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4 代价难偿 » 中外对话新鲜出炉

中国南方烟雾笼罩的天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陆恭蕙、贺达理、黄子惠和刘启汉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控制污染利大于弊。

在香港、澳门和广东珠三角地区开展的一项新的研究,首次对空气污染给公众健康造成的直接风险进行了确认和量化。根据思汇政策研究所的报告《代价难偿:南中国地区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2006年华南地区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约有1万例,其中绝大部分(94%)发生在珠江三角洲。此外,空气污染还引致每年44万个住院日、1,100万次门诊检查。

“2006年华南地区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约有1万例,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因此每年损失18亿人民币(2.63亿美元),香港11亿港元(1.4亿美元),澳门1,800万港元(230万美元)。根据区内各地GDP的差异作调整后,珠江三角洲与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年医疗成本是67亿人民币(9.76亿美元)。但是,请注意,这些数据并未反映人们所遭受的痛苦或折磨,或生命的价值,也没有反映未查出病因的诸多小病,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小病和空气污染有关联。

在覆盖香港、深圳和澳门的整个空气区域,主要的有毒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和臭氧)的排放水平第一次可以进行直接比较,才可能得出上述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第一次可以与同样有力的公众健康影响统计数据进行关联。请注意,所有这些代价,包括人类健康和经济损失,应被视为估值的下限。

对于空气污染的有害影响,公众意识和关注越来越多。在过去二十年里,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灰霾日数大幅增加。在过去几年里,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不仅是污染物浓度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其依据是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区内空气质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更为宽松的国家标准。以上情况在珠三角的工业城镇尤其严重,佛山市的一个监测站测量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年均浓度水平较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高出6倍。2007年的卫星图像显示,自2003年进行区域联合评估以来,空气质量情况显著恶化。

报告还强调了区域空气污染研究严重不足的后果,没有掌握充分的资料,政府难以制定政策和策略来应对空气污染和由此导致的公众健康水平的下降。公众同样难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空气污染的有害影响,特别是向政府表达担忧。在过去的25 年里,关于空气污染影响公众健康的文章只发表了37篇。

如此全面的研究以前从未进行过,该地区很多利益攸关方对多年来政府控制空气污染行动迟缓感到失望,并拿世界其他地方所采取的成功措施作参照。此外,最近的数据凸显了污染带来的健康代价,空气质量对经济竞争力可能造成相当大的威胁。2006年6月的一份报告对香港空气污染带来的公众健康代价作了一个初步估算,保守的结论是,每年“在世界其他城市,如伦敦、巴黎和纽约,污染程度降低将避免1,600多人的死亡”。

展望未来

香港很快将于2009年举办东亚运动会,广州到2010年将举办规模更大的亚洲运动会,人们十分希望以此为契机切实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注意到在2008年8月奥运会前夕北京力图改善空气质量所遇到的巨大困难之后。

政府最近有加强承诺的迹象,包括2003年制定的跨境“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管理计划”,以及香港政府目前正在评估的执行了20年之久的“空气质量指标”。然而,其它的迹象依然没有改观,例如“在尽力的基础上”,而不是由香港和广东政府制定更有力的政策目标。

找到治理方法的一些条件已经具备,现有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向公众提供实时数据,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警觉性,加深他们对每日空气质量情况的了解,加强研究工作,并即时反馈政府政策的成效。此外,提供2007年的数据集至关重要,可以进行直接的评估,并发现逐年的趋势。

香港目前的空气污染指数既不能满足市民对空气质量信息的要求,同时亦会引来误导,因为指数并不直接反映市民所要面对的健康风险。修订空气质量指标,使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致,坦诚地展示问题的严重程度,将给香港政府带来强大的动力,以改善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

最重要的是,该报告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使得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政府能够立即付诸努力,在全面处理空气质量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放弃现有的零碎策略,采用一个全面的空气质量管理框架,是必需走的第一步,因为这在世界其它城市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证明是最为成功的。


陆恭蕙:思汇政策研究所行政总监

贺达理: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暨社会医学系讲座教授贺教授。

黄子惠:香港中文大学社区及家庭医学系教授。

刘启汉: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暨环境实验室 主任。

14:49 关于用户期望的讨论 » UCDChina.com

我们的每期话题,团队在内部都会通过邮件进行一番讨论,随着讨论的激烈,往往能碰撞出很多有意义的观点,因此,将讨论内容分享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话题讨论下去。

Junchen:
期望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所有期望都是受到外界影响、结合自身需求的一个外在表现。
迎合期望的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引人注目,是一个良好的”营销型设计”。

Angela:
迎合期望的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引人注目,是一个良好的”营销型设计”。
就这句话展开聊一下?

Junchen:
迎合期望容易让大多数人理解,并且大部分的营销案子都是在迎合或引导期望。(需求太深,必须挖掘出来,表现为期望,也可以叫做显性需求)
迎合期望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很多细节设计是要用了才知道),配合不同的营销手段,可以很好的达成营销目标。
有时为了迎合期望可能会损失一些其他方面的体验(比如因为投入营销成本后导致的研发成本降低,导致使用效率降低等),这一点有时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来避免,只要不是”听命于市场部门”。

奇遇:
迎合期望,应该是抓住用户的第一购买动机,而用户的购买动机,往往是最强烈的需求!可以理解为抓住了最强烈的需求吗?

白鸦:
用户的购买动机是最强烈需求我基本赞成。
但我更关心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需求。比如用户现在买一个手机的购买动机往往是功能越多越好,但这个动机对他来说并不是最有价值的。
能够抓住对用户真正最有价值的需求和动机,引导其转化为用户的最大期望值,这样的公司就会变成伟大的企业。当然,往往需要从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入手开始引导,但最终一定是要走向对齐最有价值的需求。
比如,51这样长期为了解决泡于被泡,价值无法发挥到最大。 但facebook从一开始解决了泡于被泡的期望,慢慢引导到了真正的社交,这就有戏了。

兰思: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需求和期望完全是两个概念,虽然它们的定义比较接近。需求可以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不论是否被意识到了,想要改变一个人的需求,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期望不一样,一定是被意识到的,即使客户的知识不能将其量化,至少也可以将其定性。
按照需求的层级理论,在不同的情况下,只有部分的需求会转化成重要会基本的期望。

还是用喝水的例子,在任何时候,五个层级的需求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情况,主要体现的需求不一样,被转化成的期望也不一样,
在生理需求为主的情况下,例如和很危险的沙漠情况,可能期望是有水就可以,哪怕是饮鸩止渴。
在安全需求为住的情况下,那么至少期望是水是对自我没有伤害的,健康的。
在社会的需求的情况下,可能期望是喝出点文化来,喝茶或和酒。
在更高的需求情况下,期望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Sky:
我觉得这个完全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十年前,谁会期望MP3有个几G的内存,带触摸彩屏,乱多功能,能有个随身播放MP3的机器就大大超越用户期望了,现在这些已经成为了用户的基本需求。

是不是应该叫做,以发展的眼光看用户期望。。。

白鸦:
1、用户的需求是根本。
2、但,最根本的是产生需求的原因。
3、需求分析最常见的错误是,把需求当成了功能。
4、分析需求最先应该作的是”了解产生需求的原因”。
5、然后了解用户对于解决需求的期望值。
6、最后,是解决需求。根据需求产生的原因分析”可以如何满足需求”,了解用户对于满足此需求的期望值,最后选择”对用户有价值的,且符合用户期望的方法”。

01、泡于被泡是网络社区的一大需求
02、为什么泡于被泡的需求那么强烈呢? 不了解这个做出来的产品没戏。
03、很多人一上来就搞个功能叫”开房”,上来就拉一帮妓女用户。最后这个网站就全部得围着”开房”和妓女转悠。
04、产生泡于被泡是因为:到了(包括过了)青春期的男女,荷尔蒙作用属于正常现象。
05、用户期望解决荷尔蒙的期望并非真的是直接去开房,可能只是相互心灵抚慰就够了。
06、最后,解决荷尔蒙的方式有很多。你发现社交可以给用户解决需求且带来价值,又相对符合用户期望(心灵抚慰)。也许你最后可以做出来一个成功的社交网站。
当然,往往你开始为了增长为了更富吸引力,先用了”开房”这个做法。 但一定记住:这只是你一开始的手段,不要当作”核心功能”(比如,你宣传你的网站有很多美女,但别真指望大部分用户都是美女,因为至少99.9%的用户是臭男人和恐龙。当然,也许还有人妖和马甲),到一定时候开房这个功能被慢慢弱化再弱化(facebook已经把戳一下越来越弱化了)。

兰思:
对于前面1-6点提到的,表示赞同。

但是举的例子中提到的,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任何一个用户的需求或期望(这里是我和白鸦定义上的区别,我认为泡与被泡只是用户交流需求分解出来的一个期望)。只要有这样稳定的群体存在并且相对稳定,就应该有成功的网站。

白鸦在前面提到51的问题,我认为51根本点是用户群是不是能稳定,是不是有用户流出的时候还有用户的进入,获得新用户的成本,用户的营销价值等等(当然国家的政策是也是一方面)。

我们总是想作一些伟大的东西,但是从一个公司的角度看,盈利才是重要的。中国古代总是有妓存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当时有一群有这样期望的人群存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能一个歌剧院比一个妓院更高尚(这个是一定的),但是别否认妓院存在的客观性,说不定一个大型妓院的营业价值比歌剧院要高好多。

白鸦:
看来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
我认为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的东西不能取得长期成功。

兰思:
嗯  这点上我想我们是一致的
不过很多时候不得不注意眼前的利益。

(PS:对话经过删减,只保留了有价值的文字)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相关文章

14:26 都不重要(呆伯特-20080708) » 呆伯特

原图

14:23 直言不讳(呆伯特-20080707) » 呆伯特

原图

11:28 How SHOW SLAVE STATUS relates to CHANGE MASTER TO » MySQL Performance Blog

As you probably know MySQL Replication (statement based) works by fetching statements from MASTERs binary log and executing them on the SLAVE. Since MySQL 4.0 this process is a bit more involved having events passing via relay logs on the Slave which also means there are two replication threads "IO Thread" and "SQL Thread" used in the process but idea remains the same.

For replication to work properly you need to have proper "snapshot" - consistent state of the database as it was on master and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masters binary logs.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to get the "snapshot" - shutting down MySQL Server and copying data, using LVM, Using Innodb Hot Backup Tool, Using another Slave, using backup image etc but in all the cases you have to be sure the snapshot you're dealing with corresponds to correct binary log position.

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binary log position SHOW MASTER STATUS - this shows position as master writes its own binary and is helpful when you for example take backup on the Master to bring up first slave. This command output is pretty simple and leaves no room for mistakes:

SQL:
  1.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G
  2. *************************** 1. row ***************************
  3.             File: db04-bin.000068
  4.         Position: 98
  5.     Binlog_Do_DB:
  6. Binlog_Ignore_DB:
  7. 1 row IN SET (0.00 sec)

If you're backing up from the Slave or you're cloning the Slave to make another one you need to use SHOW SLAVE STATUS which provides much more information.

SQL:
  1.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2. *************************** 1. row ***************************
  3.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4.                 Master_Host: 192.168.10.171
  5.                 Master_User: replicant
  6.                 Master_Port: 3306
  7.               Connect_Retry: 60
  8.             Master_Log_File: db01-bin.003814
  9.         Read_Master_Log_Pos: 744615652
  10.              Relay_Log_File: mysqld-relay-bin.000953
  11.               Relay_Log_Pos: 744615788
  12.       Relay_Master_Log_File: db01-bin.003814
  13.            Slave_IO_Running: Yes
  14.           Slave_SQL_Running: Yes
  15.             Replicate_Do_DB:
  16.         Replicate_Ignore_DB:
  17.          Replicate_Do_Table:
  18.      Replicate_Ignore_Table:
  19.     Replicate_Wild_Do_Table:
  20. Replicate_Wild_Ignore_Table:
  21.                  Last_Errno: 0
  22.                  Last_Error:
  23.                Skip_Counter: 0
  24.         Exec_Master_Log_Pos: 744615652
  25.             Relay_Log_Space: 744615788
  26.             Until_Condition: None
  27.              Until_Log_File:
  28.               Until_Log_Pos: 0
  29.          Master_SSL_Allowed: No
  30.          Master_SSL_CA_File:
  31.          Master_SSL_CA_Path:
  32.             Master_SSL_Cert:
  33.           Master_SSL_Cipher:
  34.              Master_SSL_Key:
  35.       Seconds_Behind_Master: 0
  36. 1 row IN SET (0.00 sec)

As you can see in this output there are 3 log file names and log file positions which can get confusing, and indeed I often see people using wrong values to restore the replication using CHANGE MASTER TO state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O Thread position in Master logs (Master_Log_File:Read_Master_Log_Pos) and SQL Thread position in Master logs (Relay_Master_Log_File:Exec_Master_Log_Pos).

When you're using CHANGE MASTER TO to set start position for the slave you're specifying position for SQL thread and so you should use Relay_Master_Log_File:Exec_Master_Log_Pos. Otherwise you're going to ruin your replication.

It does not help SHOW MASTER STATUS has Master_Log_File value and CHANGE MASTER TO accepts Master_Log_File parameter, while you actually want to use Relay_Master_Log_File instead. This naming was left from pre MySQL 4.0 era and it still causes confusion so many years later.

The mistake of using Master_Log_File is in fact VERY typical. I've seen multiple "internal instructions" for cloning the slave or slave recovery from backup using this value.

Infact Master_Log_File will work in most cases as well - you can note in the output about Master_Log_File and Relay_Master_Log_File are the same, and it will be the case in vast majority of cases.

If your replication does not fall behind the SQL Thread and IO thread will be running close, quite often being at same master position at all. Even if replication gets a bit behind in most cases you would still see SQL thread and IO threads close enough to share same master log file. Only in rare cases of switching master binary log file or replication being delayed very significantly you will see different log files for these variables which makes it very easy to make mistake and very hard to catch.


Entry posted by peter | 5 comments

Add to: delicious | digg | reddit | netscape | Google Bookmarks

10:37 介绍 AdSense 繁体中文博客 » Inside AdSense-中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右侧的“更多Google 广告博客”中有一个“Inside AdSense 中文网志”,这就是 AdSense 繁体中文博客。

繁体博客主要针对香港、台湾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繁体中文发布商提供各种信息和帮助。这里有最新的付款、产品信息,也有繁体中文发布商的成功故事,如果您是繁体中文 AdSense 的发布商,或者有兴趣了解一下繁体中文 AdSense 的相关事宜,不妨经常访问一下我们的繁体中文博客,您可以在那里看到非常有用的信息。
09:25 一次令人难忘的访问 » 博客@英特尔中国

6月23日,我陪同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博士对成都市及部分受震灾影响的地区进行了访问。这是自1994年以来贝瑞特对中国的第14次访问,也无疑是他历次中国之行中最特殊、最艰苦、最难忘的一次。

贝瑞特此次访华的行程其实早已安排妥当,但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在第一时间调整了行程安排,将成都确定为他访华的第一站。

我和年近古稀的贝瑞特一起深入灾区,一路走下来,感触良多——在与四川省政府领导座谈时,我们得知贝瑞特是地震过后第一位走进灾区的跨国公司领导人。后来贝瑞特对我说,其实我们早就该来了。

23日一早,我们从成都出发,前往位于彭州市的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彭州市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市之一,我们要访问的学校距离震中仅17公里。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沿途看到倒塌的房屋、损毁的大桥、遍布泥泞的公路、无数的帐篷、解放军官兵浴血奋战开通的“生命桥”及用于临时安置灾民的板房。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天,但灾害给这片土地造成的伤痕仍然清晰,不过,更令我们震撼的,是沿途所见、所遇的人们身上那种空前高涨的、重建家园的决心。

我们在龙门山学校参观了英特尔出资援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这是“英特尔i世界计划”所捐助的20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中的第一个——震灾发生后,英特尔迅速制定了该计划,并拨出3500万人民币用于这个“特别捐赠项目”,以帮助受灾学生重返校园并与外界沟通,促进受灾地区教育教学的恢复与发展。而作为“英特尔参与社区”计划 的一部分,我们还将组织英特尔员工志愿者队伍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协助,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英特尔希望以上述举措长期、持续地支援灾后恢复和灾区重建工作。

龙门山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和我分享了他们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设计的作品。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成功技能的课程中,学习了如何设计海报。围绕着“未来科技”这一主题,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充满瑰丽想象的未来世界——在那个世界,衣服可以随天气和温度的变化而变换厚度、调节穿着者的体温,甚至可以自动清洁;房子则除了具备绿色环保特性、可将风雨雷电自动转化为能源外,还能抵抗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我特别喜欢刘雨和徐源浩小朋友设计的万能眼镜,能根据佩戴者的个人状况调节度数和外观,能矫正视力,能拍照,还能做为视频播放器看电影。作为“眼镜一族”的一员,我很钦佩小朋友们独到的思维和想象力!非常希望我能成为首批万能眼镜的用户之一。

虽然才刚刚度过地震浩劫,我却没有从师生身上感受到丝毫的恐惧和无助。所到之处,老师在认真授课,学生在积极思考,教室里书声朗朗,校园内充满活力。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废墟,我会怀疑自己正在参观一所一切“正常”的示范性学校。让学校尽快恢复常态——在龙门山学校,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我们做到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历了如此惨痛的灾难,小朋友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很多同学邀请我们过段时间再访学校,看他们如何通过刻苦学习来使梦想成真。这种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位访问者。

灾后重建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在此方面,相信我能做更多,英特尔能做更多。基于这样的责任感,在龙门山之行的一个星期后,我和英特尔中国的管理层及两百多名英特尔志愿者再访灾区,给部分灾民送去了他们急需的生活物资。

灾后重建也是一段充满希望的路程,今后,我和我的团队仍将全力以赴,协调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去实现我们的承诺。

最后,我将我此生最美好的祝愿致予灾区的学生、致予灾民、致予每一位为抗震救灾付出爱心和行动的人。

Comments (2)
大于2T的磁盘使用GPT分区扶凯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公司新进了一台MD1000的ISCSI的存储,有15T的空间,在分空间时,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超过2T就没法使用普通的法子分区.只能使用GPT的方法。查了一下GPT的介绍.介绍讲,只能在2TB内,普通pc的BIOS才能认到分区表.超过2TB就要使用GPT的磁盘分区表.
下面是它的一些介绍
Acronym for GUID Partition Table

GPT was introduced for iA64 systems, to get around a fixed 32 bit issue (2 to the power of 32 is 4 billion times a 512 byte block equals 2 Terabytes) in the PC-BIOS Partition table. Partitions larger than 2 TB require using a GPT disklabel, which differs from the PC-BIOS Partition table in a number of ways:

    * Is easily extensible.
    * Can contain up to 128 primary partitions, as opposed to 4, so there’s no need for extended partitions.
    * Allows Partitions larger than 2 TB.
    * Identifies Partitions with a GUID so you can reference that Partition even if disks are moved around.
    * Identifies Partition type with a GUID, thus avoiding the type conflicts that plague the PC-BIOS Partition table format.
    * Provides a 46(?) character UTF-16 partition label to identify Partitions.
    * Has a "fake" MBR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 Includes a CRC32 to detect corrupt Partition tables.
    * Stores a backup Partition table at the end of the disk.

Most partitioning tools under Linux will fail to do anything sensible with a > 2 TB Partition. As of this writing, parted(8) is the only one that understands them and will let you set the GPT label on the disk.

There is a lot of information stating that you cannot boot off a GPT enabled device. Most of the claims imply that the fault is with LILO or GRUB not understanding GPT devices. We’ve not tested this, but GPT and traditional MBRs will coexist.

See also:

    * Disk Sectors on GPT Disks from the MS Knowledge Base

所以在超过2TB时,我不能使用交互很好的Fdisk命令,只能磁盘转化为GPT格式。由于GPT格式的磁盘相当于原来MBR磁盘中原来保留4个partition table的4*16个字节只留第一个16个字节,其它的类似于扩展分区,真正的partition table在512字节之后,所以对GPT磁盘表来讲没有四个主分区的限制。

对GPT磁盘分区表进行操作,我们要使用parted命令。其实parted功能很强大,它可以象fdisk一样既可用命令行也可以用于交互式.
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操作吧,在提示符下输入parted就会进入交互式模式

#  parted  /dev/sdb
GNU  Parted  1.8.1
Using  /dev/s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mklable gpt
将MBR磁盘格式化为GPT

(parted) mkpart primary 0 100
划分一个起始位置为0大小为100M的主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100 200
划分一个起始位置为100M大小为100M的主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0  -1

划分所有空间到一个分区

(parted)  print
打印当前分区

(parted)  quit

可能还会用到的一些命令

(parted) mklable msdos
如果要反过来.将GPT磁盘转化为MBR磁盘

在这样分完分区后,还要使用mkfs.ext3来进行格式化
#partprobe
#mkfs.ext3 -F /dev/sdb1

记的哦,因为fdisk是不支持GPT磁盘,所以使用fdisk -l来查看X磁盘刚才的分区是没有用的.

命令行的模式:

将硬盘转化为GPT磁盘后,执行下列命令

parted /dev/sdx mkpart primary 0 100 ##划分一个起始位置为0大小为100M的主分区

Gmail 上谜一般的黑点MT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在Gmail的左上角,总有一个黑点(下图红圈的地方),点击它也没有反应,重新刷新页面它依旧还在,真奇怪sign02



估计是Gmail在搞什么新花样吧。
00:57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的不平之路 » 中外对话新鲜出炉

一个具有全球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会议将在明年举行,会议将确定《京都议定书》的接替方案。展望2009年的哥本哈根,伊莎贝尔•希尔顿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对达成减缓气候变化新协议的进程予以跟踪报道。

2009年12月1日,代表们将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参加第1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对于地球上每一个人以及千千万万尚未来到人世者的未来而言,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达成一项协议,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足以让世界气候变化处于可容忍的限度之内。

科学上已毫无疑义,现在到了该进行政治抉择和付出空前努力的时候,从而获得所有国家——富国和穷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达成一个公正和有效的协议。通往哥本哈根的道路是去年“巴厘岛路线图”设定的,相关的努力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6月,作为一系列的预备会议之一,2,000多名代表在德国波恩开会,以确定未来的议程和关键问题。)然而,时间安排很紧——而结果则难以预料。“中外对话”将密切关注这一进程、对问题进行阐释、介绍参与者、跟踪事件的进展,以及在通往哥本哈根的道路上探讨不同的选择。

关键的挑战是达成一个新的协议,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制定了减排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机制。下一个协议的问题是,在限制和最终减少排放的努力中,发展迅速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京都议定书》,减排的担子落到了发达国家身上,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对当前温室气体水平负有历史责任,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然而,现在即使发达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采取行动,显然不可能达到安全的排放水平。

发展中国家应该及能够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能找到什么样的机制,让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同时,不会让未来的气候变化摧毁它们的以及发达国家的未来?这些挑战如何能通过一个公平和平等的途径得以解决?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如何帮助那些受影响的国家适应我们变化中的世界?

这些讨论的重点在于,什么是“安全”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依据温室气体稳定目标,所有的减排努力都必须是可测量的。根据浓度水平,我们对未来温度上升的科学预测能精确到何种程度?我们如何能估计到气候变化引发的未知反馈回路影响?为了我们以及我们孩子们的未来,需要我们所有人做出改变,这种改变能获得公众的支持吗?作为个人,我们能做什么?

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个有效的协议,需要付出空前的努力——而很多人担心成功的机率不高。悲观的原因是:谈判是在全球经济形势难以预料以及能源和食品价格陡然上升引发全球范围的抗议的背景下举行的。美国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遥居第一,正处于总统选举中期,其结果将决定如何及多大程度上参与全球努力。美国的态度将反过来影响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如果哥本哈根进程失败,将影响到每个人的未来。然而,即使成功了,也许还是不够。除了外交谈判之外,还有哪些机制以及还可以作出哪些努力,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其他的参与者,没有直接参与谈判,他们的行为将具有重大的影响。工商业是可以采取行动的最大部门之一:某些跨国公司的碳足迹相当于几个国家的那么大,它们将在如何肩负起减排责任、采取什么措施以及在其供应链中形成什么措施方面获得评判。

据上月报道,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第二年居全球之首。和美国一起,在人类防止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努力中,中国是成败的关键。责任重大,问题非同小可。失败的后果将影响到每一个人。相反地,成功的奖赏将是安全的繁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及全人类更清洁、更安全的未来。在未来的17个月中,“中外对话”将踏上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的征途,请一起加入我们的旅程、探讨问题和会见将左右结果的参与者。


伊莎贝尔·希尔顿:“中外对话”总编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7-07
  七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