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6 Google发布管理员支持论坛中文版 » 谷歌中文网站管理员博客
今天,Google正式推出中文版网站管理员支持论坛 。目前,Google网站管理员支持论坛已经拥有了包括英文、德文、法文在内的多达二十种语言版本。此次中文版论坛的建立旨在为中文站长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 与Google工作人员直接交流的平台。你会发现一些成员的名字旁有蓝色G标志,这代表此用户是来自Google网站管理员支持小组以及搜索质量小组的成 员,他们会参与部分讨论,回答网站管理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并维护论坛。我们欢迎更多站长和业内人士加入我们,将你在建站和搜索引擎抓取收录等方面的经验与大 家分享,成为论坛的粉丝用户(我们称那些积极发帖为论坛成员提供建议和帮助的活跃分子为“粉丝用户”)。

值得强调的两点是:1. 只有名字前带有蓝色G标志的才是来自Google的成员,才有权利贴垃圾贴;2.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Google攻略,在发帖提问前不妨先尝试利用现有资源或在论坛内找找看,这样您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答案,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我们在论坛首页已经列出了Google专为站长提供的资源链接, 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

Google网站管理员中心 - 站长资源的集中站。这里提供了包括网站管理员工具,帮助中心,管理员博客等的链接。是通向所有Google为站长专设服务的大门。

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 - Google 对网站抓取和索引编制的统计、诊断和管理,包括 Sitemap 提交和报告。关于管理员工具的使用,在《 Google(谷歌)的网站优化利器---中文网站管理员工具》 已有详述。

Google网站管理员博客 - 有关 Google 如何抓取网站并编制索引的最新资讯和信息。有来自Google的资深工程师、搜索质量小组成员发表的文章,同时,也有译自英文网管博客以及Matt Cutts博客中的文章。

Google网站管理员支持中心 - 为中文管理员专设的支持中心,涵盖了关于抓取、编制索引、排名和其他网站管理员问题的常见问题解答。我们非常鼓励管理员充分利用该帮助中心,并通过反馈为我们提出内容和形式上改进的建议。
23:53 “A historic” or “an historic” » English - The Real Deal

前两天又遇到这个问题:该用“a historic (moment, event etc)”还是“an historic”?

我从来都只用a historic,而且一直想不通这有什么可争论的。h在这里根本不是元音,干吗要用an啊?在我看来,h只有在单独作为字母使用的时候,前面才会加an(因为字母h的确是元音打头)。比如:I can’t spell the word, but it definitely has an “h” in it somewhere.

但这回又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跟我说“是an historic,不用an根本读不顺畅。”其中一个还说语法书里明确提到过这一点,他肯定学过。这下不由我不动摇了。

找了一下,竟然发现这么个结论:Both usages are sufficiently common to be considered correct in modern English. 晕。

You probably know the grammar rule that says you use an before vowel sounds (e.g. an accident, an item, an hour) and a otherwise; e.g. a book, a report, a hotel.

Following this rule, we would say “a historic”, not “an historic”.

Words of three or more syllables that start with h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by some speakers, though. For example, which of these pairs of sentences sounds correct to you?

* It is a historic occasion.
* It is an historic occasion.

* We can’t agree on a hypothesis.
* We can’t agree on an hypothesis.

A quick bit of Googling reveals that — as of August 2007 — the phrase “a historic” is used on 2.47 million pages (51%), and “an historic” on 2.39 million pages (49%).

This is a very even split and supports the view that which form you use is little more than a personal preference. Both usages are thus sufficiently common to be considered correct in modern English.

P.S. For the record, I still prefer “a historic”. It doesn’t sound awkward or weird to me at all. Can’t say that about “an historic”.

Bonus video: Janet Jackson - Feedback

20:05 规定的作用 » 王建硕

这个世界不缺乏有规定的公司,却缺乏严格执行规定的公司。

第八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四)Google 黑板报 -- Google 中国的博客网志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发表者:Google(谷歌)研究员 吴军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菲奥莉娜当时的另一个指望是,卖打印机后一劳永逸地挣墨盒钱。这个策略也没有行得通,这里面有除了技术和商业的因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来自亚洲制造的冲击。现在,中国制造似乎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因为中国为世界生产从玩具、服装到家电等各种消费品,甚至包括 Burberry 和 Armani 在内的奢侈品。但是,这里我想讲的亚洲制造并不是指欧美在亚洲进行外包加工(比如台湾的郭台铭),而是指像亚洲人自己的公司在一些产业上彻底替代欧美公司,比如丰田、本田代替通用汽车和福特,联想替代 IBM 等等。很不幸,惠普是亚洲冲击的牺牲者。

二战后的信息技术,大多起源于美国,而硅谷更是世界创新的中心。尽管 2000 年硅谷收到互联网泡沫崩溃打击最大,但是,它依然是信息技术和(以 Genentech 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创新的中心,但是,和二战以前不同,每一项起源于欧美的新技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日本人、后来还有韩国人和中国人掌握。于是,一种技术出来后,欧美公司在没有亚洲竞争对手时,可以打一个时间差,挣一个高额利润。以前,这个时间差有几十年,现在已经缩短到几年甚至更短。比如,五十年前日本的日立和松下等公司造出可以媲美惠普的示波器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到了八九十年代,佳能仿制出惠普的喷墨打印机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这样一来,惠普等公司就不得不和亚洲公司面对面的竞争了。

在九十年代末,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高质量喷墨相机的市场迅速增长,但是由于有佳能和爱普生等日本公司加入竞争,喷墨打印机的利润被大大压缩了。一台高质量的彩色喷墨打印机本身的价格不过一百美元上下。因此,靠卖打印机显然挣不了几个钱。惠普最初将打印机墨盒的价钱定的很高,一套墨盒大约是打印机价钱的一半。这便是吉列通过刮胡子刀架挣刀片钱的做法。但是,惠普的墨盒和吉列的刀片有个很大的区别。刮胡子刀片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吉列的刀片比廉价低质量的确实好不少,而且刮胡子刀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它的马虎不得,用一个劣质刀片刮破脸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因此,大众会首选吉列刀片。打印机墨盒则不同,惠普的墨盒本身就是由中国的 OEM 厂生产的,它和兼容的墨盒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价钱上却差出了五到十倍,因此很多人不去买惠普所谓的原装墨盒而使用兼容的。后来惠普禁止兼容墨盒的出售,但是佳能和爱普生没有禁止,于是人们干脆连惠普的打印机也不买了。在喷墨打印机刚出来时,惠普是统治这个市场,而现在,虽然它还是这个领域最大的厂商,但是在世界的份额只剩下百分之四十几了。

亚洲制造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限制利润率,而且还在于亚洲公司参与制定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如果没有佳能和爱普生等亚洲的竞争者,惠普或许还有可能采用吉列的商业模式一劳永逸地挣钱。现在,它不仅要和日本公司面对面的竞争,去挣打印机本身那点蝇头小利,而且一劳永逸挣墨盒钱的财路也被断了。为了抵消亚洲制造的冲击,欧美公司十分鼓励和支持代加工即 OEM 似的亚洲制造,这样可以降低它们的成本,但是会千方百计阻挠亚洲公司打自己的品牌,因为这样会对它们产生威胁。可以这样讲,美国公司很喜欢 OEM 大王郭台铭,不太喜欢松下幸之助和华为的任正非。

从 2003 、2004 年起,整个硅谷开始复苏,很多公司回到并超过 2000 年的水平。但是,惠普一点没有好转的迹象。华尔街不断看空惠普的股票,忍无可忍的股东们终于决定赶走毫无建树的菲奥莉娜。根据美国公司的惯例,惠普提供给她一笔丰厚的退休金,然后由她自己提出辞职,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菲奥莉娜临走还从惠普投资者手中拿走了上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但是,股东们宁可花钱请她走。菲奥莉娜离职的当天,惠普的股票大涨了 10% 。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说明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挑选好掌舵人,以后替换掉他成本也是很高的。
IE浏览器下同一网页多图片显示的瓶颈与优化[原创]回忆未来[张宴]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在同一时刻只能从同一域名下载两个文件。

  至于原因请见 MSDN Blogs:《Internet Explorer and Connection Limits》,如何解除限制请见微软客户帮助与支持主页:《如何将 Internet Explorer 配置为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以上的下载会话》。

  不管 Firefox 有多火,无可否认,IE 仍然是浏览器市场的老大。所以,在做系统架构时,不得不去考虑 IE 同时只能从同一域名下载两个文件的限制。如果超过两个文件,IE 将会以队列形式等待两个文件下载完毕,再去下载接下来的两个文件。这样,当在一个页面显示多张图片时,IE 用户的图片下载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百度、新浪、雅虎等网站采用了同一组图片服务器,使用多个二级域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 HttpWatch Professional 5.2.17 分析可以看出,百度的图片搜索采用了 t1.baidu.com ~ t8.baidu.com 八个域名来显示图片,消耗在 IE 浏览器端的 Blocked 时间小于0.001秒,非常快。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新浪的图片 CDN 同样采用了 i0.sinaimg.cn ~ i3.sinaimg.cn 四个域名来显示图片,消耗在 IE 浏览器端的 Blocked 时间也是0.001秒。新浪采用独立的顶级域名 sinaimg.cn 而非 ***.sina.com.cn 域名作为图片服务器域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sina.com.cn 域下的 Cookie 信息不会被带到 sinaimg.cn 域下,提高了图片服务器解析 header 头的速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再看网易相册的一组图片服务器,只使用 pics.photo.163.com 一个域名,消耗在 IE 浏览器端的 Blocked 时间为0.647秒,就比较慢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Tags - , , , , , ,
14:10 群体虚拟化:电子邮件网络之二 » 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

上篇说到了群体虚拟化的第一步:电子邮件网络。小容举了企业的例子来说明,对于群体而言,彰显群体身份的电子邮件地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通讯功能。

随着电子邮件的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以公司品牌名的电子邮件地址。这时候,电子邮件的功能开始从纯粹的通讯功能扩展到品牌识别功能。个体的在线活动通过一个群体属性的电子邮件地址,开始和群体联系起来。原来以个体组成的电子邮件网络中,开始出现了群体的身影。

除了品牌识别的功能,群体的电子邮件地址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例如:

• 用群体的电子邮件地址来辨别个体真实身份

由于个人注册多个电子邮件地址易如反掌,因此,通过免费的电子邮件地址判断个体的真实身份显得颇为困难。相反,在群体的世界中,每个个体对应唯一的群体电子邮件地址,而这个电子邮件地址就进而和这个体的真实身份紧密联系起来。对于,群体来说,它需要用电子邮件来区别群体内的每一个个体,不允许发生重名的现象。这一点保证了群体虚拟化的第一步——电子邮件网络——与个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活动密切相关。

虽然,群体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一定和个体的真实身份完全相关,但是,至少和个体在群体里的活动关联起来。个体不会在群体电子邮件地址中发布有关的私人信息,而通讯联络人也不会发送私人信息到群体电子邮件地址中。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就这样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巧妙地标识出来。

虽然,个体和群体的联系总是有始有终,但是,这个电子邮件地址在它的生命周期里,反映了主人在这段期间里的群体生活。个体总是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从这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在每一段生涯旅程中,人们总是和群体联系在一起。家庭、学校、职业雇主、专业学会、兴趣群体等等。这些不同时间段的群体邮件地址,可以说从另一个侧面汇总起人们的在线生活,这些记录与公开的在线记录占据了人们生命中更多的时光。

• 案例:Facebook的注册机制

想必各位读到上面的文字,一定就想起Facebook.com的注册机制了吧。

在Nisan Gabbay写的Facebook创业案例解析(译文原文)中,作者指出Facebook的关键成功因素为向已存在的实体社区提供辅助的网络在线服务。

Facebook最 初的成功是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实体社区不能获取的信息服务 – 一种交互式的学生指南,包括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和社交网络.在Facebook添加今天所具备的功能特点之前, 它只是简单地提供一种更全面的学生指南. Facebook并没有创建一个以前完全不存在的新社区, 相反, 他们是为已存在的实体社区提供一种更重要的信息和交流服务.

大学生在校园里和大多同学都保持一种很宽松的伙伴关系,他们之前并没有一个很 好的途径来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社交圈子外面的学生. 现今大部分大学的班级学生数量都很大,学生没有机会在课上和很多同学交流. 我记得自己在Berkeley大学度过的时光,200多名学生的课程教室,在人群里搜寻着引人注目的女孩或之前认识的熟人. Facebook首先按照课程表来组织学生, 让你能够更多的了解你可能遇上的同学. 虽然我在强调一种特殊的使用情况,但最初的Facebook的访问的确是因为约会活动来引起的 – 与人约会, 了解更多的人群, 易追踪的活动方式,等等.

这里更大的视图是Facebook为已存在的实体社区内的社交活动创建了一种更实用的在线服务.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的经验是: 在已存在的实体社区基础上,对非在线业务提供实用的在线服务更容易.

鉴于服务实体社群的目的,Facebook.com采用严格的注册机制:

限制用户注册(以及其他行为)来创建理想的在线服务

Facebook作 了很重要的产品决策,保证实体社区和在线服务之间的协调和信任. Facebook最初仅限于能够验证所在大学”.edu”邮件地址的用户登陆使用.Facebook也限制了用户能够查找或浏览的学生范围仅限于用户所在 的大学.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让用户感到网站是排外的,仅限于他们实际所在的社区(学院或大学)内部的人员. 在早期的Facebook网站上, 30%的用户在自己的资料上准确地公布了手机好吗. 我不确定这些统计数据现在是否仍然有效,但这些数据支持了这个观点,用户彼此信任浏览自己的资料的学生.

Facebook最 近已经对.edu教育网外面的用户打开了大门. 他们创建了一系列”网区”来完成这种方案. 早期的Facebook上面的各个大学,已扩展到了各个高中,公司雇员和不同的地理区域. 当你加入到这些” 网区”时,你仅能够看到特指的网络中的成员. 此外,Facebook已经实行了一系列隐私控制,允许用户准确地控制谁能够查看他们所提供的信息.

如同小容在上面所说的,群体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个体的真实身份一一对应,因此Facebook.com使用群体电子邮件地址注册机制,可以成功地使得实体校园里的学生走向虚拟化的世界后,依然保持了现实群体的社交结构。

这个朴素的设想经过时间的考验,如今它证明确保人们真实身份的社交网络才是人们信赖的网络,它也证明群体虚拟化的第一步,使用共同身份电子邮件地址的重要性。

前文回顾:

1、《从个体社交图(Individual Social Graph)到群体社交图(Group Social Graph)

2、《呈现群体的在线共同身份有何价值?

3、《群体的虚拟身份和真实身份:外在宣传 V.S. 内在实况》

4、《网络组织:外在宣传 V.S.内在实况

5、《从社交网络结构看群体:显性结构 V.S.隐性结构

6、《群体虚拟化

7、《群体虚拟化:电子邮件网络

10:42 说说站长们关心的 Google 搜索收录问题 » Google AdSense China Blog


经常有发布商给我们写信询问网站的搜索收录问题,为此我们 AdSense 小组特意咨询了Google 搜索部门,并在这里向站长们介绍一些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登陆 Google.cn , 点击搜索框下面的“Google 大全”,然后点击“网络管理员须知”就进入了网站管理员中心,这里提供了关于搜索收录的帮助信息和工具。

在这里,您可以查看您的网站是否已经在 Google 索引中,如果您的网站还没有被收录,您可以使用网站管理员工具把网站提交到 Google 索引中。如果您之前收录过的网站现在没有被收录,您还可以通过网站管理员工具中的请求重新审核链接要求重新审核您的网站。



另外,如果您发现有网站在搜索索引中作弊,您还可以向我们举报。(Google的质量指南具体描述了哪些情况属于作弊行为。)

如果您对Google 索引有其他问题,您可以到网站管理员支持中心查看帮助信息。同时,在中文网站管理员博客还会及时发布各种解答和最新信息。

相比Google搜索小组,我们AdSense 小组不是搜索方面的专家,因此无法一一为您解答搜索收录的问题,敬请谅解。不过还是衷心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06:25 Using AdSense image ads to increase revenue » JenSense

AdSense Optimization Bootcamp Tip # 1 

I am a firm believer (with the stats to back it up) that adding a second AdSense placement on a webpage can lead to a loss of revenue, because with lower paying ads in a second ad unit, you can lose revenue per click when someone clicks those second ad placement ads instead of the first.  You can make a lot more money with a single well-placed ad unit over having multiple ad units.

The other disadvantage of having multiple ad units is that they can make your site seem very “ad heavy”, something which many people try and avoid.  For one, it is not very user-friendly, and when you hit that tipping point of ads vs. content, it can seem more “Made for AdSense”-ish than most prefer, where you want people to click on the ads and not bother with what you have to say. 

An alternate solution is to use an AdSense image ad only placement, where only an image ad will show, and text ads will not display.  This will help keep down the number of text ads appearing on your site (especially if you are already supplementing AdSense with other types of text ads or text links).

A couple things to keep in mind when you do this:

If your website has room to accomodate an image ad as a secondary ad unit - or to replace a secondary ad unit - it can be worth testing to increase ad revenue.

Post from: JenSense

Using AdSense image ads to increase revenue

04:13 Changes at JenSense… new blog & tips to come » JenSense

It is extremely long overdue, but I have finally ported JenSense.com (successfully, I think!) from being MovableType to Wordpress.  So along with it, a new blog design, although you will see that changed over the coming weeks too… I wanted to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first, before diving into esthetics!

If you notice any weirdness or redirect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let me know… nearly all of the redirects are in place, although I still have a couple hundred pages left to redirect later today.  But there are some issues with blog posts that had quotes in them.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I learned in the changeover:

JenSense is going to begin accepting advertising, now that it is changed over to WP.  If you would like to sponsor JenSense, please contact me.  Of course, I reserve the right to refuse any advertiser, so be warned!

You should probably update your feeds, I am not sure how wonderfully the feed redirects will work with all RSS readers coming from the old MT feed URLs.  The new feed address is http://www.JenSense.com/feed/ to resubscribe.

Lastly, now that the whole “moving to Wordpress” is nearly complete, I am going to do something I have wanted to do for a while… the Jenstar AdSense Optimization Bootcamp!  Each day in March I am going to post an optimization tip or suggestion you can use to increase your AdSense and/or YPN income for the month of March.  And the privacy policy sample will be this week as one of the tips.  Another reason you should make sure you have the right feed ;)

 That’s it!  Please let me know on any weirdness, or if there is something you would like me to address in the AdSense bootcamp!

Post from: JenSense

Changes at JenSense… new blog & tips to come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3-03
  三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