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豆瓣电台Beta版正式开始小规模公测。相信有不少豆友已经接到公测邀请,试用过豆瓣电台了。豆瓣电台的外观很简单。重要的是,你可以点击“小红心”或“垃圾桶”来告诉电台你的歌曲喜好,这样能帮助电台更了解你,推荐给你的歌曲也会越来越靠谱。
豆瓣电台是“你的个人电台”,会根据你的口味不间断地播放你可能喜欢的好歌。它区别于“在线随机播放器”,不可暂停,不可回放,更不可预期。它就像小时候家里的“半导体”,你可以随时期待下一首歌的惊喜,但它又是个智能的半导体,因为它只会播你喜欢的歌。^_^
目前,豆瓣电台还在公测期间,我们将对提供音频服务的后台进行测试、对音乐推荐的算法进行调优,以及对曲库资源进行评估。由于以上原因,本次Beta版公测会是小范围的,预计会邀请约五千名豆友来试用。公测用户的名额发放会以一周为周期,第一批用户是豆瓣从活跃音乐用户中抽样出来的,之后每周会给“正在收听电台”的豆友送出5个邀请名额,直到五千名试用名额送完为止。
我说过什么来着,“复古和怀旧真是近年的潮流啊,也许过段时间电台会比IPOD更受宠,谁知道呢。”,被我言中了吧!^_^
现在小组里的求邀请贴已经有2000多跟帖,各种关于豆瓣电台的线上活动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广播里,日记中,都洋溢着豆瓣电台的味道。真的很感谢!非常感谢大家对豆瓣电台的喜爱!因为要做一个这样的电台是豆瓣团队的梦想,我们想了很多年,准备了近三年。豆瓣一直以推荐算法为核心技术,豆瓣电台是豆瓣团队几年来技术和产品能力积累的结果。你们每一个小小的肯定,都让我们心生感动。
当然,我们尊重所有的智力创造,豆瓣在线电台也一样。我们已经和音乐版权公司进行了真诚的沟通并达成了共识,豆瓣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有版权的好音乐。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对着电脑硬盘里几G的歌曲发呆,如果你还记得学生时代听电台的感觉,那么我相信,你一定期待与音乐不期而遇的惊喜。那么,现在,即刻,打开为你量身定做的豆瓣电台,开始期待与喜欢的音乐不期而遇吧。^_^
面向机器的抓取优化
1 缺省域名唯一化:缺省foobar.com 设置301跳转到 www.foobar.com 一方面减少搜索引擎页面消重的负担,一方面可以将针对相同内容的反向链接权重汇总。对于缺省使用https访问的网站,如果不跳转(比如以前的支付宝),往往还会有浏览器提示安全证书路径不匹配的问题; 另外: 在Google Webmaster tools中也有缺省域名的配置;
2 被遗忘的流量:想办法搜集域名解析失败和拼写错误导致的流量流失;曾经启用过的域名,就尽量不要删除,一直保留并设置转向到最新的地址;有渠道取到DNS的这种记录吗?
3 404页面的运营:返回hard 404(返回http header而不是html 404 header),统计并跟踪带有referer的404日志,修正这些问题;
4 节省HEAD类请求:对于一些蜘蛛(主要是百度蜘蛛),经常使用head请求来检查旧链接的有效性,启示可以针对这些请求做直接返回304处理,以节省服务器的处理资源;
5 永久转向:避免302,转向尽量使用301到最终地址;
6 重视站内搜索: 利用搜索做内容之间的关联和发现,每篇文章提供相关文章等功能;而能解析出搜索来源关键词的404访问尤其应该通过站内搜索为用户提供其他可选内容。
7 利用google webmaster tools等跟踪收录和错误抓取问题并及时修正;
8 归档页面URL标准化:虽说搜索引擎声称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收录和RANK不受影响,但为了方便管理,最好还是将内容页面尽量标准化成静态地址,并页面中尽量加上唯一化的地址,减少搜索引擎抓到相同内容的不同链接后消重的麻烦,比如各种论坛的内页: <link rel="canonical" href="http://www.example.com/discuz/thread-405413-1-2.html" />
面向用户的内容优化
1 自身主动检查spam,防止大量的镜像内容,搜索引擎对于spam处理不利的站点,往往也只好使用整体降权的方式;
2 避免用户因为使用第三方计数器,JS小功能(比如:样式很炫的用户鼠标指针等)被植入病毒木马,Google会向比较严重的站点的webmaster@信箱发送邮件提醒相关问题,所以这个邮箱一定要创建并定期查看;
3 结构化数据源: RSS、sitemaps归档入口,而最高效率的是利用各种ping接口将最新内容即时发送给搜索引擎(最近百度也都支持相应接口和协议了);
4 重视标题和meta description在搜索结果页上的可读性: meta description不参与排序,但良好的标题和meta description往往比纯算法提示出来的摘要更接近用户目标,在现有排名位置下,争取吸引用户更多的点击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5 应有的反向链接的获得: 主动加上版权声明;
Nick Belhomme wrote up a really excellent summary of a talk given by Eli White on building scalable web applications. Eli worked at digg.com and is now the PHP Community Manager & DevZone Editor-in-Chief at Zend Technologies. Eli takes us on a grand tour through various proven scaling strategies. On the trip you'll visit:
六月 2009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