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果果接下来继续向大家介绍鲜果这次最大的一个更新——“鲜果榜”,大家可以点Bang.XianGuo.com 直接访问
鲜果榜其实就是原来的频道大全,经全新改版升级以后更名为鲜果“榜”:将所有收录进鲜果频道库的频道整理起来,通过排行榜这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分门别类的展现给大家。每个入库的频道都会在鲜果榜中有一个排行。
鲜果榜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特性:
1、频道信息展示
原来的频道大全页面展示的个体频道信息非常有限,现在我们为大家提供了更丰富和活泼的频道信息展示,在单个频道页面上也增加了更多元素:包含频道作者(已认领)、频道简介、所属类别、标签、缩略图、最新的五篇文章,以及相似频道和订阅者,帮助用户更直观的了解这个频道。如果频道作者认领了该频道的话,大家还可以在上面找到作者并跟作者进行交流哦。
看下图,果果认领的鲜果日志页面~
2、推荐频道
鲜果榜非常鼓励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频道,最新推荐的频道会显示在榜的首页,实时更新。
为了遏制作弊行为,同一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对某个频道推荐一次;而为了让大家的推荐行为更有意义,需要推荐者给这个频道打几个标签
3、认领频道
鲜果榜欢迎并感谢广大blogger和站长们来认领自己的博客,频道作者有编辑自己的频道信息的权限,同时也可以把你的博客和你自己、你的读者关联起来,建立不错的交流关系哦。
4、主题秀
主题秀是一种频道打包共享的组织形式。用户可以将一些个性化的、主题相关的频道收集打包制作成一个主题秀共享出来,也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所有频道制作成一个主题秀秀出来。现在已经有不少朋友创建主题秀啦,感谢Kit、不想放弃、胡戈戈、auoqm等同学的热心添加^o^
频道排行,尽在鲜果榜!榜上有名的Blogger和站长们,快来认领你们的频道吧!
各位朋友,鲜果更新播报来迟一步啦:P 这次鲜果增加了不少新功能,不少朋友已经发现了,果果在这里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阅读体验的一处调整——致老用户
出于平衡大家阅读习惯的考虑,我们取消了阅读区的文章标题链接,把这个链接转移到标题后面新增的一个指向原文的小图标上。现在大家点击文章标题就是展开文章了,这可能会给部分习惯点文章标题查看原文的用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果果先请大家谅解,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可以去阅读设置页面(如下图),
找到最后一项“点击文章标题跳转到原文”,在后面勾选“开启”(默认是关闭),这样大家就仍然可以保持原来的习惯,点击标题直接去查看原文啦。
2、收藏的私有共享设置
为了推动信息的共享,现在你在鲜果收藏的文章也会通过个人页面分享给大家哦。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隐私问题,对于大家以前收藏的文章,可以通过把标签设为私有来“私藏”其下的文章,方法是:点击左侧“我的收藏及推荐”->标签列表顶部的“管理标签”,选择你不愿意公开的那个标签,点“取消分享”;也可以勾选多个标签,点顶部“取消分享”批量设为私有。
那么,对于新打的标签下的文章是默认公开还是私有呢?在管理标签页右上方选择是否“默认共享收藏”就可以了。标签管理页面见下图:
3、按“F”键快速查找频道
当你已经拥有一个长长的订阅列表,你是否希望能像Gtalk搜索联系人那样快速查找、定位到你的某个频道呢?现在鲜果已经为你提供这样一个频道过滤器,你只用按下快捷键“F”就可以迅速调出“查找频道”面板,输入一两个频道关键字就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频道啦。
4、频道列表支持拖拽排序
为了方便大家对频道列表进行排序管理,现在“我的频道”已经可以支持对频道进行拖拽排序了。排序方法是:点频道列表顶部“更多”下拉框->“频道拖拽排序”,开始拖拽操作,排序完成以后,记得点顶部的“完成”:)
5、鲜果秘书
现在大家每次登录鲜果,第一个招待你的可能就是首页的“鲜果秘书”啦^_^ 鲜果秘书负责给你提供一些贴心的鲜果使用小提示,希望能帮你更大程度上享受鲜果带给大家的便利和价值。
6、朋友新鲜事
“朋友新鲜事”也是在首页新增的一个有趣板块,她会告诉你:你的好友最近订阅了什么频道,添加了哪个好友,或是推荐、收藏了哪篇文章等等。这样你就不用经常去一一拜访朋友们的页面啦,他们最近的动作都在这呢!
先介绍这么多吧,因为改动比较多,非常希望能听到大家的使用感受和宝贵建议。对了,鲜果站内邮件系统也升级了,大家也可以给果果(添加好友,搜“xianguo#topgene.net”)发站内邮件反馈你们的想法哈,祝大家使用愉快,多多沟通哈!谢谢!
PS:认领鲜果日志
BANG860FA3051DBBB8CB850ED604XIANGUO :)
中篇——大海捞针寻找新的替代材料
既然继续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栅极介电质没有前途,那么就要另辟蹊径,有没有可以代替二氧化硅的材料呢?就是寻找比二氧化硅更好的“绝缘体”,用以更好的分隔栅极和晶体管的其他部分,而且替代材料需要具有比二氧化硅更高的介电常数和更好的场效应特性。
说到这里,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材料的高介电常数和场效应?就是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属性,同时在栅极和晶体硅衬底上的通道之间(源极和漏极之间)产生很好的场效应——就是高-K。
高的绝缘属性和高-K属性都是高性能晶体管的理想属性。K 其实是电子学的工程术语,K源于希腊文Kappa,用于衡量一种材料存储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子)的能力。类比于不同吸水的材料,海绵可以吸附和存储大量的水,木头可以存储一些水分,所以海绵比木头的“K值”更高。具有高K的材料可以比其他材料能够更好地存储电荷。
下面的示意图中,采用了2种不同K值的材料(灰色部分),为了方便说明,假定最左边材料的K值为1,中间和最右边材料的K值为=2。
给定相同的电压V+(图示中为正电压),如果材料的厚度相同,K=2的材料存储电荷的能力是K=1的材料存储电荷能力的2倍——图示最左边和中间的相比。如果K=2材料的厚度为K=1材料的2倍,那么存储电荷的能力就相同了——图示最左边和最右边的相比。
拥有更高的“K”值的材料可以和目前的二氧化硅做得一样厚,也可以更厚些——同时保持着更理想的属性。因此,高K材料可以大幅减少漏电量。
虽然知道了目标,但是要找到高K的材料,并用之完善地代替目前的二氧化硅作为新的栅极介电质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元素周期表里找到符合条件的可能元素,然后对这些元素的氧化物和硅酸盐进行一个一个的筛选。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测试它们的:介电常数、电气特性的稳定性、形成场效应的结构、是否和硅兼容等等。
在最初的两年里,没有太多的进展,研究人员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和沮丧。研究人员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没有前人的路可以走,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资料。如果没有创新的勇气和韧性,没有对已有经验和认识的否定,就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技术突破。
最终找到了一种基于金属铪(读音为哈,英文为Hafnium)的氧化物,这种材料具有高K的潜质。好事多磨,这种材料作为新的栅极介电质和原来的栅极的多晶硅并不兼容。长话短说,英特尔的研究人员又经过了更多次的试验和筛选,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采用金属代替多晶硅作为栅极材料,而且对于PMOS和NMOS晶体管采用的金属是不一样的,因此英特尔45纳米的处理器中将有2种金属作为栅极材料。那么这两种金属是哪两种金属呢?呵呵,对不起,这还是商业秘密,目前还不便于对外公布。
下图中就是目前标准晶体管结构的示意图,这种晶体管的材料在过去将近四十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晶体硅衬底上的栅极是多晶硅,栅极介电质是二氧化硅。
下图是新的“高-K 栅极介电质+金属栅极”晶体管。注:介电质也称为介质。
新的材料找到了,那么在具体的实现中,这些新材料能给晶体管带来所期望的结果吗?请等我的下篇。
年会后的记录和评论有很多,有人说失败,有人说尴尬,有人只待了半天,有人根本不想来,有人认为这种网人的聚会根本没有意义,也有说这年会是个失败的项目管理。
没有什么能够让每个人都满意都高兴,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不满意不高兴的人不说话,也许除了前不久的那个会。
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在各自的blog上说的,能有多样的反馈,及时出现,轻松找到,正是blog的力量和blog带来的更丰富对话的魅力 - Amen.
来了,参与了,有收获就好。每个参会的人从年会带走的都不一样,我知道有人可能回去就开始动手写个在线杀人的网站。于鹏飞建议年会的形式或者部分时间段的形式可以考虑参照MIDI音乐节的组织形式,小众的,分散的,spontaneous的,self-emergent的,这是个好主意,也许明年亲自去体验看看?
会场关闭,年会结束,欣欣有些忧伤,在我看来,年会结束只是 the end of begining,年会上的话题没能继续下去或者仍然停留在小圈子的回音室里,那才算是失败。
P.S. 这回从福州去的朋友多了不少,可是除了跟Avenger聊了一会儿以外,还没机会多沟通,争取在福州找机会聚聚吧
cbc2007 cnbloggerconcbc2007, cnbloggercon各种不同的域名地址对于搜索引擎的除重(deduplication)来说是一个负担,有没有"/"和首页的文件连接,一个域名首页就可以有6个地址:
www.chedong.com/
chedong.com/
www.chedong.com
chedong.com
www.chedong.com/index.php
chedong.com/index.php
如果加上一些参数,比如用于来源跟踪等还会有更多无穷无尽的地址。
www.chedong.com/?source=foobar
所以搜索引擎鼓励发布者把URL标准化(归一化)。首先就是域名的归一化,原先我的设置为: www.chedong.com / chedong.com为别名。现在改为chedong.com 301转向到www.chedong.com
<VirtualHost *:80>
ServerName chedong.com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Rule ^(.*)$ http://www.chedong.com$1 [R=301,L]
</VirtualHost>
如果没有mod_rewrite也可以设置mod_alias:
RedirectMatch 301 ^(.*)$ http://www.chedong.com
从本篇开始,我准备对新媒体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个登场的是:搜索引擎。对于新媒体而言,它是一种古老的形式,古老到第一代互联网门户诞生之时,它就存在了(雅虎和搜狐都是以搜索引擎形式面世的)。
搜索引擎是一种需要受众参与的媒介形式,并且整个商业模式将以受众参与为基础进行展开。
如果受众不参与,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简单的输入框(请参考国际搜索巨头Google和本国巨头百度的首页表现形式)。只有当受众输入关键字后,整个信息世界的大门才就此开启。
搜索引擎的广告是所谓的“关键字匹配”。如果受众不输入关键字,那么广告就不会展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它必须要有受众参与(不是仅仅是受众),参与的越多,搜索引擎的钱也就赚的越多。
不过,吊诡的是,搜索引擎这个古老的网络形式,却是拜web2.0蓬勃发展而发达的。在轰轰烈烈的“去中心化”革命未开始之前,互联网似乎并不需要搜索引擎,以致于雅虎和搜狐这两个搜索元老纷纷转型。一直到今天,搜狐的定位依然是门户而不是搜索。道理也不奇怪。1.0时代的互联网就是传统媒体的延伸版本,而BBS这个受众可以广泛参与的模式却又不是搜索引擎机器人善于捕捉的信息载体。
去中心化革命之后,大量的受者变成了传者,互联网上的内容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信息海洋得到几何级数的扩大,搜索引擎自此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不是Google造就了web2.0,而是web2.0造就了google。而另外一种讽刺的说法是,去中心化演绎得越深入,搜索引擎这个中心化的地位就越巩固。
网络搜索本身又是一个极高深的技术(这和其它新媒体不同)。比如说,对于中文而言,有分词技术。“经营和服务”与“和服”,计算机要懂得识别并进行分词。所谓百度更懂中文,无非就是它更懂得中文分词罢了。它切入的是一个“关键字”市场,学术的说法是,是“符号”市场。而我们今天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社会中,关键字是很容易找到商业模式的。
更进一步地,借助关键字,搜索引擎事实上统领了整个互联网江湖。在今天看来,它占据了互联网产业的最高端,因此,它的攻城略地四处扩张,就变得很正常:
(上图很重要,google的版图,请版权持有者和我联络,谢谢!)
各路商业资本所支撑的网站不遗余力地企图让用户的首页变成他们网站的首页。其实,对于用户而言,最实际的其实还是搜索引擎。速度又快(毕竟只要载入一个搜索框),又可以由用户所需而供给。
如果web 1.0造就了门户的中心化位置,那么,web2.0便造就了搜索引擎的中心化位置。
人类这种动物,永远需要一个中心。
< /a>本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opyright© 2007 作者及版权归属: 魏武挥 at ItTalks-魏武挥的blog (数字指纹:数字指纹:18531a57ccc95fdb8ecb9482f1a61a8c
想到哪写到哪,写到哪算哪罢。
年会前一个星期左右,家里突然有事,于是决定今年不到场参加年会的,11月1日在线上还跟朋友们说去不了了,但最后几个小时里还是和匆匆赶回家的尔宁决定坐他的车,夜里开回上海,然后飞北京。如此一来就没能来得及赶到会场帮忙布置和前期的工作,年会第一天一早又睡过了头,又没能及时到场帮忙,在这得向欣欣和Herock他们严重抱个歉。
年会第一天,伍岭老师(他真的是老师)拍着我的肩膀小声说,“今年你可没怎么写啊”,我随口一句“没时间啊,都花在读你们的blog上去啦”。伍老师-就记忆里老师面对狡辩的学生的样子-看着我…恩,应该是:看穿了我,真是惭愧得紧啊。现在开始努力多写些,尤其知道还有伍岭这样的读者。
年会会场,倒是真如Ch-infamous说的: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没办法,这是年会的传统也是特点更是魅力所在,再说我自己也是个ADD(真的,不过这个得迟些专门再说)。拍照、聊天、期间又和在北京的网友见面喝酒居然还争论起左派右派(据说北京人好侃政治,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一回?)
草根媒体和个人媒体的讨论印象最深,虽然没能全程跟下来,但认为还是最大的热点和亮点,因为跟大家都相关,再说谁叫你生在中国了?Wikipedia的讨论如果更深入介绍如何协作和对中立态度的坚持,应该会更有冲击力。关于法律和网络的讨论如果能有更多时间或者排前一点效果也许更好。
每年年会都讲重点讲了Sharing,可惜,之后似乎都没能凸现效果,年会之前还发生了侵犯CC授权下作品的三联门。据说年会之后北京还有个CC的摄影大赛。没有在对原创作品在CC之上的使用,这跟普通的大赛没啥不同,换个冠名商而已。如果有个基于CC的创作作品的大赛,那才能真正展示CC的力量和魅力,起到向大众(尤其是传统媒体)传播和推广CC的作用。
今年没能有像去年410房间那样的热烈讨论,似乎所有技术议题都缺了席,以后年会严重需要考虑专门搞个GeekCamp(GeekBar, GeekPrison都成)。今年除了OpenID,还有Microformats,AtomPP,REST vs WS-*,等都没掀起讨论。唯一让人们兴奋的是Jiwade大屏幕,坦白说,我能欣赏到的只是其相对IRC更低的门槛,和更大的字体。
没有技术讨论,倒是有杀人游戏。号召者和参与者Zola说在玩的时候都“大家都针对我”,我倒是建议他先考虑为什么不说“大家都针对我的做法”。
似乎说教味又冒出来了?恩,那先说说自己。
这次年会注册程序没能尽快做好,让预热的时间变得短了许多,期间又发生注册后回复确认邮件没发出去的事故,给Herock欣欣他们工作上造成不便,这都是我的错和疏忽,负全责。注册程序会继续运行和完善,也希望有人能够继续使用,其中有些功能还没来得及介绍,过几天再专门介绍。年会上也有朋友问程序的代码能否开源出来,答案是肯定的,也是我希望的,只是目前还不好意思,你好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吧,但也不能太丑,何况公婆还不止两个。
半夜了,这层楼就我这亮灯着呢吧。窗外刮风,窗内有老鼠和小强,丫们找夜宵呢吧,我还木吃饭呢,先撤。
cbc2007 cnbloggerconcbc2007, cnbloggercon十一月 2007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