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平生一笑同学点名,就中医简单说几句。我对现在的中医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这个老话题已经不知道掀起多少轮论战了。如果非要站队的话,我倒是每次都会站在方舟子的一边。尽管他比较激进。可是对付老中医,不激进一点恐怕还真的不行。
现在这个医疗环境,需要绝对谨慎对待那些号称无毒无副作用的中药,更要对那些号称"祖传秘方"之类的中药敬而远之。
最后引用一段王小波的话(看似和这个话题无关):
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不点名了,谁喜欢反驳,去自己的Blog上写自己的意见吧。
--EOF--
another version water-based screen that uses air bubbles as pixels to display dynamic text or images.
see also aquaplay & information percolator & water curtain & bitfall & eavesdropping &
[link: beta-tank.com (.mov)|via we-make-money-not-art.com]
The Top Ten Lie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译者:ccbabe
还是Guy Kawasaki的文章,题为The Top Ten Lies of Venture Capitalists。我偏见地认为他是我目前为止最欣赏的VC;能幽默诙谐而且开放坦率地告诉你业界的操作和想法。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虽然老是对自己没能去Yahoo CEO面试而耿耿于怀。:) 他深知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愿意花时间写傻瓜读本,来和普通人沟通。
对于文章的第9点,还想说几句。风险投资家的谨慎是出于对委托人的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这个道理对创业者也是同样适用。拉到投资,眼看着账户里跳出这辈子没见过的天文数字,别以为你就富有了。记住,这钱不是你的。而要把它看作是“一笔贷款加一个期权”(参见创投企业评估揭密(1))你要是把事儿给搅黄了,秋后算帐的时候,你就会一无所有。钱烧完了是小事,但如果是因为你不负责任地挥霍无度造成颗粒无收的局面,那您以后就别想在这道上混了。商业社会里头最值钱的是信用,而不是钱本身。
更多风险投资文章,请点击白话投资。(http://ccbabe.yculblog.com/)欢迎大家留言互动,也欢迎转载,但请遵循Creative Commons的“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许可。另外,也希望大家对于“言多必得”上的所有文章都能遵循创作共享版权协议,尊重各位译者的劳动。
————————————————————–
风险投资家是一群天性简单的人:我们要么决定投资你,并且说服自己直觉正确(美其名曰:尽职调查),要么你连拿到一个子儿的可能都没有。虽说我们天性简单,却不一定乐直言相告。所以,如果你发现很难从风险投资家那里得到肯定回答的时候,就该明白结论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我们说出一个否定性的决定没什么好处。那样的话,只会使创业者更早地讨厌我们--所以游戏规则就变为我们宁愿哄骗创业者们,万一以后发生奇迹(比如说发生波音公司同意一项$5百万订单这样的奇迹),他们的前景变好,我们也好有条后路。
唉,说来创业者们其实也是天性简单的人:他们要是听不到一个掷地有声的“no”,就会以为答案是“yes”。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们之间有种种沟通上的问题,使得创业者们倍受煎熬,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为了增进这两组人之间的理解,特此曝光风险投资家的十大谎言。
1. “我喜欢你的公司,但是我的合伙人不喜欢。”换句话说,就是“no”。这个项目负责人不过是想让创业者们相信他是个好人,聪明人,能真正理解创业 者所做的一切的一个人;而“其他人”却不是这样,所以别怪罪于他。这是在推卸责任;别信他什么其他合伙人不像他一样喜欢这个项目的胡言。他要真这么喜欢,他一定会投钱成交的。
2. “如果你能找到其他VC先投钱,我们就跟。”换言之,“no”。就像一句古老的日本谚语说得那样,“如果你姨有胆魄(注1),她就是你叔了。”阿 姨当然没有啦,所以这话是扯淡。说这话的风险投资家其实是说:“我们不看好这单生意,但是如果红杉(Sequoia,注2)先投的话,我们也会跟风。”也就是说,一旦创业者们不需要钱,风险投资家会乐意给他更多--这话如同在说“一旦你看到Larry Csonka(注3)不再不寒而栗,我们就会帮你对付他。”而创业者想听到的是“如果你找不到其他VC先投资,我们来投。”这才是一个信任你的投资人。
3. “先做起来给我们看看,然后我们再投资。”言下之意,“no”。这个谎言可以翻译成“我不相信你描绘的大饼,但是你如果能赚大钱证明给我看,那么 你也许能说服我。但是,我不想告诉你我不打算投资,因为我说不定判断失误,然后,老天,你没准还能搞定一个财富500强客户,那时候,我不就活脱脱象个混蛋了。”
4. “我们喜欢和其他风险投资商联合投资。”这就好比太阳总会升起,加拿大人就是喜欢玩曲棍球那样的规律,你要相信风险投资家必是贪婪的。贪婪在风险 投资这个行当里的意思是“如果这是个好项目,我就要一人独吞。”而创业者们想听的正是“这轮投资,我们拿下了。我们不想要任何其他投资者的加入。”然后,创业者们的任务就是去说服他们为何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能够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不是减少他们手里的那块。(注4)
5. “我们想要投资你们这个团队。”这句话没讲完。投资团队是没错的,而创业者们听到的意思就是“我们不会解雇你们-如果我们投资全然是因为你们,我 们又怎么可能解雇你们呢?”这可一点儿不是风险投资家的意思。她的意思是,“只要事情进展顺利,我们就会继续对你们这个团队投资,但是如果情况不妙,我们 就会赶你们走,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呀。”
6. “我会放很多精力(原文是带宽)在你们公司上面。”也许他说的是自己办公室里的T3线,但决不是指自己的日程安排,因为他早就在十个董事会里待着了。数一下他得参加多少个董事会议吧。创业者应当假设一个风险投资家每个月花在一家公司上的时间在5-10个小时之间。就是这样。面对现实吧。把董事会议尽量开得简短点!
7. “这是张香草味(注5)的投资意向书。”根本不存在什么香草味的投资意向书。你以为每小时收费高达$400的专业投融资律师,就是弄些标准化的投资意向书的吗?如果,创业者们坚持要用冰淇淋的口味来形容投资意向书的话,唯一适用的就是“崎岖之路”口味(注6)。这就是为什么风险投资家除了离婚律师外,还需要每小时收费$400的投融资专业律师的缘故。
8. “我们能帮你敲开我们客户公司的大门。”这是个双重谎言。首先,一个风险投资家不能总是在客户公司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坦率地说,他的客户公司将 因此而讨厌他。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让他来为你引荐了。第二,即使风险投资家能为你开方便之门,创业者们也不能太当真地期待那些公司会成为你的忠实顾客-也就是说,有些东西顶多就是说说而已。
9. “我们喜欢投资创业初期的项目。”风险投资家真正幻想的是把1百万美元投到投资前就已经值2百万美元的公司里去,然后持有这下一个Google的 33%的股份。那才是早期创业投资呢。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对Google惊人的投资回报耳熟能详吗?和我们都知道迈克尔.乔丹是一个道理:Google们 和乔丹们均是惊世罕见。如果他们普普通通,就没人写他们的故事了。如果你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风险投资家喜欢投资于成功团队(注7, 比如Cisco的创始人),成功技术(注7, 比如荣膺诺贝尔奖的技术),和成熟市场(注7, 比如电子商务)上。我们是异常规避风险的,尤其是因为我们手里的钱并不属于我们自己。
10. 我正在夏威夷的星巴克里写这篇日志。已经待了90分钟了。没带电源插头,所以我的PowerBook笔记本电脑快没电了。你可得喜欢我刚才讲的九条谎言,直到老天爷送来由索尼Vaio团队解救的新苹果笔记本。
译注:
注1: have balls,是一语双关,另一层意思,各位心知肚明的吧。:)
注2: Sequoia 差不多是硅谷最牛的一家VC。
注3: Larry Csonka 是美国橄榄球历史上伟大的跑锋(running back),活跃于六、七十年代。
注4: 这段话比较有意思,是夸张式的幽默。一般由创业者主动提出多家投资者联合投资的情况是挺少见的。因为VC对于持股比例都会有一定要求,股份太少没人乐意。而创业者欣然割让股份的情况也是千年等一回。否则大家在谈判桌上还吵什么呀?
注5: Vanilla-冰淇淋里最平淡无奇的口味。而香草味在金融投资领域,通常指最一般的、普通的、标准性的东西。比如说vanilla option就是指一种最简单的期权产品。
注6: Rocky Road崎岖之路是一种配方比香草口味复杂得多的冰淇淋。
注7: 作者在此使用了一连串proven这个形容词。字面理解“已经被证实了的” ,简言之就是以往有记录(track record)显示并且证明XX具备能力或可行性等等。体现了一种基于事实(fact-based)的思维方式。文中为了方便阅读,采用了简单的意译,但不可尽意,特此说明。
Just in time for vodka martini Monday,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our newest reseller, Blogus. The Russian feed search specialist is expanding its offering to provide feed management and advertising services via the FeedBurner platform in Russia, Ukraine, Kazakhstan, and Russian-speaking Israel. Blogus will also lead the effort to localize the FeedBurner application with the launch of www.feedburner.ru. Hooray!
Some of the early adopters of the services include popular Russian bloggers Alex Exler of Exler.ru and Dmitry Chestnykh of Sellme.ru, author of popular blog publishing client Blogjet; blog networks Blogsummit.ru and Mazoo.net; Sofkey.info, an online software news magazine; and Internet.ru, a general daily news website.
Excuse us while we return to mixing the feeds, er cock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