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44 拉萨 » Blog on 27th Floor
我们时间有限,也没有长期准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户外运动的经验,所以呢西藏行程计划得相当地保守。最早的打算是看完拉萨,再到纳木措、林芝和日喀则这三个地方去看一下。

如果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如果纳木措和林芝都当日往返,日喀则两天往返,拉萨可以看3天,这样估计会累个半死,还不能在租车买布达拉宫的票上有任何耽搁。最终,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被大大的修改,远处的景点等待以后,只保留拉萨和近点的纳木措,于是渡过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腐败的假期
IMG_2322IMG_2322 Hosted on Zooomr

拉萨城不大,建在拉萨河谷中,周围全是山,北边山脚下还保留着一片湿地,也被称作拉萨的肺。在Gearth上看的时候,还以为后面也是河呢。城中心是布达拉宫-大昭寺这一片,小昭寺离得也很近,相互之间走路30分钟的样子。从布达拉宫往东,保留着一些比较传统的建筑,新建的房子也是传统的式样。但从布达拉往西,街上就全是普通内地城市的样子了,电信和税务部门的大楼非常炫耀地站在那里,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沿街排开,店主说四川话的不少。

但在略有规划的居民小区中,拉萨城的居民仍然可以拥有自家的小院,住房也是较为传统的二层小楼。当然有些地方已经没有(或不让)建那种可以插经幡的屋顶(女儿墙?)了。但每一家的院门都仍然有一点传统样子,加几个装饰性的斗拱,门上还有椽子,还有装饰性的那种布饰。还有的人家在院门上放了耗牛头骨。

拉萨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7天中我们只遇到一次半阴天,其实也就是云多一些。大多数时候太阳照射的地方非常热,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马上就能感到凉意。经常情况下,只需要穿单衣,那种所谓的冲锋衣都会热。街上以及景点,穿T恤的人很多。不过早晚是有点凉的。所以后来终于理解了藏装的优势,就是可以方便地脱掉一只胳膊或是整个上衣来对付中午的大太阳。拉萨西边似乎汉族非常多,而藏族比较少,如果不是招牌上一般还写上优美的藏文字母,几乎认不出这是拉萨。听朋友讲,汉族干活比较狠,守时,现在许多传统的东西,包括那些门帘/包一类的东西都是江浙人加工出来的。

有些东西的传播似乎非常快,比如办证,不知道在拉萨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假证件,总之满大街可用的墙上也被他们占领了。最可气的是连寺庙黄色的墙也不能幸免,喇嘛们也刷不及。德吉北路路口那里就是,办证二字正对着一处圣迹,也就是一大块石头,转经的人们总在那里停下,摸一下石头,或是把背和膝盖在相应的位置摩擦,据说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这个号码不知能不能办喇嘛证-这可是有名额限制的啊。
IMG_2232IMG_2232 Hosted on Zooomr

拉萨还有甜茶馆,不过最终也没有进去,虽然喝了好几回甜茶。

在拉萨这个河谷里,树木还长得不错,除了杨树,有一种树比较多,经常还长得很大,看了一下树名,叫做柳栎。这种树的树干似乎总是扭曲着向上,叶子远看像柳树,近看就要大一些。这里的杨树似乎有两个品种,有一种的叶子早早地变黄了,在阳光照耀下非常漂亮,往西走青藏公路的前20公里路两边就是这样的美景。
IMG_2216IMG_2216 Hosted on Zooomr

布达拉宫往西200来米的那个路口,除了有建设银行,还有高原之宝--耗牛的铜雕塑,但这个路口居然没有红绿灯,过路口非常惊险。当然,其他路口都是有灯的,还有往机场去的一条新路上有无数红绿灯,还限速40

拉萨的时间要比北京晚2个多小时,但仍然使用北京时间(西安标准),于是都10月初了,晚上8点多天才黑,早上9点起床也很正常,午饭则是1-2点的事。

现在那里也有一些高一点的居民楼,但总的来讲居住密度相当低,所以街上的人流密度也小得多。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这个城市确实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除了晚上也会堵车之外。听朋友讲,藏族学生虽然经常有机会到内地学习,但几乎没有愿意留在内地工作的,都喜欢回到拉萨。

就呆了7天,但我也似乎变得平和了许多。

由于太阳比较近,所以家家户户都用太阳灶,寺庙里都有,这好像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学过吧。不过老外们似乎比较惊奇,见到了就说:Good idea!
IMG_2211IMG_2211 Hosted on Zooomr
Source favicon14:55 Willing to Die . Teardrop . 推荐两首《越狱》插曲 » DBA notes

这几天发现每天都有人用站内搜索查找 "Willing to Die" , 这是 《越狱》第一季中的一段 RAP 音乐插曲,这个页面有一个版本, 可以下载试听一下。Willing to die, willing to die, 战死街头的口气啊.

推荐越狱另一首插曲:Massive Attack 的《Teardrop》。前奏逐渐响起来的时候,真是太熟悉了,我还期待有唱声呢. 这首《Teardrop》在我的电脑硬盘好几年了。

下载: Teardrop (算了,还是不盗链了,搜索一下吧)

长假结束,长假综合症又来了,听听音乐,舒缓一下,准备工作.

这里列了一些 Prison Break 的网友恶搞的中文"译名",挺好笑:
狐狸河秘史
风月撬枷人
翻墙总动员
大光头有智慧
纹身密码
下水道迷宫
巧渡狐狸河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哥
......

--EOF--

Source favicon11:07 青藏铁路 » Blog on 27th Floor
[说明]更多照片可以到Zooomr上面看,慢慢会传上去的。水平不高,机器也比较傻瓜。在列车上拍的都隔着车窗玻璃,有时会有影子。为避免首页太长,这一篇剪到“更多”里去了。

当初选择铁路,就是因为便宜,两张软卧才相当于一张机票;另一个想法是这样慢慢经历一下高原,也许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英明,光是铁路旅游就已经值回路费了,还不止一倍。

这趟T27,从北京西站出发,经石家庄、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到拉萨,软卧约1250,硬卧约830,硬座只要300多块,全程约48小时。北京出发时间是晚9:30,到拉萨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第2天睡醒时,列车已经过了西安(迷糊时好像还经过了华山),要经过宝鸡了,然后很快进入甘肃。以前也没去过这么西部的地方。在甘肃境内的路也还很有特色,铁路和公路,还有一条高速公路都在一个峡谷里走,边上或中间是一条河,滩地上偶尔出现一个村庄。就这么一路跑到西宁,已经是晚上7点了。

下面的路都是黑暗中经过,据说白天的话应该能看到青海湖。

从西宁到格尔木,列车也跑了12个小时。真是不到西部,不知道祖国多大。说起来如果只算经纬度的平均值的话,我国的地理中心是在兰州(考虑一下形状据说在西安)。从格尔木起,才算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进西藏的起点。格尔木海拔不到3000米,停车时许多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都跑下车去猛擦车窗玻璃,也有像我这样的傻乎乎地想感受一下高海拔的。其实3000米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点反应也没有

然后车窗外就是高原景色了,高山,荒原和蓝天。这里的山黑乎乎的,山脚处都堆着从山上流下来的沙子,不知是山体风化,还是从别处吹过来落下的。就这么突然之间,一座雪山冒了个头出来,列车员说是玉珠峰的一角。摄影爱好者们拿出设备,在车窗前占好位置,一通猛拍。其实到后来雪山更漂亮,但这些人就有点审美疲劳,出来的就少多了。
IMG_1982IMG_1982 Hosted on Zooomr

IMG_2003IMG_2003 Hosted on Zooomr

就在突然之间,列车右侧闪过一个大石头,赶快贴到车窗上看,只能认出两个字,昆仑,然后是一座羚羊雕像,已经过昆仑山口了。这里海拔4767米,列车里可能开始加氧,也没有感觉。

从这个地方开始,外面还是变成白色,公路上可以看到是湿的,慢慢就是天地一笼统的雪原景像了。这里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地球上最原始的地方。同想像不一样,同电影可可西里中的也不一样,从列车上看到的可可西里基本上大部是一个大平原,平得不可思议,大得远处的山峦只有一点影子。
这里看上去也不缺水,经常可以见到一条条河流,虽然多数不是很宽,但数目确实不少。最好的是没人为他们修河堤,就在原野上四处漫延,这对看惯了内地河流和北京的水渠的我来说,实在是美丽。
IMG_2031IMG_2031 Hosted on Zooomr

就在这里,咳咳,我们看到了藏羚羊。看起来近年来的保护有不小的成绩,一会就能看到一群,有两次10来只羚羊就出现在列车几十米远的地方,屁股上的两片白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老是抓拍不及。下面这个照片上,可以看到3只。
IMG_2027IMG_2027 Hosted on Zooomr

最有趣的是,我们居然看到了熊,一只大的,带着两只小的,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走过,真是不可思议。不过也没拍到。还有更远的地方也看到一些马或驴样的动物,据有望远镜的人讲,应该是野驴,不过实在看不清楚;还有黑色的耗牛,不过搞不清楚是放养的还是野生的。这个桥据说是给羚羊过路用的。
IMG_2017IMG_2017 Hosted on Zooomr

铁路两侧似乎一直有工人在干活,在修铁路的防护栏,也有不少大的机械。列车经过时,工人们都朝着列车挥手,可能是比较无聊吧 有时也能看到穿藏装的小孩,就坐在铁路边上的一些设施上(那个像小桥的东西上还写着高压危险),一直冲列车挥手。

快到中午,大地又开始变成绿色,虽然草不是非常茂盛,但基本上可以覆盖地面。但显然可以看到的是草皮非常薄,连带下面的泥土也不过10来公分,可以想见这个系统会有多么脆弱,一旦毁掉,只怕再也不能恢复。有些地方摆着一坨坨的从别处挖来的草皮,似乎是为了补充修路时毁坏的地方。铁路两侧经常可以见过一条条的栅栏,有人说是要防风沙;还有在沙化地面上用小石头摆出一个个1米见方的格子,可能也是为了固沙吧。

有时在阳光下看到远处一片乌黑,等到列车走到它跟前,就会发现那里已经在下雪。在过唐古拉山口时就是这种情况,小冰雹打得车窗噼啪作响。山口处的碑什么的都没见着,但列车停在站上,拍到了站台的样子。这里第一次感受到高原的威力,走两步就觉得身体发飘,只好慢下来。这里的海拔是5072米,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
IMG_2097IMG_2097 Hosted on Zooomr

然后一路是蓝天,白云,草甸,小河,湖泊,雪山,耗牛。多彩的颜色,越来越明亮的阳光。途经那曲车站时可以下车,那里的阳光让人目眩,一位军官手持一束鲜花来接他的爱人。在高原上搞那么一束鲜花,真不容易啊。

这里就是号称万里羌塘的藏北大草原了,真是漂亮。尤其是在下午的阳光下,整个草原一片金黄,光线和色彩更是一步一变,直让人觉得眼睛不够用。只有到了这个地方,才知道为什么有了摄像机和照相机,人们还是要旅游:胶片上能展现的,实在不足真实之美的万分之一!
IMG_2154IMG_2154 Hosted on Zooomr

这里的草原很有特色,靠近铁路的地方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洼洼的水,草就长在水中略高点的泥土上,显得非常肥沃,不过草也不是很高。近看的话,显得一疙瘩一坨的,耗牛和羊就在上面吃草,一点也不怕火车。时不时,还会经过一个小村庄,可以看到外面成堆的干牛粪。草原上还有牧民的帐篷,好像黑色居多。

然后到了当雄,离拉萨只有100多公里,这里也是草原和湿地,更加金黄的夕阳照在草原和山脉上,分外壮观。在我的傻瓜相机的带动下,早已疲劳的摄影家们又拿出长枪大炮,一通猛拍。
IMG_2176IMG_2176 Hosted on Zooomr

天终于黑下来,然后终于到达了拉萨车站。这个车站当然是新修的,非常漂亮,外面是有点藏式的碉楼式风格,很是大气。出站的大厅面积不大,但装修的很漂亮。相机不好,只拍到点虚的样子。

来接我们的朋友早等在站台上,咳咳,还有哈达,很是惹人羡慕啊
IMG_2193IMG_2193 Hosted on Zooomr

拉萨火车站在城外西南方的一个县里,过拉萨河一座大桥还没有修好,还要绕远点路才能进城。在夜里我们第一次见到布达拉宫,真是高大,这个感觉可能只有第一次见到才最强烈吧。
Source favicon07:10 书和长尾 » laolu

托spina的福,拿到了台版《世界是平的》。

flypig的长尾笔记(之一之二之三)中看到,Chris Anderson把04年10月那篇著名的“The Long Tail”文章,在今年打造成了书(美国版英国版)。在看到中文版之前,只有去读他的blog了。

Source favicon06:15 Our security stance » Official Google Blog


Most readers of this blog are familiar with our mission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Maintaining the trust of our users and ensuring a positive experience using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s paramount to our ability to accomplish our mission. As a result, Google takes security very seriously and designs all of its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to protect your privacy and data security.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se efforts is the Google Security Team. We keep the bad guys out of our systems and have brought you features like the anti-phishing extension in Google Toolbar and warnings about Internet malware. As part of our commitment to security, we're putting up some additional help content to let users and security researchers know how to quickly contact us on these issues.

We've learned that when security is done right, it's done as a community, and this includes everybody: the people who use Google services (thank you all!), the software developers who make our applications, and the external security enthusiasts who keep us on our toes. These combined efforts go a long way toward making the Internet safer and more secure.

Please visit our new security page and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anytime at security@google.com.
Source favicon06:02 Style Contest Designer: Liz Lubowitz » ProNet
This post is the final in a series of interviews with the winners of The Style Contest. Today we're speaking with Liz Lubowitz, whose theme, The Late Show, was the overall winner in The Style Contest. Liz also won in...
Source favicon00:03 西藏之旅 » Blog on 27th Floor
IMG_2173IMG_2173 Hosted on Zooomr

虽然像许多人一样,去西藏是长久以来的梦想,但这次终于决定出发却没有经过太详细的考虑。这其中,我想,btsb同学的勇猛行为可能起了相当的作用。

此行之前,我也没有对这次旅游抱太多的希望,心想无非看些风光,人,建筑,了解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事物便罢了。但7天的结果却异常圆满,除去一些景致,还确实有些心灵上的体验,不敢说是提升或净化,但确实感觉到了一些变化。这不是说我受了佛的影响,要皈依空门了;这对我好像也不太可能,毕竟日常看论语圣经最喜欢找他背后的写作动机了。但以前佛教故事读得少,行程中不时生出些遗憾来。不过,可能读了也没用,因为藏传和汉传还是很有区别的。

感受到这种变化,是在回程的飞机上。翻开座位后面插着的杂志,“成都中轴线上尊贵府邸”、“真正水岸人家”的广告词冲入眼睛,让人喘不上气。除去尊贵,这些广告都刻意突出自己的轻松、超群、与世隔绝,这让我突然想到,这7天来我所享受的体验,不比他们宣传的强过百倍么?
IMG_2184IMG_2184 Hosted on Zooomr

如果看Google的卫星图,整个藏区都是崇山峻岭,但真正上了高原,却发现平地还不少,不说可可西里一眼看到天边的大平原,就是从拉萨城到机场的路,也修在很宽的河谷里,而这条路我在Googleearth上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可以修路的地方。高原给我的印象就是广袤的原野和原始的在平地上自由流淌的河流。当然,那里山太高太大,基本上在任何地方任何角度都可以做到出门见山(可可西里看到的天边也是大山)。

不知道这种地理给人怎样的影响,是否能让人心胸开阔或是其他,但天气却足以让人生出世事无常之感。这似乎是高原的常理,头上一片乌云,百米外阳光灿烂,刚才看到的前面黑乎乎的东西,等走近了才发现正在下大雨甚至冰雹。
IMG_2163IMG_2163 Hosted on Zooomr

是不是这种地理气候造就了藏民的性格,然后他们选择了这种宗教?总之我们所见到的人都非常友善,平和。在哲蚌寺有位妇女微笑着鼓励我们去献哈达,在青藏公路上看到一位年青人在磕长头站起时微笑着看我们一眼,然后又继续他的事业,那种平静的眼神我至今记得。

还有幸看了一个台湾人做的片子,里面讲到他问过那些挨个庙里点酥油灯,磕长头的人,他们的回答让他吃惊,这些穿着不怎么样也许非常贫穷的人,没有人讲这样做我就能如何,家人就能如何,而是讲希望能佛的慈悲降临,能普渡众生。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尚的台词,从普通信众的嘴里讲出来却有非同寻常的力量。

我们的生活中长久以来都没有宗教,即便有些影响也是实用的解释。如果读一些经典,就会发现宗教对于人生和世界也自有它非常深入的理解,那种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也一样让人赞叹。现在却依然流行用物资的富足和奢侈来追求心的宁静,不是南辕北辙吗?

(上面3张照片拍摄于9月27日下午6、7点钟的时候,当时列车正经过藏北的羌塘草原到当雄草原一带,再有2个多小时就到拉萨。拉萨晚上8:30天才黑。)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10-06

==> 200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