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World宣布2007年度开源软件Bossie奖Solidot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InfoWorld公布了2007年Bossie Awards,评选出最好的开源软件。奖项分为6大类,一共36位获奖者。 最佳开源应用程序:SugarCRM(客户关系管理),LiferayPortal(Portal), Alfresco(内容管理),Scalix(电子邮件和协作平台)等; 网络:Wireshark和Azureus Vuze等; 操作系统和中间件:Ubuntu(桌面操作系统),CentOS(服务器); 安全领域:SpamAssassin,ClamAV和Nessus; 软件开发:NetBeans(集成开发环境)等; 存贮类:ZFS文件系统等。

15:04 严惩作弊行动 » 抓虾日记

各位虾友,大家好~

随着抓虾热文影响力的扩大,最近抓虾热文的作弊行为又卷土重来,对此我们已经于昨天(2007.9.12)升级了热文反作弊的算法,加强了对作弊的惩罚力度,将对作弊频道给予严厉奖权处理。

本次行动对一些作弊严重的频道和文章进行了集中处理。

截止到昨天晚上(2007.9.12),已经有部分作弊严重的频道被降权,包括中原服装网系列频道、美丽女人怀孕网系列频道、唯伊美丽社区系列频道、独角兽论坛系列频道、飞豆网系列频道等,共510个频道被不同程度降权;151个帐户的推荐权重被降为0。

以前抓虾对于被降权的频道,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作弊行为消失后,会自动恢复权重。现在,被降权的频道,必须通过Email向抓虾提交申请恢复权重才能重新获得热文上榜的机会。

有很多虾友对抓虾热文的产生方法很有兴趣,在此我们重申一下,抓虾热文是完全由算法和用户的参与产生的,用户推荐、收藏、分享越多的文章将会获得越大的上榜机会,这样的热文才更符合虾友的口味。

博主和站长急于扩大自己频道影响力,推荐自己的优秀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抓虾鼓励博主和站长们推荐自己的频道,鼓励大家收藏自己喜欢的文章。但请大家要适可而止,不要恶意推荐,破坏正常的热文产生机制。为了保证热文的质量,我们会继续打击热文作弊行为,希望抓虾用户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推荐环境和优秀的热文质量。

望大家理解~

09:00 剧场:blog的戈夫曼式解读(中)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在社会学中,行为(behavior)和行动(action)是需要被区分得相当清楚的。前者更倾向于某种下意识的动作,和心理学很有些关联。而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过程。社会互动理论研究的更多的是,参与者互相之间的行动。

Goffman对于互动领域的见解,很大一部分上是“隐瞒”,或者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人们为了在前台演出时呈现一种美好的形象,他们会尽可能地展示好的一方面,换而言之,隐藏坏的一面。

blog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印象整饰的工具。因为这种传受之间的互动具有“延时性”。当两个人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包括互联网上的即时通讯),虽然行动者们都在刻意地进行自己的印象整饰,但即时性使得有时候整饰得并不到位。中国古话“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控制即时对话是一件很有些难度的事情。

但Blog的日志发布和BBS中的帖子发布又不太一样。前者是有布景和个人门面的,而后者只是一个注册ID。虽然一个注册用户在发布一张帖子是句斟字酌,但遗憾的是,他在BBS中所有的印象不过是一个“注册ID”而已,整饰便无从谈起了。

我们来看看一个blog可以从多少方面进行自己的印象整饰(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的例子):

Blogger可以斟酌他们的每句话,并尽可能地完备它们,甚至可以事后修改他们;

Blogger可以仅仅呈现他们的论述结果,中间的制造过程统统可以忽略。比如说,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我这篇日志究竟花费了我多少时间来完成的。

Blogger可以隐藏内容制造中的卑劣行为,比如说,我看了其它blog的文字,不全文拷贝但进行思考拷贝。

Blogger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展示出他博闻的一面,事实上,五分钟之前他对于这个领域还是白痴。

Blogger有权利去删除他们认为不妥当的有损自己形象的留言评论,并用积极探讨的方式来引导blog区域里的所有留言和评论都是正向的(positive)

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Goffman笔下的神秘化(mystification)。

在blog领域之间的互动,是颇有一些神秘化倾向的。这也正是无法将blog看成简单的人际传播的缘故。大多数blog读者和blog之间的互动都是通过网络上完成的。事实上,只有很少一部分blog(比如我)会公布自己的照片,即使公布了,也是挑选最佳状态的照片。换而言之,本质上,读者对作者的了解,有时候非常深刻(文字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有时候又非常肤浅(你连这个blog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极其遥远的,但有可能心理距离又是那么得相近,相近到如果我发布一条日志说我打算以5万元的价格卖出我那部用了两年的手机,读者们至多以为我疯了,而绝对不会认为他们支付了5万元之后我不给出我的手机。

印象整饰,充分建立了网络上blog之间的可信度,虽然,有时候有那么点过于美好。(待续)

07:30 吸烟和融资 » We make art not money
给硅谷的投资合作伙伴带了一本杂志"China Business",是途经北京的时候从五洲的免费架子上拿的,可能是一本没有刊号的杂志。里面一篇文章很有趣,开篇讲了Gobi 投资的一位合伙人讲述的观点,“如果创业者(在办公室里)吸烟,我就不会投资。如果他连这个习惯都无法戒除,他能够认真修正自己的错误吗?”,中文意思大致如此。虽然可能这个逻辑有些牵强,但是我也下意识地表示同意。吸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在当场我不会表示异议,但是至少我会降低在公共场合吸烟者的隐性评价。所以也许Gobi那位投资人的观点是对的,如果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会对投资者的钱负吗?发布帖子

在私下里面吸烟也许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不会让人有不安全的感觉。当然,这也无法减少吸烟者的损害,无论对大脑、肺、胃还是血液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不在公众场合吸烟,也至多只是个形象保护的问题。创业者需要全力以赴的时候,不能用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这倒不仅仅是一个吸烟的问题了。成功、获利并非是生活的全部,能够平衡好,也才可以持续发展。至少健康与否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之一(虽然未必和吸烟直接相关)。

不过有趣的是,接受我赠送杂志的合作伙伴有一个合伙人也抽烟,所以可以想象他无法赞同这个观点,或许我该对他说,“如果哪位投资者吸烟,我就不和他合作”,哈哈哈。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9-12
  九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