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搜索向何方,但他们已经上路章劢闻的博客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以下这篇文章是InformationWeek美国的记者兄弟花大力气采访的结果,生动地描述了一些该领域探索者的兴奋心情。看到以后,我忍不住做了一些附加采访和解释,经过赵红权的翻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揭示当前搜索技术在商业道路上探索的一些方向,记录这个领域的今天,让它们给未来研究信息检索历史的人提供一些参考,至少证明人们一度在多么愉快地探索这个领域,探索自己的语言文字和计算的关系,让计算工具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需求。
 
信息检索不是特别容易被商业化的技术和学术方向,但是它对于满足信息用户好奇心的同时,让人类对它本身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心。微软,雅虎,百度和Google有很多研究者在不断地尝试破解一些新的文字检索规律。其中很多人的努力并不是完全为了明天的商业回报,而是为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更伟大的信息检索领域的发现。
 
借此文向这些人,以及UPenn、香港两个大学、以及北大等学府中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处理着语料,建立这个领域基石的学者们表示感谢。
 
 
 
不知搜索向何方,但他们已经上路
 
 
文/J. Nicholas Hoover,章劢闻
译/赵红权
 
 
 
 

搜索引擎,也就是那个浏览器里的应用,你在其中输入一个词,并点击回车,之后就满怀希望开始等待,可它返回的往往是数百万个毫不相关的互联网地址。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称,人们平均要花11分钟的时间才能找到所需内容,而且还有一半的人在达成此目标之前即中途放弃搜索。据高德纳公司(Gartner)估计,由于访问者根本无法找到所需内容,有一半的潜在Web销售因此而丧失掉了。

谷歌公司(Google)、微软、雅虎公司(Yahoo)、以及其他数十家专业搜索公司,其中也包括那些专注于商业领域的搜索公司在内,已开始展开新一代搜索技术的开发竞赛,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有了这些新兴的搜索工具,人们无需再使用混合语言一遍又一遍地简化搜索。他们可以用英语或其他语言查询问题,或者根本不提出任何问题,只是基于其以前的查询或所用的应用软件,就能自动收到查询结果。

专注于中文搜索的百度公司(Baidu,下称百度)虽然没有就下一代搜索的话题表态,但是根据百度现有的一系列产品,从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到百度空间等服务,不难看出这家公司正在利用用户生成内容(UGC)提高自身对于用户兴趣点捕捉的精确度。

除了文字内容之外,用户实际得到的搜索结果还将包括音频和视频文件、PowerPoint幻灯和其他信息图表、以及结构化数据,这些信息全部精选自Web、PC、以及公司数据库,并最终汇成统一的信息流。假以时日,图像搜索甚至能在图像中检测信息,而无需对元数据进行解析。

搜索结果将更加精确,并经过自动归纳总结,按照个人偏好依相关程度进行排序。聚簇、标签云(Tag Cloud)等可根据参数扩大或缩小搜索的新表达方法以及自动分类,可以简化对搜索结果的处理。同时,采用标签服务、社会性书签服务(Social Bookmarking)以及共享搜索等方式,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特别是群体智慧的力量,搜索引擎将得到极大改进。

而且,我们无需翘首以盼,等待这些高速搜索引擎的出现。如下一些高级功能已随处可见。

语义搜索

当今多数搜索引擎都要求使用速记语言,也就是某些人称作Keywordese的语言。“那就像跟一个2岁小孩说话。” Powerset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巴尼·佩尔(Barney Pell)形容道。Powerset是一家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搜索领域的初创公司。未来10年,佩尔指出,搜索引擎“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会更为强大。

早在2000年,百度就曾经大力协助当时的ChinaRen公司推出了一个名为“孙悟空搜索”的提问式搜索引擎。“我当时使用过孙悟空搜索,感觉它对中文语义的理解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虽然那时的技术可能还比较粗浅。”李鹏在接受《信息周刊》采访时回忆道。李鹏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博士,同时也是微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园区(Redmond)的实习研究人员,专注于语义网(Semantic Web)的研究。

现在,Powerset公司、Hakia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已开始开发新的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应用语言学解释问题,分析Web内容,并且必要时,还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来优化搜索结果。Hakia公司CEO里萨·博坎(Riza Berkan)憧憬说,未来搜索引擎会成为“知识渊博的工具,如果我们能教会它们如何讲话、如何理会用户的意思。 ”

语义搜索引擎对语言进行解析,就像学生学英文一样,用字典和辞典来解释字的意思,并依据句法的基本规则将之连起来。比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于1996年斥资7.43亿美元买下了Tivoli公司”这句话,包括了购买、购买的主语、购买的时间、以及买入价等几个概念。

在理解问题之后,基于语义网的搜索引擎将会给出智能的回答。“比如,你表示要预约一个牙医,”李鹏给出了一个例子,“搜索引擎有可能从你的Outlook找出你的时间表,然后从你牙医的网站上找出他或她的时间安排情况,最后归纳出共同的时间点,再给你提出精确的预约建议。”

迄今为止,尽管Hakia公司的搜索引擎已能够利用语言提示在它自己甚至都不能领会的概念中发现大致意思,但人们应用语言规则,并对分类进行定义,以缩小搜索范围的做法仍然有助于推进搜索引擎的开发。“如果它能做到完全自动化,我们就能宣告自己创造了新的物种,”博坎调侃道。谷歌和雅虎等在开发Web搜索引擎时也都会雇佣语言学家,尽管他们的搜索引擎还远不能与Hakia或Powerset的语义搜索相提并论。谷歌的搜索引擎能进行拼写检查,并返回所搜索的单词的同义词和变体,但并不能始终准确地解答问题。

联邦保存研究所(Federal Preservation Institute)的历史保存学习门户(Historic Preservation Learning Portal)采用的是企业搜索公司Autonomy公司的技术。该网站存有大量记录保存规则和保存方法的文档,研究所应用语义搜索帮助那些非专家类的用户发现其所需信息。“他们应用这些工具,用普通语言即可提问,而其问题中无需带有关键词可能会含的技术术语。”该研究所总监康斯坦丝·拉米雷(Constance Ramirez)介绍说。比如说,有个网站访问者可能会询问加里福尼亚州红屋顶房屋的保存情况,“看到返问的各类结果都是相关的,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拉米雷回味道。

IBM也在致力于医疗卫生和政府等领域的专业文本分析研究。客户利用其名为OmniFind Analytics的搜索引擎,甚至可以分辨诸如情绪这样的细枝末节之处,而且不管搜索到的文档对某个主题的记录或分析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客户还可对公司内使用的专业词汇、概念、以及专有名词进行定义。

“但是,基于精确语义的搜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信息来源必须基于资源描述框架(RDF)、Web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 )等信息格式。”李鹏指出,“信息源的格式化需要得到提供者的认可和规范,这本身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无关键词搜索

好运难遇。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的这类搜索引擎无需提示,即会根据你以前的查询替你完成搜索;否则它们可能会在背景中搜索,根据Word文档或Excel电子表中的上下文内容提供相关信息。苹果公司(Apple)的iTunes项目与此类似,如果听者从硬盘中播放了一部音乐作品,iTunes Store即会显示相关的其他音乐。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在搜索领域,遭遇意外的好运比登天还难。”国际数据公司(IDC)分析师苏珊·费尔德曼(Susan Feldman)指出。在这种计算密集型的环境中,设计接口着实不易,她补充道。

MediaRiver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下载的搜索工具,这款名为Watson的产品,无需用户发出查询请求,即可利用Web浏览器或PC应用程序中的信息对Web进行搜索,并返回结果。这是一款出色的产品,可不是一项好生意,MediaRiver的CEO阿尔·瓦塞尔博格(Al Wasserberger)总结说。但是,Watson在MediaRiver的ClickSurge Widget中找到了用武之地,终于可以再现活力,后者负责确定网页上的重要概念,并将相关链接嵌入到网页的其他位置。Blinkx公司有款与此近似的产品Pico,但在该公司的网站上,Pico却居于次要地位,因为这家公司要全情贯注于视频搜索领域。

尽管如此,无关键词搜索的前景依然一片光明。谷歌和雅虎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提醒用户,他们可以订阅搜索,当有新结果产生时他们即会收到电子邮件。用户只需轻轻点击一下StumbleUpon和Google Dice等浏览器工具栏按钮,系统即可根据Web历史记录将之带到推荐的站点上。雅虎的Y!Q服务和Mozilla公司的火狐浏览器(Firefox)都具备在网页上突出显示某个字或词的功能,用户只需于其上点击一下,即可执行搜索。

雅虎的这项服务可以增强搜索页上下文的关联性。比如,在有关大学橄榄球的网页上搜索“佛罗里达鳄鱼队(Florida Gators)”,返回的结果肯定不会跟大沼泽国家公园(Everglades)中的那类爬虫有关。

个性化搜索

“内战”这个词,在不同的人心中会激起完全不同的情感,其含义也大相竞庭。在美国历史上,它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诞生;而在利比亚,它是武装冲突的代名词;它还是枪与玫瑰乐队的一首歌的名字。搜索引擎对搜索者了解得越多,它对搜索者意图的猜测也才会越有根据。

从用户数量来看,谷歌的个性化主页iGoogle是该公司旗下成长最为迅速的产品。谷歌明白用户需要什么,并通过RSS种子和谷歌Gadgets来体现其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而且,用户也能在谷歌的首页上创建推荐(Recommendations)标签,谷歌搜索系统可据这些用户以前的搜索提供相关信息,并置入该标签内。

拥有谷歌账户的用户均有机会将其曾进行的搜索保存起来,“疑问因而解除”,谷歌个性化部门技术负责人塞普·卡姆瓦尔(Sep Kamvar)指出。比如,有个女子对计算机感兴趣,而且她会定期搜索“苹果”这个词,这说明与其说她对计算机有兴趣,不如说她对计算机厂商的兴趣更大。利用存档数据,谷歌可通过浏览器工具栏按钮、iGoogle标签或者网络搜索历史(Web History)页面自动为用户推荐所需信息。

大量与搜索相关的信息保存在谷歌的数据库中这一事实,引发了有关隐私的担忧;基于同样的原因,雅虎等谷歌竞争对手也不再无畏地长驱直入个性化搜索领域。谷歌争辩说,它在使用历史搜索数据时所公开的透明度,恰是其为避免引起用户激烈反对而采取的关键措施。“如果我们打算使用你搜索过的某些内容,我们希望你能了解这一点,而且你有权做出决定。”卡姆瓦尔表示。

商业环境中也需要个性化。例如,Vivisimo公司搜索产品的管理程序给招聘人员的人事文档的赋值,比如说,就可以比给销售人员的高。“内部网的一个优势在于,人们无需再以匿名的形式存在。”IBM OmniFind搜索平台部门杰出工程师(Distinguished Engineer)兼产品经理迈克·莫兰(Mike Moran)指出。OmniFind搜索平台有4个版本:企业版、分析版、可在搜索结果中添加原文链接的版本、以及与雅虎共同开发的免费版。出版商锐德商讯集团(Reed Business)搜索部门首席运营官(COO)格雷伊姆·麦克雷肯(Graeme McCracken)强调说,事实表明,经常使用搜索的用户最需要个性化特性,而那些偶尔一用网络的访问者通常也对个性化没什么兴趣。

社会搜索

网络出现伊始,搜索即有其社会性的一面。雅虎创立之初,其网站不过是个链接列表,只是列出了公司创始人认为有趣的网站链接。谷歌的PageRank算法,其原理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以网站上一个页面通向其他页的链接数量为基础。随着Web 2.0技术的兴起,搜索引擎也开始进一步推动社会搜索与社会性书签服务、标签服务、共享搜索、以及功能随用户数量增加而改善的搜索系统等概念的融合。

雅虎的战略将因其社会特性而显得卓而不群,雅虎搜索副总裁提姆·梅尔(Tim Mayer)指出。Yahoo Answers可针对Web查询提供人性化的解答,最近该服务已开始出现在常规搜索结果中。此外,雅虎收购了社会性书签站点Deli.cio.us,此举也可能会给雅虎带来一些变化,比如将社会性书签服务变为雅虎网站的一个标准特性。

微软已经拥有名为Collections的共享搜索特性,人们可利用该特性共享注释图。目前,微软也在寻求解决办法,以在Web范围内部署可视的、用户生成的“标签云”,该公司搜索和广告部门高级副总裁萨特亚·内德拉(Satya Nadella)介绍说。企业搜索公司Vivisimo公司也在对一项特性进行测试,公司员工利用该项特性,可以给搜索结果打标签、评级、分类、并做评注。而Connectbeam公司则将标签和社会性书签技术作为其他企业搜索产品上的一个层来销售。

标签云和社会性书签服务也有局限性。标签太多会降低搜索的可靠性,太少又有可能导致相关信息的大量堆积,Autonomy公司CEO迈克·林奇(Mike Lynch)分析道。领导着谷歌反垃圾团队的高级工程师马特·卡茨(Matt Cutts)表示,标签和社会性书签服务是垃圾邮件制造者和搜索引擎优化滥用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无论如何,谷歌已开始推进社会搜索服务。在iGoogle服务中,“魔术标签”可基于其他谷歌用户创建的标签,提供与搜索查询(比如说“旅行”一词)相关的谷歌小工具(Gadgets)和Feeds菜单。“我太喜欢这种算法了,因为它提供的Gadgets并不包括‘旅行’这个词本身在内,但却极为相关。”卡姆瓦尔表示。

Collarity公司则在其Relevance Engine中,运用“协同过滤”将上述概念又推进了一步。福克斯新闻网(FoxNews.com)即使用该个性化搜索引擎。如果某人在该站点上搜索“伊拉克”,这一搜索引擎会根据以前其他人在搜索“伊拉克”这个词之后的行为,列出推荐的链接清单。尽管如此,搜索引擎最终只能将那些在伊拉克新闻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用户的浏览习惯纳入推荐引擎,因为这些人代表着对伊克拉有高度兴趣,而且应该也具备更多相关知识的一群人。“我们认为,最要紧的是在相关领域内,找到能最好地解答你的问题的人。” Collarity公司市场总监鲍勃·拉斯塔德(Rob Rustad)表示。

结果导向

“谁说一个编辑框外加10个蓝色链接就是搜索引擎了?”微软的内德拉质疑道。这个问题提得好,但在搜索的新世界里,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人们已发现了用于显示搜索结果的新办法,从自动化聚簇和分类到对问题的实际解答,各种都有。在微软的Live Search中,键入“西雅图交通”几个字,就会有一幅地图弹出来,上面绘有公路,并用色码标示出路面上车辆的行驶速度。与此近似,在谷歌网站上键入“亚伯拉罕·林肯的生日”,第一个搜索结果会显示实际日期——1809年2月12日,后面跟着一系列相关地址链接。

Vivisimo公司同时也运行着一个名为Clusty的消费者搜索引擎,该网站可通读网页的文本内容,并通过语义理解,在搜索返回的前200个文档中,迅速建立分类。

Vivisimo的Clustering Engine可以确定诸如“漂亮”和“华丽”这样的词,其意思之间存在关联性,然后根据这类共性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组。“主题可帮助人们根据上下文进一步理解数据的含义,并且大致明白信息是如何被组织到一起的。”该公司市场副总裁丽贝卡·汤姆逊(Rebecca Thompson)介绍道。

在商业环境中,计算机生成的聚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商业环境中,用户不能根据某个站点的流行程度来确定其相关性。与Vivisimo一样,Endeca公司也使用自动分类的办法,并采用“导航”的方式,他们这样做基于如下理论:人们通常不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搜索,而其期望搜索引擎能帮助发现的内容,往往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清楚、准确地提问的。

美国最大的家具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的网站即采用Endeca技术,从中可管窥Endeca前述想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对“冰箱”一词的搜索会产生大量信息,并依类别、价格、以及品牌等进行分组,而且对于每一组都能进一步进行搜索。分类通常以每个搜索条目的元数据为基础。“未来的设想是,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成用户期望看到的形式。” Endeca公司战略拓展与市场副总裁马特·艾什纳(Matt Eichner)介绍说。

Factiva公司的搜索工具采用Fast Search & Transfer公司的技术,用于发现发表在网络日志、媒体站点上有关某个品牌的任何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分为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还对之进行相应的量化,辅以线图,以显示人们的认识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

另外一个较早利用搜索引擎收集新知识的例子是谷歌Trends。它是谷歌实验室(Google Labs)的一个项目,可以几乎同时满足搜索者完全不同的兴趣[比如太浩湖(Lake Tahoe)和雪橇]。“如果计算机能进一步理解这个世界,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卡茨自问自答地说,“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就能真正理解人们在搜索些什么。”

多样化搜索

今天的Web搜索引擎可以对基于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的文件、PDF格式文件、Office文件、以及音频、视频和图像元数据进行筛选。而未来的搜索引擎不仅可摆脱对元数据的依赖,可对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直接进行搜索,还能在其他搜索结果中纳入这些形式的内容。“你不会看到分别面向音频、视频、以及文本的不同系统。” Autonomy公司CEO林奇简捷地总结道。

尽管并非总能面向不同数据类型建立恰当的关联模型,谷歌的通用搜索仍可谓这一领域的开先河者;其他进展还包括:Autonomy技术可察觉情景的变化,并将视频分配到可搜索的内容中。而且,Autonomy公司、Sonic Foundry公司、以及Nexidia公司的搜索引擎都具备对视频或音频的音轨进行搜索的能力。

衣服和服饰销售站点like.com,算得上说明图像搜索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典型例子。利用该网站提供的类似搜索(Likeness Search),用户可依各自的尺寸,从颜色、外形、以及款式等方面提供个人的设计参考意见。目前,微软和谷歌都已开发出了针对人的面孔的搜索技术。

尽管如此,图像搜索还远不能与文本搜索相提并论,IBM的莫兰指出。在搜索引擎习惯观看图片并能用语言对之进行描述之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还得继续给图像和视频添加文本标签。

无论如何,在需求的推动下,搜索创新仍不断涌现。随着网络上和公司数据库中信息成PB(Petabyte,1Peta=1015)的增加,用于帮助人们发现所需的工具也必须得随之改变。




搜索引擎之比拚

领先者

Autonomy公司 企业搜索产品支持归纳、聚簇、以及分析等功能。

Fast公司 企业搜索平台提供移动搜索、个人搜索选择。

谷歌公司 最新关注点在于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并提供用于商业市场的搜索工具。

微软公司 除了PC和Web搜索,还推出了Live Search Maps、Live Search for Mobile等服务。

雅虎公司 通过收购Del.icio.us,大力推进社会性搜索,同时也推出了Yahoo Answers服务。

挑战者

Collarity公司 Relevance Engine根据其他人曾经搜索的内容对搜索结果进行过滤。

Endeca公司 信息访问平台(Information Access Platform)自动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类。

Hakia公司 语义网搜索引擎目前处于Beta版测试中。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OmniFind平台有企业版和分析版、以及与雅虎共同发起的免费版。

Like.com 可视搜索引擎处于测试中。

MediaRiver公司 ClickSurge平台利用网页内容进行搜索或推荐相关内容。

Powerset公司 目前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一道,共同开发自然语言Web搜索引擎。

Vivisimo公司 Velocity企业搜索引擎在聚簇中对结果进行分类。




商业搜索无处不在

企业搜索市场在迅速膨胀,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这一市场去年增长了39%,已达到14亿美元。而这一市场上的产品,其价格和特性也相距甚远,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免费的OmniFind Yahoo Edition到成本高达几十万美元的系统,无所不包。

对于只有几个文档的内容仓库或者低流量的网站等轻量级搜索而言,OmniFind Yahoo Edition或起价为1,995美元的谷歌 Mini Search Appliance足以胜任。而那些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大公司,所有员工日常工作几乎都要用到搜索功能,比如法律部门就需要使用电子搜索(E-Discovery)服务,这些公司需要的可能就是Autonomy公司、Fast Search & Transfer公司(下称Fast)、或者Endeca公司的高端搜索系统。“人们需要不同的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IDC分析师苏珊·费尔德曼(Susan Feldman)一言以敝之。

Web搜索工具与企业级搜索产品往往在公司中同时存在,面对Web,企业员工会使用精选的浏览器搜索工具;而在访问企业防火墙内的数据库时,他们又会选择公司提供的搜索应用软件。

安装OmniFind Yahoo Edition,只需点击三下鼠标,以选择要搜索的内容仓库和内部站点。另一方面,如果某家公司希望根据员工岗位而对搜索进行个性化设置,增加安全层,对搜索结果进行分类,并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那其用来部署这一项目的时间可能长达几个月。

现在,企业级搜索工具栏已无处不在。Fast产品与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的SharePoint之间建有连接程序;Autonomy公司也将其搜索引擎与微软的Outlook工具栏和思爱普公司(SAP)的应用软件集成在一起;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和工作流应用软件中也开始出现搜索框,而那通常是软件厂商自己设置的。

现在的产品已能够对越来越多的商业信息进行搜索,包括PDF格式文件、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文件系统等在内。荷兰WCC公司等专业厂商甚至可以将指纹搜索与其他数据结合起来,以发现与目标身份相符的人。

搜索将日益成为用户的好帮手,既可以自动地利用内容仓库中的信息完成填表操作,奥多比公司(Adobe)的Intelligent Document Platform即有此功能;亦可对法律文档进行扫描,以自动创建律师档案,就像Recommind公司的MindServer Legal所做的那样。



14:30 国庆节快乐! » Google AdSense China Blog


国庆假期到了,各位发布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在10月1日-7日长假期间,AdSense小组成员们也会休息,所以我们无法及时答复您的邮件,希望您见谅。在这期间,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建议您到我们的帮助中心 https://www.google.com/adsense/support/ 或者支持论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dsense-help-zhs ,您可以从那里获得帮助。

再次为您送上节日的祝福!
网络启动公司的十条法则译言-技术与创业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原文作者:evhead
原文链接:Ten Rules for Web Startups
译者:LINYAN

#1缩小范围

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最可能解决的问题上,这是最有效率的工作。大部分的公司在开始创业的时候都做了太多烦琐的事情,这样只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烦琐,变成另一个像我一样过着烦琐生活的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处理一些小事情上有许多的好处——这样你就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去做,你可以将你手头上的事情做到最好。小事情就像是一个微型世界。实际上,当他们放大时,它所蕴涵的总是比你想象中的要多的多。当你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你可以更好的定位和推销你自己。在合作和需求方面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冲突,这样你的工作就会更有逻辑,你可以更加专注的工作,但是总有事情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更好的工作。我想这是来自于对琐事的恐惧。只要你记住:如果你想要将#1作为你的目标,那你的目标就太小了,你要扩大你要追求的范围——这样你也可以更好的实现你的目标。

 

#2:与众不同

总是有许多想法。有很多的人在思考——甚至为他们所思考的事情而奋斗着,或许你也做着同样的事情。这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谷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如何实现呢?首先你要知道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兴趣的话,你就会陷入死角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实际上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在开发新市场方面。第二,见#1——专家总是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第三,可以考虑做些并不被人注意的事业,许多获得成功的公司,如前面所提到的大G 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被其他人认为没有什么发展的前景,但他们却在该领域中做的很好,使得该行业再次得到发展。还有呢?取一个好的,并不常见的名字。当然,说的容易做的难。但是公司名字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多的描述,使得公司的名字很难与其他公司的名字区别开来。有几家公司用他们自己公司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公司的“博客”,公司RSS浏览器,公司广播“信息”或者“职员”的呢?在这方面,很少有做的很好的公司。

 

#3:随意点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所谓的“轻松网”(以及轻松创新的信息)。这类型的网页要比兴趣爱好网和专业网站的范围大得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需要活力,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宽带。如果你真的想成功在家创业的话,那么就要为社会提供人们需要的服务,实际上,帮助人们日常生活并不需要你付出很多的代价或者是身份上的改变。Flickr可以帮助个人在公众中进行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也许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个人宣传广告——人们只需要分享他们同朋友或者佳人在一起的相片。一些很轻松随意的活动,轻松愉快的游戏是再好不过的了。Skype(网络电话)可以帮助你进行随意的交谈。

 

#4:吹毛求疵

另一个长期存在的商业规则,而且适用于一切你需要面对的问题:个人性格,雇员,投资者,合作者,舆论机会。创业者通常太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入到别人和创业想法中去。如果事情的发展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顺利的话,你需要耐心的等待。错误的消极总是比错误的积极要好的多了。谷歌公司的一个强势——对外界的不利消息——他们敢于对机遇,容易赚到的钱,有潜力的员工和要实现的交易说不。

 

#5:以用户为中心

用户是一切,这是已经得到证明的。但是在这个方面上,它总是被人忽视,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及投资。如果你对用户不了解,没有将用户做为你产品的设计中心,你就要对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雇佣那些有这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士来帮助你,认真的思考如何以用户为中心,让这做为你公司发展的根本方向。让你的公司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比你不断的修改公司的发展目标要实际的多了。Ajax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网站,他们不仅仅将他们网络的发展放在性感方面。标签可以使事物更好的归类和寻找,或许这对你来说并不实用。 API 就是以此作为他们的发展方向的,这样开发者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不仅仅对这方面的专业者有帮助。不要因科技或者是博客之类的东西影响了你下一个追求的特性。以用户为中心,这永远是对的。

 

#6:要以自我为中心

好的产品总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而研制的。创造一些你需要的东西。成为你自己产品的使用者。通过你自身的需要对产品加以改进。(但是在涉及到可用性的时候,不要把你自己当成是的产品的唯一用户。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要以你的用户或者是为了使你公司的产品更好为代价同其他的大公司合作。当你还只是小公司而其他公司是大公司时,所有的事情都很难说,见#4。

 

#7:多点野心

有选择是最好的。有更大野心的最好的途径就是要有资金来源。当某一桩交易值得你去做的时候,放下其他的事情,利用你公司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集中精力完成这笔生意。换句话说,在你的产品中设计一些可以让你获利的东西,在六个月内获取利润(可以通过PayPal来实现)。正确的收费会帮助你实现效益增长,而不是阻碍效益的实现,因为这时你可以引起市场消费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手中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钱后在下一轮的集资和收购谈判中你就可以处在有利的地位。实际上,你可以考虑一下你是否真的需要有一个免费的助手。通过 TypePad途径——在市场中占有一个高定位——在适当的市场中设置正确的营销模式。少支出,不需要考虑过多的琐事,不要浪费,就是高利润。

 

#8:小,小,小

在网上创业是很明智的选择,因为它比其他的创业途径需要的成本更小,difficulty of IPOs和那些有远见的人都更愿意组成一个小团队来做一些有创新的事情,收获就是你可能获得成功的结果。当你的事业规模较小的时候想要获得收获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你创业时预算的收获比较小,这更容易实现。将预算估的低一点,因为你在投入新的产品也不会消耗你很多的钱(特别是你经营范围很小的时候)。还有一些可利用的技术可以帮助你,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你相关的开支——员工管理服务管理网络应用或者是Elance

 

#9:灵活

你知道吗,那些老人认为从加利福尼亚飞往夏威夷的飞机坠落的几率为99%——但是他们是对的吗?这对于成功创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除非他们原本想要进军阿拉斯加。许多面临倒闭的泡末网络最终还是获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在他们彻底失败之前,他们可以在原有的计划上及时的调整和改变他们的计划。Pyra计划要开发一个工程管理应用的程序,不是部落客。Flickr公司正在设计一个游戏。Ebay打算销售拍卖软件。最初的计划通常都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用瀑布式方法Waterfall Approach,渐进的、反覆式流程)来开发软件是过时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创立公司。

 

#10:保持平衡

没有因劳累而模糊的眼睛,吃垃圾食物,缺乏睡眠靠喝咖啡度日,每天都要承受巨大压力的夜晚还是创业者应有的夜晚吗。回答是:工作是最重要的。是的,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需要的。而且有时候你需要面对大量令你痛苦的工作。但是情况也不总是如此。你的身体和大脑需要平衡,这样你才可以更好的工作。如果你没有好的身体的/span>

添加评论

相关文章:

  白手起家的艺术

  创业者们的十大迷思

  创业者圣经3:创业者比大公司多什么?

收藏到QQ书签收藏到QQ书签

09:00 学新闻的人 和做新闻的人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本篇来自于网友行者在学传媒的人,一定要学经济学下的一个留言。这位网友的留言是因为我对于他前一个留言的回复。我的回复是这样说的:

我曾经和一个极有名的网站的总编辑聊过天,他说他不要学新闻的人做他们网站的编辑。我问何故,他说体育编辑找学体育的,财经编辑找学经济的,娱乐编辑还可以找学演艺或者学社会的,实在不济要纯文字编辑,就找学中文的,学新闻的,有什么用?我听后无语,虽然一万个不爽,但竟然找不出话来反驳他。

他后来又跟了一个留言:

我以前也有这种想法,但学习了新闻之后,我认为记者最重要,根本的是那种信念,去接近记录真相。我觉得现在中国很多报道可能就是由这些没有经过严厉新闻训练的编辑和记者攒出来的,虽然他们有各自的专业,但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觉得不规范,遣词造句准确性客观度都比较低。

这也是我们的新闻报道跟国际主流媒体在专业上的差距。所以我觉得不止是制度上,中国新闻界缺乏规范的教育,业界不重视专业性也是中国媒体少公信力的原因之一。

那位极有名的网站总编应该转转观念了。

我基本上相当同意他的看法。

我早年没有学过新闻传播,但我从事过网络业,就职的网站应该算是一个有点规模的网络财经媒体了。基本上我已经全面负责这个网络媒体的日常运营。这种所谓“第四媒体”的运营,我其实是完全跟着感觉走的。那位总编辑的说法让我不爽的原因并不在于我认为新闻专业出来的人有多专业,实在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复旦的新闻学本科生且从事新闻编辑行业数十年的缘故。

说到底,那个时候,我是有些瞧不起那些跑财经线的记者的。毕竟我炒股多年,对证券行业小有心得。某些记者们的表现,让我私底下很有些微词:连最基本的证券常识都会搞错。

后来我转行去证券公司搞经纪业务,别说记者,有些所谓的专业财经媒体做的东西都让我很是侧目。本世纪初的时候,证券行业并不景气,相当多的证券公司度日如年。有一家财经报纸喜欢爆猛料,动辄起大大的标题说这个证券公司破产,那个证券公司被托管。后来这家财经媒体被富士康缠上,我是幸灾乐祸了一小阵子的。

哪知道机缘巧合,我居然跑去学了传播学。我第一次深刻体认到这一行的核心。麦克卢汉说media is message,后来又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media is massage。我的体认是:media is mirror。

是的,如果没有媒体的存在,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美国的存在,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从来没去过。同样,如果没有媒体的存在,不会有数十年前认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论调,也不会有今天那么多人对成为美帝国主义中的一员趋之若骛。这一切,统统拜媒体所赐。

新闻从业者,就是打造这面镜子的人。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打造出来的是哈哈镜,但总有那么些人,坚持自己的理想,打造的是一面真正的镜子。我个人崇拜的这些佼佼者之一,就是储安平先生。

在我看来,学新闻也好,学财经也好,甚至是学些风牛马不相及的学科也好,皆可以从事新闻行业。但新闻行业最最要紧的一条是,时刻要明白:media is mirror。即便是今天似乎谁都可以发言的互联网时代,把关人依然无所不在。而一切的专业主义精神皆来自于此。也正是因为此,跑财经的记者就得多进行一些财经方面的充电,跑体育的记者就得多看看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过,总得说来,不断被被强化教育新闻专业主义的人,大抵总会或多或少变成潜意识。这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的先天优势,如果上升为信仰,也会成为抵抗侵蚀的有力武器。

不过,行者的有句话我不同意,制度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会让信仰随风飘散。但这个问题,不适合展开讨论了。

05:50 使用Excel方便的10个快捷键 » MT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是不使用Excel的。写文章,发表论文用的都是Latex。笨拙的Excel连安装它都觉得占地方。但是到了工作中却几乎离不开Excel,和各个部门,各个相关公司的大量文件交换,让我也不得不去使用和熟练这个共通的软件。
这里我总结了10个Excel常用的快捷键,一定会对你的工作效率有所帮助的。

1──日期和时刻

 按[Crtl]+[;]显示今天的日期。按[Crtl]+[:]则将自动输入现在的时间。

 当然,「now」函数和「today()」関数也可以使用。

2──反复工作

[F4]是我最喜欢用的快捷键。它可以反复的去重复你的工作,充分体现出电脑的优越性了。比如你对一个单元格进行了颜色,字体等的修改之后,当你需要重复去做的话,用[F4]吧。

3──对上面的单元格进行复制

 意外的,我使用这个快捷键的时候还是很多的。[Ctrl]+[D]。D的意思就是Down,向下复制的意思了。

 具体操作的ganjue就是、[Crtl]+[D]、[Enter]、[Crtl]+[D]、[Enter]......。

4──对左面的单元格进行复制

[Ctlr]+[R]。R就是Right的意思了。

 lianxu操作的时候,使用[Tab]可以自动的向右移动。

5──和Sum的输入

 计算数组的和的时候,用上面的「Σ」人比较多,当然也有人直接输入「=sum()」的。但是我喜欢

 [Alt]+[Shift]+[-]

6──留言,情报的输入

   [Shift]+[F2]

7──单元格的插入

 [Ctrl]+[Shift]+[;]

反之,单元格的消除是

[Ctrl]+[-]。

8──数式的设定

[Ctrl]+[1]

这个使用的人不多。但是习惯之后你会喜欢它的。

9──货币的变换

[Ctrl]+[Shift]+[4]

10──%的变换

[Ctrl]+[Shift]+[5]

公民记者设置的新闻议程语言的边界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2007年9月24日,仰光、曼德勒及其他主要城市的和平示威录得愈10万的参加人数。26日,军政府开枪镇压,血腥场面迅速通过互联网发散全球。

第一道传往互联网的有关消息,已很难考证。身在伦敦的28岁缅甸留学生Ko Htike连日在他的网志《Ko Htike的散文集》(Ko Htike’s Prosaic Collection)双语报道事件的进展,9月25日镇压军队入城后,他贴出的受伤僧侣照片,应属于最早面世的现场图片。

网志(blog)成为最受关注的传播途径。Moezack,另一位身在缅甸的网志作者,甚至在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后,即发表了目击报道,让多家外电引述。26日,他突然消失,其网志《今日缅甸》(Today Burma)上的图片与文字被尽数清空。Moezack的下落牵动人心,有传言说他已遭军政府通缉, 危在旦夕;亦有传言说他仅仅换了笔名与网志空间,仍在继续报道。

网志之外,维基百科(wikipedia)以辞条方式同步报道突发新闻,而事件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传播之深之广,甚至架空了通讯社与大众媒体的传统方式,成为很多人了解并参与此事的主要途径——截至28日,社交网络facebook上计有178个以缅甸为题的群组,最大的“缅甸”组(Myanmar)有670名成员。社交网络myspace上,一封广为传送的公开信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0,远远超过了官方声称的9人。虚拟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早就树起了哀悼死难者的纪念碑,至少有4个组织以此为题,其中,自由缅甸组织(Freedom Burma)的成员Pol McLaglen为虚拟公民(avatar)免费发放藏红色T恤,以示对缅甸僧侣的支持。极富网络语言特色的句子, “佛 + (昂山)素姬 + 学生 + 人民-军队=素姬领导下的民主”("Buddha + Suu Kyi + Students + People - Army = Democracy under Suu Kyi")在仰光的即时通讯工具Gtalk用户间传递。更多的公开支援信,正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在图片共享平台flickrpicasa,均有人建立了公共账号,供目击者上传现场图片。Youtube上几段角度不同的视频,清晰记录了日本摄影记者长井健司(Kenji Nagai)遭蓄意枪杀的过程,揭穿军政府“流弹误伤”的谎言。隐姓匿名的公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m)首次如此强力地介入一事件的报道,成为新闻史上的典范。

丰沛的一手资料,引起军政府的不安。信息封锁必然是第一步棋。28日上午,两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MPT和Myanmar Teleport切断了仰光和曼德勒的网路。网吧被迫关闭。军方搜查了仰光城内两大写字楼的电脑——樱花塔楼(Sakura Tower)和商人楼(Traders),因为从角度来说,多幅现场照片显然摄自这两栋高层建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包括短信)都已瘫痪。29日,部分互联网接口恢复,但使用代理服务器(proxy)与国外沟通仍然很困难。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尽力更新网志,报告现场。

即使在缅甸这样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民众用廉宜轻巧的数码相机、家用摄录机、手提电话和电脑记录事件,信息借互联网即时扩散。尤其,分散的受众本身也主动参与传播与剪辑,使议程迅速扩大和升温,转存为文明世界的集体记忆。通讯技术与使用方式的进步和普及,让这场血腥镇压不再仅涉地缘。独裁者的暴行和僧侣的镇静克制这一鲜明对比,通过像素呈现,更直观地抵达了人们的神经末梢。公民记者取代传媒机构主导了整场议程的设置,间接目睹现场的证人巨量而分散。于是,与互联网普及前的示威惨案比较,这一次,缅甸军政府更难洗脱手上的血污。

On Far & Wide Journal, Issue 37. (1. Oct. 2007), Vol. 80.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9-30
  十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