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新阅读《第五项修炼》,第十章谈到了如何形塑组织的心智模式,其中分享了汉诺瓦公司在这方面发展出来的一些工具:
- 辨认“跳跃式的推论” (leaps of abstraction)(留意自己的思维如何从观察跳到概括式的结论)
- 练习“左手栏”(left-hand column)(写下内心通常不会说出来的话)
- “兼顾探询与辩护”(balancing inquiry an advocacy)(彼此开诚布公探讨问题的技巧)
-正视“拥护的理论”(我们所说的)与“使用的理论”(我们依之而行的)两者间的差异
这些用以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都是和自我内在的学习有关。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个人与家庭。Oliver就曾和太太一起练习“左手栏”,探询双方对婚姻和家庭的期望。
然而这些技巧的练习并非易事。尤其在网络环境中,虚拟组织如何发展出共同愿景,团队成员如何一起修炼心智模式,的确是艰巨的挑战。 上述的技巧依赖的是面对面的沟通,而远程协作的虚拟团队却大部分时间依赖于文本沟通,其中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结果。
重新温习探询(inquiry)这一话题,也让Oliver想起在厦门的朋友Naturalzx极力推荐的《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下面是他整理的关于该书的导读PPT。
今天搜索一下Appreciative Inquiry,看到了The Appreciative Inquiry Commons(http://appreciativeinquiry.case.edu/)这一网站。还看到2009 World Appreciative Inquiry Conference(http://www.2009worldaiconference.org)的消息。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如今已经应用于社会各个层面。它因应了人们与身俱来改善自我贡献社会的基因,也与当前此起彼伏的社会创新浪潮相契合。
八月 2009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