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19 客齐集桌面包 » 王建硕
庆祝五一劳动节!劳动人民出身的我在家里闲着,就自己动手写了一个客齐集桌面包,只要把这个HTML文件存在自己的桌面上,就可以访问客齐集最新的上海的帖子了。 自己写代码总是可以丰衣足食。特别庆幸自己是技术出身,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或许商务很重要,或许资金很重要,但只有深切了解技术的人才能享受编点程序比吃个苹果还开心的那种心情 互联网归根到底,首先是技术的革命才带来了信息革命,才有了商业的革命。 如果谁想把这个东东放在自己的blog上面,只管看这个文件的源代码,拷贝粘贴过去就好。 google.load("feeds", "1"); function initialize() { showfeed(0,20); } var g_feed = "http://shanghai.kijiji.cn/c2104.xml"; var g_current = 0; function showfeed(start,end) { var feed = new google.feeds.Feed(g_feed); feed.setNumEntries(end+20); var loadi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ading"); loading.style.display = "block"; document.title += " >...
Source favicon21:20 另一种结果(关于陈家忠) » 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

中国新闻网报道 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却戴着“哈佛学者”的光环,接连蒙蔽了6所高校。近日,“陈家忠事件”终于有了结果。记者在浙大数学中心的官方网页上看到一则仅有100多字的声明,表示“陈家忠”的哈佛博士生履历有杜撰嫌疑,浙大数学中心已经请他离开了。昨日,记者从浙大数学中心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浙大演讲后身份遭质疑

据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洪伟教授回忆,2006年9月,23岁的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陈家忠写自荐信到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认为浙大数学中心的刘克峰教授提出的“双曲几何流”对陈家忠自己正在研究的“宇宙学”很有启发,希望能到浙大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作一段时间的交流研究。同时,附上自己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得到这次机会。

由于陈家忠提供的履历上有“哈佛实验室学者”的身份,又因“宇宙学”在当今世界上是前沿学科,研究的人不多,因此引起了浙大教授们的重视。

为了保险起见,浙大数学中心把陈家忠关于“宇宙学”的论文转给了浙大一位知名的物理学专家。这位专家看后认为这个叫做陈家忠的年轻人很有些想法。于是决定让陈家忠到中心来作了公开演讲,此后,陈家忠又先后到上海某大学进行了演讲。

但演讲之后,不少人对陈家忠的“哈佛学者”身份产生质疑,有网友还在网上发帖揭发,说陈家忠根本不是什么“哈佛学者”,而仅仅只是一个成绩一般的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

是陈家忠自己杜撰的

许洪伟教授表示,针对网友质疑的声音,浙大数学中心非常重视,立即着手进行了调查,最后陈家忠承认,自己的“哈佛学者”身份是自己编造的。

阅读全文

Source favicon16:29 做平台还是做应用 » 王建硕
PC史和互联网历史一次一次的向大家证明,做平台比做应用赢的可能性更大。微软是做平台的,Netscape不是;Google现在开始做平台,而很多网站不是。 什么叫平台?我太愚钝,花了很多年(至少是5年)才弄清楚。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用一句话做一个定义。只好不断的举例再举例。 数据存储的平台 任何一款产品,都是由平台和应用程序混在一起出厂的。DOS的平台就是让应用程序做一个简单的INT 21调用,就把文件操作等等复杂的和不同的硬件打交道的事情完成了。当然,DOS还有一个叫做cmd.exe的命令行程序,是这个平台的应用程序。只有平台没有应用的系统,就好似没有命令行的DOS,或者没有Windows Explorer的Windows一样,用户无法直接使用。而各种厂商都会使用INT 21或者Windows下的WinMain为代表的一系列平台提供的API来开发,形成了一个平台上面百花争艳的格局。Windows世界就是这样。Linux世界的平台很好,应用程序,尤其是消费者端的应用程序,也在苦苦追赶。 微软和Netscape 当年微软和Netscape之争,从技术上讲,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做平台的,一个是做应用程序的。Netscape Navigator装上去就是囫囵一个,无法再利用,而装了Internet Explorer就等于装了Web Browser的控件,只要在开发工具Visual Basic里面,把这个控件拉过来,再拉一个文本框,作为输入网址的地方,一个简单的自己的浏览器也就做出来了。于是,Web Browser控件是那个遥远的1995-2000年最酷的控件。当大家用这个控件做了很多应用程序以后,IE就更加流行。至于这个还是不是Internet Explorer?这个和IE会不会竞争?平台厂商不这么问问题。 平台等于开放 平台的思维,是API的思维,是开放的思维。开放平台就是把之所以自己可以开发出来现有程序的技术和功能开放给所有其他的人,让他们也可以和自己一起在自己的平台上面开发和自己相竞争的应用程序。 从广义上来说,Windows是平台,Office是应用程序;Google Data API, Google Map API是平台,Google Map是应用。好的平台厂商,一定要有一到两个杀手级的应用程序,然后还要有众多的开发者支持,才能让平台持久发展。 最近Google也开始往平台厂商方向转移。大家只要看一看http://code.google.com/apis上面的东西,就觉得Google开始往平台厂商转移了。眼花缭乱的API,其实就是平台的表现。 比方说Map API,让任何人都可以做一个Google Map出来,其实,也就是抓住了平台,而不在乎应用程序。再比如说Google Data API,说白了,它就是让文件处理和数据读取再进了一步,从DOS中INT21的硬盘读取,到Win32的 ReadFile()的局域网32位读取,跨越到了GData的互联网读取。总之,他们都是平台。 平台是让开发者在其上开发更多应用程序的。平台厂商最喜欢的是开发者。微软的开发工具(从Visual Basic开始)和微软的开发者日,就一直受人欢迎。Google最近的开发工具(包括GWT),和五月底的开发者日,也开始慢慢的受开发者的追捧。这就是平台厂商该做的。 在我的眼中,微软是做平台的,Google也是,Yahoo!显然是家媒体公司,eBay是家商业公司(或说杂货公司)。 Anothr的平台 刚刚和Anothr的Stan聊起来Anothr的发展,我的建议,如果有实力的话(主要是技术和资金),可以考虑做平台。提供个这个世界的,不仅仅是囫囵一体,密不可分的一个应用,更是一个平台。让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用自己内部实用的一系列产品框架,辅助工具,数据接口可以开发出和自己一样的应用程序,在这个平台上面开发的应用程序多了,也就占住了为了的最稳固的先机。更具体的说,就是把加入feed,显示,提醒等等的部分API化,让别人站在前面,自己退到后面去,就是平台的做法。或者说,如果有人用这个平台(后端的存储,逻辑,和功能)花几分钟就做出来一个anothr2.com来,说明平台就成了。...
Source favicon13:19 walk to web visual interface » information aesthetics

walk2web.jpg
a new online visual interface that allows users to explore the web by "walking" through links via a simple network diagram that represents sites that link to each other.

[link: walk2web.com]

Source favicon12:40 document arc diagrams » information aesthetics

document_arc_diagrams.jpg
an interactive version of the arc diagram visualization metaphor which is able to represent degrees of repetition at varying scales within a linear sequence for documents ranging from Bob Dylan songs to State of Union addresses. diagram arcs illustrate the similarity structure within a text document by drawing arcs connecting segments of a document that share similar vocabulary. rather than using arcs to connect identical patterns within a document this particular implementation instead connects segments that contain similar words.

[link: neoformix.com & neoformix.com|thnkx Jeff]

see also the original arc diagrams by Martin Wattenberg & music chart arcs & email thread arcs & radial document diagram & document icons.

Source favicon11:34 劳动节,身体力行要劳动 » DBA notes
昨天9点半一直到现在,一直奋战到现在。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新情况。总算坚持过去了,暂且告一段落。 劳动节,就要劳动嘛。 从4月上旬一直忙到现在,这段时间工作强度可真的让身体有些吃不消。每次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再熬熬其实也就过去了。 --EOF--
10:55 我心中最2的互联网公司对牛乱弹琴 | Playin' with IT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这个帖子本来是一周前就要贴的,但无奈Donews Blog硬盘坏了一块,后台无法登录,时隔7.5天终于恢复。不过,我的帖子是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的,没有底稿,只好重新写一遍。

我心中最2的互联网公司”是flypig发起的一个blog串联游戏,由blogger各自推选印象中最糟糕的5家互联网公司。我已经被多名blogger点名,现在可以交卷了。

在中国互联网上,找几个最2的互联网公司,容易得要命,鸽子在天上拉泡屎,肯定会砸到好几个CEO,其中99.87%大概都属于比较2的互联网公司。反而是要想找出几个不2的互联网公司,是一件有相当难度的事。所以,这个题相当简单。我的提名(排名不分先后):

1. eBay易趣

eBay易趣在短短两三年中,从C2C老大,堕落到老2,再从老2,堕落到嫁女送嫁妆,送给TOM在线,这条路走得脉络清晰、斩钉截铁,颇2。惠特曼还嘴硬:“这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战略转变。”那我们只能说,这个战略转变,相当2。

2. 谷歌

全球搜索市场的老大,中国搜索市场的老2,这并不太出人意料。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这家有Google的形,没Google的神的公司,竟能在一年时间内,让自己变得里外不是人,上下不是人,高低不是人,前后不是人,在谁那儿都没讨到好,2得出神入化,2得奥妙无穷。

3. 奇虎

周鸿袆本质上是个创业者,但奇怪的是,作为私人投资者,他投资的每个项目,几乎都比他亲自做的奇虎要好。即使是非核心业务的360安全卫士,也比核心业务的奇虎要出色。这是什么精神?这是2的精神。5000万美元不管有没有攥在手里,应该都很烫。

4. 阿里巴巴

据说阿里巴巴正在为B2B业务选择上市地点 ,那些没有从雅巴交易中获得好处的员工,应该感到高兴。不过,不能被装入上市公司的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等业务,拥有更多的员工,他们曾经被阿里巴巴用期权诱惑,这些员工应该会比较郁闷。不知道阿里巴巴的精神控制术今后是否还能奏效。如果早就知道折腾半天,最终还是只能让B2B业务上市,马云是否不会像现在这样四面树敌?

5. 千橡互动

5800万美元在中国能做什么?看看千橡旗下忽大忽小、时有时无的众多业务,你就大致可以了解“多即少,快则慢”这个朴素的辩证法了。在中国互联网上,钱越多越2,基本上已经是一个真理。

我就不点名了,愿意接招的请继续。

Source favicon04:59 You've got gadget mail » Official Google Blog


For a while now, we Googlers have used a bit of shorthand to refer to the Personalized Homepage -- a name that connotes interactivity, the Internet, and personalization all at once. Please meet iGoogle, the new name for the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



Develope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make more and more of the world's content available for iGoogle. Can you get, oh,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pictures, updated daily? Check.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gadgets to choose from? Check. A personal note and picture from your sweetie? Now you can make your own, because starting today, without having any programming or web design experience at all, anyone can create Google Gadgets for iGoogle and send them to friends. Simple gadget templates include a photo gadget, a "GoogleGram" greeting card-style gadget, a YouTube video channel gadget, and a free-form gadget.

To make yours, choose the gadget template you'd like to use, enter your info, and enter your friends' email addresses. You can always make changes to your gadget, and you can even set some kinds of gadgets to update automatically so your friends will see a new message daily.

Today we're also making the themes that have been so popular on iGoogle in the U.S. available on every edition of iGoogle around the world, and we're making iGoogle available in 22 new locales. Visit iGoogle and click "Select theme" to pick a theme for your own page.
Source favicon01:32 陈家忠这个事情 » 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

陈家忠这个名字对格志上一些朋友并不陌生,今天看到这则新闻,大家评一评。

------

  “史上最牛本科生诞生了!”有网友惊叹。

  一个去年才毕业的本科生陈家忠,自称“哈佛博士”,到浙江大学作访问学者。此后几个月内,他又以“哈佛教授”、“哈佛博导”的身份,接连到东华大学等数所高校做报告。因网民发帖揭发,今年4月3日,浙大数学中心发表声明,承认“哈佛博士生”确为杜撰。

  但不少网友仍质疑,浙大的声明没能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骗局,可以在国内高校堂而皇之地巡演?一个才23岁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如何“忽悠”了浙大、上海交大这样的全国重点大学?为何甚至连一些学界知名的学者也被蒙在鼓里?

  这个1983年才出生的年轻人,究竟施展了什么“魔法”?浙大数学中心、东华大学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师大等高校的有关人士,对《青年周末》记者讲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浙大数学中心想低调处理

  当天就对网友揭发做出回应

  今年4月3日后,新语丝网站上贴出了数篇帖子,揭发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引进的“24岁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陈家忠。

  实际上,1983年出生的陈家忠,在2006年9月3日开始以“哈佛博士”身份到浙大做访问学者,并在一个月后以“哈佛教授”身份到上海交大等高校做报告之时,还只有23岁。

  根据这些帖子的揭露,陈家忠以假冒的身份欺骗了一批单位,目前已知有浙大、上海交大、东华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复旦、北师大等6所高校,以及北京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等中科院单位。

阅读全文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4-30
  五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