIFOLD DESTINY,另一个影响颇深的报道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庞加莱猜想的数学江湖》...
Source favicon19:23 又被点名:说读书 » laolu

这回很荣幸地被詹膑点了名,要写读书。命题不好写,抱歉先。

似乎以前的书有油墨香,新书要洗了双手才能打开,还得包上封面。现在的书好像没有了油墨香,莫非是油墨的技术改进了?没有了香气,就少了敬畏和膜拜,越读越少,翻书的时候还尽想往下翻屏,唉。

1、一本你不只读了一次的书:
《flash游戏设计宝典》,02年版,早了,是针对flash5的。读了多次,对理解as,尤其是as优化,起了很大帮助。

2、一本你如果身在沙漠时想读的书
想不出来,大约是沙漠生存手册或是如何寻找水源之类吧。

3、一本让你发笑的书
印象中不多,而且想不起来。给网上的搞笑埋没了。

4、一本让你哭的书
应该不少,比如《兄弟》上。

5、一本你希望是自己写的书
希望是好书,但这是做梦。不如想开点,能读到好书,已属难得,要是还梦想窃为己有,那就是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了。

6、一本你希望从未写就的书
如果我没写过书,那就希望不会写。如果我写过,那就希望不是我写的。

7、一本正在读的书
《搜》、《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Google Hacks巧妙使用网络搜索的技巧和工具》。前两本算是刚读完,在徐州买的。在徐州的时候,有两个半天有空,一个半天去了网吧,另一个半天暴走后进了书店。

8、一本读来有意味的书
比较多了,都是老书。比如波普的《无穷的探索》、库恩的《必要的张力》、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比如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十几个报告,都是80年代翻译过来的。后来我不知道干吗去了,想不出来。

9、一本改变了你一生的书
《美食家》,以前发表在《收获》上,直到20多年后,去年7月才出单行本,但陆文夫已不在人世。

按规则有再点5个人的权利,但我还是按习惯放弃。

Source favicon19:14 为自己印一本书 » laolu

“超印速”是一个个性化印书网站,提供按需印刷的数码印书服务。只要几十元钱,就可以为自己、家人或朋友印一本书。据说这是“国内首家个人印书网站”……

Source favicon16:41 Flickengr - 雅虎通的FlickR插件 » del.icio.us/chedong
See what your Messenger contacts have been posting to Flickr! The Flickengr tab displays a slideshow of the 25 most recent photos that each of your contacts have uploaded. 查看所有好友的最新FlickR照片
Source favicon14:03 健保 IC 卡換發:健保局網站資訊僅供參考,與實際作業流程不同 » Jedi's BLOG | Jedi.org
幾個月前,我因為眼睛疲勞的關係,跑了幾趟陽明醫院,當時我的健保 IC 卡似乎讀取得不是很順利;掛號批價處的人員跟我說:「你的卡要用舊的讀卡機纔讀的出來,用新的讀卡機會讀不出來。」不過畢竟可以讀得到,我也就不以為意。幾個月後,我又因為感冒而到馬偕醫院看病,這一次健保卡完全讀不出來了,批價處的人員雖然仍然按健保批價,不過也要我去健保局換一張新卡。 對我來說,雖然我的健保卡看起來很乾淨完整,不像有損壞的樣子,但是無法讀取也是事實,所以在我有空換卡之前,也就一直沒去醫院看病了。一直到今天早上,我終於有空可以進一趟臺北城,處理換卡的事。
Source favicon09:21 Google发布企业网络应用 » Blog on 27th Floor
正式名字叫“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是前一段已经推出的自有域名的企业Gmail邮局服务的延伸,除去可以拥有自己域名的Gmail邮局之外,还包括了Gtalk,Calendar和Page Creator。小公司只要有自己的域名,就可以拥有自己的邮件、即时通讯、日程安排及主页,还全部免费。我要有公司的话,估计会用它的

这个消息是从FT中文网看到的,不过FT这个报道大失水准,完全不及格,说得是乱七八糟,不明所以,还是Cnet专业一些。并且FT中文居然延续国内新闻界的作风,报道网络也是一个链接都不给,很是令人ft。。。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8-27

==> 200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