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之八)Pure Pleasure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杜宁(Dunning)与克鲁格(Kruger)两个人都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1999年12月,他们两个合作的论文《无能与无知: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困难如何导致无端自负》1 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这篇论文最终竟然获得了2000年度“搞怪诺贝尔”(lg Nobel Prize)的心理学奖——然而这并不影响这篇论文的严肃性;2006年另外一个学者凯瑟琳柏森(Katherine A. Burson)在同一份杂志上在此发表后继研究论文。2

事实上杜宁与克鲁格的观察并非什么新发现,达尔文就说过“自信更经常来自无知而不见得是来自有知。”3 而所谓的“无知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之类的话多少是描述这种现象。只不过,杜宁与克鲁格“一本正经”(尽管加上了引号却根本不是反语,而是强调)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去考察这种现象的成因与影响。他们最终归纳到——能力不强的人(Incompetent individuals):

1. 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2. 无法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
3. 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他们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验里,杜宁与克鲁格先是找了一群康奈尔的在校学生,然后对他们的“幽默”、“语法”、“逻辑”等几项能力进行了测试。之后,再让参试者进行自我评估。结果是,成绩最差的那些学生对自我水平的认知偏差最大。其成绩处于12%百分比等级(即意味着说,他们的成绩处于末尾12%的水平——有88%的人的成绩比他们更高)的应试者认为自己的百分比等级至少应该是67%。与此同时,那些能力更强者却可能反过来低估自己的能力。

这种“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的现象,之后就干脆被称为“杜宁-克鲁格效应”4 。另外一个与此类似的效应叫瓦伯格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5 ,取名来自于Garrison Keillor的著名广播小说”A Prairie Home Companion“中虚构的一个小镇,瓦伯格湖镇——在那个镇子里,所有的女人都很强壮,所有的男人都很好看,所有的孩子都中等水平以上。

某个College Board曾经面向8290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在“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上,只有不到1%的应试者认为自己的这方面能力处于平均水准之下,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的这方面能力处于前10%的水准,大约2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顶尖之1%。(后来的很多实验进一步证明:越是难以客观衡量的特性,越是容易出现这种扭曲,比如公平、运气、艺术鉴赏能力、研究能力等等。)

另外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瓦伯格湖效应的例子是:大约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上(Above-average)。可以想象,几乎所有车祸的众多起因中,这一个普遍的错觉可能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酒后驾车者都是这个错觉的受害者。所以,在国外还有人专门建了个叫做AboveAverageDriver.com的网站……

越差越牛逼,也许是人们所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之一。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1) 人群中只有20%被认为是能力超群——当然因此生命中的好东西几乎都属于他们(当然,那20%中也可以二八划分)2) 如果没有瓦伯格湖效应作为心理安慰的话,那占大多数的80%的人心理上就无法承受了。这第二条的后果很可怕,因为如果这80%的人都被眼前的事实折磨疯了(对很多人来讲,还有什么比事实更难以接受?)的话,那么:a) 那20%的人就休想过上好日子;b) 这80%的人失去了改进的机会——原本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开窍了而后拼命努力呢,再说,事实上有很多天才是平庸的父母生出来的呢!生活的本质与希望之一就在于“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6

为了成为一个因强而谦虚的人(而不是那种为了谦虚而谦虚的人),多挣扎一点,多努力一点吧。见到因差而牛逼的人(而不是那种真强却忘了谦虚的人),理解一下吧,谁都是从那样走过来的。还记得吧?善恶判断远不如强弱判断精确——现在看来,认为谦虚是美德实在是没有必要,强者自强,弱者自弱;而谦虚,要么可能是弱者的挡箭牌,要么是强者无来由的自卑。我每天都在教很多天赋异禀的孩子(我有多么好的运气!) ,我总是告诫他们,“做人要低调”是有道理的——不是让你们无聊地“谦”卑“虚”伪,而只不过是告诉你们在这世界生存,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懂得自我保护

  1. Justin Kruger; David Dunning (1999).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6): 1121–34. PMID 10626367
  2. Katherine A. Burson (2006). “Skilled or Unskilled, but Still Unaware of It: How Perceptions of Difficulty Drive Miscalibration in Relative Comparis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 60–77.
  3. ”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unning-Kruger_effect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ke_Wobegon_effect
  6. Who knows what happens next?
08:23 StartUp技术交流会: 博客大巴 / VeryCD / 客齐集 / 联络家 / CDUnion » 车东[Blog^2]

上周末在博客大巴邀请了上海几家StartUp公司的朋友做了一次技术交流:VeryCD科学家们客齐集联络家CDNUnion安居客Sun的Startup解决方案专家;

主题1:动态内容的CDN缓存
结论,目前CDN缓存仍然以静态内容为主,动态页面缓存过期/更新策略较复杂;而CDN有purge接口,但现在实际应用较少: 更多缓存服务是为内容永不更新的图片、视频等服务;此外,固态盘代替逐步内存的可能性近期还没有,固态硬盘的仍然价格非常高,I/O的速度也是问题;

主题2: Memcahce的使用
所有网站都用了Memcache,并通过避免对数据库的连接而大大提高了性能(命中率在90%以上);

关于:多memcahced的分布策略;
客齐集
规模: 在多台前端应用服务器上划出一定空间,
分布规则:使用的是memcached addserver方式由memcache自己进行缓存分布;
单点失败处理:遇到个别节点中断会retry;
博客大巴和VeryCD应用类似:
规模: 几十G(单个2G);
分布规则:都是自己应用设置设置缓存分布规则,对数据进行分布,
单点失败处理:如果遇到Memcached中断并不尝试其他服务器;

关于memcache的压缩:
PHP客户端可以设置压缩外, server端也有更详细的压缩配置选项(memcached的文档中有?);
关于memcached的扩展性: 最新版本有考虑consistent hash(在扩展服务节点后,旧内容仍然再旧服务器上,不用按重新按新的分布规则生成新缓存)
memcached: bin模式存储;

对于缓存对象:大的List列表页对象用memcache缓存对效率提升很重要;

主题3: Start up公司的招聘来源
客齐集的校园招聘成果还是让其他公司非常的眼红,另外说一句: 我们仍然在招前端应用开发人员(欢迎应届生):有优秀的开发人员,各个Startup公司之间都是可以推荐的(VeryCD的51job招聘广告就是托管在博客大巴的),以后还会不定期做一些交流。

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升至全球第二互联网 vs 电信 墙头草 两边倒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截至2008年5月初,中国(大陆)IPv4地址的拥有量达到1.5亿个,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目前中国占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的5%。如果不计算因为历史原因而拥有大量地址的美国(47%),中国占9.5%。

国家
200804
200801
200710
200707
1
美国
84.96563721
84.03713989
83.52539063
83.05258179
2
中国大陆
9.043869019
8.144668579
7.861816406
7.455368042
3
日本
8.603347778
8.441421509
9.391311646
9.208129883
4
英国
4.983556271
4.983783364
4.928763986
4.923087716
5
德国
4.629946709
4.317126274
4.274943352
4.115366936
6
加拿大
4.314666748
4.286804199
4.384246826
4.367904663
7
法国
4.056917191
4.041383743
3.918489456
3.889223099
8
南韩
3.691711426
3.543869019
3.464141846
3.303482056
9
澳大利亚
2.078414917
1.994415283
1.953964233
1.938735962
10
意大利
1.629985809
1.433254242
1.436519623
1.436794281
00:18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 格致 - 理解世界,享受科学

又发现这篇文章: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龙小霞, 延军平, 孙虎, 王祖正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 川滇地区为我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 地震活动频繁。在对川滇地区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分别预测了该地区下(几) 次可能发生强震的趋势, 以便能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工作。

让人唏嘘的是文章的结论里写着:“……在2008 年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 级强烈地震……” 虽然预测的方法对学物理的我来说很离奇。

via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5-14
  五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