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Caching For Network FilesystemsKernelTrap - Kernel news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These patches add local caching for network filesystems such as NFS," began David Howells describing an updated set of thirty-seven patches to introduce FS-Cache. When asked how the patches affect performance, he noted that this was dependent on the use case, highlighting issues when dealing with lots of metadata, "getting metadata from the local disk fs is slower than pulling it across an unshared gigabit ethernet from a server that already has it in memory."

David continued "these points don't mean that fscache is no use, just that you have to consider carefully whether it's of use to *you* given your particular situation, and that depends on various factors," adding, "note that currently FS-Caching is disabled for individual NFS files opened for writing as there's no way to handle the coherency problems thereby introduced." He concluded with a number of simple performance benchmarks.

read more

Taobao to Open API in 2008China Web2.0 Review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Lack of open API is one the the reason that you cannot find many interesting small innovative web apps in China. An open API from e-commerce sites may be more important and useful, since it is very possible that the web apps can be part of the ecosystem of the e-commerce sites, and generate revenues from e-commerce transaction via API.

In latest issue of CEO&CIO magazine(free registration required), Peng Lu, VP of R&D Center of Taobao, said that he plans to open Taobao’s platform in 2008, and encourage third parties to develop various applications, and finally establish an ecosystem around Taobao. However, we don’t know how open the platform can be, since Peng Lu thought the value of ecosystem is to increase the traffic of Taobao.

An ecosystem around Taobao will be helpful when competing with Baidu’s to-be-launched C2C service. Baidu is recruiting IM client engineers to develop its own IM tool, which is rumored to be release on March. People regard IM software as a must for a C2C platform in China which has extremely high penetration rate for IM service, so Baidu IM is its first step towards C2C service.

On the other hand, open API from big Internet companies in China, such as Taobao and Sohu will encourage more companies to follow this trend, and it will help to inspire more innovative small ideas. We are happy to see it happens.

(photo from CEOCIO)

,

Share/E-mail


Following us in Twi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on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in timely manner

---
Related Articles at China Web2.0 Review:

  • Alimama Sells CPA Ads for Taobao Sellers
  • Baidu To Enter C2C E-Commerce Market
  • Taobao Transaction Volume Tripled in First Half of 2007
  • News Roundup: Video, Online Music, Team Purchase and Top Searches of 2006
  • Taobao Closed Keywords Bid Ranking System
  • Taobao May Cancel Zhaocaijinbao Service

  • 22:20 测试是不是应该太强 » 王建硕

    昨天下午到旁边一幢楼微软Live研发中心去,和以mvm聊测试(他的办公室里面放着从印度带回来的沉重的板球拍)。聊过以后,发现现在微软的测试做的那叫一个到位。大量的测试人员,每天跑上万个测试案例,而且都是代码自动完成,人一群一群的,测试机一排一排的。。。

    这倒是和上周三和阳萌聊到的Google的感觉截然相反。Google好像还是直接扔到服务器上去跑的居多,就像早期的微软一样。

    嘿嘿。这真有趣了。

    微软早期一直是以不重视测试出名的,比起70年代到80年代的DEC,IBM来说,微软几乎就是不做测试的。微软里面开发和测试的比例,也是和IBM合作了以后才从10比1提高到n比一,n<5。

    现在,反而是微软的测试越来越强了,在业界里面很值得称道了。

    但看问题总有不同的角度。是不是测试越强越好呢?如果不计成本,不计发布速度,或许是对的。如果加入了那两个因素,倒不见得要走极端了。测试永远是被钱和需求限制的。一味的加强,并不总是顺理成章的正确。

    庄子说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我们让自己强大的过程,要小心,保留柔软的特性;在测试方面强大一段时间,不妨在成本上面花点功夫,再过一段在速度上面提升一点,保持几个方面都均衡发展的状态,哪一项都不要太过分,倒是蛮合乎自然的安排的。

    后注:微软曾经很多东西乱七八糟的,就是混乱状态(我最欣赏的状态),比如谁都可以看到所有源代码等等(和现在的Google一样)。后来很多人梦想着有完善的管理。结果花了十年时间,一代人的努力,终于管理跟上了。照一照镜子,却突然发现:“咦?镜子里不是一个IBM吗?”

    Unicode详解idv2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最近一直在忙点私活,又好久没写blog了,再不写点的话二月份就又要以单篇文章结束了。 前一阵子一直在研究Unicode,索性把研究结果介绍一下吧。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 Unicode、UCS-2、UTF-8 等等词汇,但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原理,之间有什么关系,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了。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它们。


    基本知识

    介绍Unicode之前,首先要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虽然跟Unicode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想弄明白Unicode,没这些还真不行。

    字节和字符的区别

    咦,字节和字符能有什么区别啊?不都是一样的吗?完全正确,但只是在古老的DOS时代。 当Unicode出现后,字节和字符就不一样了。

    字节(octet)是一个八位的存储单元,取值范围一定是0~255。而字符(character,或者word) 为语言意义上的符号,范围就不一定了。例如在UCS-2中定义的字符范围为0~65535, 它的一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

    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

    上面提到了一个字符可能占用多个字节,那么这多个字节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呢? 比如字符0xabcd,它的存储格式到底是 AB CD,还是 CD AB 呢?

    实际上两者都有可能,并分别有不同的名字。如果存储为 AB CD,则称为Big Endian; 如果存储为 CD AB,则称为Little Endian

    具体来说,以下这种存储格式为Big Endian,因为值(0xabcd)的高位(0xab)存储在前面:

    地址
    0x00000000AB
    0x00000001CD

    相反,以下这种存储格式为Little Endian:

    地址
    0x00000000CD
    0x00000001AB

    UCS-2和UCS-4

    Unicode是为整合全世界的所有语言文字而诞生的。任何文字在Unicode中都对应一个值, 这个值称为代码点(code point)。代码点的值通常写成 U+ABCD 的格式。 而文字和代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UCS-2(Universal Character Set coded in 2 octets)。 顾名思义,UCS-2是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代码点,其取值范围为 U+0000~U+FFFF。

    为了能表示更多的文字,人们又提出了UCS-4,即用四个字节表示代码点。 它的范围为 U+00000000~U+7FFFFFFF,其中 U+00000000~U+0000FFFF和UCS-2是一样的。

    要注意,UCS-2和UCS-4只规定了代码点和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没有规定代码点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 规定存储方式的称为UTF(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其中应用较多的就是UTF-16和UTF-8了。

    UTF-16和UTF-32

    UTF-16

    UTF-16由RFC2781规定,它使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代码点。

    不难猜到,UTF-16是完全对应于UCS-2的,即把UCS-2规定的代码点通过Big Endian或Little Endian方式 直接保存下来。UTF-16包括三种:UTF-16,UTF-16BE(Big Endian),UTF-16LE(Little Endian)。

    UTF-16BE和UTF-16LE不难理解,而UTF-16就需要通过在文件开头以名为BOM(Byte Order Mark)的字符 来表明文件是Big Endian还是Little Endian。BOM为U+FEFF这个字符。

    其实BOM是个小聪明的想法。由于UCS-2没有定义U+FFFE, 因此只要出现 FF FE 或者 FE FF 这样的字节序列,就可以认为它是U+FEFF, 并且可以判断出是Big Endian还是Little Endian。

    举个例子。“ABC”这三个字符用各种方式编码后的结果如下:

    UTF-16BE00 41 00 42 00 43
    UTF-16LE41 00 42 00 43 00
    UTF-16(Big Endian)FE FF 00 41 00 42 00 43
    UTF-16(Little Endian)FF FE 41 00 42 00 43 00
    UTF-16(不带BOM)00 41 00 42 00 43

    Windows平台下默认的Unicode编码为Little Endian的UTF-16(即上述的 FF FE 41 00 42 00 43 00)。 你可以打开记事本,写上ABC,然后保存,再用二进制编辑器看看它的编码结果。

    notepad-encode.png

    另外,UTF-16还能表示一部分的UCS-4代码点——U+10000~U+10FFFF。 表示算法比较复杂,简单说明如下:

    1. 从代码点U中减去0x10000,得到U'。这样U+10000~U+10FFFF就变成了 0x00000~0xFFFFF。
    2. 用20位二进制数表示U'。 U'=yyyyyyyyyyxxxxxxxxxx
    3. 将前10位和后10位用W1和W2表示,W1=110110yyyyyyyyyy,W2=110111xxxxxxxxxx,则 W1 = D800~DBFF,W2 = DC00~DFFF。

    例如,U+12345表示为 D8 08 DF 45(UTF-16BE),或者08 D8 45 DF(UTF-16LE)。

    但是由于这种算法的存在,造成UCS-2中的 U+D800~U+DFFF 变成了无定义的字符。

    UTF-32

    UTF-32用四个字节表示代码点,这样就可以完全表示UCS-4的所有代码点,而无需像UTF-16那样使用复杂的算法。 与UTF-16类似,UTF-32也包括UTF-32、UTF-32BE、UTF-32LE三种编码,UTF-32也同样需要BOM字符。 仅用'ABC'举例:

    UTF-32BE00 00 00 41 00 00 00 42 00 00 00 43
    UTF-32LE41 00 00 00 42 00 00 00 43 00 00 00
    UTF-32(Big Endian)00 00 FE FF 00 00 00 41 00 00 00 42 00 00 00 43
    UTF-32(Little Endian)FF FE 00 00 41 00 00 00 42 00 00 00 43 00 00 00
    UTF-32(不带BOM)00 00 00 41 00 00 00 42 00 00 00 43

    UTF-8

    UTF-16和UTF-32的一个缺点就是它们固定使用两个或四个字节, 这样在表示纯ASCII文件时会有很多00字节,造成浪费。 而RFC3629定义的UTF-8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UTF-8用1~4个字节来表示代码点。表示方式如下:

    UCS-2 (UCS-4)位序列第一字节第二字节第三字节第四字节
    U+0000 .. U+007F00000000-0xxxxxxx0xxxxxxx
    U+0080 .. U+07FF00000xxx-xxyyyyyy110xxxxx10yyyyyy
    U+0800 .. U+FFFFxxxxyyyy-yyzzzzzz1110xxxx10yyyyyy10zzzzzz
    U+10000..U+1FFFFF00000000-000wwwxx-
    xxxxyyyy-yyzzzzzzz
    11110www10xxxxxx10yyyyyy10zzzzzz

    可见,ASCII字符(U+0000~U+007F)部分完全使用一个字节,避免了存储空间的浪费。 而且UTF-8不再需要BOM字节。

    另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单字节编码的第一字节为[00-7F],双字节编码的第一字节为[C2-DF], 三字节编码的第一字节为[E0-EF]。这样只要看到第一个字节的范围就可以知道编码的字节数。 这样也可以大大简化算法。


    18:56 鲜果推荐按钮——WordPress插件、Bo-Blog插件发布 » 鲜果日志

    各位朋友,值此元宵佳节之际,果果又来献礼啦。

    自上月我们发布鲜果推荐按钮以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不过也有同学反映添加JS代码的形式有点麻烦。今天我们向大家推出鲜果推荐按钮的两款独立Blog程序插件:WordPress插件和Bo-Blog插件,使用WP和Bo-Blog的Blogger朋友们快看过来 :)

    点击下载WordPress插件

    wp

    (我爱水煮鱼同学对这款插件有巨大贡献,非常感谢!)

    点击下载Bo-Blog插件

    bo-blog

    具体安装和设置方法请点导航菜单的“工具”,从左栏工具列表中选择“推荐按钮插件”,界面上有详细的介绍。如果大家在安装或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请通过在鲜果日志留言或发送Email至service#joyeach.com(#替换为@)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

    同时,今天鲜果手机版也有几处更新:增加了“鲜果猜你喜欢”栏目、优化了界面显示、调整了多彩版的快捷键设置,并修复了上一版本的几个bug,希望带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这里也非常感谢ZylewMy-Hou不務正業同学,一直以来给Wap鲜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谢谢!

    另外,这段时间我们还对阅读器“设置”页面菜单项和阅读器默认首页进行了优化调整。鲜果每天都在进步,我们每天都在努力!

    炮竹声已经响起啦,祝大家元宵夜快乐!

    富有组织性是通往成功的必要习惯褪墨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弥缝按:本文来自杨胖的博客——杨胖的GTD实践。杨胖曾在褪墨上发表过《Pocket Informant不完全应用手册》,现在他正在博客上发表《通向成功的习惯》书中的优秀内容,此文便是其中一篇。推荐大家到 杨胖的GTD实践 上阅读其他好文。

    本章提要:

    有组织性和无组织性往往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你可能认识某个人,他把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得一尘不染,就连一片小纸片也待在它应该待在的地方。可另一方面,这个人却总是不能准时参加会议或及时地回电话。在一方面(整理他的办公室),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富有组织性的人,但在另一方面(时间和事务管理上)人们却认为他是一个组织性低或根本没有组织性的人。他到底是有组织性还是无组织性呢?毫无疑问,参加会议的人们和坐着等他的电话的人们都坚信他没有,而仅仅在他的办公室见到他的人却持有完全相反的见解。

    尽管我很认真地思考过这个人的品质,但得出的答案是两种意见都正确。他既是一个富有组织性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组织性的人。他的办公桌、椅子和办公室的空间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因此他便下意识地使这些领域得到规划;而会议、电话以及其他的交流对他而言显然并不重要,因此他在那些方而表现得没有组织性(并且没有礼貌)。

    你可以把组织性看作是一个光谱似的谱系。在一端完全没有规划——这种人的办公桌上堆放着大量的文件,她所有的东西都散落四方或堆在乱七八糟的家中的某个角落。她总是迟到,总是匆匆忙忙,并给人留下一种茫然失措的印象。这种人很有可能在他的职业上还没有充分发挥潜力。他经常用的借口莫过于:“嘿,这是我自己特有的组织形式,我知道每一样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或“我不想成为一个有洁癖的人,那些人脑子都很古怪”或更高明点:“并不是我的错,我的老板总是有一大堆事情要我做,我几乎不能跟上他的节奏”。这样的人是最无组织性的典范。在谱系的另一端是高度组织化的怪胎——这种人把他下一年的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好了,并且所有的东西都各就其位。他从不迟到,从未错误地搭配过袜子,从未匆忙草率地做一件事。他吝啬地呵护着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比美国国家橄榄球打联盟组织进攻的核心前卫更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他是大众眼里的成功者,并很可能在他生活的某个方面极富魅力。

    90%的人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都更接近无阻执行的一端而不是有组织性的一端。为了改变你在这个谱系中的地位,你应该问自己如下的问题:

    在你的笔记卡上画一条平行线。在左边顶端写下完全无组织性的人的特征,在另一端写上极富组织性的人的特征。接下来在这条线上做一个标记,表明你认为自已目前在这个组织性谱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你的组织性特征中最差和最有优势的方面,然后在你希望到达的地方画一个星星。把这张卡片保存好,随时提醒自己。如果你按照本书给出的方法取得任何进步,在卡片上加一些标记以表明你所取得的成功。

    富有组织性的成本

    “唉,我也希望能整理自己的办公室,但是那昂贵的书架和文件柜却不是我能负担的。所以在我的支付能力有所改善之前,我只能身处混乱之中。”

    无论你相信与否,那些仍然维持在无组织状态的人们最普遍(也最让人惊讶)的借口便是负担不了与组织性有关的成本。这点根源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自己之所以得不到规划是因为其他某个人或某件事的错。这种错误成为一种障碍,使人无组织性,并处于一种令人不知所措的状态。最容易找到的替罪羔羊便是金钱。“我无法有组织性,因为我买不起所有的“装备”。我没有秘书,电脑和电子计划器也不是我能承担得起的,我的房子不够大。”诸如此类,无穷无尽。

    我个人的组织系统由一个黄色的标准便笺和一支笔组成(总共 2.99 美元)。便笺的每一页表示一天。我在侮页中间垂直画一条线,在纸的左边写上特定那天要拨打的电话对象及他们的号码,在纸的右边写下需要做的事情。沿着左边页边的空白,我写下五天内计划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时间。每当我完成一件事,便会在记录的事件下面画一条线。如果某个电话或行动需要推迟或延期,我仅仅是翻到对应的那一页,记上推迟的时间。当天没有完成的工作都会转到我的便笺的下一页(或下下页)。我使用这个系统已经近 40 年,并且建立了一个在40个不向的国家拥有雇员超过2000人的国际公司。令人感到庆幸的是,当初我开始建立这个便笺系统的时候花费的投资与它现在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较而言,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机会成本

    维持在无组织性的状态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每一条错误传达的信息或每一件未完成的工作都要付出成本。有时这种成本会是你不断下降的声誉。大家会逐渐认为你是一个不会回电话的人(不细心)或开会总是迟到的人(不值得信赖)。这样的标签会毁掉你的贸易往来和人际关系。

    你办公室的洁净程度会向你的合作伙伴和客户透露某些信息。一个堆满潦草的笔记本和积累着文件的凌乱书桌表明你是个无规划的人。如果客户确信眼前的你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办公桌上的这些东西,他怎么会相信值得与你建立业务往来?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在其他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方面是值得信赖的,你的合作伙伴又怎么敢依靠你?这个答案很简单:他们做不到。

    因为无组织性的人总得不停地应对其他突发的状况,他几乎没有时间主动地去开拓更多的业务。他通常处于防卫的状态。与此同时,富有组织性的人却能以适当的方式来控制他的时间,以确保他有时间建立新的协约,发展新的关系,并把他的视线扩展到整个前端的领域。

    掌握下面的规律,如果你掌握了,便能使你在各个方而更富有组织性,更有效率。

    时间的价值

    时间就是金钱。毫无疑问,以前你一定听过这句话。你自己也可能多次谈到它,但绝对多数人几乎从未赋予他们的时间一美元的价值。当然,钟点工人会注意到他们的时间对他们的雇主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曾经按小时付给律师酬金,你也会明白一些人对于他们珍贵的每一分钟赋予了多少价值)。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他们拥有的时间的真正价值。

    行动要主动

    优势保持行动行必须要有命令的压力。我希望在我的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中,高层的经理每年都能认识5个陌生人。这个听上去似乎一点也不难,但是我们的大部分经理都宣称在52周内,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机会来认识新朋友。这是在我的公司中一个令人感到遗憾但真实的事例。人们已经发展了自己的小团体,而打破这个常规路线去扩展新的视野,对他们而言是很困难的。糟糕的是,当这些经理所在的位置越高时,他扩展他的交际圈子的可能性就越小。最高层的官员认为审阅文件和依赖过去的联系比建立一个新的网络容易得多。

    由于自己也有这种倾向,我便制订了5人联系的强制规定,并要求我们的高层人员报告他们新认识到5个人并阐述这些交往将会对将来业务的发展有何贡献。

    当我第一次制订完这个规范后,下面的志愿议论纷纷,IMG的公司经理们都采用一种抗拒的姿态。他们说并不存在一种与5个人相见并发展新的业务的途径,他们已建立的联系已经提供了充分工作的空间,他们已经穷于应付,这种强制的规范根本不合理。所以我便通过审视我过去20年内所达成的业务清单来查证我的理论,我的发现使我大开眼界。

    20年前占我业务量90%的交际在我最近10年的业务量中仅仅占50%,而在我当前的业务量中还不到20%,我发现每年新增的业务量都是新的名字取代旧的名字。今天我的清单和我20年前的清单看上去已经没有丝毫的相似性,甚至和5年前的也不相同了。因为我有会见新面孔和发展新业务的主动性,我确信我5年后的很大一部分业务量将来自于我最近遇见的一些人。

    我有一个朋友,他为自己有能力以极小的开支环游世界而感到自豪。他经常坚持不懈地为飞机票、旅店费讨价还价,结果他当然总是支出合理的价格。糟糕的是在他的旅行中经常需要再找两个其他的搭车者,并且在某个城市中多住上一晚。他通常会飞往一个城市,租一辆车,然后开几百米到他最终的目的地,因为他从飞机中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直接花在他选择去的城市中。有时这种旅行的方式是合理的,但有时我也会问我的朋友他是否想过他在飞机场等待飞机起飞、驾驶租来的汽车、在旅店多住一晚等等所有为了从机票中省几美元所付出的时间?节省金钱是一种美德,但为此放弃对你的日程的控制从长远的日光而言可能是一次不划算的交易。

    正如你尊重自己时间的价值一样,你也必须尊重其他人的时间的价值。会议、晚餐约会或其他约定迟到不仅仅不礼貌,它同时也告诉与你见面的人你觉得他的时间毫无价值。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公司,所以可以以方便于我的时间来召开国际电话会议。我是老板,雇员们便会经常改变他们的日程表以适应我的需要。尽管如此,有些雇员们也太过于委曲求全。最近我让公司里一位高级经理定一个方便的时间,我周末回家后将给他打电话。他的回答正如我预料,他认为我会喜欢他的答案:“马克,你可以在任何时间给我打电话,什么时候你需要我,我都在你身边。”

    尽管配合得天衣无缝,他的答案却根本不是我希望听到的答案。由于让整个时间框架无限制地开放,我给他打电话时,他很可能在吃晚餐、与他的孩子玩耍、打个盹儿或在做其他任何事情,而这一切都将干扰我们之间的讨论。我更希望他告诉我他在周六晚上6:00-8:00之间有时间,这样我便可以把这个时间在我的日程表上标上,明白这我们谈话的时间内,他不会被干扰。他的时间是有价值的,如果他意识到这一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我的感觉可能会更好。

    另外,你也必须让别人尊重你给他们的时间。最近,我每个周五造成7:00都会去医院。当我确定这个约定后,接待员让我早到15分钟填写一些必需的文件,我如其所言,在6:45准时出现,并在早上7:00以前填写完所有的表格。当时钟转到7:45时,我仍然在候客厅等待,我问接待员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她说,“你是下一位。”
    “我应该是第一位。”我回应道,“第一人约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7点钟”
    “那我要在这里等到什么时候?”
    在略微有那么一丝尴尬后,接待员说:“医生现在给你诊治,麦科马克先生。”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我告诉你这个故事仅仅是因为它非常充分地说明了一些十足无礼的家伙如何对待别人的时间。我如约定按部就班,但我的遭遇反馈给我的信息是这位特别的医生认为这些都微不足道。他失去了我的尊敬,因为他“告诉”我他认为我的时间一文不值。

    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比约定的早来30分钟,我同样会很恼怒,这种恼怒类似于他晚来了30分钟。尽管这个人早到时我相信他不介意等待,但我明白他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即使我能按照我的日程行事,而且他早来了,我也不喜欢让他浪费自己的时间。这似乎愚蠢,但我的确比他本人更关心他时间的价值。

    什么是富有组织性

    也许区别组织性高与组织性低的最核心的要素便是:组织性高的人明白他们的局限。在西方经典电影 《伊斯特伍德》中,恶棍说:“人应该明白自己的局限。”根据故事的情节,电影中的恶棍低估了伊斯特伍德这个英雄的力量,最终导致自己被枪击身亡,而伊斯特伍德获得了胜利。当然,这只是在电影中如此。在现实中,这个恶棍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如果一个人想使他的时间和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他就必须明白自己的局限。

    我的妻子贝齐,经常把去往商业区的时间定为上午10 : 00,而把回家见面的时间定在11 : 00。我清楚这种时间的安排绝对设定得太短。从我们家到商业区驾车需要20分钟。这么来回一趟她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是40分钟,经常还超过这个时间。停车几乎要花去10分钟,到商店(如果她走得够快)又花去5分钟,然后回到车里再花去20分钟。到商业区一趟最少也要花去1小时15分钟。如果再加上停车场很多人拥挤所浪费的时间,排队结账的时间,一两分钟随意观看的时间,这么一趟就得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但是贝齐坚信她一个小时后能够到家。她的断言是不现实的,甚至于不理性。但她偏偏固执地这么认为,这就是因为她不明白自己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我如果要这么做,便完全会选择一套不同的方案。如果我不得不去商业区买东西,我会首先打个电话以确定商店确实有这个物品。因为我了解去商业区的路程,所以我可以预计停车的时间和走进商场的时间。有时我告诉商场我将在那里花上30分钟,如果商场能够尽职,当我到达的时候,包装完的商品已经准备好了等着我来拿,继而我可以在离家1个小时10分钟后把车开上回家的路。就算是我精打细算的计划,这一趟也远远超过了1个小时,我根本不可能去假设我会在1个小时内回来,并安排另一次会面。交通可能堵塞得很厉害,或售货员忽略了我的请求,当我到达时,还得再打电话去提货。任意一个我控制外的变量都可以影响我的行程,所以,我总是站在保险的一边,做好意外的准备,把我的下一个约定定在我去商业区行程的一个半小时或更久一点。如果一切顺利,我在下一个会面前 30 分钟到家,便有时间来拨一两个电话,或回顾一下全面的日程安排。我没有时间可浪费,因为我是在了解了自己的有限性后计划我的日程的。

    另一方面,我可能在上午7 : 00 一 11 : 00之间安排了6个国际会议——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但在冒出这样一个似乎夸张的火花之前,我了解每一个会议会持续多长并坚持日程安排的高度紧密,这种策略并不意味着某个人在其中一个会议后不能接近我,并和我讨论他的生活以及所有其他的问题,但是,只要是不干扰我严密的日程安排,我便会找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和他坐下来好好谈谈。只有在我规定了日程并保证一切运转正常后,这6个会议才是富有成效的。只要这个计划有任何一点偏离,所有的事情就都会失败。

    无组织性的人会在相同的4个小时里安排6个会议,但是不能使会议的议程成形,也不能确定时间限制,所以他很可能不能开第3个、第4个、第5个或第6个会议。前两个会议就吞噬了他的整个上午,所取得的成果还不如一次令人惊喜地邂逅所带来的那一点成就。剩下的会议要么重新来安排,要么被遗忘。

    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规划的人也许正在他车里向外打电话时却发现他的手机没电了,或者他所在的区域信号太差,根本不能通话。而有计划的人就会在从一个会议赶到另一个会议期间雇一位司机开车,这样他就能打电话、记笔记、在旅程中看会儿书。同样他会确保手机电充足,所驾驶的路线通信信号很好,不会干扰手机的通话。

    一个没有组织性的人本来计划参加儿子下午7 : 00的棒球比赛,可是办公室里的一些“突发事件”使他一直熬到深夜,而组织性高的人会很看重儿子的这场比赛,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要求而改变他的日程。当工作上出了一些问题时,他简要地在他的日程中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以便将来在那个预定的时间内解决它。通过把这件事在他的清单上记下来,并相应地安排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来处理所出现的每个问题,使他不仅能够参加他儿子的比赛,并且在没有丝毫担心与忧虑的状态下去享受这场比赛。

    一个有组织性的人是:

    一个有组织性的人不是:

    你为什么不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有组织性

    人类有哄骗自己的绝技。不管是谈论自己的长相、健康或者天赋,大多数人在作自我评价时都倾向于夸大自己。我觉得在运动中这一点尤其突出。人们总相信自己是伟大的高尔夫选手、伟大的网球选手,可在教练的眼中,他们实际上在这些领域都处于一般水平(甚至更低)。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人的组织性。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已经组织得很好了,因为对立面就是组织性低或生产效率低一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保留一份记录,你有多少次开会迟到,完成任务时有多少次超过最后期限,并记下你认为自己之所以落后于日程的理由。同时记下在最近这个月的行程中,你有多少事情做得不合时宜,把这两张清单放在一边。在几周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它们,客观地去衡量你对自己是否诚实。些许的距离能使你更清楚地看待自己在组织性上的弱点。

    诚实是最佳的策略一:尤其是对自己诚实

    没有人故意推迟日程或迟到,但问题出在大多数人的经验都建立在自我臆测和不经意的自我欺骗上。如果一个人按照他们预设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的日程根本不可行。

    我最近在纽约约了一个贸易伙伴(一位男士)一起吃晚餐,结果他迟到了几乎整整一个小时,毫无疑问,他一再道歉并解释说一系列的事使他无法脱身,他不得不跑到城市的另一头去处理。他解释后,我问他他今天上午的日程究竞是什么。

    当他列出所有他希望完成的事情后,我惊呆了。除了中午他安排在城市的另一头参加一个会议外,在我们午餐前他还安排了其他几个工作。照这样的计划他根本不可能准时与我见面。同事,如果这位男士对自己足够诚实(同时也是对我),我们便可以再约个时间,他可以毫无负担地完成他的工作,而我也会对他的规划能力更加满意。

    你的组织性如何

    做下面的一些测试,并根据后而的评分系统来衡量自己。

    个性侧试

    1. 你知道明天上午10 : 37该干什么吗?
    2. 你能在1分钟内找到你的汽车钥匙吗?
    3. 你身边是否有随时可取得规划工具(便签、日志、或一系列笔记)?
    4. 你有一些需要拨打的电话,你知道明天第一个电话打给谁吗?
    5. 你把最重要的业务和私人电话号码写在同一个地方吗?
    6. 你一周至少三次和家人一起围桌吃饭吗?
    7. 如果你今天下午被一辆汽车撞倒,不幸死亡,你的家人会知道他们需要了解的所有关键信息吗?他们能找到所有必需的文件以挽回损失吗?
    8. 你有意志力吗?
    9. 你是否和医生约定了时间来做下一次的身体检查?
    10. 你计算机中的垃圾箱在最近6个月内是否整理过?
    11. 你的壁橱里是否有一半以上的物品从未移动过或归回原位过?

    组织性测试

    12. 是否有收账的人拜访过你的家或办公室?
    13. 你是否忘记过家庭成员的生日或你的结婚纪念日?
    14. 在你的家里或办公室是否随意摆放着一些从未读过的报纸和杂志?
    15. 最近两周内,你开会或赴约用餐迟到过吗?
    16. 你家的存储空间是否已经满了?
    17. 上个月里,你是否把文件放错了地方以至于找不到它们?
    18. 一天内你是否会被打扰两次?上
    19. 上个月里,你是否因为没有和你的配偶或某个家庭成员分享信息而发生争执或冲突?
    20. 上个月里,你是否不止一次没有写清单就去超市购物?

    得分

    在1-11 题中,回答“是”就给自己加上5分,在 12 一 20 题中,回答“不是”给自己加上5分。

    如果你的得分:

    不具备富有组织性的含义

    “富有组织性的概念”引出各种各样错误地概念,本节将帮助你来澄清这些误解:

    当我听到一些人说“富有组织性的人行事都过于僵化死板”或“我不想被规划,因为我更希望能驻足去闻闻周围的芳香”时,我都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规划好能减轻压力;因此,通过使自己更好地得以规划,你就能更惬意地去闻闻玫瑰,而不是总会迟到或在家和办公室全面清理最近的垃圾。

    另一个多次被重复的缪论即富有组织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如同囚徒一般被他们的日程所牵绊。无组织性的人说:“我不想成为预先确立的日程的囚犯。”这一点充分表明了这种偏见的本质。无组织性的人都要求他们自由的最大化,对他们而言,写下规划清单后,就意味着扼杀了自己的弹性和自主性。他们认为那些有规划的人都被他们的日常规划所控制,没有一点随意调控的空间。

    这些所谓的真理其实毫无道理。由于我记录要完成的工作并设置了相应的时间,所以我就能充分地拿受我的娱乐活动而不用去担心下一个会议或未来几年内将要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也能控制我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泰格 · 伍兹到城镇来了并想和我打一场高尔夫球,我能调整我的日程,改变一些活动的时间,然后和泰格打高尔夫,丝毫不会觉得内疚或自己没有效率——这种幸福感是无规划的人永远不可能充分享受的。

    富有组织性献并不乏味,也不僵化,尽管这看上去是一般性的常识。他们只是清楚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价值,并尽最大地努力来实现他们为自己立下的信条。我认识的一些最亲切、最平易近人的人同时也是最有组织性的人。在职业运动员中,没有人比阿诺德帕尔默在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方面更有名了。阿诺德的吸引力和超凡的美丽一大部分源于他与人交往时那种值得信赖的友谊和热心。从伸长着脖子索要签名的小孩多多年前曾经合作过的客户,阿诺德都不会轻视,他似乎总为他们留有时间。但阿诺德的组织性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一边控制着大量的商业贸易,一边继续在高尔夫球场上比赛。他是既能保持弹性又有高度组织性的典范。同事,在他过去差不多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没有人把阿诺德称为“僵尸”。

    “强迫症”是一种影响成千上万的人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一些仅仅是过于注重细节和严格控制他们个人规划的人也被错误地贴上失常的标签。人的特殊气质,不管看上去有多么荒唐,都不会使人有狂热和强迫的倾向。


    褪墨|时间管理 - 弥缝
    褪墨是一个关注时间管理、个人提升和演讲技巧的博客。想提高自己?为什么不来褪墨看看呢~
    阅读褪墨上的《生活中的定律》系列好文! 你的新年目标是什么? 免费阅读高效时间管理ZTD系统 一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16:12 【MacBook Air拆解5】“外观精致,内部并不紧凑”--技术在线! » del.icio.us/chedong
    或许与此相比,苹果更注重外观设计、软件及用户界面等该公司所擅长的方面。这一点与iPod及iPhone等该公司的其他产品也是共通的。MacBook Air不可思议的制造方法对于日本连硬件的细微之处都不
    Russia Becomes New Malware LeaderI got Spam?!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32136063.jpg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security vendor PC Tools, Russia has overtaken China as the malware leader, accounting for over 27% of it. China is second with 26%. Russia is also a huge producer of spam. Despite the recent demise of the Russian Business Network, a haven for cybercriminals, malware production continues to thrive.
    The vacuum left by the RBN has been filled by other malware distributors," PC Tools malware analyst Sergei Shevchenko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there are more viruses and spyware coming out of Russia now than ever before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is malware is also increasing. Now we are seeing Russian malware hosting services being advertised for servers in Malaysia, China, Panama, Singapore, Thailand, Turkey and India."
    The Top 10 Malware Producing Countries:

    1.Russia - 27.89 percent

    2. China - 26.52 percent

    3. United States - 9.98 percent

    4. Brazil - 6.77 percent

    5. Ukraine - 5.45 percent

    6. United Kingdom - 5.34 percent

    7. France - 3.81 percent

    8. Germany - 2.14 percent

    9. Sweden - 1.6 percent

    10. Spain - 1.37 percent See full article.

    Related Entries:

    New Phishing Attack Masquerades as Government Alert - 12 January 2008

    GFI Adds Support for January 2008 Microsoft Security Updates - 31 January 2008

    Security Software Industry Takes First Steps Towards Forming Anti-Malware Testing Standards - 05 February 2008

    Sponsored Post: SPAM, Viruses and the Blacklisting of Exchange Servers - 19 February 2008


    Knock out SPAM at server level!

    Contents of this feed are a property of Creative Weblogging Limited and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Violations will be prosecuted. Please email us if you'd like to use this feed for non-commercial activities at feeds - at - creative-weblogging.com.
    11:42 呈现群体的在线共同身份有何价值? » 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

    昨天的贴子导入到Linkist.com联络家之后,和Zheng在那里有个小小的交流。今天把这个思路继续整理一下。

    • 以NGO为例来看群组的社交情况

    小组的融合只是将来Group Social Graph里的一个很小的体现。因为现在许多的Group的身份不是很强烈,所以Group与Group之间的关系需求就不是很强烈。

    其实,拿另外一个例子来将或许会更容易理解Group Social Graph,NG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注册后的NGO就拥有了一个法律上的身份(就像人出生一样,在实体世界有了一个存在的身份),而如果一个 NGO如果非常活跃,它的使命很明确,行动很有效,成员很尽职,那么它的社交身份就非常清晰。

    我也注意到,相比起商业公司来,国外的NGO 更愿意展示自己与其他NGO的联系。我们也很好了解,NGO在很多层面,并没有商业隐私层面的太多顾虑,另外,NGO通常资源很少,处于组织世界的长尾分布的尾部,从自我拓展的角度来说,处于尾部的个体趋向于更好地互相紧密联系起来。

    因此,如何将活跃在不同SNS网站里的某个NGO和其他NGO的关系呈现出来, 让NGO的成员很好地管理NGO在虚拟世界的关系网络,这个需求在将来也会像个人的Social Graph一样呼之欲出。

    • 呈现群体在线共同身份的价值

    一个小组自己在不同网站上的信息融合,这个例子另外一个角度的局部。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小组讨论的内容可以融合,未来应该可以看到不同网站上同一小组成员的数据融合,这样可以辨别出同一小组在不同的网站吸引了那些新成员,有哪些成员同时活跃在不同的网站上。这个成员关系结构的呈现可以:

    1、提醒成员将他们组织内部的关系复制到不同的网站上。

    由于不同的网站所覆盖的主题有所不同,因此成员在不同网站的分布不会完全一样。提供两个网站社交结构的比对,成员可以轻易地发现其实在A网站还有同一个组织的成员没有联系起来。

    2、通过合并计算成员的在线行为数据,可以描绘出组织的共同身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将某个群体全体成员在Del.icio.us里的Tag数据统计在一起,就可以得到这个群体的Tag数据,这个汇总的Tag云无疑可以一目了然地呈现这个群体的信息关注倾向,而且还可以得到具体的每个Tag,那个成员最关注,这个数据整合对于群体的知识管理无疑是一个很小巧的工具。

    同样,跨网站的数据整合也可以得出更全面的数据。

    3、揭示现实世界所无法呈现群体的共同身份

    这一点和上一点相同,只是在意义层面更有价值。因为实际上,现实世界中某个组织的身份是静态的,同时被宣传机器所品牌化,而其成员的整体行为是否和组织对外宣称的一致,目前尚无从得知。

    社交网站使用的FOAF,可以从数据角度整理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络一样,这种结识具有神奇的挖掘弱链接的能力。

    相信群组的数据如果也可以被挖掘整合的话,群组的在线身份可以清晰呈现的话,那么未来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在管理和发展上将有很大的改变。

    10:57 你想说服别人: “请您重复使用毛巾,加入我们节约用水的行列。”这种提醒的成功机率约为60%。 » del.icio.us/chedong
    恰尔尼迪教授和他的团队将这个提醒换成了:“这家酒店60%的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结果发现,重复使用毛巾的客人比例又提高了26%。这暗示我们都是易受摆布的人:我们不需要理由,我们只想
    Hadoop Reactions & Announcement of Hadoop Summit at Yahoo!Jeremy Zawodny's blog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I have to say, I'm impressed at the coverage that news about our production Hadoop deployment in Yahoo! Search got yesterday (and today). Here's a quick list of the stories. Yahoo! Launches World's Largest Hadoop Production Application by Eric Baldeschwieler Yahoo! Search running Apache Hadoop on Large Scale by me Open source grid computing takes off by Matt McAlister Yahoo Search Wants to Be More Like Google, Embraces Hadoop on TechCrunch, complete with an Apples to Oranges comparison Yahoo...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2-20
      二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