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提到《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说来这确实是一本必读书。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托福教学。TOEFL考试1997年8月分有一道语法填空题目(现在的TOEFL考试已经没有“语法部分”了):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for speaking and voting established by the book Robert's Rules of Order, _____ during meetings.
(A) and avoid larg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s' procedural confusion
(B) larg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s avoid procedural confusion
(C) is procedural confusion avoided by larg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s
(D) are avoiding procedural confusion in larg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sAnswer: (B) 题解:逗号前面是一个分词结构,即状语成分,于是,逗号后面应该是个完整的句子——只有(B)选项才满足条件。
话说六七年前,GOOGLE已经很好用了,只不过可供搜索的文本跟今天来比实在是太少——那时候还没有WikiPedia.org。七拐八拐,好奇心使我终于找到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介绍(那个时候还没有RapidShare之类的网站,电子版的书籍可以找到的并不多),只是大抵上知道这是一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军将领(写书时还只不过是中尉,后来成了将军)亨利·马丁·罗伯特(HENRY M. ROBERT)在1876年为民间团体参照美国众议院的议事规则编写的议事规则。孙中山先生曾经根据该书编写了《民权初步》[1] 。
罗伯特出版这本书并不容易。为了出版,他不得不答应出版商苛刻的条件:自己先出钱买1000本送给国会议员、律师、教授等大名鼎鼎的人物。1876 年2月19日,罗伯特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正式出版,大为畅销。到1915年,已经带有将军头衔的罗伯特出版了修订版,书名正式叫做《罗伯特议事规则》。此间,这本书卖出了两百多万册。
目前官方网站正在销售的是该书的第十版(CD-ROM版,可搜索电子文本)。1995年11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书的中译版(王宏昌译),当时定价才9元人民币。
在gutenberg.org上,可以找到此书的英文原版(txt文件,大约170页)。而在RapidShare上,可以找到Wiley Publishing, Inc.出版的另外一个版本(英文版,1.4M,pdf格式,近400页):Robert’s Rules of Order: Simplified and Applied, 2nd edition (2001)。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读这本书。无论是大企业老板,还是小团队成员,抑或是一位论坛版主。
以下是从verycd.com上拷贝的中文简介(verycd.com上有中文版pdf下载,感谢kent提供链接):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非常详细,包罗万象,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会议秘书的规则,当然大量是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则,有关辩论的规则,还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情况下的表决规则。
有一些细节规则后面的逻辑原则是十分有意思的。比如,有关动议、附议、反对和表决的一些规则是为了避免争执。原则上,现在在美国的国会、法院和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在规范的制约下,是不允许争执的。如果一个人对某动议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他首先必须想到的是,按照规则是不是还有他的发言时间以及是什么时候。其次,当他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要向会议主持者说话,而不能向意见不同的对手说话。在不同意见的对手之间的你来我往的对话,是规则所禁止的。
在国会辩论的时候就是这样。说是辩论,不同意见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名义上是在向主持的议长或委员会主席说话,而不能向自己的对手"叫板"。自己发言的时候拖堂延时,或者强行要求发言,或者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插嘴打断,都是不允许的。
在美国的法庭上也是这样,当事双方的律师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因为一对话必吵无疑,法庭就会变成吵架的场所。规则规定,律师只能和法官对话,向陪审团呈示证据;而陪审团按照规则自始至终是"哑巴"。不同观点和不同利益之间的针锋相对,就是这样在规则的约束下,间接地实现的。
像议事规则这样的技术细节,对于美国这样的多元化而又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否则的话,如果发生分歧就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吵得不亦乐乎,很可能永远达不成统一的决议,什么事也办不成。即使能够得出可行的结果,效率也将十分低下。罗伯特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求同存异,然后按照规则表决。这种规则及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琢磨而设计的。正是这种对细节把握得精致完美的规则,才最大化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
Footnotes:
二月 2009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