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最好的病毒营销视频(10个?) » laolu's blog: Blog

原帖见seopher的“The 10 best viral marketing campaign videos” ,建议看原帖,作者有不少点评(题目是10个最好的视频,帖子里却只写了9个,这个老外数学不好)。

1. Blendtec - Will It Blend?
这个活动无比吸引人,是因为人们爱看坚固昂贵的东西被这个搅拌器化作灰尘。搅拌iPhone和iPod的视频都达到了近600万访问。Will It Blend网站

2. Honda - The Accord "Cogs"
Honda的营销团队经常有让人记记得牢、立即能识别的广告,使人们乐意互相转发这个广告。如果 Honda能在广告上如此细致入微,那车想必是精工极致。


YouTube上的“Honda Accord Commercial”,2006.2.27上传,观看次数101万;
YouTube上还有个“Honda Ad”,2006.1.22上传,观看次数近98万。)

3. Guitar Hero - Bike Hero
一个家伙把脚踏车当做吉他英雄的控制器一样,骑车沿着邻里街坊的一条轨迹绕行。完全没有品牌化,就像一个人出来转转这么做,与一般的用户产生内容很难区分,处理得很巧妙,要不提醒就好像不是病毒营销。


YouTube上的“Bike Hero”,上传于11月18日,仅两周观看次数已超过155万。)

4. Burger King - Subservient Chicken
最早的病毒营销之一,源于其交互性,你在文本框里写要求小鸡怎么做,它似乎就会怎么做。有300多种不同的指令可表演,上线24小时访问有百万,一周内达2千万,一年得到1400万独立访问者,帮助汉堡王推广三明治。其成功令业界仰视,展现了病毒营销的力量。
见:Subservient Chicken


图片来源:Designing Breakthrough Products: Going Where No User Has Gone Before
另外,还可以Google到很多各种动作表演的图片

5. Nike - Ronaldinho Golden Boots
无疑由Nike创建,意图明显,虽然Ronaldinho的表演非人力所能为,也没人会信,但仍是好的病毒营销,因为你会想给朋友们看。


YouTube的“Ronaldinho: Touch of Gold”,该视频2005.10.20日上传,已被观看2622万多次。)

6. Transport for London - Do The Test
伦敦交通部门创建了这个视频,绝对惊奇的病毒视频。当你再看一遍时,才知道忽略了什么。视频所宣扬的极为重要,而且表达出色。见:Do The Test


YouTube上的“Test Your Awareness: Do The Test”,2008.3.10日上传,已被观看527万多次。)

7. Cadburys - In the Air Tonight Gorilla
大猩猩坐在鼓后聆听Phil Collins得"In the Air Tonight",猛然随着音乐打起鼓来。这个广告网上表现很好,提高了品牌认知,且ROI高。


YouTube上的“Cadbury's Gorilla Advert Aug 31st 2007”,2007.8.31日上传,观看次数320多万。)

8. Jack Links Beef Jerky - Messin with Sasquatch
几个家伙恶作剧野人,简洁利落,没有过度夸张,玩笑不过分,很适合转发,获得了百万观看量。没有重量级的创意或视觉效果,但作为推广产品的病毒广告很管用。见:Messin' With Sasquatch


YouTube上的“Sasquatch Shaving Cream Prank”,2006.7.10上传,观看116万多次。)

9. Honda - Difficult is Worth Doing
精心设计的病毒广告,显示了他们在这个广告上投入的时间和努力,也暗含他们对产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Honda不需要广告卖车,只需要证明他们有多好。
视频见:Difficult Is Worth Doing - Live Honda Skydiving Advert HQ!

/* 创意,视觉,分享,还有意义(如Transport for London的那个)。
最后一个视频未提供嵌入object代码,YouTube页面提示“按请求禁止嵌入(Embedding disabled by request)”,不知上传者/Honda这样做的原因?版权?但,没有嵌入代码,就没有了病毒传播效果,该视频的观看次数只有8.5万。 */

任天堂如何反败为胜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 车东'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Wii 和 NDS 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2年,索尼PS如日中天,微软XBOX快速崛起,任天堂这个老牌的游戏机巨头陷入了困境。在生死存亡之际,山内溥下课,岩田聪接任了社长。
    在岩田聪的带领下,2004年成功发布了NDS,轰动全球,在掌机领域轻松击败PSP;2006年底成功发布了Wii,以崭新的体感游戏模式再次轰动全球,在主机领域重创PS3和XBOX360。仅仅四年时间,任天堂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游戏机的王座。
    2007年初,PS之父久多良木健黯然下课。
    这是一个精采绝伦的反败为胜的故事。

 

先看看最新的战报,就知道任天堂有多厉害,仅仅一年半的时间,Wii全球售出了3455万台。截止2008年9月30日的游戏机累计销售量如下:
    Wii  3455万台(2006年底)
    NDS  8433万台(2004年)
    360  2250万台(2005年)
    PS3  1684万台(2006年)
    作为一个游戏的从业者,我特别关心的是岩田聪是怎么做到的,四年时间里任天堂内部又是经过了一场什么样的革命。

 

一、做好游戏的前提是玩者之心


    岩田聪在GDC2005上做了一次堪称经典的主题发言,他谈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玩者之心。一家游戏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营造热爱游戏的文化,每一个人都必须是游戏玩家!这样的公司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成功。
    “在我的名片上写着,我是一个公司总裁。在我自己来看,我是一个游戏开发者。在内心深处,我实际上是一个玩家。”
    “是否你曾经为了一款自己都不愿意玩的游戏而辛苦开发呢?”
“即便我们来自世界的不同地方,即便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即便我们吃着不同的食品或者饭团,即便我们在游戏中有不同的体验,但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我们都拥有同样的‘玩者之心’。”
    被问及如何看待和其他公司的竞争。他回答,我从来不觉得任天堂在和其他公司竞争。任天堂应该做的不是和其他公司竞争,而是关注玩家的感受。任天堂的敌人是“不关心玩家”的思想。
    暴雪成功的关键,其实也是玩者之心,暴雪雇佣每个员工都必须是狂热的暴雪游戏迷。一个不真正热爱游戏的人,很难在游戏业保持持续长久的成功。
  
    二、游戏的本质是创意和乐趣


    岩田聪批评日本游戏产业一味沉沦在无止境的商业视觉包装上,游戏的真正本质“创意”和“乐趣”却被忽略了。他认为,现在的游戏的制作越来越写实,也越来越复杂,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无法再让游戏业界成长。在他看来,“真正有趣的创意”与“简单的构思”,才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他在GDC2005上的演讲中也提到,“当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满足玩家的时候,我们是否遗漏了其他一些玩家?我们开发的游戏是否适合每一个人?是否你有朋友和家人不玩游戏?那他们喜欢做什么?”
    “简单设计,让不玩游戏的人也能玩,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中国的游戏产业虽然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和日本、美国相比,才刚刚开始。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游戏产业的创业者,希望中国能产生任天堂和暴雪一样伟大的游戏公司。


    强烈推荐关于任天堂的两篇文章:
    1. 《周末画报》杂志在2007年报道的《任天堂重返王座路》
    2. 岩田聪在GDC2005上的发言《玩者之心》

 

登录 www.leijun.com 直接访问雷军博客

[一个VC的自白 之5] VC究竟看中了你什么?创业的不能承受之轻 » 车东'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我每天、每天都在找人......我的工作几乎和猎头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我所寻找的目标在猎头眼里是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那些不愿再为别人打工的人们。

        房地产业界有句明言:“Location、location and location!”(地点、地点、还是地点!),意思是造房子、买房子,地点位置是最最重要的。VC也有个说法:“Team、team and team!”(团队、团队,还是团队!)指的是VC投资,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好团队、投优秀团队。

        VC就是有关“人”的干活。所以VC没有一个不说自己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好人可遇不可求,VC寻找优秀的创业团队,简直比在布达拉宫当喇嘛寻找活佛转世灵童还难。藏法虽然神秘,但是寻找灵童有法可循,可以复制,一次没找对,可以再试一次,还不对,再来一次,最终肯定是可以搞定的,搞定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几十年,是相对稳定的。

        人是创业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最不确定的因素。了解和考察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每一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VC的赌博,与其说是赌钱,不如说是赌人。

        创业者们,VC究竟看中了你什么?!

1) 你脸有福相
        VC都知道“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这话咋讲?全世界的创业公司,2年以内一半会死去;5年之内90%会倒闭;10年之内,剩下的10%的创业企业中的90%也将会消声灭迹,不复存在。也就是说,10年之后,只有不到1%的创业者可能会幸存下来。

        所以,要想拿到VC的钱,先决条件是你必须相信自己有这1%的命,还有一副倾国倾城的面相,拿镜子经常照照吧,看看自己像不像马云,像不像史玉柱?

2) 铁血兄弟情
        创业,说得好听是“梦的开始”,其实都是从“困难”开始的。创业是因为没有钱、因为读不起书、因为找不到工作、因为再也忍受不了大公司官僚和繁琐的窒息氛围、因为要去改变世界......创业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亏到盈、从穷到富、从游击队到正规军、从星星之火到烽火燎原......创业成功之前最多的莫过于是困难了。

        除了你招兵买马来的虾兵蟹将,你还得有那么一、两个铁血兄弟,在你面临困难时挺身而出,在你一穷二白时仗义相助,在你深陷泥潭时荣辱与共,在你寂寞无助时陪伴左右......一两个好兄弟在生死关头还能帮助你死里逃生、大难不死......创业要成功,除了你有那1%的命,还得遇上那么一两个歃血兄弟......你才不必永远一个人去孤军奋战,那样实在是太危险了!

        患难兄弟是无价之宝,即使你出再多的钱,猎头也无能为力帮你找到。铁血兄弟和和你登广告招聘的高级白领职业经理人不一样,白领多数是来出卖能力领薪水的,铁血兄弟是来和你卖命打江山的。铁血兄弟你得从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留心物色,你和他们知己知彼,配合默契,各有长处,相互补短......有人开玩笑地形容创业团队必须是下列四类人:一个教室学习过的同窗,一个战壕战斗过的战友,一个赌场玩过的赌友,一个房间嫖过的嫖友。

3)相信“小是美丽的”
        一只小蚂蚁在草地上散步,突然看到一只大象。小蚂蚁连忙一头钻进土里,伸出一只腿,翘在了半空中。一只兔子路过,见了很好奇,问:‘小蚂蚁,你在干什么?’小蚂蚁悄悄对兔子说:‘嘘……别出声,看我把大象绊倒!’……” .

        比尔盖茨曾经是这只小蚂蚁,他用Window绊倒了IBM……

        乔布斯曾经是这只小蚂蚁,他用iPod绊倒了Sony……

        ……

        你是一家小公司的创业者,你现在也成了这只小蚂蚁。

        你胸有大志,务必从小做起。不要幻想哪天会有人给一笔大钱,你把广告做遍、把地球烧红,一夜之间成为世界首富。你也不必向天发誓,今年年底保证销售做到几个亿,大年三十晚上会一笔到账……你今天收到了多少钱?明天进账是否会有所增加?一月份收了一万,二月份收了两万,你自己清楚年底你有没有做到一个亿的可能……

        万里长征始于足下,每天走几步,总有一天会走到目的地,重要的是你得每天努力、坚持不懈。如果你天天修炼你的团队、你的产品,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又有小小的一点提高,到了年底你绊不倒大象那才有鬼呢。

4) 动手比动脑更重要
        有人整日、整月、整年幻想,想象可以是永无止境的、永远美好的。但是实践总是和想象有出入,现实可能很残酷、很丑陋……不动手、你是不可能知道真正答案的。

        一个畅销产品不可能样品出来就十全十美。你得自己试用,员工试用、朋友试用,客户试用,反复改进,不断更新,才可能接近至善至美,光想是不够的,你务必动手。

        世界上永远有脑子比你聪明的人,尤其是只说不做的那种。你要创业,他们便说创业很艰苦失败率很高,当你成功了,他们说曾经有了他们的提醒,所以你才没犯错误有了今天。当你要推出一种新产品,他们会说你不一定有市场,竞争太激烈,而当你成功了,他们会马上建议你应该提高生产规模,往产业链上游再爬一步……

        不必理睬他们,只管干你手中的活。

5) 爱钱如命
        因为爱钱如命,所以你不舍得去烧钱。

        因为爱钱如命,即使一分钱,你也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把它赚进自己的口袋里来。

        因为爱钱如命,所以你天生就明白,进来的钱一定要比出去的钱多,销售增长是公司发展的硬道理,销售增长了,现金流正了,公司里一切头痛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因为爱钱如命,所以你清楚地知道,你的每一分钱是什么时候赚来的,从哪里赚来的,如何赚来的;即使不问你,你也知道你的第一个一百万大概是什么时候赚来的,从哪里赚来的,如何赚来的;还有你的第一个一千万、第一个亿……

        因为爱钱如命,所以给你一块钱,你能赚出一百块,给你一百万,也不难算出你能赚回来多少!

6) 面对现实、忍受孤独、坚持我的
        创业是炼狱,百炼成钢,时间将证明这一切。你能不能忍受切肤之痛,潜心专注炼炉中的火苗,看它将矿沙烧化,炼出真金……

        你能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当月底你发现收入勉强支付了房租、员工工资以后,留给自己的已经分文无剩,对此你一笑了之……

        你能不能承受挫折的打击,融资失败的第二天,你把你的个人存折悄悄地塞给了公司会计......

        你能不能当机立断做决定,金融海啸来临,你立刻毫不心软地全面裁员,准备过冬......

        你能不能忍受耻辱、Take a shit:你的竞争对手花大钱把你的客户、渠道、供应商暗地里搞掂、还把他们自己的产品打了半价来逼你走上绝路;你遇见的所有VC都坚持只有在你产品销售成功时才给你锦上添花;你每晚上睡在公司会议桌上你老婆决定把你休了;你以前的员工中有人骂你“异想天开”不像个做老板的......

        你有没有宽广的胸怀来装下两样东西:团队--我最大的财富,客户--我的上帝......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那么面包一定会有的,牛奶也一定会有的......

7) 灵魂式的狮子王
        一个优秀的团队犹如一群威猛的狮子,它们之所以所向无敌是因为当中必定有一个灵魂式的人物、一头领袖式的狮子王。

        创业团队的“灵魂人物”有男的、也有女的;可能是一表人才、也许是其貌不扬;可以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也可以是久经沙场的长者;可以是谈笑风生雷利风行的、也可以是运筹帷幄不露声色的;可以是国内外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也可以是名不经传的学校里的除名学生......看看“财富500”或者胡润财富榜就一目了然,学位、工作经历、家庭出生......究竟有多少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君不见,微软、Apple、亚马逊、Yahoo、Google......哪一家创业的公司不是因为一个狮子王式的灵魂性人物而伟大?不愿过一辈子过朝九暮五生活的大有人在,但是敢于站起来,迈出门去创业、又能成大事业者,犹如50卡拉的钻石,稀世珍宝。比尔盖茨是一个,乔布斯也只有一个,史玉柱、马云......也都只有一个,无法复制、无法克隆。

        创业团队的“灵魂人物”必定有鲜明个性,性格决定命运:

        人家跪着你站起来
        人家在派对你在干活
        人家在度假你在读书
        人家在忽悠你在练功
        人家在幻想你在行动
        人家妥协你坚持
        人家发福你减肥
        人家辩解你认错
        人家去求签你抓住了机会
        人家跌倒趴下了你跌倒了再爬起
        人家顾虑再三你破釜沉舟
        人家在多元化你专注一件事把它做得最好、做到极致
        人家在做梦你在大把大把数钱
        
        ......

        The Entrepreneur Mind – think differently(创业者的大脑,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相关博文:

 [一个VC的自白 之1] 在“死亡谷”蹦极 

 [一个VC的自白 之2] 商业计划书的21条军规 

 [一个VC的自白 之3] 如何估值你的第一个女朋友? 

 [一个VC的自白 之4] 创业者的鞭刑 

01:45 循序渐进善用网络的六个阶段 » 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

前一些时候2005年的PPT《善用网络,因人而异》分享出来之后,陆续和一些朋友交流如何善用网络的话题。

在《51幻灯片:善用网络,因人而异》中小容说:

我们承认客观现实,探寻总体规律。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停步,悲观之余,我们可以继续前行,寻找主观意愿,发展个案之道。

实际上,网络已经发展到今天社会化网络这个阶段,许多创新的网络工具,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信息使用能力,也可以让人们更有效率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前段时间和一些朋友在邮件中继续交流如何善用网络的话题。小容构思了一个新的模型,用来分析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人们的网络使用行为。请看下面的幻灯片,只有一张:)

在这个模型里,小容把现阶段人们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六个阶段:

两种类型是指:

1、信息使用层面;
2、社会生活层面,在这里用“活动”(campaign)来描述;

六个阶段则是指:

1、信息获取:人们只是接受信息,不做任何其他事情;
2、关注活动:人们不仅获取一般的个人信息,也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信息;
3、信息分享:人们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分享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给朋友;
4、传播活动:人们不仅分享信息,而且更进一步主动传播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信息;
5、信息重用:人们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再创造,重新演绎以后转变为新的信息;
6、参与活动:人们不仅传播活动,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实践参与活动。

两种类型和六个阶段形成一个组合式的演化过程,小容相信,伴随着人们使用网络技巧的提高,对待网络工具态度的逐步改变,人人皆可成为一个价值创造者,人人皆可成为社会进步的贡献者。

欢迎大家对这个模型提出建议和改善意见,如果你看过Charlene Li和Josh Bernoff合著的Groundswell,应该对该书提出的Social Technographics有很深刻的印象。小容所构思的这个模型也是受他们的启发。下面的幻灯片是Social Technographics模型:

Social Technographics Explained

View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or Upload your own. (tags: social media)

不过,Social Technographics的出发点是为商业公司分析用户行为提供了基本模型,而小容所构思的这个模型则是基于个人角度来探讨如何自我行为调节来提升使用网络的幸福感

虽然现在这个模型还比较粗糙,没有细化的测量指标,不过,大家可以大致依据这个模型来对比一下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小容在最近就使用这个模型为一位朋友进行“个人网络生涯咨询”,在花费一些时间之后,成功说服这位朋友开设独立blog。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11-30
  十二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