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的另类体验雅虎搜索日志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作者:搜索技术部 叶丹

易搜是工程师们一手炮制的,它只是内部的一个hack项目,用老何的话来说就是看看工程师的脑袋里到底有什么。所以在界面上我们也一直在思索能有什么样的突破。

在google引领的理性的、简单实用的用户体验风潮下,我们开始的设计也是中规中矩的。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思考……

用户体验、UE、UX这些名词术语近年来可谓不绝于耳,各大网站都纷纷跟进,我们也或多或少地看到了网站上不近人意的地方正在慢慢减少。应该说我们的第一版设计已经达到了可用性的要求,实现了利用ajax整合搜索提高易用性,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感受,但在易用性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更上层楼呢?

看看现在的主流搜索引擎,从google到百度,也包括经典版的中国yahoo搜索,界面是非常同质化的。当然理性和简约的设计是值得推崇的,但,你不觉得在理性地将搜索结果推到你面前的时候还可以有点其它的东西吗?比如,也许你想:它能更漂亮一点吗,更可爱一点?哦,是的,让页面更漂亮更可爱不是罪。忙碌的现代人,承受生存重压的职业人,让他们在快速查找信息的同时得到一点感观上的享受,是我们做产品的人应尽的职责。我们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了,一点点感情,从易用性设计到情感化设计,让我们的搜索看上去不要那么冷冰冰!

这时,让我们感谢我们ued伟大的设计师吧!他们正当时地、无私地奉送了我们一套笔绘icon,工程师们都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套icon,于是在这套icon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易搜的视觉风格,我们将其定位为轻松的涂鸦风格:

071012UED_yisou blog01.jpg

071012UED_yisou blog02.jpg

希望带给用户一丝放松,一丝诙谐或许还有一点点重回童年的喜悦……这样很快易搜就上线了,大家可以到 yisou.com enjoy一下。

当然现在反观当时的设计,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有些地方显得粗糙,不过这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下选择的技巧与放弃的智慧,毕竟每个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也只好抓大放小了:)另外,网络媒体的设计也不同于平面媒体,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以应用为主的搜索产品上,我们更需要在设计效果和代码性能上做出平衡的选择。呵呵,就不再吹牛了。下面贴一张易搜的内部海报,同样也是希望带给您搜索的另一种体验。

071012UED_yisou blog03.jpg

雅虎全能搜索也是在易搜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哦。

09:00 政权 金权 人权 无关平权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平权的互联网套 知沟 尴尬的接近权,和这一篇,我个人愿意将它们作为一个系列。因为,这三篇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前两篇,我企图论证互联网不是平的,它在加大不同人的差距。但是,有一个问题很有必要,那就是人的差距被拉大后,是不是会导致互联网没有未来,或者说,人类没有未来?(呀,这个假设委实大了点的说,不过我的确悲哀于互联网不是平权的,而非人类真得毫无希望)

变量A:平权(或者说差距);变量B:未来,两者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我看很难用包括调查、实验等在内的定量研究分析去探索,此类宏大的问题最好还是定性研究之。

我们先把变量A暂时晾起来,看看这个变量B的操作性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未来是将由什么来决定,而这些子变量,又是如何变化的?

我做的概念切割是,人类的未来,是三权争夺的结果:政权(代表国家机器)、金权(代表商业组织)和人权(代表人性,我始终原因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美好的,虽然人性本私)

第一个概念维度:政权

政权是人们自己结构化出来的工具,以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有序的行动。马克思预言国家机器总有一天会消亡,我看不了那么远,不敢说对还是说错。

但国家机器从人类的已有的五千年历史来看,总体是向文明发展的。底层的人从奴隶变为佃工,再变成今天的自由人。整个社会分层的流动总体上在向允许流动发展,而不是很久以前的先赋论主导天下。因此,有理由相信,政权会变得越来越文明,或者说,越来越接近人权,哪怕今天世界依然存在着极权社会,但比起1000年前,比例是少了,不是吗?

我有点实证主义倾向了。但我想,以史为镜,是可知兴替的。

对于著名的平等论者罗尔斯的“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他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在他看来,在财富和收入方面只能允许这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有利于使得最不利者变得更好。他的理论属于政治哲学,而非伦理或者道德。我期待他的政治哲学被政权所接受,虽然,我有点觉得渺茫。

第二个概念维度:金权

这个东西不容易解决。因为正如我前面所说,人性本私,商业力量有时候比政府力量还要无孔不入,更要命的是,它们还很有效。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运动正在加强这个概念维度的份量,国家将变成公司统治。不过,这里面有一点相当关键,那就是必须是大公司,小公司是没有可能去做什么统治的。大公司命运如何?

我是蛮喜欢鲁迅的一个笑话的:一个人去别人家里喝小孩的满月酒,在一片恭贺声中,说了一句:这个孩子总是要死的。

我认定,肯定,以及确定:公司也是要死的。但需要问的是,它们死得会不会比较快一点,快到在它们还来不及一手掌控乾坤前就死掉了?

有一本书,名字叫《IT大败局》。这本书写得不是很好,翻译也有些问题,但里面说的故事颇可玩味:相当多的当年的霸主今天已经光荣不再,或者,索性不复存在。

事实上,打有信息产业以来,百年信息公司还没有。当然,信息时代本身也没有百年。但从这个时代里的公司更替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产业的改朝换代是极快的。如果把钱天白在87年发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就算成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源头的话,满打满算,不过二十年时间。这二十年,从离信息公路只有1500米的瀛海威,到海量迅速的新浪之道,到今天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也已风云三代。在美国,击退网景的微软今天已经受到了google强有力的挑战,雅虎甚至已经被击败(我个人认为的确被击败了),不知道google未来会不会也被击败。

google的扩张步伐是极快的,也很有些天下共主的味道。如果它倒下了,我承认我是很欣喜的。google已经发展到了不给小企业机会的阶段。虽然它一贯提倡不作恶,但人类的未来是不能交到这种本质上属于独裁组织(或者集权组织)的公司手里的。

但google不是没有挑战。比如,在法国,google从来就不是第一位的搜索引擎,在中国,也遭到了百度的强有力的阻击。我们还值得欣慰的是,寡头垄断总比完全垄断好。我更寄希望于政权的力量在这里制衡它,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过:如果不是政权的力量,微软早就比今天更霸权了。

集权性质的公司有个好处,因为它集权,它就迟早要犯错。世界上最长命的公司,恐怕不如世界上最长命的政权。连政权都可以更替,公司为什么就一定会数百年屹立不倒?

第三个概念维度:人权

如果这三个概念维度是有知觉的话,人权应该窃窃自喜于政权和金权的互相牵制了。但问题在于,人权自己如果不改进,上述两权的互相牵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机会。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但整体说来,人类的自觉在提高。但人最重要要关切的地方是:理性。或者,相对于韦伯的理性牢笼而言,我愿意生造一个词:超理性:面对结构不是顺从的理性,而是批判的理性(批判不等于斗争,更强调于思辩)。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确有很多问题,但如果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多,社会越没有希望,这个我是无论如何不相信的。社会上很多人对80后颇有微词,我不例外。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年龄的问题。要求二十多岁的人象我三十多岁的人一样,那未免苛求。但我乐观地认为,当这一代也到了三十多岁,总体上他们比我们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强。因为,80一代受的高等教育比例更高。

后现代社会很危险的地方是道德内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但他/她还自认为很道德。归根到底,这是社会普遍道德的沦丧所致。而这个普遍道德的沦丧的根源,我认为恰恰是由现代化引发。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大众成为一盘散沙的大众的过程。为什么会一盘散沙?传播不畅的缘故。工业化跨越了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远距离进行机器操作而无需互相沟通。

互联网的革命就在于此:重新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互联网的技术没什么好赞叹的,它也制造了许多幻境。但互联网的确让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变得紧密和频繁起来。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web2.0,让人开始越来越多的互动和沟通。

对于人权这个维度而言,我们要警惕的是:内化(顺便说一句,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典型的内化)。所有人内化,会造成社会的共同基础的灭亡,为了让结构运行起来,金权和政权,将会彻底取代人权,成为主宰。

如果说,政权的进化、金权的更替、人权的超理性,能够得到完成的,B变量自身就可以得到发展。或者说,和A变量不相关。是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人的差距在拉大。我们甚至还不得不接受类似象达尔文进化论一样的悲剧:有些人可能会被淘汰(很苦涩,但我一时里想不出全民进步的依据,或许有更强的理论能够让我清醒)。我想,在有人以来的数百万年历史,应该是有族群是消亡的了,很不人性,社会却是这样前进的。

但,这无关人类未来。

不过,这里有一个缺陷,在我前面的讨论里,我提到拒绝内化而达成共识,如果人们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平等,社会如何形成共识?

我的答案是:平等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动态的。社会分层具有流动性,且向上流动具备可能。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合理的社会会成为菱形,而这个菱形的确会成为上下距离越来越长的菱形,但始终保持着中部是最大的部分。

还是比较模糊,但我想,未必没有答案,重要的就是这句话:平等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Google Finance goes real-time in ChinaGoogling Google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Google announced today that they have started providing free real-time stock prices for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Google is now hoping the SEC will follow suit by allowing free access to last trade data for NYSE and Nasdaq as well. Real-time quotes are nice, but I don’t think it is what [...]
03:07 Microsoft ContentAds showing up on publisher sites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Looks like Microsoft ContentAds have started showing up in the wild, meaning it is getting a step closer to potential publishers. I just spotted some ads served by Microsoft on Digg. As you remember, Microsoft and Digg signed an agreement...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10-11
  十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