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
启用了PHP memcache_set()函数中的 MEMCACHE_COMPRESSED压缩选项,而memcache_get()可以在后续读取过程中自动对压缩的缓存对象进行解压缩。
效果:
测试了一下,对于博客大巴目前的应用来说,启用压缩后,相同的容量(2G)存储的对象数量增加了约一倍,缓存命中率从50%左右,提高到了60%左右。进一步提高命中率硬件投入还是必须的,又增加了2倍的内存后终于做到了缓存命中率提高到90%;
前提1:MemCached已经用满
先用memcached-tool查看一下memcached的容量统计,看memcached是不是已经用满了。如果充分运行时MemCached的空间尚未用满,启用一下压缩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发现没有用满的MemCached,最好减少相应MemCached的容量,空余出更多内存给其他服务做缓存;
前提2: 压缩率
缓存的数据的确有大于几百字节的,如果都是小于100字节的键值对,压缩可能反而带来膨胀。由于缓存对象的大小在Memcached中都是按照固定大小分块存储的,最小也要88 B。所以对于过小数据带来的压缩膨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前台应用的CPU损耗:
对数据的额外压缩CPU损耗远远低于缓存命中率提升减少后台数据库访问带来的性能提升,和http的gzip/deflate压缩类似,压缩后数据一般为原数据大小的30%左右,节省了70%的传输性能消耗所得会大于文件压缩带来的性能损耗;
This meme is spreading in the tech/geek blogosphere these days, it’s fun to join.
$ history|awk '{a[$2]++} END{for(i in a){printf "%5d\t%s\n",a[i],i}}'|sort -rn|head 237 git 71 ant 58 ll 26 cd 24 gvim 19 sudo 17 exit 11 vi 5 du 5 cat
Some notes:
Now, what’s in your history?
这篇贴子是《成群结对》系列中的一部分,想要回顾过往文章,请直接看《成群结对》专题页面。现在所讨论的“电子邮件讨论组”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分。
上次小容在贴子里建议校园社团使用Google邮件讨论组来进行活动沟通和社团管理,同时简要介绍了Google邮件组的一些设置情况。
今天小容会来回顾自己使用Google邮件讨论的情况。Google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所以,把这些数据贴图出来就好了:)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盘点一下你的Google邮件讨论组,trackback过来。
• 总体情况
自2005年4月开始使用Google邮件讨论组,已经使用三周年了。参加53个小组,在29个小组中发过贴子,全部发贴量为647次。发贴量最高的时间点是在2006年9月,那个月发贴44次。大部分月份发贴量都在15次以上,大约是每2天1次。会员级别,5颗星。
• 担任创建者的小组
担任5个小组的创建者,其中820名成员的小组是One 2 Many的邮件列表,只是传送信息给订阅的会员,小容有权利给会员发送信息,会员没有权利发送信息给整个邮件组。其余4个邮件组都是Many 2 Many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向整个邮件组发送信息。其中成员最少只有2个人,显然小容创建这个小组之后就将它忘记了。拥有19名成员的邮件组很特别,其中很多成员不是很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但是却是小容在现实生活中重要的联系群体。
• 担任管理员的小组
除了5个邮件组的创建者外,小容还是7个邮件组的管理员之一。其实,每个邮件组都可以有多名创建者和管理员。 其中2个邮件组的成员超过300人以上,4个邮件组的成员在10人及10人以下。实际上, 成员少的4个邮件组基本上处于荒废的状态,而成员多的3个邮件组近期的交流也不是很活跃。
• 未担任管理员的小组
上面20个中,成员数量为238517和225386的2个邮件讨论组是关于Google产品的英文讨论组,所以成员数量显得特别奇怪。
后面两张图的表格中,第一列的数据为新贴子,第二列的数据为成员数量。
四月 2008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5 | 6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