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 IM 工具的帕累托法则DBA notes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作者:Fenng 发布在 dbanotes.net.

这几天用了阿里旺旺(淘宝版)的最新测试版,给我了一点惊喜:"最近联系人"作为一个 Tab 单独列出来了,Tab 就叫做”最近联系"。这个变化和 Skype 的 "History" 功能如出一辙,而过去这个功能是作为联系人中的一个“组”来实现的,仍不够方便。Windows Live Messenger(WLM) 和 Gtalk 都还没有这个功能。

之所以说这个功能给了我一个惊喜,是因为每天使用阿里旺旺的过程中,我需要经常去"定位"联系人。而"最近联系"中的人几乎也是每天和我 IM 比较多的联系人,方便了许多。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我的一小部分问题,对于“快速定位联系人“ 实际上还不如 Windows Live Messenger 方便。WLM 的用户应该都比较喜欢该工具的 "Find c contact or number" 的对话框,输入简单的几个特征字母,即可大致过滤出想要通信的联系人 ID ,对于有大量联系人的用户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功能。

我们常说帕累托法则,"重要的少数"到底分在什么地方呢? 对我这样的用户来来说,一个 IM ,如果能够避免每日无效的重复就是那个 20%,如果把这个 20% 的问题解决,就能起到 80% 的功效。再比如,Gtalk 在 保存聊天记录这个功能上,就是杀手级别的功能,所有 IM 中,查找聊天记录最方便(当然,Gtalk 其他功能还欠缺得多)。

阿里旺旺(淘宝版)面对的买卖家双方,卖家肯定更为重要一些。而卖家的联系人又都可能是比较随机的,这个时候快速定位联系人肯定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买家来说,更多依赖的功能肯定是查找聊天记录,当然该功能卖家也同样会有比较高的使用频率。如这两个角度下手,事半功倍矣。

一个好的 IM 工具最好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或许,这应该成为设计原则之一。

--EOF--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评论数量(8)|Add Comments

本文网址:http://www.dbanotes.net/review/alitalk_im_functions.html
最近作者还说了什么? Follow Twitter / Fenng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12-08
  十二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