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 posted a photo:
其中显示了版本号的Apache服务器分布为:
18.4% Apache 1.3.x
40.0% Apache 2.0.x
31.0% Apache 2.2.x
其中作为缓存服务器的比例大大上升:Mongrel/NGinx都是Proxy/前端负载均衡系统,而部分Lighttpd/Apache也有单独的Proxy/负载均衡实现。开源系统的应用面显然大大超过商业系统:LiteSpeed和Resin也有相应的免费版本。
数据源:
www.skrenta.com/2007/11/ranking_web_20_sites_by_server.html
原文主要统计服务器的响应时间,Apache的平均响应时间为 416ms,IIS的平均相应时间为 412ms 系统本身不是速度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应用本身的性质,测试地和服务器之间的线路是主要差距原因。
说白了就是blogger聚会。不过这个年会的组织者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博客”,而是“I am a blogger”。我到现在没搞明白博客和网志究竟有何区别。当然,我相信在很看重这个名词的人的心里,两者是泾渭分明的。
去年杭州的网志年会我是参加了的,十分之喧闹。不过我待了半天就神龙见首不见尾地溜掉了。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实在没什么好聊的。该说的,我在blog上都说了;该听的,我都通过rss技术听到你说的了,网友见面有时候真得挺无聊。因此,我和大名鼎鼎的keso在电梯里偶遇,结果一路走到前台都没说一句话。离开时才想起来交换一下名片是应该的“礼节”。
今年北京的年会我一来的确有事,二来实在没什么兴趣前往。原因依然如上,该交流的在blogosphere里已经交流过了。不过,年会的情况我还是关心的,我看了不少参与者拍的照片,我的感觉是:味道不对了。
不是商业化的原因。也许这个年会未来会很商业化,不过商业化不是味道不对的cause。刚看了一个小视频,关于NBA全明星赛的,都说那个休斯顿的周末就是个印钞机的周末,商业化味道极浓,但依然不妨碍全球的NBA铁杆粉丝们如痴如醉地到场狂欢。一件汗衫卖了300美金,照样脱销。
某种意义上讲,网志年会一点不商业化,或者说,商业化做得不好。年会是有汗衫的,也有一些小玩意儿。大牛洪波签名的汗衫,恐怕卖不出300美刀,呵呵,我开玩笑了。
我看了照片,也看了不少参与者事后在自己的blog上表达不满。我忽然得出一个结论:味道不对,是因为精英化味道太浓了。
其实,我很少认为知名blogger,特别是参加年会的blogger是什么草根。在blog圈子里,谁说我是草根我和谁急。自己独立架站,能折腾模板插件,能搞到1000多个rss订户(有人说这种统计数字是注水的),PR值达到3 (又有人中国独立blog被特别关照过,不过我这个blog是架在美国服务器上的),还草根?这都算草根blog,我就不晓得blog圈里的精英blog是啥子了。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很自谦“我是草根”的,但心里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写blog的人都这样。“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句blog的slogan是很有些自我中心意识的。在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下,搞台上台下,台上支个演讲台,还放五个皮椅子弄panel,台下坐的就象是开十七大,除了举手提问就没什么参与感了。最关键的是,台上发言的如果都是keso级的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一些不写blog的人,blogger们心里不嘀咕才怪:貌似这是你们的节日,我是来当背景板的?
未来的网志年会,商业化没关系,即使很浓都没关系,但别搞得太精英。因为到场的人其实内心深处都很自认精英。让几百号人听几个人演讲,那可是和“去中心化”深深地对抗了起来。
草根化弄好了,年会这个玩意儿,绝对能赚钱。不过去中心化的会议很难弄,至少我到今天没看到有人搞成过。
关键在于:一帮内心是精英表面装草根的人的聚会,真得很难弄。
< /a>本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opyright© 2007 作者及版权归属: 魏武挥 at ItTalks-魏武挥的blog (数字指纹:数字指纹:18531a57ccc95fdb8ecb9482f1a61a8c
十一月 2007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