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换工作忙的马不停蹄,不仅 Blog 逐渐失去了生机,连 Web 上发生的大事也浑然不知,Google收购FeedBurner这个在 Blogger 圈讨论已久并且早已成为事实的事件,竟然直到今天早上才刚刚被我“发现”,真是失败。
早在前年,就预测 Yahoo! 的下一个收购目标就是 FeedBurner,没成想今日 FeedBurner 却成了 Google 的猎物。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 Feed 服务提供商,加上 Google 的推动,Feed Burner 的前途不可限量,其 Monitize 配合 Google Adsense 俨然将成为 Blog 上最成功的广告平台。
Google 收购 FeedBurner 也为其它 Feed 托管商出了难题,现在很想知道 FeedSky 对此如何看待?
现在我电脑上已经有好几个 G 的照片了,再加上零散的图片,差不多接近 5G(其实不算多)。我把照片和图片分开,照片是指包含(或不包含) Exif 信息的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形文件,而图片特指网上收集的图形文件。管理这两者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群。这里只想讨论下照片的问题。
先不完全分析一下几种情景:
A君,没有数码相机,通常出去玩时会借用同事、朋友的相机,计算机上存储了大量使用 auto 模式拍摄的照片。对人像、风景、夜景等不太关注;
B君,有数码相机,拍摄时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如人像、微距;也有大量的照片使用 auto 模式拍摄;
C君,单反爱好者,大部分照片使用手动模式拍摄;有意识的使用特定模式拍摄风景、人像照片;
然后普遍存在的集中管理方式:
这里我有几个问题:
照片的文件名大家怎么利用?
照片的文件名通常不被重视,相机一般是编号命名,但如果格式化存储器,那么会从头开始命名;还有一种模式是累积编号命名,无论删除照片或者格式化存储器,仍然从上次编号继续。那么,问题是有多少人会修改文件名?
Exif 信息在管理照片的时候有多大价值?
就我个人使用经历,Exif 信息对管理照片最重要的是拍摄日期,其次是相机型号、拍摄模式,再其次是 ISO、焦距、光圈和快门。但是至今没发现一款软件能够根据 Exif 分类照片的,我觉得起码拍摄模式可以利用起来。
谁用过XP的文件属性修改照片的属性?
查看一张 JPG 图片的属性时,除了 Exif 信息外,还可以看到有标题、主题、关键字、备注等元数据。WinXP 的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加上 Explorer 的幻灯片、缩略图,如果真的去用,那么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比如在 Explorer 中查看详细信息,可以根据这些属性排序和分类。但是总体上,这个流程并不易用,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使用第三方软件管理照片。
Picasa 怎么样?
我通常只用 Picasa 来简单处理照片,比如手气不错和色温的调整。Picasa 既提供了相册模式管理,也提供了文件夹模式管理。好不好?经测试,在 XP 下修改 JPG 的属性(比如标题)后,Picasa 并不能自动提取这些信息。
最后一个问题,怎样管理照片最科学?
根据景点、日期、类型分类?还是利用哪个软件的 tag?或者在你本地就不存放照片而全都传到网络上?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D
标题为:
tvprunner.exe 应用程序错误
错误内容为:
应用程序发生异常 unknown software exception(0x80000003),位置为 0x00601b04 . 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
这个问题可能也有其他原因,不过在我这里却是因为运行程序的用户权限不对(比如我之前是没有加入域的,后来加入域里面就死活不能启动 Joost 了)
我的解决办法:右键点击 Joost 程序图标,选择 "运行方式", 然后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以 "administrator" 用户运行。
BTW: 我暂时没有 Joost 邀请。
--EOF--chedong posted a photo:
Google Maps的街景功能:
google.blogoscoped.cn/?p=840
有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至少可以让你的家不被暴露(不过Google还没有宣布对此提供官方支持)——把上面这个打印出来贴到你家前门。
BTW: 这是我在Flickr上的第200张照片
200 photos / 55,067 views
an online trend visualization that allows users to make predictions around news events in the context of entertainment, business or sports. iPredict attempts to capture predefined, implicit questions in every news story. the application visualizes the public's votes against the user's vote, storing previous predictions so that users can explore how their own vote has changed over time, graphed out in comparison to everyone else's prediction.
[links: msnbc.com & fimoculous.com|thnkx Rex]
see also Yahoo buzz game & Google Trends.
--仿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
烈火战车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中国人,喊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拯救中国的口号。这个口号的呐喊,对于千百万受教于封建专制与迷信中的国民,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然而,100年后,赛先生依然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赛先生依然艰难地蹒跚于“管理大于服务”和“实用胜过文化”的枷锁之下。100年后,赛先生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翰海的贫困孤岛上。100年后,赛先生依然在中国社会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来把我们心中的梦想公诸于众。
(有删节)。。。。。。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中国梦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科教兴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赛先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也是一片自由的天空。”
我梦想有一天,在华夏九州的院所高校内,普通的教职工能够同各类管理人员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偏远省份和一般地区院校——一个科学文化依然匮乏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科研人员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论文的多少,而是以论文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青年科研人员的待遇会有所改变——尽管行政管理部门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绩效与工资挂钩,不厌其烦地干着将香蕉政策改为大棒政策的事情——在那里,教授的收入能够和校长、副校长、处长的真实收入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六月 2007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