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 Google世代大躍進 » 趨勢力 2.0


google_logo,原由 keso 上載。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Google世代」(Google Generation)是指慣用網路與搜尋引擎(特別是指Google,不過在臺灣應該就是Yahoo!吧!)來吸收知識的年輕族群。英國也有大學和圖書館對此進行研究,特別指涉西元1993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是所謂的Google世代。

(more…)

21:03 因为是女子 » 刘润

Vivian似乎总在路上。赚到钱就开始旅行,旅行完,再赚钱去下一个地方。

她说:“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我说“到了哪里,就写两句。我会一直保留你的帐户。写的多了,做成一本书,下次去台湾的时候送给你做礼物。”

很久的朋友了,一直喜欢她翻唱的那首“因为是女子”。祝Vivian在旅途中遇到那个同样在旅行的人。

欢迎Vivian来run2me停停。

夏令时之浪费能源人渣经济笔记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明天,美国又进入夏令时了,比往年提早了将近一个月,理由是这样可以节约更多能源。其结果是当从俄亥俄到阿肯色的广大地区正在被暴风雪席卷的时候,他们的时间已经进入夏令时了。

夏令时的想法据说最早来自于本杰明.富兰克林,想法非常简单:多利用阳光,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在富兰克林的年代,是节约蜡烛)。

但这两天的新闻一直在报道应该是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研究,似乎是几个经济学家做的,我用耳朵听的,没有看过文章,他们发现的结果和富兰克林想象的正好相反:夏令时造成了更多的能源消耗而不是更少。

原因何在?他们发现,夏令时确实节省了照明能源,和富兰克林想象的一模一样。但问题是,这不是全部的故事。夏令时的结果是,后天俄亥俄的人们将在大雪中在往常的7点就来到办公室(如果他们是8点上班的话),那个时候天已经亮了,但天气还很冷。他们会把空调打得更大,这样只会消耗更多的能源。据说,一样的效果在夏天也存在,就是夏天会消耗更多的冷气。这一冷一热导致的结果就是,照明剩下的那点电全部都补上,也不够空调在那里开一会儿的,总的能源消耗是上升了,而不是下降了。

我没有看到文章,不知道文章做得到底有多干净,不过这听上去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发现。伟大光荣正确的富兰克林也有想错了的时候,不容易。 

11:12 镜子为什么翻转左右却不可以翻转上下 » 王建硕

昨天贴出来一个小智力题:

为什么镜子可以颠倒左右却不可以颠倒上下?
得到众多相应,就像我在饭桌上得到的相应一样。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我来尝试分析一下。声明:这不是标准答案,仅仅是我来凑热闹的看法。

答案一:因为眼睛是左右长的

这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但如果我们只有一只眼睛(比如闭上一只),看到的翻转并不因此改变。

答案二:因为眼睛的成像是倒着的

这个就不评论了。眼睛在视网膜的图像当然的是倒着的,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上下和左右有别。

答案三:左右根本就没有反

这其实是通向正确解必经第一步结论。想到这一步其实已经不容易了。

在镜子里面,左边的还在左边,右边的还在右边,其实并没有“反”。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把“上面还在上面”的情形叫做“没有反”,却把“左边还在左边”的情形,不假思索的认为是“反”的呢?

答案四:因为两只手是对称的,头和脚不对称

也不需要更多分析,两只手一只拿个乒乓球,另外一只拿个香蕉,不对称了,依然觉得是反的。

答案五:因为人一般是左右转的,很少上下翻转,没有上下翻转的经验

不对,就算是人倒立起来照镜子,他依然会觉得上下是正的,左右是反的。

答案六五:因为是绝对定义和相对定义的不同

这是我觉得正确的答案。

上下,按照定义,是以大地为标准的。天空为上,大地为下。
左右,按照定义,是以自己为标准的。心脏为左,另外一边为右。

上下,无论人怎么转,转身,躺着,倒立,因为参照物是一个绝对的坐标系,所以上下不变;
左右,只要人转身,左右就变了;只要人倒立,左右也变了。

和上下相类似使用绝对坐标系的是东南西北。镜子里面从来也不可以颠倒东南西北的。

生活中,打电话给朋友指路;说,“向上看”,他看的方向一定不会错;
而如果说;“到了路口,向左转”,就不见得了,要看他面对的方向;
这种时候,人们常自然的弃用相对定义法,而使用东南西北这样的绝对定义法,或者先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些关系然后再使用相对定义法(“面朝南,然后左转”)。

所以,在镜子里,如果你伸出双手,碰到镜子里的两只手,其实你的左手是碰到镜子里的人的右手,右手是碰到镜子里的人的左手(而镜子里的人的心脏是长在他的右边的)。。。

所以,镜子可以翻转左右却不可以翻转上下的原因是

左右的定义是以自身为坐标的相对定义法;而上下是以环境为坐标的绝对定义法。

附加问题:为什么天花板上装了镜子,又可以翻转上下了呢?

这是前天一起吃火锅时April问的问题。乍一听,还真的给问住了。

经过短暂的惊慌以后,才意识到,天花板上装镜子,和卫生间里照镜子不一样。天花板上的镜子真的颠倒了上下,就像穿衣镜真的颠倒了前后一样。

而前后是相对定义法,所以看镜子时候,相对定义法颠倒了一次,镜子颠倒了一次,经过两次颠倒,就没有让人有前后错乱的错觉;
上下是绝对定义法,经过镜子颠倒以后,因为绝对定义法本身没有颠倒,奇数次颠倒让人真的感觉到颠倒了,而且整个世界都颠倒了。。。

那么,还有后续的问题:

当四面都是镜子呢?

“天哪!饶了我吧!”

讨论首先是定义问题

相类似的问题,我们在饭桌上经常问道,绕了半天,才发觉是定义问题。

那天说起我家的院子,突发奇想,问道“为什么买来的草坪都长得很慢,反而杂草长得飞快,几天不除,就盖住了原来的草坪?”

像这道题一样,我们页争论了很多答案,结果发现,无论从狗尾巴草,到蒲公英,到不知名的野草,真的都长得很快;而买来的,无论是天鹅绒,还是什么足球场上用的草皮,都长得很慢。难不成自然界也有什么神奇的规律,把这两种草分开,赋予不同的特性吗?

结果,黄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

长得快的草,我们定义为杂草

众人皆点头称是。

观点的相对定义和绝对定义

在争论的时候,混用相对定义和绝对定义常常让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对于一件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贵还是便宜,甚至符合道德还是不符合道德,这种争论很难达成一致,因为大家使用的定义法,常常是相对定义法。

比如,这台电视的标价是贵了还是便宜?这个答案很难说,因为要看自己的定义贵和便宜的标准;
而如果说,这台电视是2000元,所有人都会同意,虽然他们还是不会同意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当我们用绝对定义法描述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在描述这个世界;
当我们用相对定义法描述世界的时候,我们在描述的,其实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所处的位置。

对于一个电视,我问:“这个电视买得起吗?”回答者在回答的时候并不再描述这个电视的价格,却泄露了他的经济状况;我们:你看这个公交站牌上面是写着当前站呢还是一个线路表?回答也并没有描述站牌,而告诉我了我你在这个站牌的哪一边。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3-08
  三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