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5 书友会第三期(10.21),北京、南京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本期开始开展书友会活动的城市又多了一个——南京,欢迎南京的朋友们 :)

北京地点:圆明园东门,左右间咖啡的院
南京地点:三牌楼大街1号,侠客庄
老时间:10月的第三个周日(10月21日),下午14点30分
老形式:简单话题(在书库右侧提前两周预告),闲散聚会,以书会友,费用自理

本期建议聊到的话题:
你在用什么方法对现有设计进行测试和评估?
参加书友会干什么?

提醒:
9月份书友会借了书的朋友请记得周日前往书友会现场还书;(因非常特殊情况不能到达的请用快递还书,或写邮件具体说明)
10月份需要借书的朋友请在10月19日下午6点前发邮件至ucdchina@gmail.com

南京书友会刚刚成立,书籍资源匮乏恳请大家多多支持。

关于UCDChina书友会详细信息以及如何捐赠、借阅请看这里

关于南京书友会,JunChen的话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相关文章

14:02 两岸携手,共同应对IT架构管理挑战 » 博客@英特尔中国

应我上篇博客之承诺,在此与大家分享近期在台湾召开的“IT基础架构管理CIO研讨会”的一些细节与成果。

现在的IT部门不断采用新技术来支持其公司业务,降低成本,并提升竞争优势。但是复杂的信息技术管理要求其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方案,以面对各种挑战并创造新的机遇。日趋复杂的IT架构管理已经成为众多CIO及IT经理人的最大挑战,到底该怎么办呢?

在英特尔,信息技术部门向公司全球7*24小时的无间断运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该部门利用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程序,促进从下一代微处理器设计到工厂自动化及财务系统简化的方方面面。他们支持着英特尔全球发展、帮助公司向新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扩展。

英特尔的信息技术部门有一支高技能的队伍。他们主要负责公司纷繁复杂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的运行。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满足全球客户需要和业务需求。他们已经开发并且持续改进着方法、工具和流程,以保持英特尔基础架构平稳运行。

9月13日,来自联华电子、台积电、纬创、惠普、英特尔等知名IT公司的CIO们齐聚一堂,讨论着IT管理的热门话题并分享彼此之实战经验。作为主讲人之一的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了IT架构整合和虚拟化的应用。

整体看来,此次与会的公司和英特尔一样,大多没有充分利用好其IT资产。从理论上来看,虚拟化应该可以提升资产的利用,但几乎所有的公司仍然处于很早期的尝试阶段。我们最后花了很多时间讨论了IT架构整合和虚拟化。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角度,目前业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 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区域网络存储结构容量普遍未被充分利用

· 基础架构尚未灵活变化以支持业务增长

· 软件投入应用时间及服务器更新时间太长

· 服务一旦被启动,很难提升或降低该服务容量

·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更需可衡量的灵活的基础架构

这次研讨会的另一个亮点是,台湾CIO促进会希望我能帮忙组织一个台湾与大陆的两岸CIO峰会。为此,我很高兴,因为可以利用英特尔和两岸业界的联系促进中国大陆及台湾两岸的CIO间的合作。我想,这也是我作为英特尔中国区CIO的社会职责之一。

10:45 说说发布商常问的 PIN 码 » Google AdSense China Blog


PIN 码是什么?
PIN 码是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个人识别号码) 的缩写。这个 PIN 可帮助我们验证站长的地址并有效保护其个人信息。

PIN 码什么时候寄出?
当发布商的帐户 AdSense for Content 和 AdSense for Search 收入超过50美元时,系统将在3到5天内自动的以平信的方式向发布商帐户中的中文收款人地址寄出带有PIN码。
发布商只有在收到 PIN,并输入到帐户管理页面后才能收到付款。在这之前的 AdSense 收入将被累计保留。

PIN 码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是一个 PIN 码的信面样式图片:


PIN 码信件里面的样式图片:


如何及时收到 PIN 码?
由于PIN信件是从美国通过平信寄往您帐户中的中文收款人地址。所以请在快满50美元时注意检查您的收款人地址是否填写正确,请确保您填写的地址一定是可以收到平信的详细的地址。很多发布商填写的地址和实际地址不一致,所以就浪费了一次收到PIN码的机会。

另外邮政编码也很重要,如果地址详细邮编错误一样有可能收不到信,或者很晚才会收到信。

当然因为现在PIN码的样子有点像明信片,我们也在努力改变他的外观。不过在这个情况下可能就需要您在PIN码发出后的2周的时候和您当地的邮政部门确认一下,如果收到美国寄来的这样的信,帮您留意一下。如果地址正确,当地邮政也没有问题,一般2-4周就可以收到PIN码。

如何申请重发 PIN 码?
如果您第一次没有收到PIN码,您仍然有两次机会可以自己申请重发PIN码,请注意您需要等到第一次PIN码寄出的3周后才可以申请重发。在重发前请检查您的地址。您可以通过点击 "我的帐户" 标签下 "收款人信息" 部分中的 "修改" 来更新您的付款地址。

申请的详细步骤如下:
1. 通过 https://www.google.com/adsense 登录您的 AdSense 帐户
2. 点击 "我的帐户" 标签
3. 继续并进入付款历史页
4. 点击 "请输入您的个人识别号码" 链接
5. 点击 "申请新的个人识别号码"

这样,系统就会自动向您填写的地址邮寄新的 PIN 码了。由于是您自己申请重发的,所以系统不会再发确认信给您了。此操作是成功有效的。接下来您就是等待您的PIN信件了,注意查收。

如果您的 PIN码已经发了3次,但是仍然无法收到,请在最后一次PIN码发出后的4周后以“PIN 码已发送3次”为标题与我们联系,我们可以尽快帮您重发。但申请前请确认您的的地址能够收到国际平信。

关于公益广告和PIN码
如果您超过4个月都没有输入正确的PIN码,系统将会自动在您的网站上展示公益广告。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无法帮助您,您必须输入正确的PIN码后,系统才能恢复广告的展示。

如果您没有收到PIN码,请不要随便输入错误的号码,这样可能会导致您的帐户被停用。
09:00 套 知沟 尴尬的接近权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安全套是个好东西?

有人考证在安全套发明之前人类是如何避孕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安全套被发明后,的确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有人说中国将开始享受由于计划生育而带来的人口红利,我不反对。

但是,任何一个选择的背后,一定会有东西被舍弃。人类在使用安全套的同时,丧失了什么?

其一、人口老龄化,这在大陆的沿海城市显得比较严重,在西方发达世界显得很是严重。生孩子和养孩子真得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自己有个儿子,幸好母亲大人还带的动,不然我真会给他烦死(这不代表我不爱我的儿子)。不管怎么说,暂时我不会考虑第二胎。

四个老人两个成人一个孩子,怎么会不老龄化?

第二个问题更严重,那就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用得起安全套的。中国西部很多穷乡僻壤,就用不起套,连电也没有,太阳一下山,只好做些人类本能的事情以做娱乐。虽然可以有除安全套以外的避孕办法,但终究不保险。越穷的地方生育率越高,不完全是“重男轻女”造成的。事实上,在非洲很多穷地方,生育率也极高,同时,死亡率也极高。

使用安全套的代价,就是人类社会变得更不平衡。有钱的地方不愿意生养,没钱的地方没有这玩意儿大肆生养。这个结果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贫富差距拉大,而且,财富集中在老龄化的社会中。

这就是安全套带来的gap。

互联网的套

说安全套这么个有点不上台面的东西,是为了引出下面一个东西:还有一种套,Tor

互联网是存在技术封锁的,有人在试图将整个中国互联网变成一个局域网。所以,我说技术是倾向于不自由的。但立刻就有人会反驳:那些被封杀的网站,我可以用Tor(一种通过代理器的访问手段),看,这不是技术让我抵抗了这种不自由而变得自由了吗?

这个套的作用我不否认,但我认为,这个套和安全套差不多。

不是所有的人都用得起安全套的,同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Tor的,摆弄代理服务器,是相当少的一群互联网前沿人士干的事情。从整体上而言,技术让人不自由这个命题依然成立。

又有人会说,那就不说套,说你这个blog。说你魏武挥以前哪来什么手段到处说三道四,还不是blog让你有更多的表达自由?

是的,我享受了这个便利。但我不以为大家都享受了。中国1亿多互联网人口,不是至今也只有五分之一的blog吗?更何况,还有90%的人并没有上网。

我看过很多blog,很少发现专门讨论农业的blog。这没什么奇怪。大多数开设blog的人不是农民,农业问题不是他们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问题,所以不写也没有丝毫的奇怪。于是,整个互联网非农业的文字在增加,某个角度讲,仅从互联网文本来看,农业问题在变得边缘化,但,事实如此吗?

有统计说,以日文书写的blog文字最多,敢问一句,日本人是全球种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吗?日文是用的最多的语言吗?

显然不是。

知沟(knowledge gap)

互联网在加深知沟,而不是弥平。

知沟理论,是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研究小组搞的一套理论,他们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来发展和支持这一理论: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间的差异日益增长–他们之间的知识鸿沟变得越来越宽。

Castells说:技术的分层增强了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也加大了种族和地形上的隔离。Garmer在98年的一项调查中,支持了他的这个说法。即使在美国这种发达国家,家庭接入因特网方面,少数民族或者种族,与白人的差距实际在加大,因为他们不能与白人同步拥有一定的网上服务。

这就是所谓的尴尬的接近权(access denied)。

我忽然想起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在这个文本里并不好笑,相反,它很苦涩:

农人说:我们以前只能吃野菜,城里人有饭吃;我们好不容易有饭吃了,城里人开始有鱼有肉了;我们好不容易吃上肉了,城里人开始又改吃野菜了,那叫健康!

显然,此野菜和彼野菜,并不是一回事。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10-10
  十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